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部分投資人和代銷機構收到了一份來自暖流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暖流資產」)的說明,這份說明直指暖流資產旗下資金產品「暖流陸享穩健1號」存在重大投資風險,暫停基金在11月份的開放贖回。
暖流陸享穩健1號持有債券18福晟02和18福晟03,兩隻債券發行人均為福建福晟集團有限公司(簡稱「福晟「),其中18福晟02將於11月19日兌付利息,但已構成違約。
這表明又一家資產管理公司踩雷福晟私募債。暖風資產目前給出的方案是,待所有投資者都有合理時間充分了解基金現狀後,將增加一次臨時開放贖回或在12月重新開放贖回。
實際上,此前就有媒體報導,持有福晟債規模較大的機構包括東興證券、光大信託、百億級私募暖流資產、外貿信託、國投泰康信託等。而房企債券違約逐漸浮出水面。今年有多家房企超過10隻債券違約,其中「15天房PPN001」是單只違約規模最大的債券,達到33.37億元。
11月19日,福晟公告未能按時支付「18福晟02」回售本金及債券利息,共計6.31億,構成事實違約。據披露,「18福晟02」是福晟集團公開發行2018年公司債券,發行規模10億元,期限為3年。目前,機構認定「18福晟02」回售兌付面臨較大不確定性。
截至2019年末,福晟集團短期有息債務87.08億元,未來1-2年內到期有息債務合計佔比77.66%,而貨幣資金僅31.84億。
2019年底,在福建省政府支持下,東方資產、信達資產與世茂及福晟,四方共同組成福晟紓困平臺,希望通過對項目資產的盤活,形成福晟自身良性運轉以解決債務問題。
但債務重組是複雜的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和債權人的各方支持。一個事實是,世茂作為紓困方之一參與的福晟紓困平臺,已經推動福晟旗下多個項目進入正常銷售階段,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已經完成約80億銷售金額,與大部分房企的銷售節奏相當。
知情人士透露,前述資金均在政府監管下,按照福晟面臨資金問題順序在鋪排資金用途。
福晟集團目前存續債券還有12隻,除本次違約的「18福晟02」之外,還有3隻債券將在1年內到期。本次債券違約掀開房企債券違約潮的一角。換言之,投資了福晟私募基金的多家金融機構或面臨基金淨值巨大波動,暖風資產僅是其中一家。
啟信寶顯示,近期福晟集團仍新增股權凍結,成為被執行人,凍結期限從2020年11月3日到2023年11月2日。評級機構開始下調福晟主體信用評級,11月19日,福晟主體信用評級連續被降為C,「18福晟02」信用等級調整為C,"18福晟03"、「19福晟01」、「19福晟02」信用等級調整為CC.
近年來,中央實施金融去槓桿政策之後,房企越發傾向於信託和私募基金融資。用益信託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57 家信託公司共計為320 家房地產開發商(其中百強企業57 家)5473 只信託計劃提供了融資。其中百強房企的合作規模佔比達到46.75%,這一數值去年為33%。
日前,銀保監會信託部向各地銀保監局下發《關於開展新一輪房地產信託業務專項排查的通知》,同時要求各地銀監局於11月30日上報房企信託排查情況。監管層繼續嚴控房地產信託規模,強化房地產信託穿透監管,此前通過各類形式變相突破監管要求,違規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的情況將受到更嚴厲的監管。
今年7月,銀監會甚至點名光大證券並暫停其融資類信託業務。公開資料顯示,光大證券先後踩雷泰禾與福晟,泰禾此前公開的債務情況顯示,截至7月7日,泰禾集團已到期尚未還款金額270.65億元,年內到期債務將達555.11億元,其中信託貸款年內到期金額為258.92億元,佔比46.64%。2018年,光大證券也與福晟籤署了百億人民幣戰略合作協議。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