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氣候變化可能導致更多風暴迅速增強

2020-10-10 參考消息

美國《科學美國人》月刊網站10月9日發表了題為《氣候變化可能導致更多風暴像「德爾塔」那樣迅速增強》的報導。報導稱,許多研究表明,隨著氣候變暖,颶風將變得更加強烈。這意味著未來風暴的總數可能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但其中將有更大比例的風暴演變為強颶風。全文摘編如下:

今年的颶風季比以往任何一季都更早出現25場風暴。

「德爾塔」也是今年第三場達到「強颶風」級別——即三級以上颶風——的風暴。「德爾塔」6日晚間升級為四級颶風,隨後在移動到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空後減弱為三級。

今年,一系列天氣因素為大西洋颶風創造了有利條件。在今年的很多時間裡,海洋都異常溫暖。低海平面氣壓和有利的風力條件也起到了幫助作用。

不過總的來說,預計氣候變化對每年形成的颶風總數不會有太大影響。它可能會影響到的是這些颶風的強度。

許多研究表明,隨著氣候變暖,颶風將變得更加強烈。這意味著未來風暴的總數可能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但其中將有更大比例的風暴演變為強颶風。

這是一個重要的區別。7日的副總統候選人辯論表明,政客們可能會出於政治目的歪曲颶風學。

最新的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對颶風頻率的影響並不大。

相反,風暴本身正在發生變化。包括今年5月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月刊上的一篇論文在內的研究顯示,颶風已經在增強了,其移動速度更加緩慢,傾倒的雨水更多。

而且,隨著地球持續變暖,預計颶風還將進一步增強。

這還不是全部。氣候變化不僅會影響風暴變得多麼強烈,它還會影響風暴變強的速度。

在這方面,「德爾塔」颶風可能打破了紀錄。天氣頻道報導,「德爾塔」被認為是從熱帶低氣壓升級為四級颶風的用時最短的風暴。它只用了36個小時就完成了這一轉變。

這使得它成為有記錄以來升級速度最快的風暴之一。(編譯/馮雪)

