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說明文閱讀題及答案

2021-01-13 中考網

2.(2011?浙江寧波市) 「綠色」淺層地溫能

①你聽說過「淺層地溫能」嗎?它是蘊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一般小於200米)範圍內巖土體、地下水和地表水中,一般低於25℃的熱能。淺層地溫能的來源以太陽輻射為主,還有一小部分來自地心熱量。

②我們的地球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巨大的熱庫,它的資源量非常豐富,其內部的總熱能約為地球儲存的全部煤炭所蘊含能量的1.7億倍,具有經濟價值的淺層地溫能大約是現在全球能源消耗總量的45萬倍。據專家測算,我國地處北緯30°~42°的許多城市,地下近百米深度內,土壤中每年可採集的淺層地溫能能量是目前國內發電裝機容量的3750倍,地下水中每年可採集的淺層地溫能能量也有2億千瓦。

③淺層地溫能是一種清潔無汙染的能源。這種能源的開發利用只需消耗少量的電能,就可以提取大量的能量,也不向大氣排放二氧化碳等氣體,對外界環境影響極小。由於淺層地溫能資源無處不在,人們可以就近利用,就地取(排)熱,為建築物供暖或製冷,而地下水的水質、水量不發生任何變化。與傳統能源相比,可節省大量運輸、傳輸和存放成本。

④可見,淺層地溫能具有眾多的優點,開發利用淺層地溫能已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現在的問題是,我們該如何利用這種比人類體溫還要低很多的能源呢?科技人員採用了「熱泵」原理。「熱泵」和「水泵」類似。大家熟悉「水泵」吧,它是一種利用管道將水從低位抽到高位的機械,只不過「熱泵」傳遞的是熱能。我們居住的室內環境和地層土壤中的溫度一般情況下具有一定的溫差。冬季時,我們利用熱泵可以把地下的熱能「抽」出來,供給室內採暖;夏季時,再把室內的熱能「取」出來,排放到地下儲存起來。這樣,可以通過自然和人工等補給方式,保持地溫能量的動態平衡,使淺層地溫能得以長期循環利用。無論是冬季還是夏季,水都是傳遞熱能的載體,被加熱後以便用來儲存熱量。由於電流只是用來傳熱,而不是用來產生熱,因此熱泵只需消耗較少的能量便可以提供較多的能量,通常情況下熱泵每消耗1000瓦的能量,就可以得到4000瓦以上的能量。

⑤淺層地溫能在過去一直被人們忽視,但隨著地球能源的大量消耗,能源危機日漸凸現,淺層地溫能的開發利用將會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 (根據《百科知識》等有關資料綜合編寫而成)

11.從文章內容看,「淺層地溫能」有哪幾方面的優點?請簡要列舉。(3分)

12.下列說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3分)

A.淺層地溫能的主要來源是太陽輻射。

B.地球內部的總熱能約為地球儲存的全部煤炭所蘊含能量的1.7億倍。 #p#分頁標題#e#

C.我們居住的室內環境和地層土壤中的溫度通常情況下具有一定的溫差。

D.熱泵每消耗1000瓦的能量,就可以得到4000瓦的能量。

13.文中第④段介紹「熱泵」時為什麼要從「水泵」說起?(2分)

14.閱讀下面材料,結合文章內容,解決問題。(3分)

材料:據報導,上海世博會的世博軸安裝的空調系統與眾不同,它在世博軸樁基下面埋藏了700千米長的塑料管道。這些管道是「熱泵」的一部分。

問題:世博軸安裝的空調系統是如何利用淺層地溫能的?

3.(2011?浙江省湖州市) 怪風揭秘 鄧萬祥

(1)風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但是,大自然也造出了許多怪風。

(2)有一句俗語:「清明前後刮鬼風」,這種所謂的「鬼風」能轉著圈跟著人走。世界上當然是沒有鬼的,這種風其實是一種塵捲風,它一旦遇到障礙物,便會改變前進的方向,在一個地方打轉,有時它還挾帶著泥沙、紙屑旋轉上升。

