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1億美元送電動汽車上太空 你以為馬斯克瘋了我卻覺得他賺了

2020-12-03 第一電動網

只要不把發射塔炸毀,這次獵鷹重型運載火箭的首秀就算是成功了。—— 埃隆·馬斯克

距離馬斯克說完這句話還不到24個小時,SpaceX打造的Falcon Heavy獵鷹重型運載火箭就在全世界人民的見證之下,從甘迺迪空間中心LC-39A發射平臺成功升空。伴隨著耀眼的尾跡和轟鳴聲直插雲霄。它十分完美的完成了運送任務,甚至在墨西哥的天空之上都能夠看到它突破大氣層時高溫產生的光芒。而在當地時間15:45,兩側的兩枚一級火箭成功在規定地點著陸,完成回收。

儘管那個原本應該在海上回收的「中央芯級」還是沒有成功精準回收,掉入了大西洋。但不能否認的是,這是人類航空航天歷史上又一次偉大的時刻。如果你還沒有看過發射時的精彩視頻,那還不趕緊點開下面的視頻重溫一下發射和回收的全過程。

對於馬斯克和他的SpaceX公司,關注汽車行業的朋友肯定不太陌生。但此次發射的這枚獵鷹重型運載火箭似乎聽起來沒有獵鷹9號那麼有名。

其實,獵鷹重型運載火箭是SpaceX最新研發的一款重型運載火箭,它由一個升級版獵鷹9號中央芯級和兩個額外的獵鷹9號第一級組合而成,可以視為三個獵鷹9號的合體款。獵鷹重型運載火箭能夠輸出超過510萬磅的推力,在起飛時它的動力大約相當於18駕波音747飛機捆在一起飛,可以將54.4噸的貨物送上近地軌道,或是將13.6噸的貨物送到火星。雖然相比曾經成功執行人類登月任務的「土星五號」火箭的751萬磅推力稍遜了那麼一籌,但由於土星五號如今已經退役,所以獵鷹重型運載火箭仍然可以稱之為「現役性能最強的重型運載火箭」。

除了性能強勁之外,獵鷹重型運載火箭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研發目標——探求運載火箭重複利用的可行性。這也是為什麼光發射升空還不夠,SpaceX還特別準備了兩個回收平臺。發射之後沒過多久,兩枚一級火箭就從主體上分離,成功在規定地點著陸了。稍後分離出來的「中央芯級」卻出現了一些小問題,沒能精準的降落在海上的回收平臺。但這些小瑕疵並不影響此次獵鷹重型運載火箭的成功。據官方透露,中央芯級所使用的材料中大部分都不是像一級火箭那樣可以多次重複利用的,所以「走丟了」也沒那麼可惜。

第一輛進入太空的汽車:Tesla Roadster

既然是運載火箭,此行路途遙遠,不帶點東西肯定說不過去。

通常來說,一般試發射的火箭都會使用混凝土或者是大鐵塊這類價格便宜重量又足的東西來填滿載貨空間,一來是為了模擬負載,測試火箭的實際載重能力;二來是因為試發射本身就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並不適合直接搭載商業貨物。但馬斯克說:「像往常那樣用混凝土似乎非常無聊,不如送一些不尋常的東西上太空吧?」於是,這個滿腦子奇思妙想的傢伙就把自己心愛的Tesla Roadster放進了火箭貨倉中。

這輛櫻桃紅色的純電動跑車是特斯拉正式生產的第一款車型,在2008年2月的時候,特斯拉正式開始交付Roadster,並且首批交付的就是7位特斯拉投資人的「創始人版車型」,在這之中,就包括了此次上太空的這輛。如今,正好是第一代Roadster交付的十周年紀念,所以說馬斯克讓這輛車成為一輛充滿傳奇色彩的車型,想必是經過了一番考慮的。(當然,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他很可能已經擁有了一臺第二代Tesla Roadster)

不管怎樣,這臺Roadster和特斯拉,就趁著獵鷹重型運載火箭的這股「東風」,創造出了很多個記錄。比如:第一輛進入太空的民用汽車、史上速度最快的汽車等等。當然,SpaceX也成為了第一個用老闆的私人物品作為試發射模擬負載的神奇公司……

