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螃蟹肥,又到一年吃蟹時。深秋,吃頓鮮美的螃蟹實乃人生一大幸福之事。為了讓大家吃的放心明白,本報本期推出吃蟹攻略,教你如何挑螃蟹吃螃蟹及各種螃蟹禁忌。
螃蟹滋補
但5類人群要慎吃
國家一級營養師、重慶均衡營養師職業培訓學校校長胡堅介紹,螃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微量元素,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但是一定要適量而食,並且以下人群一定注意慎吃或少吃。
1.過敏患者
吃螃蟹後,因蟹中含有異種蛋白質會產生過敏反應。有的人吃完螃蟹之後全身出現紅色風團,有的是長小紅疹子,瘙癢難忍,嚴重的還會出現過敏性休克。
2.脾胃虛寒的人
中醫認為,由於螃蟹屬於「寒性」,所以一些脾胃虛寒的人進食後也不容易吸收。
3.痛風患者
螃蟹屬於高嘌呤食物,而嘌呤在人體內的代謝產物尿酸會加重痛風患者病情。嘌呤代謝異常或者痛風患者一定要遠離螃蟹,更不能嘗試「螃蟹+啤酒」的「痛風套餐」。
4.感冒發燒患者
感冒發燒的病人也不適宜吃蟹,以免加重症狀。清代食養專著《隨息居飲食譜》記載,「蟹,多食發風,積冷,時感未清,痰嗽便瀉者,均忌。」傷風發熱、腹瀉者的飲食應以清淡為主,高蛋白的螃蟹不易消化吸收,吃後易使感冒難愈或使病情加重。
5.腎功能不全
不論是由何種因素引起的腎功能不全的人,當攝入蛋白質、胺基酸後,都可使腎臟負荷加重,加快腎衰竭的進程,所以對腎功能不全的病人來說,吃蟹只能嘗嘗味道。
4步輕鬆選螃蟹
對於美味的螃蟹,很多人吃起來欲罷不能,但如何能精準地選出好的螃蟹呢?胡堅指出了4點注意事項。
1.新鮮螃蟹較重,在同樣大小情況下, 較重的說明肉更多、蟹黃更滿。挑選時找一隻大小合適比較重的螃蟹為標準,然後以這個標準來挑選重量差不多的就可以。
2.選螃蟹以鮮活為上品。螃蟹的眼睛對外界刺激的感應最為靈敏,因此挑選時先觸摸螃蟹的眼睛,反應比較激烈者說明其鮮活。也可以將其翻轉肚皮朝上,看其是否可以自己翻轉過來,來判斷它是否足夠健康鮮活。
3.挑選時,蟹殼要青、蟹腹要白,不能發黑;二是蟹尾部要發紅或發黃,並且高高翹起,蟹殼部分與蟹臍的根部要分離開、有滿漲感,說明蟹黃很滿。
4.將螃蟹置於陽光或燈光下背光觀察,透過陽光,蟹蓋邊緣不透光的則說明螃蟹肥滿,若透亮縫隙可見,則螃蟹比較空。
花樣做螃蟹
只需了解5個簡單烹調法
除了常見的大閘蟹,梭蟹、石夾紅、河道毛蟹等,也經常出現在大家的餐桌上,怎麼做更美味呢?
1.清蒸:梭蟹黃好吃、石夾紅肉鮮
這是能夠保持螃蟹原汁原味的經典做法,最多不過加點姜醋去腥驅寒,而即使有了調料,在吃螃蟹時,第一口還是不去蘸,以品味螃蟹的原汁原味。在清蒸前,應將螃蟹逐個洗淨,放入水中養半天,讓其排淨腹中汙物,蒸的過程中不能斷氣、開箱,要一下到底把螃蟹蒸透,否則便影響蟹的口味。梭蟹黃好吃、石夾紅肉鮮美,這也是兩種海蟹不同的味道。
2.醉蟹:浸泡一周左右時間
淡水蟹(大閘蟹、大沽河毛蟹等)除了清蒸之外,也可進行醃製,最常見的就是製作醉蟹。製作醉蟹時,首先需要將螃蟹洗淨,把每隻的蟹臍劈開一點,擠出臍底汙物後放入少量精鹽,然後掰下蟹爪尖一個,從臍蓋上部扎進以釘牢臍蓋,並放入小壇內。壇內放入薑片、花椒、精鹽,將螃蟹逐只放入後,使用老酒慢慢浸泡,加一點醬油和白糖,把壇口封密時,加以搖動,使每隻蟹勻浸著酒汁,約浸泡一周左右時間即可啟封食用。
3.爆炒:適用於小個頭螃蟹
個頭大的螃蟹以清蒸為好,一些個頭小的螃蟹,可以採用爆炒的方式。在將螃蟹洗淨之後,準備好蔥、姜、辣椒等輔料,將鍋燒乾後倒入油燒熱,之後放入辣椒、花椒煸出香味,在放入蔥姜翻炒,出味後放入一切為二的螃蟹,兩面分別煎一下,等蟹殼變紅之後倒入清水(沒過螃蟹一半處),放精鹽、料酒,蓋蓋煮,烤乾水分後即可出鍋。
4.蟹粥:海蟹更合適
將螃蟹洗淨後,取出去肺、心臟,切成小塊,蟹鉗敲裂。將米淘洗後放入砂鍋中,大火煮開後轉至中火煮熟。在煮熟的大米粥中加入海蟹塊,用勺子推勻。放入薑絲,小火再煮10-15分鐘。待粥再次煮開後,調入鹽、胡椒粉,淋少許香油、撒上芥藍絲、蔥花即可。蟹粥不但營養豐富,而且利於消化吸收,養胃補脾,尤其對幼小和羸弱的身體更是大有裨益。
5.泰式咖喱蟹:還是海蟹最棒
螃蟹洗淨,取得不能吃的部分,螃蟹掰成兩半,在螃蟹切開的部分沾上生粉然後放到油鍋中炸至變色。熱油鍋下蒜片和薑片爆香,下洋蔥,再下咖喱醬和少量高湯(或水),等咖哩醬全部融入湯裡再倒入半瓶椰漿,最後倒入炸過的螃蟹,煮開即可。泰式咖喱蟹濃香四溢,蟹味鮮美。
本公眾號未署名文圖作者請與本報聯繫,以奉稿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