(3)有一種叫「焚風」的風,最早是指氣流越過阿爾卑斯山後在德國、奧地利和瑞士山谷出現的一種風。它的特點是熱而乾燥。實際上在世界其他地區也有焚風,如北美的落基山、中國新疆吐魯番盆地等。焚風主要是因為氣流受到山脈阻擋時沿著山坡上升而形成的。當受阻氣流上升到山脊附近後,變得乾燥,然後在背風坡一側順坡下降,氣溫常有太幅度的升高,從而形成焚風。阿爾卑斯山脈在刮焚風的日子裡,白天溫度可升高20℃以上,初春的天氣會變得像盛夏一樣,不僅熱,而且十分乾燥,易引起森林火災,遇特定地形,還會引起局地風災,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4)在怪風家族裡,還有一種叫「布拉風」的風,這種風具有颶風力量而且無比寒冷。經研究發現,這種可怕的風是由於陸地上空控制的冷空氣團和不斷上升的海上熱空氣之間的氣壓差而形成的。布拉風的風力可以達到12級,甚至更高,具有極強的摧毀力與破壞力。約10年前,俄國黑海艦隊的四艘艦艇停在海岸邊,忽然刮來一陣枉風,捲起千層巨浪,剎那問船被凍成了一座冰山,最後全部沉沒。

(5)對人類危害最大的還得算颱風。它既大剛又大柔,一邊畫圈一邊大呼大嘯大躍進。颱風是一種形成於熱帶海洋上的風暴。太陽的照射使海面上的空氣急劇變熱、上升,冷至氣從四面八方迅速趕攏來,熱空氣不斷上升,直到到達高空變為冷空氣為止。這些熱空氣冷凝後,立即變為暴雨,四面八方衝來的冷空氣夾著狂風暴雨形成了一個大漩渦,從而形成颱風。它對人類危害極大,有時會把大樹連根拔起,把房頂救掉,伴隨狂風而來的瓢潑大雨還會淹沒莊稼、中斷交通。海面上颱風的破壞力更是驚人,它掀起滔天巨浪,威脅著海上作業人員和海上航行船隻的安全。翻一翻蒼茫歷史,可知1970年11月13日,颱風曾「叩問」孟加拉灣,颶風上岸潮高約6米,頃刻之間20多萬人成魚鱉,100多萬人無家可歸。 #p#分頁標題#e#

(6)如果颱風在空中產生帶有垂直轉軸的旋渦,就會形成龍捲風,這是一種強烈的小範圍旋風,其破壞力遠遠大於颱風。上海浦東地區就曾受到過龍捲風的襲擊,那場風把一隻11萬噸重的儲油罐輕而易舉地拋到120米以外。

(7)怪風家族裡的一些「微風」也具有一定的破壞力。一個晴朗的夏夜,一座70米高的鐵塔在一聲巨響中轟然倒塌了。當時除了陣陣微風外,沒有任何異常情況,人們不知道鐵塔為何而塌。後來,人們才發現當氣流貼著物體流動時,會形成一個個小旋渦,這旋渦會產生一種使物體左右搖擺的力,從而危及建築物。建築物的設計師們沒有注意到這種微風的破壞力,那座鐵塔就是被這微風吹倒的。

(8)怪風雖怪,但如果我們巧妙地加以利用,有些怪風也可以為人類造福。比如,人們在經常出現焚風的地方種植一些作物和果樹,便可利用焚風帶來的熱量來促進植物的生長,從而使當地也可種植一些原本要栽在南方的植物。同時,作物和水果的品質也得到了改善。由此看來,只要我們能夠認識它們,就一定會找到興利避害的好辦法。 (選自《生命與災害》2011年第1期有刪改)

11.閱讀文章(3)—(5)段,請用短語完成填空。(3分)

作者都是從怪風名稱、 、 、 這四個方面對焚風、布拉風、颱風進行揭秘的。

12.根據文中第(3)段內容,給「焚風」下一個定義。(不超過35個字)(2分)

13.結合語境,分析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表達效果。(4分)

①怪風雖怪,但如果我們巧妙地加以利用,有些怪風也可以為人類造福。

②那場風把一隻11萬噸重的儲油罐輕而易舉地拋到120米以外。

14.科學家們不斷探索,揭開了一個個自然之謎。回顧你學過的課文,並結合上文說說科學家們的「揭秘」有何意義。(3分)

(幫幫你)可回憶:《化石吟》《大自然的語言》《旅鼠之迷》

5.(2011?浙江省舟山、嘉興市)

海洋垃圾(14分)

