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一級保護鳥類虎頭海雕首次在興凱湖「留影」

2020-12-03 生活報

龍頭新聞訊(記者 時繼凱)從16日開始,在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研監測人員進行春季候鳥監測時,首次拍攝到珍稀瀕危的國家一級保護鳥類——虎頭海雕1隻。

這隻虎頭海雕當時駐留在興凱湖唯一外流河松阿察河河畔附近,工作人員用攝錄器材成功抓拍到它。此次是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繼1998年監測到虎頭海雕後,第二次監測到並首次拍攝到虎頭海雕的影像。這隻虎頭海雕為亞成體,因觀測距離太遠,所以它的準確年齡還無法判斷。

(圖片由當地提供)

+1

相關焦點

  • 雞西人剛剛在興凱湖拍到虎頭海雕!太難得了……
    近日,記者在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委會獲悉,3月16日下午3點多,黑龍江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委會監測站站長劉化金在興凱湖龍王廟、松阿察河邊處拍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候鳥——虎頭海雕。劉站長說,這是自1998年有記載記錄以來,在興凱湖地區第二次拍到的虎頭海雕。
  • 虎頭海雕、白尾海雕亮相琿春敬信溼地
    - 01:10連日來,琿春市出現晴好天氣,虎頭海雕、白尾海雕亮相敬信溼地,嬉戲覓食,讓人們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作為候鳥世界的重要生態廊道之一 ,每年,琿春敬信溼地都會迎來虎頭海雕、白尾海雕、北極鷗、銀鷗、禿鷲、大雁等鳥類。其中,虎頭海雕和白尾海雕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尤其是虎頭海雕數量很少,十分珍貴。這裡連續多年吸引全國各地的攝影愛好者前來,記錄下一幅幅珍貴瞬間。
  • 第6期-鳥類生態攝影之虎頭海雕
    一種大型猛禽瀕危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球種群數量約為6000隻
  • 這些國家一級保護鳥類,你知道幾個?網友:別養錯了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依據《野生動物保護法》,被劃分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兩種,而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名單中的動物則更為稀少。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普及一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那些鳥類的相關知識。短尾信天翁是鸌形目信天翁科下的一種大型海鳥,也叫海燕。
  • 玉帶海雕首次現身雲南青華海溼地 鳥類總數增至236種
    近日,在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攝影愛好者首次拍攝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玉帶海雕的珍貴影像。畫面中這隻褐色的大鳥就是玉帶海雕,只見它的雙目炯炯有神,正展開一雙長長的翅膀,在天空翱翔盤旋,優美的姿態在藍天的映襯下格外耀眼。
  • 天空中的虎頭小霸王,海陸空通吃,擁有王者氣度的猛禽——虎頭海雕
    虎頭海雕體長90-100釐米,翼展203-250釐米,體重在5-10千克之間。因頭部為暗褐色,且有灰褐色的縱紋,看似虎斑,因而得名。體型碩大,特徵為有一黃色的特大鳥喙。虎頭海雕是「海雕屬」中最大型的成員,也是最大的猛禽之一。
  •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玉帶海雕驚現青華海,國內罕見
    3月14日下午,一隻玉帶海雕出現在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玉帶海雕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物種紅色名錄瀕危物種,在國內非常少見,為保山市新記錄。玉帶海雕(學名Haliaeetus leucoryphus,英文名:Pallas's Fish Eagle)。屬大型猛禽,全長約0.9米,空中展開雙翅可達2米。
  • 冬日觀鳥⑤|虎頭海雕:雕中之王鳥中猛禽 幾乎沒有天敵
    攝影/餘敏剛捕食成功的虎頭海雕。攝影/餘敏對峙。攝影/餘敏紅網時刻記者 楊滋 吳思靜 整理報導虎頭海雕(學名:Haliaeetus pelagicus):體長90-100釐米,翼展203-250釐米,體重在5-10千克之間。因頭部為暗褐色,且有灰褐色的縱紋,看似虎斑,因而得名。
  • 興凱湖的生態密碼
    劉化金,興凱湖自然保護區科研所所長,相對於官方的稱呼,他更喜歡大家叫他「鳥叔」。在保護區工作20來年,這裡的鳥兒們是他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部分。「剛來保護區的時候,條件特別艱苦,我們三四個人背著工具,帶著食物和自費買的望遠鏡,開展鳥類監測工作。大家住在一個塑料搭的簡易房子裡,一住就是30多天。」
  • 咱遼寧國家一級野保動物都有啥?
