不知天高地厚的俞敏洪說,中小學老師很多一年都讀不了3-5本書,教不好現在的學生。結果不出意料的被罵爆了。不過,不可否認在中小學中,老師的作用非常大,好老師對於學生的學習、生活甚至整個人生都能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反之也一樣。
怎麼樣的老師才算好老師呢?其實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標準,但大體這些好老師都能做到這三個字。
一是德「高」。千好萬好,德不好就是空好。現在網上很多抱怨老師辦補習班,影響正常教學的公平公正,教師節收受禮物,在安排座位、發言提問、參加班級活動等方面都存在「運作」空間。應該這樣的也是少數,但是如果學生碰到這樣的老師,那基本上什麼價值觀教育,什麼人生觀都會被粉碎,而且也一定會影響到學習,甚至對老師產生怨恨。德高的老師不會想辦法去搞錢,或者拿學生當砝碼,從家長要好處,通常會沉下心來搞好教學,甚至有些老師對學生一段時間的學習狀態、情緒等方面都會給予關注,一個道德好的老師會讓學生感到溫暖,從而激勵自身的學習。
二是學「精」。老師的教學能力主要體現在課堂的教學上,以及課後布置作業的合理性上。現在有些老師確實有點本末倒置,課堂上講解的效率低,就在課後布置過多的作業,網上有些家長說小學一二年級就做作業到深夜。這樣肯定會惡性循環,導致學生厭學,長久甚至有心理問題。據說現在小學生的抑鬱症比例已經達到15%,這樣的小孩以後是很麻煩的,本來是要讀好書,結果連正常生活都遭到破壞,這個成本就太大了。課堂上要提高效率,確實要求老師個人的學識達到一定層次,比如,語文老師的文學素養,以前筆者有一個語文老師,上課的時候語言組織本身就像一篇好的散文,使人如沐春風,相反,如果語文老師自身素養不行,可能就是更多的照搬照套,多抄多寫多背,記憶詞語的意思,甚至把閱讀理解的答案都讓學生拿來背。數學老師也一樣,個人數學的素養高,解題思路寬闊,對數學問題的理解透徹,那麼就會嘗試從各個角度去啟發學生,打通學生的思維死結,布置作業時也不會盲目的搞題海戰術,而是有針對性的布置一些習題。講課的時候也不會一鍋煮,而會選擇一些比較經典的題型講通講透。
三是話「美」。現在有些老師,講話確實比較難聽,罵學生甚至出口成髒。就算和家長溝通,也是一副高高在上,甚至頤指氣使。好歹家長也是有職業的社會人,這樣的溝通是起不到任何效果的。好的老師擅長和學生以及家長溝通,形成好的家校協作氛圍。也有些老師不太願意和家長溝通,只要家長一溝通,就認為是麻煩。一個班級就像一個家庭,有愛才有家,其實,有愛也才會有班級的存在。沒有愛的地方就是荒漠。如果一個老師真的愛學生,不可能會出口成髒,也不會對家長態度惡劣。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家長對孩子的了解比老師更深,多和家長溝通,才能對自己的學生更加了解,是多用批評,還是多用激勵,總之用對了方法才能產生效果。
可能有的老師會說,我工資才這麼點,我要做那麼好幹什麼?工資給我多少,我就付出多少?有的老師還會說,給這麼點錢,我們把中國教育搞得這麼好,已經很不錯了。其實,有抱怨也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農民工說,我才這麼點錢,我造樓隨便亂搞一下就好,護士說,我工作那麼少,打針隨便扎就好,造大米的工人說,我工資那麼少,管他什麼化學物品,多放一點少放一點隨便放,高鐵調度員說,我工資這麼少,我隨便調度一下得了....
工資多少真不是幹好幹不好的理由,每個人都會入一個局,或者是當老師,或者是當醫生護士,或者是當農民工,或者常年在船上撈垃圾,或者在生產線上做一個流水線工人,或者開個店虧本關門還欠錢,或者就是個公墓地的環衛工人,又或者是個特殊工種需要24小時輪流值班...不是每個人都能活得那麼如意,老師教書育人,既然選擇了師範,既然進了行業,吃了這碗飯,也吃了這個苦,實際上也享了當老師特有的福,要不,怎麼演藝人員以及很多行業都喜歡別人叫老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