①日本「3?11」9級大地震引發強烈海嘯,導致大量的房屋、汽車和各種殘骸捲入太平洋,形成了一個長約111公裡的「垃圾島」。研究人員估計,這個漂浮在海上的「垃圾島」兩年內會漂至夏威夷,3年後漂到美國西岸。

②其實,在日本地震和海嘯導致大量垃圾捲入海洋之前,人們生活的這個星球中的海洋上就已經漂浮著大量的海上垃圾。2007年,美國科學家發現,太平洋上漂浮著一個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島」,其面積有兩個德克薩斯州那麼大。雖然後來有人認為其面積被過分誇大了,但其存在卻是不爭的事實。

③海洋垃圾不僅影響海洋景觀,還可能威脅航行安全。但更可怕的是,會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產生致命的影響,進而對海洋經濟產生負面效應。海洋垃圾已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視,新加坡等發達國家正採取措施,嘗試處理這一問題。 #p#分頁標題#e#

④由於海上垃圾大部分是塑料,所以處理海上垃圾的首選辦法是焚燒發電。不過海洋垃圾的焚燒發電有幾個問題需要解決。除了打撈、運輸、擱置脫水外,還會遇到二惡英的排放問題。由於塑料焚燒可產生大量的二惡英,會危及環境和生態,需要有特別能控制二惡英排放的高級焚化爐。

⑤海洋垃圾的另一個處理辦法是建造人工島嶼。1998年,新加坡政府在兩個離岸的小島實馬高和西康之間建造了1公裡長的巖石長堤,並分出了11個相互連接的海灣單元;將單元裡的海水抽乾,排放好一層厚厚的塑料膜;然後將垃圾灰燼傾倒在這些單元裡進行密封,以防止洩漏。至於垃圾中那些不能燃燒和回收的材料,比如石棉,也被塑料密封並掩埋在泥土中。此後,每個月都要對單元周圍的海水取樣檢測,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發現任何單元有洩漏和汙染海水的情況。每當一個單元的垃圾填到二三米高時,就進行鋪沙種草,接著繼續埋置垃圾。如此反覆,垃圾最高可埋置到30米。最後在上面栽種植物,不再堆放垃圾。 (選自2011年4月20日《北京日報》,有刪改。作者張田勘)

【相關連結】材料一 目前,我國垃圾堆存量已達60億噸,佔用耕地5億平方米。全國660個主要城市中,有200個城市陷入垃圾包圍之中。以城市人口6億為例,如每人每年產生440公斤垃圾,年產生垃圾量為2.64億噸。

材料二 英國的垃圾填埋率為90%,義大利為74%,美國為67%,法國為45%,德國為46%。瑞士的垃圾焚燒率為74%,日本為72%,丹麥為70%。美國的廢紙利用率為60%,鐵罐頭盒回收率為25%,玻璃回收率為20%。

11.文章第①節,從日本大地震產生的垃圾島寫起有何用意?(2分)

12.結合上下文,分別指出下列句子中加點部分的作用。(4分)

(1)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發現任何單元有洩漏和汙染海水的情況。

(2)太平洋上漂浮著一個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島」,其面積有兩個德克薩斯州那麼大。

13.請用簡潔的語言說明第⑤節中新加坡建造人工島嶼的具體步驟。(限60字以內)(4分)

14.根據文章內容和連結材料,就垃圾問題進行探究,寫出你的兩點發現。(4分)

2.(2011?浙江寧波市)【答案】

11. ①資源量豐富 ②可就近利用,成本低 ③清潔無汙染 ④可循環利用 (3分,每點1分,寫出其中三點即可)

12.D(3分)

13.以人們熟悉的事物通俗易懂地說明「熱泵」的工作原理。(2分,意思符合即可)

14.①世博軸樁基下面埋藏的管道是「熱泵」的一部分②使用「熱泵」傳遞淺層地溫能,實現冬暖夏涼的效果 ③通過管道中的水傳遞熱能,儲存熱量(3分,答出一點得2分,答出兩點即可,意思符合即可) #p#分頁標題#e#

3.(2011?浙江省湖州市)【答案】

11. (共3分,各1分)怪風特點、形成原因、怪風危害(意思對即可)

12. (共2分)焚風是氣流受到山脈阻擋時沿著山坡上升而形成的熱而乾燥的風。(答到「氣流受到山脈阻擋時沿著山坡上升而形成」,得1分;答到「熱而乾燥」,得1分)

