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的方程與圖像

2021-01-20 青島高中物理教研


波的方程與圖像



現在我們來描述波的運動規律,機械振動依靠介質來傳播,在傳播方向上,每一質點的振動相比前一質點的振動遲後一些。以橫波為例,取某一質點的平衡位置為原點O,沿傳播方向各質點的平衡位置為x軸,y軸表示某時刻各質點偏離平衡位置的位移。假設質點O以y=Asinωt的形式做簡諧運動,那麼距離它x處的質點又如何運動的呢?


若波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為v,那麼經過x/v時間,O點的運動形式才能傳播到此,或者說x處的運動比O點遲後了ωx/v相位,即y=Asinω(t-x/v),這個函數稱為簡諧波的波函數。需要關注的是,它是一個空間和時間的二元複合函數,既是一個坐標函數,也是一個時間函數,需要兩個自變量才能確定任意質點在任意時刻的運動位移。


不過我們可以固定一個變量,比如,研究某一確定的時刻t0,這就像在此時刻拍照一樣,記錄了各個質點在t0時刻的位置,這種圖像稱為波形圖像。


在波形圖像中,振動相位總是相同的相鄰質點間距離叫做波長。各個質點的振動周期、頻率與波源的周期、頻率都相等,那麼,經過一個周期,波傳播的距離就是一個波長。因此,三者的關係是v=λ/T或v=λf。需要注意的是,波速只依賴於介質的性質,與頻率和周期無關。


當然我們也可以固定空間變量,比如研究某一確定位置x0質點,在不同時刻的位移,就是我們前面所討論的簡諧運動方程。相類似的,對不同位置的質點,比如x1、x2質點,振動方程也是有區別的。


可見,當研究確定某一質點在各個時刻的位移,所對應的圖像叫做振動圖像。而當研究在確定的某一時刻各個質點的位移,對應的圖像叫做波動圖像。雖然圖形相似,但橫坐標完全不相同,其物理意義也是不一樣的。


