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這話放在海底世界也一樣成立,吃東西是每個生物都必然擁有的本領。但如果有些海洋生物進食時卻十分奇特,它們在進食時竟然會吐出自己的胃,你能相信嗎?
對於我們人類來說,要想吐出自己的胃,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即使能夠做到,那卻也是一件非常噁心的事情,你能接受吐出自己的胃嗎?
海星
海星隸屬於棘皮動物門海星綱,種類很多,它們大多具有鮮豔美麗的顏色,招人喜歡,使人主動地接觸它們。
海星生活在海底,從沿岸到深海都有它們的分布。一般情況下,熱帶和溫帶等的海中比寒帶的海中種類多;砂底、巖石底和珊瑚礁的海區,比泥底的種類多。它們對於海水鹽度非常敏感,靠近江河入海處和鹽度低的海域分布很少或者完全沒有。
海星通常是群居生活,在熱帶珊瑚礁地區的海洋中,常常可以看到海星的大群落,大片的海底被它們覆蓋。隨著食物和繁殖季節的變化,海星也會遷居,常常成群地從一個地方爬到另一個地方。
海星的再生與繁殖
海星多數是雌雄異體,只有少數是雌雄同體。海星不僅食量驚人,繁殖能力也是讓人嘆為觀止!以長棘海星為例,長棘海星以體外受精繁殖,在夏季產卵且可多次產卵,在1個繁殖季可產卵近千萬枚,同時通過釋放化學物質誘導附近個體同時產卵。
20世紀60年代以來,長棘海星在全球主要分布海域都有大規模的暴發,導致珊瑚礁生態系統退化、海洋生物多樣性降低、海洋漁業資源減少和海岸帶侵蝕等一系列生態問題。
海星還有一個絕招是分身有術。若把海星撕成幾塊拋入海中,每一碎塊都會重新長出失去的部分,從而長成幾個完整的新海星來。例如,沙海星保留一釐米長的腕就能生長出一個完整的新海星,而有的海星本領更大,只要有一截殘臂就可以長出一個完整的新海星。海星的腕、體盤受損或自切後,都能夠自然再生。海星的任何一個部位都可以重新生成一個新的海星由於海星有如此驚人的再生本領,所以斷臂缺肢對它來說是件無所謂的小事。
海星的食譜與進食
海星的食物根據它們的種類不同而有差別。管足不具吸盤的種類,如正海星和沙海星等,吃水底和巖石表面的沉物,如藻類和有孔蟲類等;另外,沙海星還可以吃較大的動物,如幼小的海膽。管足帶吸盤的種類喜歡吃貝類和其他動物的屍體。
海星腹面有一個口,口裡面有一個很短的食道,食道就是海星的胃,它的胃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在靠近口的一端叫賁門胃,另一部分叫幽門胃,稍微小一些。當海星遇到食物的時候,尤其是一些蛤蜊、扇貝等難消化的食物時,海星就會把它的胃伸出體外。
海星在捕食時翻出賁門胃包住獵物,並分泌消化酶,待食物消化後,再將胃縮回體內。看來海星真是不走尋常路啊!它們把自己的胃翻出來可謂是真正的反胃。
科普地球生物聯繫大眾生活歡迎關注生物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