13. (共4分,各2分)

①「有些」是指「有一部分」的意思,從範圍上加以限制,說明不是所有的怪風都可以為人類造福,這體現了說明性語言的準確性。(圍繞「有些」進行分析1分;指出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1分)

②「輕而易舉」形容做事很容易,在文中是指龍捲風把11萬噸重的儲油罐拋到120米以外很容易,突出了龍捲風威力之大.體現了語言的牛動形象。(突出龍捲風威力(危害)火.得1分;指出語言形象生動性1分)

14. (共3分)答題要點:①利用大自然,為人類造福;②採取防範措施,避免或減少大自然對人類的危害;③從大自然的規律中獲得啟示或警醒;④認識自然,豐富我們的科學知識;⑤激發後人探索大自然的欲望。(答出一點得1分,得出三電即可;言之成理也可)

5.(2011?浙江省舟山、嘉興市)【答案】

11.引出海洋垃圾的話題,激發閱讀興趣。

12.(1)「到目前為止」,限制了時間,準確地說明了沒有發現任何單元有洩漏和汙染海水的現象只是現在的運行狀況,並不表示以後一定不會發生。

(2)(運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具體地介紹了「太平洋垃圾島」面積之大,海上漂浮的垃圾之多,使讀者對「太平洋垃圾島」的印象更直觀、更清晰。

13.建長堤,分單元;抽乾海水,排放塑料膜;傾倒並密封垃圾;(定期檢測);反覆地鋪沙種草掩埋垃圾;栽種植物。

14.參考示例:

(1)我國城市面臨嚴重的生活垃圾問題,加強環保教育刻不容緩;(2)海洋面臨著人類生活垃圾危險;(3)發達國家在處理垃圾問題方面有各自成熟的技術。

說明文閱讀(二)12.(2011?貴州省銅仁地區)閱讀《蘇州園林》節選,完成15—18題:

①設計者和匠師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園林當然各各不同。可是蘇州各個園林在不同之中有個共同點,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總之,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他們惟願遊覽者得到「如在畫圖中」的美感,而他們的成績實現了他們的願望,遊覽者來到園裡,沒有一個不心裡想著口頭說著「如在畫圖中」的。 #p#分頁標題#e#

②我國的建築,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左邊怎麼樣,右邊也怎麼樣。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好像故意迴避似的。東邊有了一個亭子或者一道迴廊,西邊決不會來一個同樣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樣的迴廊。這是為什麼?我想,用圖畫來比方,對稱的建築是圖案畫,不是美術畫,而園林是美術畫,美術畫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講究對稱的。

市)

太陽風暴對地球影響有多大?

一些科學家預測2012年地球將遭遇強太陽風暴襲擊,屆時將給地球帶來「多米諾骨牌式」的影響,其影響力將滲透到現代社會的方方面面。人們不禁會問,這次太陽風暴是否真的會到來?它究竟會給人類帶來什麼影響?

太陽風暴是指太陽在黑子活動高峰階段產生的劇烈爆發活動。它爆發時釋放大量帶電粒子所形成的高速粒子流,嚴重影響地球的空間環境,破壞臭氧層,幹擾無線通信,對人體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

空間天氣和人類關係密切,太陽風暴可能對高度信息化的人類社會以災難性打擊。首當其衝的受害者是人造衛星。2000年7月14日,日本的「宇宙學和天體物理高新衛星」(ASCA)在太陽風暴中失去能源,姿態失控,幾個月後便墜入了大氣層。在幾個小時內,太陽風暴就能使人造衛星的壽命縮短大約兩年。因為帶電粒子會侵蝕衛星的太陽能電池板,同時它還會在電路中引發錯誤的指令,或者造成放電等衛星故障。此外,太陽風暴能量的注入會使得地球大氣層膨脹,增加了低軌衛星的大氣阻尼,讓它們提早墜落。

接下來毀壞的是供電系統。1989年3月13日,加拿大魁北克省有600萬人在沒有電力的情況下度過了9個小時,因為太陽風暴毀壞了電網中的變壓器。原來,隨太陽風暴爆發時侵入的等離子體,會造成地球磁場的快速變化,變化的磁場在電網中誘導產生電流。但是電網的設計無法應付這些直流電,於是最大的危險就會出現在電網中造價高昂且難於更換的變壓器上。不斷上升的直流電會產生強磁場,它會使得不堪重負的變壓器磁核飽和,其結果就是變壓器的銅線升溫熔化。