來源:參考消息網

相關焦點

  • 風暴登陸後減弱變慢,權威研究:或與氣候變化有關
    風暴登陸後減弱變慢,權威研究:或與氣候變化有關全球變暖作怪,颱風颶風生命力將延長,未來登陸破壞力或更強地球,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保護自然不容忽視。當然,超強颱風的逐步增強,無疑是氣候變化的一種反應,全球變暖也脫不了關係,更別說今年北大西洋風暴的反常表現。沒錯,2020年,北大西洋可以說成為了全球所有海洋的焦點,風暴之多,直接「爆表」。北大西洋颶風超生沒錯,大家也知道,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人們對風暴的認識加劇,自然也制定了各種規則。
  • 研究稱氣候變化可能導致魷魚種群增加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氣候變化似乎已經造成一些地區出現水母泛濫成災的情況。然而新的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可能還會導致魷魚種群增加。這一調查結果與科學家此前預期的情況相反。隨著全球變暖導致海水變暖,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會使海水酸性變強。
  • 不要絕望:研究表明,微小的變化確實會導致較大的氣候變化
    在不可逆轉地將搖搖欲墜的氣候系統推向令人恐懼的方向的背景下,我們聽到了許多這樣的轉折點。但是,打擊這場危機,我們也有可能引發其他複雜和相互關聯的系統中的巨大變化:工業,社會和經濟。 因此,研究人員研究了可能引發一系列有益變化的潛在誘因,以幫助迅速遏制我們的排放。
  • 研究發現人類活動導致全球氣候變化
    各種數據、模型、對比照片,主流科學界已經趨向明確地認為全球氣候變暖由人類活動導致。20年以來,過去全球變化2000年氣候團隊(PAGES 2k)以及國際過去全球變化研究計劃(Past Global Changes, 簡稱PAGES)發布了自公元開始的2000年氣候多源代用數據報告,進步明確20世紀氣候變暖的原因與人類活動有關,為研究人類活動和自然變率在全球氣候系統變化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依據。
  • 氣候變化可能導致古代人類物種滅絕
    一些人提出,智人更好的技術能力可能使我們比其他人更有優勢。另一些人則認為,我們可能吃的食物更多樣化,或者比其他人類更擅長跑步。 與此同時,其他研究人員假設,鑑於高水平的混種繁殖,也許一些人科動物並沒有滅絕,而是與我們的基因庫完全融合。 研究人員還假設,氣候變化可能在人屬物種的滅絕中發揮了作用。
  • 美國2020年8月的極端天氣頻發,是氣候變化還是美國的厄運?
    但是對於某些此類事件,例如強烈的颶風和更頻繁的野火,科學家早就警告說,氣候變化已經為災難了奠定基礎。《科學新聞》仔細研究了導致此類極端天氣事件的原因,以及人為引起的氣候變化在每種情況中可能發揮的作用。(美聯社圖片)斯溫說,儘管加利福尼亞州的秋火更多地傾向於由風驅動,而夏季火災則更多地由熱驅動,但研究表明,兩者都存在著氣候變化的特徵。「很多情況與科學家建議的長期發展趨勢非常吻合。」
  • 三大颶風首次齊聚"發飆" 全球氣候變化惹的禍?
    面對颶風「哈維」和「厄瑪」在北美造成巨大損失,世界氣象組織在一份聲明中說,全球變暖可能導致強颶風出現更頻繁,像「哈維」這樣破壞力極強的四級颶風本世紀會越來越多。隨著全球氣溫不斷觸及紀錄新高,大西洋盆地颶風強度和潛在衝擊力度的不斷增強,引發了氣候專家的擔憂。
  • 氣候變化可能導致「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崩潰
    大西洋洋流對歐洲與北美氣候有明顯的增溫作用。不過據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可能會致使洋流停止。
  • 研究稱受氣候變化影響 颶風在登陸後需要更長時間才能減弱
    根據一項新研究,由於氣候變化,颶風在登陸後需要更長時間才能減弱。該研究發現,結果是更強的風暴可能會對更遠的內陸社區造成嚴重破壞。這是最新的警告,即颶風可能會在一個變暖的世界中造成更多的破壞。但一旦颶風到達陸地,它就會被切斷能量來源,通常會開始迅速喪失強度。由於周三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這項新研究,科學家們開始了解全球變暖對颶風的影響並不僅限於此。「每當我們認為氣候變化沒有對我們產生影響時(因為某種程度上我們很幸運)--如果你看看引擎蓋下,有一些東西正在潛伏。而不幸的是,這裡就是一個例子。」
  • 全球變暖引起氣候變化,導致極端天氣事件急劇增加?科學家已證實
    溫度升高導致的氣候變化是全球性的:在2020年汛期,南方多省輪番經歷了強降雨帶來的洪澇災害,像四川大渡河支流小金川和重慶的綦江上遊幹流還發生了超歷史洪水。而這樣的災難也不僅僅是在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上演,而最新科學研究表明,近年來洪災、野火、颶風和熱帶風暴加劇與氣候變化有關,有足夠的數據報告可以證明全球變暖愈演愈烈,最終足以對人類生活造成毀滅性影響。而且,由於自然界中的動物難以適應如此快的氣候變化速度,比如像大山雀這樣的普通鳥類動物,那麼,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可能真的為時不遠了?
  • 氣候變化是否加劇了哈維颶風?
    截至星期天(休斯敦當地時間8月27日)下午,「哈維」颶風的殘餘似乎可能超過風暴之前的最悲觀預測。整個休斯敦大都會地區損失慘重。地方當局要求船東加入救援工作,城市附近的大部分河流都暴發洪水。  這意味著成千上萬的人,正面臨著同一個問題:在氣候變化迅速的時代,人為引發的全球變暖在颶風的加強中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  專門從事地球系統整體研究的氣候科學家通常不願將具體的天氣事件與全球氣候變化聯繫起來。不過,他們說「哈維」颶風的情況以及全球最近熱帶氣旋的演變表明,全球變暖正在惡化。
  • 極地氣候變化可能導致生態變化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一位水文學者日前聲稱,北極和南極的冰層和凍土受到了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但是由於地形和地質狀況不同,南北極冰雪消融的結果也不盡相同。  「極地,尤其是北極地區升溫的速度快於其他地區。
  • 研究揭示氣候變化如何促使古人類走出非洲
    研究揭示氣候變化如何促使古人類走出非洲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發布時間:2020年02月05日17:23
  • 厄爾尼諾,全球氣候變化的主要特徵之一
    在全球氣候的多變的時代,我們也許沒有詳細了解過氣候變化的具體原因,但是在「厄爾尼諾年」也就是2019年的確認,這就要提醒我們需要重視氣候變化了。「厄爾尼諾」是什麼?這就要分為厄爾尼諾現象和厄爾尼諾事件了。
  • 氣候變化導致更多蝴蝶、飛蛾和蜻蜓等外來物種進入英國
    新華社倫敦12月28日電 英國國民信託27日發布一份報告說,受氣候變化影響,2019年有許多外來物種進入英國,給本地物種帶來了多方面影響。英國國民信託,原名國家歷史名勝信託基金會,是一個以保護自然風貌和歷史建築等為宗旨的慈善組織。
  • 研究發現氣候變化對人類疫病流行影響具有尺度效應
    目前,人們普遍認為氣候變暖導致人類疫病的發生或傳播。近日,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張知彬和挪威奧斯陸大學教授Nils Chr. Stenseth領導的合作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對疫病流行的影響具有尺度效應。
  • NASA研究稱:氣候變化正在破壞主要洋流
    NASA研究稱:氣候變化正在破壞主要洋流2020-02-11 15:47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吃薄荷的貓責任編輯:zhaoyongyu1 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的一項新研究,人類活動引起的氣候變化導致主要洋流變得更加湍急。
  • 研究發現氣候變化將導致土壤微生物種類增多
    新華社南京12月3日電 記者從中科院南京土壤所獲悉,由中、美兩國學者組成的團隊在一項最新研究中發現,氣候變化與土壤微生物種類的多少關係密切。按現在的氣候變化趨勢,未來幾十年土壤微生物種類或將進一步增加。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一切肉眼看不見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總稱。它們數量大、種類多,1克土壤中有多達幾億到幾百億個微生物。
  • 科學家們認為氣候變化將導致未來流行病肆虐
    ,未來氣候變化可能導致流行病肆虐。最近《細胞》上的一項研究說,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疫情時代。這項研究由福奇博士和醫學史學家莫倫斯博士共同撰寫,描繪了一幅未來的景象,流行病肆虐。莫倫斯表示,目前看來,流行病有加速發展趨勢。他列舉了森林砍伐,擁擠的城市,以及生鮮市場等原因。
  • 最新研究顯示到2100年,氣候變化將導致北極熊滅絕
    2020年7月20日發布的一項研究預測,如果不採取更多措施應對氣候變化,北極熊將在本世紀末滅絕。科學家警告說,北極海冰融化可能導致許多北極熊最早在2040年出現飢餓和繁殖失敗。該研究預測,在人類的有生之年,北極熊這種處在食物鏈頂端的食肉動物可能會全部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