    ◀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紫貂據介紹,全省現有陸生野生動物 553 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17 種,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73 種,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283 種,"三有"保護野生動物 180 種。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
    1月6日下午,一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在南京市六合區的野外被放歸自然。並與南京林業大學合作首次為白尾海雕安裝GPS定位裝置,了解它的飛行軌跡和活動區域,更好的研究和保護城市野生動物。當時,來到紅山森林動物園,救護中心工作人員鑑定,「異物」竟是一隻斑鳩。
  • 虎頭海雕和白尾海雕拍攝體驗
    圖中左2為虎頭海雕,左3為白尾海雕。
  • 載夢飛翔 新疆首次放飛佩戴鳥類環志白尾海雕
    ——記新疆首次放飛佩戴鳥類環志白尾海雕 它趴在河邊的雪地上一動不動,在相距十幾米遠的地方,人們屏住呼吸,目不轉睛地盯著它。它似乎有些萎靡,身上的羽毛也顯得雜亂,只有那警惕而犀利的眼神以及充滿攻擊性的尖利鉤嘴在告訴你,它不是普通的鳥類。
  • 珠海首次記錄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黑鸛
    12月16日,記者從珠海市觀鳥協會獲悉,該協會鳥類調查專業人士12月12日開展海岸線生態調研時,在富山工業園雷蛛墾區新二圍墾區水域發現兩隻珍稀候鳥黑鸛。經該協會大量實地調研和資料檢索比對,確認這是在珠海市首次記錄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黑鸛和蒼鷺。
  •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黑龍江興凱湖國家自然保護區的「靈魂」——興凱湖松
    另外興凱湖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溼地廣袤,是東北亞的候鳥大通道,魚類和鳥類多達兩百餘種。興凱湖森林植被茂密,原始森林廣布,有多種具有當地特色的樹種,其中有一種,則是興凱湖的代表樹種——興凱湖松。並且興凱湖松樹皮顏色變化也很大,除紅褐色的象赤松外,至少有一部分樹木的樹皮為黃褐色,很象樟子松,因而植物學家認為興凱湖松是樟子松和赤松在興凱湖地區長期演化的自然雜交種,這對於研究松屬的分類與分布有較高的科研價值。
  • 興凱湖環志琵嘴鴨造訪臺灣
    原標題:興凱湖環志琵嘴鴨造訪臺灣  本報訊(牟景君 邢曉然 記者賈紅路)記者從省林業廳了解到,由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環志的一隻琵嘴鴨於12月12日在臺灣臺南市官田區水雉生態教育園區被一名觀鳥志願者發現。12月16日,從國家林業局鳥類環志中心得到證實,自鳥類環志中心檔案記錄以來,這是鴨類環志中鼻環首次被監測發現。
  • 虎頭海雕的鳴聲如虎,還是海雕屬中體型最大,卻往往不敵其它猛禽
    虎頭海雕還是海雕屬中體型最大成員,其體重在5-10公斤之間,平均體重約為6.8公斤,虎頭海雕被認為是地球上平均最重的鷹,最重一隻可達12.7公斤;體長86.5—105釐米,翼展為2.03—2.41米,最長達2.6米,主要棲息在海岸及河谷地帶,主要分布在中國、日本、韓國、朝鮮、韓國和俄羅斯等國家地區中。
  • 首次現身珠海!這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珠海首次發現這種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12月12日  在鬥門富山工業園  雷蛛墾區新二圍墾區水域  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黑鸛  經該會大量實地調研和資料檢索比對,確認這是在珠海首次記錄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珠海首次!  當日,珠海市觀鳥協會組織生態攝影師、資深觀鳥專家、鳥類觀察員及生態顧問等專業人士一同前往平沙、富山等地進行珠海海岸線生態調研。
  • 雲南南澗首次近距離拍攝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黑頸長尾雉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近日,雲南南澗無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巡護過程中,首次近距離拍攝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黑頸長尾雉的珍貴圖片,黑頸長尾雉帶領著一群寶寶在林間玩耍非常罕見。每年的3—7月是黑頸長尾雉的繁殖期,鳥類監測人員普朝柱在南澗屆山也拍攝到黑頸長尾雉媽媽帶領7個寶寶在林間漫步的圖片,據介紹,這也是首次在非自然保護區記錄到黑頸長尾雉活動影像。
  • 國家保護野生動物小貼士
    某種昆蟲沒有了,捕食這種昆蟲的鳥類將會餓死;鳥類的死亡又會對其他動物產生影響。這也是食物鏈造成的。所以,大規模野生動物毀滅會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產生嚴重後果。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那些動物是國家保護野生動物。國家保護野生動物,是一些數量較少或已瀕臨滅絕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