太陽風暴還會影響GPS的無線電信號。它不僅會干擾傳播信號的電離層,還會產生額外的噪音信號。在2003年萬聖節的太陽風暴中,除了民航客機的導航系統受到影響,太陽風暴中的高能粒子還幹擾了飛機的無線電通訊。特別是對於高緯度地區的航線,由於地球磁場的保護作用較弱,太陽風暴甚至會使得航班改變航線達數天之久。

太陽每隔11年就會進入一次活動高峰年,會向外面拋出很多物質,就像「打噴嚏」一樣,這讓離它1.5億萬千米的地球也「感冒」。其實太陽風暴對人類的影響一直存在,只是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建立的高科技系統規模越來越大,對這些系統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而這些系統對周圍環境的變化也越來越敏感,因而技術系統的災害事件對人類社會影響的程度也就越來越大。目前來看,對於太陽爆發活動敏感的高技術系統主要有:航天、通信、導航、電網、輸油管道等系統。 #p#分頁標題#e#

但是太陽風暴對地球的影響並非那麼「聳人聽聞」。太陽風暴的影響主要集中在外太空,而由於地球磁場和大氣層的阻擋效應,生活在地球上並不會因此受到過於明顯的幹擾。專家們表示,當太陽風暴活動活躍時,黑子不斷燃燒、爆炸,期間釋放的大量紫外線會使地球上空的電離層濃度突然增加,吸收掉短波的能量,從而造成對短波無線電信號的幹擾。但日常生活中人們使用的手機,包括部分無線電都不通過電離層傳播信號,因此一般的太陽風暴對地球表面的通信影響不會太大。理論上,一般的太陽風暴強度還不至於衝破地球大氣和磁場的保護,對地球上的現存物種構成致命威脅。

(節選自《百科知識》2010年第8期)

22.文章以「太陽風暴對地球影響有多大?」為題,有什麼作用?(2分)

23.閱讀全文,概括太陽風暴可能對高度信息化的現代社會造成怎樣的災難性打擊?(3分)

24.從文章內容看,作者認為太陽風暴對人類的影響是否會逐漸加大?為什麼?(3分)

25.文中以「打噴嚏」「感冒」來說明太陽風暴對地球的影響,這樣寫有什麼表達效果?(2分)

26.把握文中有關信息,用「√」「×」判別下列說法的正誤。(3分)

(1)太陽風暴爆發時釋放的大量帶電粒子會侵蝕衛星的太陽能電池板,從而造成衛星故障。( )

(2)太陽風暴會在電網中誘導產生電流,而不斷上升的直流電產生的強磁場,會使得不堪重負的變壓器磁核飽和,銅線熔化,最後完全被毀壞。 ( )

(3)太陽風暴對地球的影響並非那麼「聳人聽聞」。理論上,太陽風暴對地球上的現存物種不會構成致命威脅。( )

14.(2011?山東省臨沂市)

放射性同位素——核輻射的主角

①同位素就是一種元素存在著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的幾種原子。由於質子數相同,所以它們的核電荷和核外電子數都是相同的,並具有相同核外電子排布。由於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因此原子核的某些物理性質也有所不同,例如放射性,並不是所以同位素都具有放射性,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稱為「放射性同位素」,沒有放射性的則成為「穩定同位素」。大多數的天然元素都是由幾種同位素組成,目前已知的穩定同位素約300多種,而放射性同位素竟達1500種以上。

②一般來說,原子質量很大金屬,像鈈、鈾、鐳等,都具有較強的放射性,在化學元素周期表中,錒系元素和鑭系元素以及鈾元素全部帶有放射性。另外某些原子質量小的同位素也帶有放射性,如碳14、鈷60。

③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核很不穩定,全不間斷地,自發地放射出射線,直至變成另一種穩定同位素,這就是所謂「衰變」,放射性同位素在進行衰變的時候,可放射α射線、β射線、γ射線對人體危害不大,而γ射線對人體有較大的傷害,會誘發人體基因突變。 #p#分頁標題#e#

