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流派十人談(二)怎樣才真成派

2021-01-20 京戲園子

《早安京劇》系列公眾號,全天候陪您賞玩京劇……

點擊連結(《早安京劇》系列公眾號簡介),關注《早安京劇》其他公眾號

長按二維碼,即可購買

        編者按:南開大學京劇沙龍成立於1999 年末。

        除了南開大學教師外,沙龍成員還包括天津市戲迷票友協會負責人,天津市專業演員,天津大學和其他單位的教師、專業技術人員。天津藝術研究所專業研究人員也常參加沙龍活動。

        沙龍每周活動一次,就大家感興趣的諸多京劇藝術問題進行漫談式的研究、討論。在研討中力求把學術性與自由漫談結合起來,使參加者既有收穫,又感到興趣。

        由於沙龍成員當年多看過大師和名家的演出,加上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較深的認識,因此對京劇藝術能提出有一定深度的見解。這次我們請他們談談京劇流派的問題。

       參加這次流派討論的共有十位學者名家,他們是:吳大徵、劉曾礻是、王則昭、李小惠、張業才、李崇祥、徐世英、潘克明、李育民、張煥宗。《早安京劇》分四期刊登,大家一起聽一聽他們關於京劇流派的真知灼見。


        若干年來,對一個演員是否形成自己的藝術流派曾提出過不少標準,諸如有獨特的藝術風格、有獨有代表劇目、有傳人、有觀眾等。這些標準均有一定道理,但有的並非是必不可少的。如餘叔巖的藝術風格與譚鑫培很相近,他演出的全是譚派劇目;言菊朋、奚嘯伯傳人少。言氏和楊寶森擁有的觀眾不多,但他們都被公認為流派創始人,所以什麼是流派的主要標準尚需討論。

        上述條件中顯然獨持的藝術風格是最重要的,即演員對唱念做打各種表演手段有獨到的、高明的藝術處理。有了這一點,他演出的若干劇目就獨具特色,楊寶森的《文昭關》、馬連良的《淮河營》、梅蘭芳的《貴妃醉酒》等,這些劇目就是流派代表劇目。演員有這樣的成就,自然就有觀眾、有傳人。

藝術風格這一標準顯然較另幾項更重要。人們對流派從這方面著眼,因為它是外在的,直接可以看到的。譬如,認為馬連良派的特色是唱和做瀟灑、漂亮,認為荀(慧生)派的特色是表情細膩嫵媚、身段婀娜多姿等,其實我們還更應注意流派的內涵,即演員獨特的修養。從後一角度看,馬派藝術的奧秘在於一定程度上把現代人聰明、機智幽默的風貌注入到劇中人身上。荀派藝術的秘訣在於抓住了社會中下層少女或少婦擺脫或反抗封建束縛,因而表現出的活潑、熱情、爽快、潑辣的思想面貌。荀氏飾演的人物大多文化水平不高,但他能把這些人的思想風貌抓住,再升華成美感則是他本人有深厚文化的表現,所以判定流派的主要標準應為獨有的、相互統一的內在修養和外在風格,而外在風格是由內在修養決定的。

        可以說流派是一定時代精神與社會風貌的產物,嚴格說來,流派應該是一種學派。不同的流派都有自己的文化精神、藝術主張、創造方法和美學追求。流派的藝術魅力源於其特有的美的形式和內涵。

         從以下事實可以看出我們所說的流派標準是正確的,演員有因基本功好而成名的,如張雲溪、關肅霜等,但無因此而成派的。因為他們的表演在「技」的方面相當突出,在「氣」的方面尚嫌不足。而僅靠天賦條件好而成名者就不多,更無

