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而下法:製備單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2020-11-22 科學網

論文標題:Top-Down Approaches Towards Single Crystal Perovskite Solar Cells

期刊:Scientific Reports

作者:Johannes Schlipf and Peter Müller-Buschbaum et al

發表時間:2018/03/20

數字識別碼:10.1038/s41598-018-23211-x

原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18-23211-x?utm_source=Other_website&utm_medium=Website_links&utm_content=RenLi-Nature-Scientific_Reports-Materials_Physics-China&utm_campaign=SCIREP_USG_JRCN_RL_solar_sciencenet_article_4th_July

《科學報告》發表的一項研究Top-down approaches towards single crystal perovskite solar cells展示了通過自上而下法來生產可低溫加工的單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與現有的薄膜光伏技術相比,雜化鈣鈦礦材料的引入使得此類太陽能電池在光電轉換領域佔據了一席之地。目前大多數的光伏器件是從一個透明襯底上一層層疊加起來的(自下而上的方法),而鈣鈦礦層的沉積過程伴隨著許多挑戰,包括對晶體大小、成核密度和生長速率的控制。另一方面,採用單晶研究這一種新型光電材料的基本特性方面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跟薄膜器件相比,由單晶製備的光電器件往往需要不同的製備材料。

來自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的Peter Müller-Buschbaum領導的研究團隊,提出了多種自上而下的方法用於製備可低溫加工的有機-無機金屬滷化物鈣鈦礦單晶器件。他們的方法採用了成熟的並常被用於多晶薄膜器件的材料組合。通過使用聚合物邊框可以更容易地處理小晶體,並由溶液法製備出獨立的鈣鈦礦單晶器件。

總而言之,如同在薄膜器件中,這些方法利用材料組合可以使得很小晶體上的光伏表徵成為可能,這些方法從而可以作為其他常常需要鈣鈦礦單晶來對材料基本屬性進行測量的補充手段。

摘要:Solar cells employing hybrid perovskites have proven to be a serious contender versus established thin-film photovoltaic technologies. Typically, current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 built up layer by layer from a transparent substrate (bottom-up approach), while the deposition of the perovskite layer itself comes with many challenges including the control of crystal size, nucleation density and growth rate. On the other hand, single crystals have been used with great success for studying the fundamental properties of this new class of optoelectronic materials. However, optoelectronic devices fabricated from single crystals often employ different materials than in their thin film counterparts. Here, we demonstrate various top-down approaches for low-temperature processed organic-inorganic metal halide perovskite single crystal devices. Our approach uses common and well-established material combinations that are often used in polycrystalline thin film devices. The use of a polymer bezel allows easier processing of small crystals and the fabrication of solution-processed, free-standing perovskite single crystal devices. All in all these approaches can supplement other measurements of more fundamental material properties often requiring perovskite single crystals by rendering a photovoltaic characterization possible on the very same crystal with comparable material combinations as in thin film devices.

閱讀論文全文請訪問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18-23211-x?utm_source=Other_website&utm_medium=Website_links&utm_content=RenLi-Nature-Scientific_Reports-Materials_Physics-China&utm_campaign=SCIREP_USG_JRCN_RL_solar_sciencenet_article_4th_July

期刊介紹:Scientific Reports is an online, open access journal from the publishers of Nature. We publish scientifically valid primary research from all areas of the natural and clinical sciences.

The 2016 journal metrics for Scientific Reports are as follows:

•2-year impact factor: 4.259

•5-year impact factor: 4.847

•Immediacy index: 0.647

(來源:科學網)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讓電荷橫行無界的橫向單晶鈣鈦礦電池
    圖 橫向鈣鈦礦單晶太陽能電池製備過程有機無機滷素雜化鈣鈦礦材料近十幾年在太陽能電池領域發展非常迅速,目前高光電轉換效率的器件都是基於鈣鈦礦多晶薄膜。單晶是鈣鈦礦材料另一種重要的存在形式,鈣鈦礦單晶相比多晶材料無晶界的存在,具有很多優異的性質,比如:更長的載流子擴散距離,更弱的離子移動效應,更高的熱分解溫度,更優異的穩定性;橫向背接觸太陽能電池結構(Interdigitated back contact) (IBC)是矽太陽能電池中很重要的一種結構並已經被廣泛應用,單面背電極結構製備簡單且無需使用昂貴的透明電極,光利用率相比採用透明導電玻璃的傳統疊層結構電池更高
  • 鈣鈦礦單晶 柔性?
    鈣鈦礦無疑是當下材料領域的明星,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具有引人矚目電子和光電特性,在包括太陽能電池、發光二極體(LED)、光電探測器等許多設備中有著巨大的應用潛力。當前研究較多是多晶材料,但與之相比,單晶雜化鈣鈦礦材料的缺陷和晶界更少,具有更優的光生載流子輸運能力和穩定性。
  • Nature:鈣鈦礦單晶,柔性?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鈣鈦礦無疑是當下材料領域的明星,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具有引人矚目電子和光電特性,在包括太陽能電池、發光二極體(LED)、光電探測器等許多設備中有著巨大的應用潛力。當前研究較多是多晶材料,但與之相比,單晶雜化鈣鈦礦材料的缺陷和晶界更少,具有更優的光生載流子輸運能力和穩定性。因此,鈣鈦礦單晶薄膜的製備一直是材料研究的熱點話題。不過,在製備過程中控制單晶鈣鈦礦的形貌和組成非常困難,低成本、滿足現有工業標準的製備過程更是未見報導,這些都制約了單晶鈣鈦礦材料的進一步發展。
  • 世界首塊超大尺寸鈣鈦礦單晶製成
    原標題:世界首塊超大尺寸鈣鈦礦單晶製成 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14日訊(記者佘惠敏)從中科院獲悉: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劉生忠研究員帶領的團隊與陝西師範大學合作,利用升溫析晶法,首次製備出超大尺寸單晶鈣鈦礦CH3NH3PbI3晶體,尺寸超過2英寸(大於71 mm
  • 單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已達21.9%
    在各界研究團隊的努力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已經超越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太陽能電池,但它們仍有不耐水汽、高溫與紫外光等難題,離大規模商業化還有一段距離,最近沙烏地阿拉伯科學家或許已找出解決辦法,他們研發出耐用、且轉換效率達21.9%的單晶鈣鈦礦電池。
  • 我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製備技術取得突破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記者從武漢理工大學獲悉,程一兵專家團隊在兩項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製備技術方面取得突破,達到國際上同類產品的最高光電轉換效率。武漢理工大學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彭勇教授介紹說,程一兵團隊研製開發的5cmx5cm塑料基板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8月8日在國家光伏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通過第三方權威機構認證,獲得組件光電轉換效率11.4%的結果,超過日本東芝公司於9月25日宣布的5cmx5cm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10.5%的光電轉換效率。程一兵團隊在10cmx10cm玻璃基板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製備技術也取得突破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進展總結
    2.2  高穩定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由於鈣鈦礦中的有機金屬滷化物受溼度和光照的影響較大,在自然條件下易分解,會造成電池效率的快速衰減甚至失效。因此,為了實現生產具有成本效益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目標,製備高穩定性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也成為該領域未來的必然趨勢。為了解決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的穩定性問題,研究人員嘗試尋找其他合適的傳輸層材料來改善電池穩定性。
  • 鈣鈦礦研究突破點是什麼?全球鈣鈦礦電池研究小組有哪些?
    什麼是鈣鈦礦電池?鈣鈦礦的命名取自俄羅斯礦物學家Perovski的名字,結構為ABX3以及與之類似的晶體統稱為鈣鈦礦物質。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即perovskite solar cells,是利用鈣鈦礦型的有機金屬滷化物半導體作為吸光材料的太陽能電池,屬於第三代太陽能電池。
  • 大尺寸柔性單晶鈣鈦礦薄膜技術
    ,用於任意襯底上製備單晶雜化鈣鈦礦薄膜,同時並精確控制其厚度(從約600nm到100μm),面積(最大約5.5cm×5.5cm),以及厚度方向上的組成成分梯度(從MAPbI3到MAPb0.5Sn0.5I3)。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進展