④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數發生衰變時所需要的時間,叫半衰期。換言之,半衰期是指某個樣品中一半的原子核發生衰變所需的時間,不同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差異很大,短的只有幾天、幾個小時、幾分鐘,甚至不到1秒鐘,長的卻達幾千年、幾萬年,甚至是幾億年,幾十億年,例如,日本「3.11」地震及海嘯引發的核輻射中的碘131的半衰期約為8天,銫137為30年,鈈239為24000年,鈾238則為44.7億年。半衰期越短,其原子越不穩定。

⑤經過連接的幾個半衰期後,放射性同位素的活度會因衰變而減至初始活度的1/2、1/4、1/8,等等。這意味著我們可以預測任何時候的剩餘活度。隨著放射性同位素數量的減少,所發出的輻射也相應的減少。

⑥放射性同位素釋放的放射性能夠破壞活的細胞,對人體造成巨大的傷害,但在醫療上,可以用來殺菌消滅微生物,並且可以用來殺滅癌細胞等。放射線也具有很強的貫穿能力,它可以用來觀察固體內部的目標,就像x射線那樣用於病灶的檢查。在工業上,放射性也很多應用,例如用β射線來測量紙的厚度,用γ射線照片來檢查機器內部結構等。

⑦當然,如果應用不當,核輻射也會造成難以估計的損失。

(選自《中技》2011年第5期,有刪改)

16.選文說明了哪幾個方面的問題?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3分)

17.選文主要運用了哪幾種說明方法?請選擇一種舉例說明其作用。(4分)

18.第一段畫線句中的「大多數」「目前」兩個詞語是否可以刪去?為什麼?(3分)

19.下面表述和推斷與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項是( )(3分)

A.人體基因突變是受放射性同位素進行衰變時放射出的γ射線影響造成的。

B.原子質量大和原子質量小的金屬都可能帶有放射性,一般來說原子量大的金屬放射性更強。

C.醫學上,可以用放射性同位素釋放的放射線來殺滅癌細胞,但不會對人體造成其他方面的傷害。

D.某些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雖然很長,但由於它的活度越來越小,所以它對人類與自然的影響不大。

答:【 】

20.2011年3月22日,日本發生9.0級大地震。大地震摧毀了日本福島部分核反應堆,導致核輻射,造成了難以估計的損失,也引發了人們是否繼續開發利用核能的爭議。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4分)

12.(2011?貴州省銅仁地區)【答案】

15、4分 蘇州園林(2分)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2分)

16、4分 排比(2分)一氣呵成,說明設計者和匠師們為達到其一致要求,是如何設計園林的。(2分) #p#分頁標題#e#

17、6分 總分結構。(2分)作比較(2分) 說明蘇州園林的建築與其他建築的區別:不講究對稱。(2分)

18、4分 不能去掉。「往往」指一般情況,特殊情況除外(2分)。用在這裡說明並不是所有的河道都安排有橋梁,充分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真實性。

13.(2011?江西省、南昌市)

【答案】22.引起讀者思考,提高閱讀興趣,導入說明內容。(2分)

23.損害人造衛星(1分);毀壞供電系統(1分);影響GPS的無線電信號(1分)。

24.會逐漸加大(1分)。因為隨著科技發展,人類建立的高科技系統規模越大,人們對這些系統的依賴程度也就越高。而這些系統對周圍環境的變化卻越來越敏感,易於受到損壞,因而,太陽風暴對這些技術系統造成的災難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會越來越大(2分)。

25.採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1分),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太陽風暴對地球的影響,使人易於理解(1分)。

26.(1)√(1分) (2)×(1分) (3)×(1分)

14.(2011?山東省臨沂市)【答案】

16.⑴放射同位素⑵放射同位素的半衰期⑶放射線的應用

17.列數字、舉例子、作詮釋、作比較。示例1.列數字。如:大多數的天然元素都是由幾種同位素組成,目前已知的穩定同位素約300多種,而放射性同位素竟達1500種以上。作用:通過列數字,準確具體地說明放射性同位素品種比穩定同位素品種多的特點。2.舉例子。如:日本「3.11」地震及海嘯引發的核輻射中的碘131的半衰期約為8天,銫137為30年,鈈239為24000年,鈾238則為44.7億年。作用:列舉典型示例,用事實說話,更具體真切地說明不同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差異很大這一特點,易於讀者理解。3.作詮釋。如:同位素就是一種元素存在著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的幾種原子。作用:通過詮釋對同位素具有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的特點進行了解釋說明,便於讀者理解。

18.不可刪去。「大多數」從範圍上限制,說明不是全部,「目前」從時間上限制,說明只是現在的發現,去掉這兩個詞,說明就不夠準確、嚴密了。

19.B.