因此成派的。言菊朋、楊寶森二家的藝術雖貌不驚人,但確有豐富文化內涵,可以成派是實至名歸的,他們擁有的觀眾較少是因為他們的藝術偏於陽春白雪,因而曲高和寡。

        李少春是當今影響較大的演員,他文武兼備,能戲很多,是少有的全材,本人創造能力很強,也有一些成功劇目,後起的演員也有不少學他的。說他自成一派也未嘗不可。

        李少春的基本功好,師承有自,起點高,能博採眾長,積累頗豐。這些都是當年京劇大王譚鑫培成功的條件,譚氏中年以後憑藉其優越條件,把藝術向精深方向推進,最後成為一代宗師。李氏在後期卻走上了另一條道路,像話劇演員那樣,在面上不斷拓寬,努力塑造各種人物,這是受了西方戲劇理論的影響;雖也取得一定的成功,但在「真」和「像」上超不過話劇這樣寫實的藝術,反而妨礙了他集中精力向精深的方向突破,創出自己的流派,以獨有的成就,給觀眾以深層次的藝術享受。

        京劇演員中有一些多面手,除了李少春外,還有童芷苓、關肅霜等。童氏對四大名旦的戲都拿得起來,不僅學得惟妙惟肖,而且有個人的體會和變化。關氏文武全才,除了青衣,花旦、刀馬外,還能演小生、老旦,甚至演過《金錢豹》,梅、荀的戲也都能演。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做到面面俱到,就很難在有關行當提供超越前輩的東西,這樣就無法認同他們各自成派了。

        其實我們對這幾位演員的藝術都很喜愛,更無成見,只是為他們有優異的條件,卻因受主、客觀因素制約而未能成派而深感惋惜,遺憾。


        趙燕俠技藝出眾,名列馬、譚、張、裘之後,為北京京劇團五大頭牌之一,她的藝術宗荀,但有創造,她不僅在演唱上通俗易懂,很有特色,而且她後期

苦心經營的幾齣戲不再追求花哨,而追求意境。人物也更覺沉穩,因此可認為她成派。

        趙燕俠也許真箇界於成派不成派之間的邊緣人物,上面提到她的成就是人所共見的,但她對荀派藝術的突破似乎還不全面、帶有個人特色的劇目還不夠多,所以認為她成派與否都各有道理。要想嚴格界定哪個演員是否成派看來有困難,也沒有必要。不過看來趙氏在中年以後是深諳京劇演員的藝術貴在精而不在多、貴在深而不在廣這個道理的。