微視頻版權歸屬微視頻研究室





相關焦點

  • 傅立葉分析(前言)| 從波方程的角度介紹
    ,簡稱波方程(wave equation)。讓我們回到第二種解決波方程的方法:駐波疊加。類比可得,由波方程的線性性,我們希望可以把波方程的一般解表達為波方程特解的和。這使得波方程的求解變得更為簡單。假設上面的表達式已經給出了所有波方程的解。
  • 波函數與薛丁格方程
    量子力學的學習一定要對波函數以及薛丁格方程這兩個概念有深刻的認識。目前我們已經學習了量子力學第一章內容,對於這些概念應該有自己的思考。      波函數是描述一個物理系統的時間演化規律的唯一基本函數。知道了它,原則上就可以得到該系統的所有物理量。
  • 如何利用薛丁格方程的波函數,算出微觀粒子某位置出現的概率
    上一期內容中我詳細講解了薛丁格方程的內涵,我們知道薛丁格方程的解並不是一個常數,解本身是一個函數,所以函數圖像是啥樣的成了關鍵,我們也畫出了波函數在t=1、t=2、t=3的函數圖像,是一個三維的圖像,如下圖所示,注意這是一個三維的立體函數圖,千萬別當成二維圖像來看。
  • 高中物理競賽典型例題精講——一維波兩點圖像確定運動路程
    05-02-06_一維波兩點圖像確定運動路程本期高中物理競賽試題,我們繼續來研究通過機械波傳播路徑中兩個特殊點的振動特點求解機械波振動方程的題目,這類題目其實從方法的層面來說,運用的主要思路都是差不多的,都可以從波動方程入手,代入初始條件後,
  • 詭異波函數坍塌和薛丁格方程
    答案就是我們這次要說的——薛丁格波動函數(波函數)和薛丁格方程說到薛丁格的波函數和方程就必須先說一個人,正是這個人——德布羅意的出現才出現了薛丁格波函數和薛丁格方程。德布羅意來自在法國那是赫赫有名布羅意家族,僅次於皇室的貴族,這個家族歷代都是是公爵,家族中第1代公爵是法國路易14時代當時的元帥。
  • 高維擬線性波方程可控性研究
    為解決變係數波方程可控性的著名難題,中科院數學院系統控制重點實驗室姚鵬飛研究員首次創造性地引入黎曼幾何方法,並取得重要突破。
  • 五分鐘徹底搞懂「薛丁格方程」
    其實由於我們的空間是三維的,剛剛的圖只是二維,還有一個維度我們沒用上,所以為了更直觀的看到波函數的圖像,我們可以把y依然保留再複數域,那麼函數就是一個三維的圖像,如下圖所示,其中x依然是一個粒子的位置信息,y的含義還是暫時不說。
  • 從泊松方程的解法,聊到泊松圖像融合
    泊松方程是什麼?很多朋友比較熟悉概率論裡面的泊松分布。泊松方程,也是同一個數學家泊松發明的。但卻和泊松分布沒有什麼關係,是泊松物理學領域提出的一個偏微分方程。這裡表示的是拉普拉斯算子,和 (在泊松方程中是已知量)可以是實數或複數值方程,特殊情況當時被稱為拉普拉斯方程。
  • 關于波的物理學,橫波的基本原理、描述和波動方程!
    從古希臘開始,人們就對波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公元前550年畢達哥拉斯觀察並描述了振動的弦是如何產生聲音的。伽利略·伽利萊、羅伯特·波義耳和艾薩克·牛頓都在這一領域有了自己的發現,但直到18世紀達朗貝(d'Alembert)推導出了波動方程,才使得這一領域變得清晰,並使許多未來的科學家才有可能解釋波動現象。
  • 為什麼我們常說薛丁格不懂「薛丁格方程」?
    如果您沒看上一期的內容,我再簡單說明下薛丁格方程的含義,其實根據薛丁格方程我們可以求出一個解,請注意這個解本身也是一個函數不是一個定值,所以這個方程和我們以往學的方程不一樣,希望大家一定要注意。同時薛丁格方程給出的這個解,不僅僅是一個函數,而且這個函數的x和y還比較特殊,x是實數這個沒話可說,但是y是一個複數(沒學過複數的朋友也不用太在意,實數可以用一維的數軸表示出來,但是複數必須用二維的平面表示出來),所以當一個函數的x是實數,y是複數,我們要想表示這個函數的圖像就變得的比較困難,不過上一期我依然畫出了波函數的圖形如下圖所示。
  • 量子力學的核心:薛丁格方程 究竟神奇在哪裡?
    但是在1905年的時候,愛因斯坦意識到,波的圖像也不完全正確。為了解釋光電效應,你需要將光束想像為粒子流,愛因斯坦稱這種粒子為光子。薛丁格方程由德布羅意提出的新圖像需要新的物理。與一個粒子有關的波到底有怎樣的數學形式呢?
  • 曲線方程y=e^(x+3y)圖像畫法
    本文主要內容,介紹隱函數y=e^(x+3y)圖像示意圖的畫法和步驟。※.曲線方程的定義域曲線方程表達式為y=e^(x+3y),即y>0,且lny=x+3y,則:x=lny-3y.曲線方程的單調性為:(1).當y∈(0,1/3]時,y'>0,此時曲線方程y隨x的增大而增大;(2).當y∈(1/3,+∞)時,y'<0,此時曲線方程y隨x的增大而減小。
  • 例題詳解,如何利用圖像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今天是2019年3月19日,我分享的內容是如何利用圖像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方程與函數是初中數學中的重要內容,方程與函數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繫,二次函數的圖像與x軸交點的橫坐標即為相應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課程標準要求我們能利用二次函數的圖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下面舉例說明。
  • 高中物理競賽典型例題精講——一維波兩點確定波動方程
    05-02-05_一維波兩點確定波動方程本期高中物理競賽試題,我們繼續研究通過機械波傳播過程中的兩個確定點的振動情況來求解機械波波動方程的方法,在本期題目中,題目給出的已知條件還是比較清晰的,並且能夠詳細的說明機械波在傳播過程中的基本特點,並通過這些特點唯一的確定機械波的波動方程
  • 愛因斯坦的引力場方程的擴展——揭秘引力場中物質的波屬性
    對於愛因斯坦引力場描述中的每一個坐標x,y,z,t作為響應變量,都有一個額外的頻率項,它顯示出類似于波的性質。公式(1)被稱為場方程,表示它可以進一步分解成多個方程。分解公式(1)的方法之一是通過泰勒級數展開。求解愛因斯坦的場方程需要大量的計算。事實上,愛因斯坦自己也不相信他的場方程能得到精確的解。愛因斯坦場方程誤差的主要來源是前面提到的方法,即泰勒級數展開法,誤差的大小取決於展開項的數量。因此,方程解的精確程度跟計算能力有關。
  • 愛因斯坦的引力場方程的擴展——揭秘引力場中物質的波屬性
    對於愛因斯坦引力場描述中的每一個坐標x,y,z,t作為響應變量,都有一個額外的頻率項,它顯示出類似于波的性質。公式(1)被稱為場方程,表示它可以進一步分解成多個方程。分解公式(1)的方法之一是通過泰勒級數展開。求解愛因斯坦的場方程需要大量的計算。事實上,愛因斯坦自己也不相信他的場方程能得到精確的解。愛因斯坦場方程誤差的主要來源是前面提到的方法,即泰勒級數展開法,誤差的大小取決於展開項的數量。因此,方程解的精確程度跟計算能力有關。
  • 續談「一次函數」:辨說一次函數圖像與方程 逐次深入第二階段
    待定係數法的步驟:①設一次函數表達式y=kx+b(k≠0);②根據已知條件列出有關方程;③解方程,求出的k,b;⑤把求出的k,b帶回表達式即可。綜上所述,通常是兩個點的坐標或兩對x,y的對應值,即可確定一次函數的表達式。
  • 「高二物理」高中物理選修3-4第十二章《機械波》波的概念、圖像
    (循規蹈矩而不隨波逐流)二、波的分類:橫波與縱波(一)橫波的特性:(也叫凹凸波)1、橫波:質點的振動方向跟波的傳播方向垂直的波叫橫波。四、波的圖像如何繪製:用橫坐標表示在波傳播方向上各質點的平衡位置。用縱坐標表示某時刻各質點偏離平衡位置的位移。
  • 量子力學中的物質波與概率波
    那麼這個波到底是什麼樣的波,它的運動學方程是什麼樣的呢?薛丁格解決了這個問題,雖然他曾經認為德布羅意的論文「純屬垃圾」。薛丁格在1926年給出了量子力學的基本方程式:薛丁格方程,並成為量子力學的基石。它是一個非相對論的處理微觀粒子的波動方程,有兩個形式,即非定態(含時間的)
  • 為什麼 sin(x²)+sin(y²)=1 的圖像!這麼複雜?
    為了洞悉數學的險惡,我曾試圖將數學以圖形圖像的方式顯示出來,並寫過幾個程序DEMO可以利用數學公式轉化成圖形圖像。DEMO發在葉飛影 - 博客園裡,有興趣可以去看看。現在很多數學軟體都有類似的功能,我只是習慣用自己的這套邏輯,自得其樂而已。文中所發的圖片都是從我寫的程序DEMO中截屏出來的。提到「波」這個詞,我第一會想到波波,第二則想到正弦s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