20.提示:核能的開發利用有許多優點:它不像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那樣產生大氣汙染。也不會排放溫室氣體二氧化碳。但每種能源的開發利用都伴隨著種種弊端,如福島核電站造成的核輻射。科學是一把雙刃劍,優點和缺點共存,只要我們尊重科學、相信科學,就一定能夠很好地開發利用核能源。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初中語文,運用還原法解答說明文閱讀試題
    說明文是中考當中一種常見的非常有規律的題型,其中的許多問法,在原文中都能找到答案。所以解答中考說明文閱讀,可以考慮還原法。所謂的還原法,就是根據問題答案會顯現或隱匿在原文中的原理,把問題還原到原文當中,通過搜集並且篩選有關的信息,進而尋求到問題的答案的方法。
  • 2020中考語文說明文閱讀題答題技巧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語文說明文閱讀題答題技巧,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說明文基本知識   1、概念: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用來介紹或解釋事物的狀態、性質、構造、功用、製作方法、發展過程以及內在事理的一種實用文體。
  • 中考語文,記牢規則不丟分,說明文閱讀解題方法歸納總結
    各地的語文試卷,閱讀部分佔的分都不少,以150分為滿分的試卷為例,基礎知識一般考30分,作文60分,剩下的就都是閱讀。其中現代文閱讀要佔到40分。如果這一部分我們能多拿分,那麼在語文學科方面基本是穩操勝券的。
  • 初中語文:說明文閱讀精選100篇(答案),套路多多,高分很簡單
    從今年全國各地的中考語文閱讀理解來看,情況並不樂觀,甚至有點慘不忍睹,如何改變這一情況,那還得同學們多下苦功夫才行。今天熊孩子要給大家講的是,閱讀理解——說明文。說明文在近年中考考試比例逐漸增大,其難度也是越來越高,出題角度也偏向於對能力的考察。
  • 中考說明文閱讀題精選:看雲識天氣
    中考說明文閱讀題精選:看雲識天氣     說明文閱讀是中考語文必考題型,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歷年語文中考中的說明文閱讀題。     閱讀《看雲識天氣》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4-18題。     ①那最輕盈、站得最高的雲,叫捲雲。
  • 2020中考語文真題分類彙編:說明文閱讀及詳細解析
    說明文是一種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體裁。它通過揭示概念來說明事物特徵、本質及其規律性。說明文一般介紹事物的形狀、構造、類別、關係、功能,解釋事物的原理、含義、特點、演變等。閱讀說明文在中考中也常常出現。
  • 小學必備知識點:說明文的閱讀理解
    基礎知識、閱讀與作文是語文考試的三大塊,其中閱讀理解佔比很大,也很容易丟分。做好閱讀理解題,可以幫助孩子在語文考試中保持出色的成績,與其他考生拉開差距。閱讀理解的答題很有技巧,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學吧!4年級閱讀突破方法:概括中心思想說明文的閱讀理解。
  • 初中語文閱讀 說明文閱讀(完結)
    3.材料連結題。(2分)梅花是中國人非常喜愛的花,下面的詩、歌詞、文都與梅花有關,請仔細閱讀這幾段材料,聯繫本文進行比較,然後答題。材料1.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材料2.紅巖上紅梅開,千裡冰封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紅梅花兒開,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萬朵,香飄雲天外。
  • 中考說明文閱讀題精選:實至名歸話「襄陽」
    中考說明文閱讀題精選:實至名歸話「襄陽」     說明文閱讀是中考語文必考題型,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歷年語文中考中的說明文閱讀題。
  • 2019教師招聘考試專業基礎知識:關於現代文閱讀中說明文閱讀的幾點...
    考試中的閱讀理解部分,主要分為三大板塊兒——現代文閱讀、詩歌鑑賞、文言文閱讀。其中,現代文閱讀主要考查的有三大類文章——文學類、論述類以及實用類,而在實用類文章中考查頻率最高的就是說明文。因此,本文主要就現代文閱讀中的說明文閱讀來進行分析。一、考試題型在語文考試中,對閱讀理解的考查,無外乎兩種題型:主觀題與客觀題。