    鈣鈦礦薄膜是由兩相接觸反應生長得到,主要有液相法和氣相法2種生長方式以及在此基礎上衍生的方法。不管採用哪種方法,都是以製得高純度、低缺陷密度、均勻緻密的薄膜為標準。目前,發展最快、應用最廣的是溶液旋塗法。即將鈣鈦礦溶液從上方滴落於襯底表面,通過高速旋轉甩出大部分溶液,剩下的溶液在表面張力和離心力的作用下形成均勻液膜。
  • 鈣鈦礦材料的製備方法含溶膠-凝膠法、水熱合成法、高能球磨法
    鈣鈦礦結構類型化合物的製備方法主要有傳統的高溫固相法(陶瓷工藝方法) 、溶膠-凝膠法、水熱合成法、高能球磨法和沉澱法,此外還有氣相沉積法、超臨界乾燥法、微乳法及自蔓延高溫燃燒合成法等。17)摻雜鈦酸鋇的有機金屬滷化物鈣鈦礦CaO 41.24%|TiO2 58.76%薄膜材料摻雜BaTiO3的有機金屬滷化物Perovskite薄膜材料,Sn型有機金屬滷化物鈣鈦礦薄膜描述:採用摻雜的方法把鈦酸鋇材料加入到鈣鈦礦材料當中,使其均勻的分散到鈣鈦礦溶液當中,然後採用旋塗的方法在介孔二氧化鈦薄膜上旋塗含有鈦酸鋇的鈣鈦礦層,作為太陽能電池的光吸收層材料
  • 近期Nature/Science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文章大盤點!
    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自2009年被第一次報導其優異的光伏性能,經過十餘年的迅速發展,最新認證的光電轉換效率(PCE)已從最初的3.8%增長到25.5%。鈣鈦礦材料由於其優異的光電性能,在太陽能電池、發光器件等多個領域均有應用,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近期發表在NS頂刊上的重要成果。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圖鑑——2018年度ESI高被引論文中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匯總
    不要再猶豫,下一個專欄創始人就是你。請記住:縱然你離我千裡萬裡,我都在材料人等你!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perovskite solar cells),是利用鈣鈦礦型的有機金屬滷化物半導體作為吸光材料的太陽能電池。
  • 科研人員製備出大面積高效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摘要 【科研人員製備出大面積高效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獲悉,在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金屬基複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韓禮元教授領銜團隊等不懈努力下,科研人員運用更加經濟安全的方法,製備出比蟬翼還薄數十倍的大面積鈣鈦礦薄膜,向大規模低成本太陽能發電的目標邁出了重要一步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及發展前景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科學家們在最新研究中發現,一種鈣鈦礦結構的有機太陽能電池的轉化效率或可高達22.1%,為目前市場上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的2倍,能大幅降低太陽能電池的使用成本。 儘管研究團隊還沒有演示以新材料為原料製造的高效太陽能電池,此項研究已成為此前諸多研究強有力的補充,證明了擁有獨特晶體結構的鈣鈦礦有望改變太陽能產業的面貌。當前市場上佔主流的太陽能電池以矽和碲化鎘為材料,達到目前的轉化效率歷時10多年;而鈣鈦礦只花了短短4年時間的研究,有鑑於此,即使業界保守人士也對鈣鈦礦非常看好。
  • 半導體所研製出高效平面異質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近幾年興起的一類具有巨大應用前景的太陽能電池,它具有光電轉換效率高、成本低以及製備工藝簡單等突出優點。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已從初始的3.8%迅速提高到22.1%,已接近或超過傳統高效薄膜太陽能電池(如銅銦鎵硒或碲化鎘等),進一步發展,可與矽及砷化鎵等單晶太陽能電池媲美。
  • 「印刷術」突破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難題—新聞—科學網
    2017年12月29日,在中科院化學所綠色印刷重點實驗室裡,研究人員向《中國科學報》記者展示了他們最新製備的鈣鈦礦柔性太陽能電池,厚度和柔韌程度與一張雜誌紙差不多。三年來,他們利用「印刷術」突破了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難題,有望為柔性可穿戴電子設備提供可靠電源。日前,這一成果在國際學術期刊《先進材料》(Adv. Mater.)上刊發。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何以成為第三代太陽能電池?
    (來源:微信公眾號「國際能源研究中心」ID:IERCentre)近幾十年來,各種材料的太陽能電池層出不窮。雜化鈣鈦礦材料太陽能電池(下文簡稱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作為光伏器件領域中的後起之秀,自2009年被發現以來,憑藉成本低、柔性好及可大面積印刷等優點,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結構及原理
    隨著電池效率紀錄不斷被刷新, 更多關於鈣鈦礦電池的研究成果不斷湧現, 內容涵蓋結構設計、工作機理、製備工藝各個方面的優化。有機金屬滷化物鈣鈦礦的基本結構及電池構造有機金屬滷化物鈣鈦礦結構太陽能電池是一種以全固態鈣鈦礦結構作為吸光材料的太陽能電池。這種材料製備工藝簡單, 成本較低。鈣鈦礦材料的結構通式為ABX3, 其中A為有機陽離子, B為金屬離子, X為滷素基團。
  • 乾貨 詳解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應用
    隨著電池效率紀錄不斷被刷新, 更多關於鈣鈦礦電池的研究成果不斷湧現, 內容涵蓋結構設計、工作機理、製備工藝各個方面的優化。有機金屬滷化物鈣鈦礦結構太陽能電池是一種以全固態鈣鈦礦結構作為吸光材料的太陽能電池。這種材料製備工藝簡單, 成本較低.鈣鈦礦材料的結構通式為ABX3, 其中A為有機陽離子, B為金屬離子, X為滷素基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