相關焦點

  • 京劇流派十人談(四)流派的學習和繼承
    參加這次流派討論的共有十位學者名家,他們是:吳大徵、劉曾礻是、王則昭、李小惠、張業才、李崇祥、徐世英、潘克明、李育民、張煥宗。《早安京劇》分四期刊登,大家一起聽一聽他們關於京劇流派的真知灼見。         主流派的藝術內涵豐富、風格純正,因此學習流派應從主流派入手,打好基礎,再求發展。
  • 從戲曲流派到菜式流派,聽尚長榮飯桌談藝
    京劇大家尚長榮傳藝有一絕——從臺上到檯面上,從戲曲流派到菜式流派,都要「吃」透,才能得其真傳。今年是上海京劇院為扶持青年演員推出「青春跑道」項目的第十年,辭舊迎新之際,「80後」老一輩藝術家,對80後乃至90後晚輩,有著怎樣的期望?
  • 當代中國京劇的繡像
    中國京劇是文化融合的結晶,是因時而變並獲得發展成就的樣板。 與中華超越五千年以上的歷史相比,京劇從乾隆年間徽班進京開始才有兩百多年的歷史,顯得很短暫,而與之相應的許多地方戲則遠比它的歷史悠久。文化上的融合而產生的新的品種所帶來的新的審美往往會開啟一個時代的新紀元。
  • 淺談京劇唱念中的「四聲」問題
    那麼北京話,是清朝滿人統治中國以後,蹩腳漢語的派生物,形成了所謂新的四聲,即「陰平、陽平、上聲、去聲」,京音裡,入聲字併到別的聲調裡,消失不見了。那麼對於我們學習,研究和演唱戲曲的人來說,若想使我們的唱念達到好的水平,最佳狀態,首先就要求我們對京劇,以及中國語言中的四聲問題有一個正確的了解。我們不光要知道尖團字,上口字,還需要知道湖廣音和中州韻。
  • 芝諾後來創立了古希臘哲學史上著名的流派——斯多噶派
    芝諾後來創立了古希臘哲學史上著名的流派——斯多噶派公元前312年,雅典街頭的一個書攤旁,一個青年人正捧著本蘇格拉底派的著作愛不釋手地翻閱著。他20出頭,其貌不揚,瘦高個子,膚色偏黑,頭歪斜,腿也有些毛病。這個人名叫芝諾,正是他後來創立了古希臘哲學史上一個著名的流派—斯多噶派。
  • 細緻展示中國京劇人物繡像 逄小威攝影展驚豔煙臺
    、煙臺市攝影家協會聯合舉辦的「回家過大年———煙臺籍藝術家逄小威《中國京劇》攝影展暨新春京劇雅集」,在煙臺美術博物館正式拉開帷幕。展廳內,一幅幅精美生動的京劇人像攝影作品吸引了廣大市民及眾多戲迷、攝影迷們駐足觀賞,留戀忘返。    京劇藝術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在中國京劇史中,煙臺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京劇行內有「北京學戲、天津走紅、上海賺包銀、煙臺來驗收」的典故,因此煙臺也成為中國北方最重要的「京劇碼頭」。
  • 共賀牛年 2021年河南省新春京劇晚會驚豔亮相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 通訊員 姜薇)流派紛呈,演繹經典。1月13日晚,「2021年河南省新春京劇晚會」在河南豫劇院三團朝陽溝劇院上演。本場晚會由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河南省京劇藝術中心承辦,戲緣App、河南豫劇院三團和鄭州歌舞劇院協辦。
  • 《圓桌派4》:王晶揭穿星爺老底,談完喜劇與市場才知他深不可測
    在看了前兩期跟節目調性不搭的嘉賓聊天后,我甚至產生了懷疑與焦慮,但到了第三期,當王晶來跟文濤、道長和周軼君沏好茶,一開腔,我知道那個精彩熟悉的《圓桌派》總算是回來了。薑還是老的辣,老王真是你老王,他這回作為節目的座上賓,談了電影和喜劇創作,談了周星馳,最後還談到了電影市場,整場交流下來,酣暢淋漓,也讓人意猶未盡。
  • 京劇「火丁現象」
    京劇界有"火丁現象"一說,指的是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張火丁演出時的火爆場面,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張火丁是怎樣這麼火爆的。一:張火丁師出名門張火丁師承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趙榮琛先生,又在戲曲學校受到程派教師李文敏的悉心教誨。
  • 追憶京劇表演藝術家李世濟:斯人遠去唯餘程腔
    原標題:斯人遠去唯餘程腔  李世濟 資料圖片  5月8日,京劇表演藝術家李世濟在京病逝,享年83歲。又一位京劇大師遠去,讓人唏噓、哀悼不已。  曾與李世濟一起工作演出過的京劇表演藝術家高牧坤回憶說:「1979年,我與世濟大姐一起回到中國京劇院,在二團任主演,她與當時團裡的李和曾、張雲溪、張春華先生並稱『二李二張』,到各地演出都大受歡迎。張雲溪先生去世後,我與他們合作演出,我演《戰馬超》《挑滑車》等武戲,她演《陳三兩》《玉堂春》等文戲。」高牧坤動情地說,「其實氣聲唱法真正是從李世濟開始的,她吸收了一些美聲唱法。