  • 造成孩子語文閱讀能力不好的原因分析?
    造成孩子語文閱讀能力不好的原因分析?1孩子的語文考試經常因為課外閱讀理解題失分過多,通常失分過半,致使語文成績很難達到90分以上。3「閱讀的簡單方法推介」閱讀不僅有規律可循,而且有方法可用,而不是全部都憑感覺來完成。第一,把文章進行分類。拿到一篇文章,先要判斷文章的類型:是說明文?是不連續文本?還是什麼其他類型的文章?閱讀時,要根據不同文章的類型,採用不同的閱讀方法。
  • 說明文講授有技巧,語文老師這樣給學生總結,可以提高分數
    其實,議論文、說明文的考察要點就像敘事線索一樣,只要讓學生掌握住了學習方法,或者掌握了關於這兩種文體考試時的必考類型,學生自己甚至能自學同類的文章。因為文體相同,考題也有共性,初中、高中學生基本上可以舉一反三的自學了。
  • 中考語文乾貨:說明文中說明方法的作用
    這一節,我們談談中考語文試題中,說明方法的作用。敲黑板,劃重點說明方法是是說明文中常見的考點,其實從難度上來講,並不是特別難,但是為什麼很多同學掌握起來比較的不好大體上來說,有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引資料、打比方、分類別、下定義、畫圖表這八種,當然還有其他的,但是這八種是最常見的,應付語文考試絕對是夠夠的了。那麼因為說明文主要是對事物或者是現象進行說明,所以說明方法的這些詞都是很直白、很簡單的,並不需要做額外的解釋,所以我們就不給出每種手法的概念了,小編相信大家應該都能理解。
  • 小學語文說明文中常見的說明方法
    大家好 ,今天講解一下小學語文說明文常見的,說明方法 以及每種說明方法具有的特點。說明方法一共有十種。小學語文常用的,或者比較常見的說明方法 ,有以下幾種。說明方法是中考和高考都會出現的考點。一、列數字。
  • 2020年中考語文閱讀題答題技巧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語文閱讀題答題技巧,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記敘文閱讀答題技巧   1. 文章體裁?   此文是一篇:詩歌、小說、散文(抒情散文、敘事散文)、劇本、說明文、議論文   2. 記敘文六要素?
  • 小學語文閱讀專項十五——說明文閱讀的簡單方法
    在小學閱讀理解中,除了記敘文,還有一種較為簡單的文章,就是說明文。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的表達方式,通過客觀的描述來闡明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它的特點是在內容上具有科學性,在結構上具有條理性,在語言上具有準確性。
  • 小學說明文閱讀,一個公式解決語言準確性!
    說明文語言在準確性的基礎上,還有生動和平實兩種風格。在小學階段,對於說明文語言準確性的考查頻率最高,常見的出題模式是「……詞能否刪掉或替換」。一、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一)修飾、限制性詞語的運用。主要是表示時間、數量、範圍、程度、特徵、性質等方面的詞,對事物或事理進行準確地說明。例如「基本」「比較」「大約」等詞語。(二)恰當運用模糊語言。
  • 「詭異的光」引熱議 語文閱讀有標準答案嗎?
    日前,浙江高考語文題中,一篇現代文閱讀持續引發網友熱議,該文作者一句「標準答案沒出來,我怎麼知道我想表達什麼」,更被媒體稱為「高考閱讀打敗原作者」。  那麼,高考語文閱讀題究竟在考查考生哪些能力?語文閱讀題目是否應有標準答案呢?
  •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卷,附答案,最新試題分享給愛學習的你們
    今天,胡老師給大家分享的這份試題,來自部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測試卷,這份試題難易程度適中,題型新穎,題目看似簡單,卻不易考高分,這份試題如下:試卷01從試題的習題編排來看,主要有基礎題,閱讀題和作文題構成,基礎題佔了43分,閱讀題佔了27分,而作文佔了30分,從分值分布來看,這份試題側重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應用和記憶能力。
  • 學霸每次語文考試閱讀題都接近滿分,原來他有一本神秘的課堂筆記
    期末到了,現在很多小學都進入了緊張的複習,對於語文,很多孩子感到想提高成績很難,特別是閱讀題和作文。小編無意間看到六年級一個學霸的閱讀專項訓練的課堂筆記,內容記得很詳細,難不得人家每次考試閱讀都很少扣分,偷看一下吧,期末考試你一定會多考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