肯定有很多小夥伴對此次發射的花費很好奇,究竟馬斯克花了多少錢才讓這輛Roadster能夠去太空旅行呢?答案是,差不多1億美元。我承認,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這個價格都是天文數字。但要知道的是,在航空航天領域,這個價格真的可以說是「良心價」、「跳樓價」了。從任何一個角度來看,馬斯克這次「豪擲億金」的行為不僅沒有虧,甚至說還賺了。

SpaceX從最初設定的目標就是研製低成本高科技的火箭,隨著十幾年的不斷嘗試,他們已經把生產成本和單次發射成本都壓縮的非常低了。舉個例子,我國目前由於採用大批量生產的方式,單款火箭成本已經被極大地攤平,但仍然需要大約6000萬美元左右發射一次。而獵鷹9號的單次發射成本大約是5700萬美元左右,此次獵鷹重型運載火箭也沒有超過1億美元,可以說相當便宜了。

上面也提到了,此次獵鷹重型運載火箭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試驗火箭回收和重複利用的可行性。目前來看,兩枚一級火箭精準落地,回收十分完美。如果該技術成熟的話,據業內人士推斷可以再次大幅降低SpaceX的單次發射成本。到那個時候一旦SpaceX推出商業用途,或許一年內就可以把這幾年投入的錢全都掙回來了。

除了火箭本身的商業科研等用途之外,火箭的制導與控制技術也是SpaceX的無形財產之一。這些黑科技可以涉足的領域十分廣闊,在軍事航天或是馬斯克一直心心念念的火星移民等方面都將產生非常巨大的價值。這也是為什麼屢次失敗但馬斯克從來沒有放棄過的原因。

如果聽完上述三點,你依然覺得馬斯克這次虧大了,那我只能說你還是太天真了朋友。這次成功將一輛特斯拉Roadster送上太空,單從廣告的角度來衡量,它的價值遠超1億美元。尤其是對特斯拉這種幾乎不投放硬性廣告的公司而言,更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市場推廣。只是可惜,這種創意點可一而不可再,如果未來某家車企想要「照葫蘆畫瓢」效仿一下,也送一輛跑車上太空的話。先不論有沒有火箭願意接這個商業項目,即便成功發射,你也已經是第二個進入太空的跑車了,跟第一永遠有不可逾越的差距。

此刻,你可以清晰的看到這輛Roadster正在浩瀚無垠的星海之中以飛快的速度離開地球,前往火星。這都要歸功於機智的馬斯克在SpaceX的官網上開設了一個直播頻道。直播地址:點擊跳轉(可能需要科學上網)。在直播的畫面中,坐在駕駛座,身著SpaceX帥氣太空衣的假人——Starman正在欣賞車內循環播放的David·Bowie經典歌曲《Space Oddity》(太空怪人)。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他只需要聽6個月左右的「單曲循環」,就能夠抵達火星軌道了。

但馬斯克本人也坦言,這種太空旅行的不確定性非常之多,Starman可能有50%的機率無法到達目的地,那樣的話它就會開著Roadster永遠的馳騁在太空之中了。即使飛行方向沒有偏離預設坐標,在充滿未知的宇宙之中,車輛本身也可能遭遇各種各樣的損傷。比如真空環境和接近絕對零度的氣溫對Roadster的車體金屬是否有什麼影響?完全為0的氣壓是否會讓Roadster的動力電池產生變化?不經過大氣層的長時間紫外線暴曬,又會不會損傷車漆?這些問題可能只有當有一天人類登上火星,並且成功回收Starman和這輛Roadster的時候才能知道了。

但我相信這一天不會太遠,就像我相信馬斯克所說的「真正的自動駕駛」也不會太遠一樣。畢竟這個傢伙一次又一次的創造了不可能,我們有什麼理由不相信他能夠繼續完成他曾說過的那些「瘋狂想法」呢?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科技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62594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d1ev.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註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註冊會員登錄後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繫方式,便於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huanghe@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

