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薄膜電容因其超快的充放電速度、極高的功率密度、高工作電壓、低損耗等特點,成為重要的功率型儲能器件,在智能配網儲能、直流輸電、新能源汽車交直流變換等領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隨著功率型電力電子設備運行負荷的不斷增加以及小型化集成化的發展趨勢,薄膜電容的運行溫度將不斷升高。為此,開發高儲能密度、高儲能效率、高運行溫度的有機薄膜電容對於進一步提高電網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義。但受制於成本、加工性和穩定可靠性等因素,開發的高性能薄膜電容材料難以實現工業化應用。
西安交通大學電力設備電氣絕緣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成永紅課題組從最常見的易加工、低成本的電介質材料-環氧樹脂出發,通過研究環氧樹脂分子結構特徵、宏觀電場下極化機制及高溫儲能性能三者的影響作用機制,創新的設計了非對稱聚醚胺-脂環胺分子鏈結構,並基於目前工業應用最廣泛的雙酚A型環氧樹脂合成了耐高溫柔性環氧薄膜。該薄膜不僅成本低廉、耐熱性能和機械性能優異,同時具備優異的儲能性能。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於《化學工程》。
據課題組專家介紹,耐高溫柔性環氧薄膜具有目前已知純聚合物薄膜在相同電場和儲能效率下,最大值的儲能密度及經過充放電循環測試,證明該材料不僅能夠在120℃下長期穩定運行,還具備優異的擊穿自愈性能,確保其在工業應用中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該項研究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等多個項目的支持。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cej.2019.123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