  • 大型原創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在國家大劇院首演
    大型原創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12月2日晚間在國家大劇院首演。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3日電 (記者 於立霄)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聯合製作的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12月2日晚間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首演。
  • 京劇版有模有樣,看到太陽版:哪吒來鬧海了?
    畢竟大家也都在腦海中憧憬著,鋼鐵俠的身影會以怎樣的方式像大家呈現,今天小編就要和大家一起來看一看,中國風版本的蜘蛛俠了,大家一定會特別好奇吧,首先就讓大家先看一看京劇版的蜘蛛俠吧,京劇是中國的一大文化水平,京劇的音是特別高的,一般低音炮嗓音的人,是無法挑戰的。
  • 巫師三最常見的三個流派,每個流派都有缺點,第一個最危險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在巫師3中那些特別強力的流派。貓派狩魔獵人這個流派的特點就是攻擊和速度打到了極致,通過一系列強化天賦,傑洛特的攻擊變得非常致命和迅捷。往往只需要一兩刀,就能解決同等級的敵人。對於同等級的大型怪物,也是可以輕鬆解決。不過缺點也是非常明顯,那就這這個流派非常的脆弱。
  • 張火丁京劇《霸王別姬》:美梅派之美,實現美美與共
    5月25日,飾演虞姬的張火丁(左)和飾演項羽的高牧坤在京劇《霸王別姬》中表演。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新華社北京5月27日電(記者王鵬)當代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張火丁首次全新演繹的《霸王別姬》25日晚登上長安大戲院,在廣大觀眾中及京劇界引起強烈反響。「張火丁演繹的《霸王別姬》展示了一條繼承發展京劇文化的道路,在保留經典的同時,又對其進行了新的解讀。」
  • 荔枝派:有些人表面上說自己一無是處,背地裡卻是拖延大師
    時間已經走入深秋,很多朋友早上起床逐漸成了難事。   深夜裡更是日常一喪~       喪和脫髮,已經成了新一代年輕人的日常痛苦!   有時候可能會想,我果然是個一無是處的人啊~   但是等等,這怎麼可能呢?!
  • 繼承 發展 超越(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縱橫談)
    今天,以「四大名旦」為榜樣,把握時代特點和要求,面向古今中外一切人類優秀文化成果,積極轉化、為我所用,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廣大文藝工作者一定能創造新的輝煌京劇「四大名旦」是梅蘭芳、尚小雲、程硯秋、荀慧生。四位戲曲大家每一位的成長、成名與創立流派的過程,都給人以啟示。
  • 《輻射4》全流派PERK構建強度及流程分析
    本帖作為一個分享帖,整理了關於各個流派PERK的構建強度以及流程分析,適合新手參考。二、流派構建:步槍流、潛狙流其實起什麼名字並不能改變其以步槍為核心構建流派的特點。首先說步槍是最適合潛行的流派(不是唯一適合的)。要麼怎麼叫潛狙呢~但潛行其實和V模式是有一些矛盾的。因為潛狙就是要在潛行狀態下將敵人【擊殺】。
  • 京劇中的「生,旦,淨,醜」用英語怎麼說?知行君是這樣翻譯的
    昨天,知行君重溫了由張國榮,張豐毅,鞏俐主演的電影《霸王別姬》,這部電影主要圍繞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重溫這部劇時,知行君除了有很深的情感震撼外,也對京劇有了濃鬱的興趣,今天知行君就和大家簡單聊一下京劇。
  • 唱了23年京劇的她 如今又在抖音上把京劇唱火了
    短短15秒的視頻裡,她隨著極具節奏感的音樂快速展示出京劇上妝用的油彩、化妝刷、髮飾,然後鏡頭一轉,她瞬間化好了妝,現代女郎化身為京劇花旦,做出種種古典氣息濃厚的京劇手勢和身姿。「這扮相也太美了吧!」「太驚豔了!小姐姐能出個化妝教程視頻嗎?想學京劇化妝!」
  • 介紹一種二進位轉換成十進位的方法
    二進位如何轉換成十進位二進位轉換為十進位的簡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