相關焦點

  • 12000億?世界首富換人了,馬斯克表示:我的目標不在地球上
    世界首富換人了,昨天特斯拉老闆馬斯克以12000億身價,超越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成為了新的世界首富。而在2020年,西方的疫情肆虐,但是這並不影響馬斯克的收入,他的財富翻了6倍。那麼馬斯克是怎麼做到的?馬斯克是個天才讀大學時,他認為有三件事可以改變世界,分別是網際網路、可再生能源和太空探索。
  • 特斯拉動了石油的蛋糕,大鱷視他為眼中釘,可馬斯克夢想卻是太空
    曾經有一個躺著就能賺錢、發家致富的好法子,我卻沒有珍惜。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2019年10月、11月的時候我一定砸鍋賣鐵,賣房貸款,湊足錢去買特斯拉的股票...當時它才五六十美元一股,現如今快要突破六百大關,奔向七百美元了。短短1年左右的時間,一家公司的股票能漲成這樣,背後「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的付出可謂功不可沒。
  • 「鋼鐵俠」馬斯克瘋了?心疼特斯拉的人抱怨不該給他無上權力
    上一秒帶領著SpaceX公司的「重型獵鷹」運載火箭,在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首次成功發射;下一秒環保汽車特斯拉滿地跑,成為汽車界新寵。不僅如此,在泰國的一次「探險救援行動」中,馬斯克更是腦洞大開,造了一個「微型潛水艇」,準備下海。
  • 首次當上地球首富5天後,他要賣豪宅上火星?「我要拯救人類」
    至2021年1月8日,他以約1950億美元(1美元約合6.4元人民幣)的身家,超越亞馬遜CEO傑夫·貝索斯,問鼎全球首富。雖然馬斯克首富的位子剛坐了3天就又被貝索斯反超,但目前兩人的財富差距非常小,處於不斷交替坐莊的態勢。
  • 特斯拉創始人、天才馬斯克的「狠」與「渣」
    正常人讀到了博士,可能就繼續讀下去了,將來拿博士這個頭銜找一份好工作,可馬斯克不,他上了兩天學,果斷退學去創業,啟動資金只有2.8萬美元。這一下海,還真被他搞出了點名堂。這個12歲時花三天就學會編程的天才,在下海創業幾年後就身價暴漲。
  • 天才,瘋子,夢想家,埃隆馬斯克的冒險人生。(下)
    但如果把時間穿越到幾百年前,告訴當時的人們未來你們可以1天之內到達任何地方,他們肯定會說你瘋了。那現在有人跟你說,在未來人類能夠像下載文件一樣往大腦裡下載信息,從而學會各種語言和技能,再或者通過腦機接口治療各種精神疾病。你會說他們瘋了嗎?
  • 特斯拉+SpaceX總價值超過5000億美元 馬斯克:狂野的時代!
    網易科技訊11月21日消息,隨著股價持續上漲,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的當前市值超過4600億美元。與此同時,華爾街認為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目前的估值約為1000億美元。
  • 地球不配我死 要死就死在火星上
    還得看埃隆·馬斯克——世界上第一個行動支付工具PayPal、特斯拉電動汽車、頂級光伏能源提供商「太陽之城」都是他打造的。不久前,這個追科技的瘋子又創造了歷史。2015年12月21日,美國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火箭,將11顆衛星送入太空軌道後,一級火箭筆直地、穩穩地回到了地球表面,成功實現回收。此前,造價昂貴的火箭可是絕對的一次性消耗品。
  • 馬斯克淡定回應:我的目標是想上天!
    矽谷鋼鐵俠馬斯克的名聲可謂是人盡皆知,他可是號稱要把人類送上火星移民的男人。在2004年,馬斯克投資特斯拉,並出任董事長和CEO後,馬斯克也把特斯拉做的風生水起,雖然路上也有坎坷,但很快就被馬斯克徵服。
  • SpaceX將電動汽車送向火星,馬斯克失算,最終命運讓人唏噓!
    「好奇號」火星探測器現如今已經在遙遠的火星「居住」了8年之久,美國對火星的開發簡直就是勢在必得,馬斯克在火星建設殖民城市的步伐越來越快,將人類送往火星之前,他已經將Roadster特斯拉電動汽車以及假人Starman通過獵鷹重型火箭在2018年就已經送往火星,只不過在第二級就進入了錯誤軌道,馬斯克失算
  • 「鋼鐵俠」馬斯克:我瘋起來連自己都打
    他創辦了兩家足以載入人類史冊的公司:Tesla公司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納尼~)資本市場估計也被他這條Twitter整懵了,當天特斯拉的股價就暴跌了12%,市值減少170億美元,差不多相當於人民幣
  • 「鋼鐵俠」做起腦機接口,科技狂人馬斯克,下一步還有什麼神話?
    .馬斯克名不見經傳,此前靠做網際網路賺了點錢,身家也就一兩億美元左右,他竟然想做這個?特斯拉是製造高端電動汽車的公司,馬斯克對他的投資是基於他的理想,減少對地球汙染物排放,減碳。彼時僅有一些大的汽車公司,如豐田,大眾少等汽車公司在研究,尚未造出車型。馬斯克進入這個行業顯然是對於其理想的熱愛,有人說他看到未來的市場,但那個時候對於一般人看來,電動汽車未來確實會有市場,但你競爭過德國大眾、日本豐田、美國通用嗎?
  • 特斯拉背後的男人:埃隆馬斯克,玩火箭的狠人
    360周鴻禕曾說,他在跟埃隆馬斯克一起吃飯的時候,問:你的汽車會被黑嗎?因為你的汽車是有Wi-Fi和藍牙,你用手機接入的話,我一樣可以通過手機黑你的汽車;另外智能汽車要和雲端通信,所以如果有人下發了你的通信協議或者破解了你的雲端的網絡,我一樣可以控制你的汽車。
  • 還原一個真實的馬斯克:太空殖民時代的鋼鐵俠
    馬斯克在跟他的孩子們說話,他指著手上的iPhone說:「我正在計算短期虧損,孩子們,看看這個:特斯拉在整個股票市場上的空倉規模最高接近90億美元。」他的孩子們盯著手機,上面滿是我看不懂的數字。因此,他13歲的兒子格裡芬(Griffin)向我解釋說:「他們(空頭)打賭股票會下跌,而他們會從中賺到錢。但特斯拉股票漲得很高,所以他們損失了一大筆錢。
  • 殖民火星計劃耗資無數 馬斯克能從中賺回投入嗎?
    最具挑戰性的障礙之一可能也是財務方面的:就連馬斯克都沒有冒險猜測下這個計劃到底會花費多少錢。 最接近馬斯剋星際旅行野心的太空計劃是美國宇航局(NASA)的阿波羅計劃,這是20世紀中期的努力,將6艘飛船和12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按今天的美元計算,阿波羅計劃的花費遠遠超過2800億美元。在某些年份,NASA的開支佔據了整個美國年度預算的4%以上。
  • 馬斯克不哭!特斯拉真實故事揭秘!
    1、特斯拉開創電動汽車時代?(本文屬於原創,貓視汽車首發,轉載請註明);當時全世界都對馬斯克充滿了敵意,電視臺主持人會煽風點火的說「華爾街將特斯拉列為最不可能成功的企業,買特斯拉股票就是浪費錢,甚至不應該用特斯拉的車」,普通用戶接受採訪時則表示「電動汽車在很多方面行不通,那種對電動汽車的宗教信仰終將會破產」,政客們則會說「那些花了900億美元的人,本可以投資風能及太陽能等更有意義領域,但是卻選擇了馬斯克這個失敗者
  • 一席美金8000萬,SpaceX載人航天發射成功,馬斯克真的成了鋼鐵俠
    然而,日益龐大的開銷和不成比例的技術使用,使得近十年來美國不得不藉助俄羅斯送人上天。美國起初對太空梭計劃的預算為430億美元,每次發射費用預計為5400萬美元。但你看老美那用錢不手軟的勁頭,以及太空梭本身的複雜,計劃永遠趕不到變化。超預算!
  • 從另一個角度看特斯拉在中國暴漲 馬斯克影響的不僅僅是汽車行業
    最近一段時間,有特斯拉的美國老闆馬斯克的新聞不少,這其中跟中國市場有關的三個,吸引了我的注意。第一個是特斯拉model 3在中國市場熱賣,月銷量最近兩個月都超過了1萬輛。日前,特斯拉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上發布了最新財報。
  • SpaceX將發射新火箭,私人公司首次送人上太空,馬斯克刷新歷史?
    的一場豪賭馬斯克的SpaceX正在經歷一個全新的考驗,同時也很可能創造新的紀錄,如果獵鷹9號火箭在5月28日凌晨成功將美國太空人送入太空,那SpaceX將會是歷史上首家將人類送上地球軌道的商用航天公司。
  • 永不言敗、超強學習能力、神跨界、創業奇才......說的都是他!
    在2012年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他說:「最快在10年內,我的飛行器就有能力將乘客送上火星。最壞的情況,15-20年也夠了」。2002年10月,Ebay收購了Paypal,馬斯克因此套現1.8億美元。他立刻成立了Space X公司,把錢投入了對火箭的研究之中。馬斯克揚言:「我要在火星上退休」。這就是獵鷹火箭的起源。「重型獵鷹」的性能很強,強到什麼程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