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業:多因素共振 糧價漲價預期強烈 2021年進入主糧轉基因元年

2020-12-06 巨豐財經

資亮點:

1、2021年,我國更加重視現代種業建設,轉基因技術政策將不斷落地。

2、國內外糧價共振,2021年有望進入主糧轉基因的元年。

3、受飼用糧供需偏緊,蟲害影響,「拉尼娜」事件疊加通脹升溫,糧價上行周期有望持續3年。

4、若國內30%玉米使用轉基因技術,市場空間達129億;若按照90%估算,市場空間為388億人民幣。

5、看好轉基因研發能力深厚、技術成熟的大北農、受益標的蘇墾農發。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將要召開,農業本身就依賴於政策,會議上有望釋放重大信號,對農業股有長期的利好作用。

海外糧食危機風險較大,新冠疫情可能使得作物減產並引發國際貿易的萎縮。據聯合國報告《Thestateoffoodsecurityandnutritionintheworld2020》,「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導致全球飢餓人數在2020年大幅增加。今年將新增1.3億名飢餓人口,全世界將有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今年共有25個國家面臨嚴重飢餓風險,世界瀕臨至少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

在世界糧食危機的預期下,國際糧食價格的上漲有可能支撐國內糧價處於高位。農產品價格上漲,農民種植意願更加強烈,價格容忍度也更高。同時為保證糧食安全,國內多地鼓勵種植,也將帶動種植面積和複合肥需求量的回升。同時,農業部表示,今年的糧食生產「穩」字當頭,核心是穩定糧食麵積,稻穀、小麥這兩大品種繼續穩定在8億畝以上,而且擴大雙季稻,穩定玉米。

我國糧食生產將按照中央及農業部「十四五」的要求發展,據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劉煥鑫(10月27日),農業部正積極謀劃實施一批基礎性、長遠性、戰略性的農業重大工程項目,重點圍繞高標準農田、現代種業、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數字農業農村、動植物疫病防控、重大科學基礎設施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強化現代農業設施裝備支撐。

2021年開始,我國將更加重視現代種業的建設,包括轉基因技術在內的現代種業技術有望不斷落地,支持我國種業發展壯大。我國種業將承擔起「更好地保障國內糧食安全」的重任。

在飼用糧供需偏緊的帶動下(尤其是玉米),我國糧食周期的拐點已經來臨,上行趨勢已經基本確立。從生豬產能的恢復來看,生豬飼用需求有望帶來2-3年的玉米需求拉動,由玉米帶動的糧食價格上行周期有可能達到3年之久。

2021年國內外糧價有望共振,國內或進入主糧轉基因元年。1978年以來5輪糧食大周期,國內糧食市場逐步放開。人均糧食產量影響糧食價格,穩居400公斤/年後價格相對穩定。2000年後進入糧食新周期,飼料用糧需求大幅增長。

養殖業飼料用糧需求增長,口糧消費佔比降低。隨著肉類消費需求增加,養殖業飼料用量增長,在糧食消費中飼用需求量明顯提升,口糧消費跟隨人口趨勢表現穩定。玉米承擔大部分飼料需求,小麥飼料波動性較大。

當前國內糧食產量仍處於歷史高位,人均糧食產量穩居400公斤/年國際安全線以上,糧食供給短缺的情況較難出現,價格大幅波動可能性低。但2021年國內養殖行業逐步從非洲豬瘟疫情中恢復,受下遊養殖情緒高漲影響,玉米等飼料屬性較強的糧食作物價格或出現一定程度上漲。

2021年政策、市場等多重影響,國內外糧價或共同抬升。由最低收購價向市場化收購加補貼轉變,糧食託市制度逐步退出。小麥、稻穀收購價2008-2015年間連續提升,目前處平均值偏高水平。玉米、大豆臨儲價格連續上調,政策、市場機制「雙失靈」。種糧成本與政府最低收購價相關,2021年最低收購價或小幅上行。

市場價格受供求關係影響,2021年玉米價格景氣或持續。供需結構決定市場價格,國內玉米缺口明顯。補欄飼料需求拉動下,玉米及大豆價格大幅上漲。玉米拍賣成交量大幅增長,庫存低位價格有望繼續上行。

「拉尼娜」事件疊加通脹升溫,全球糧價或進入上行通道。2020年拉尼娜現象形成,對農業生產影響偏中長期。。2020年有可能會發生中等至高強度的拉尼娜事件,強度或將在2020年11月-2021年1月達到極值。美洲地區玉米及大豆產量或受影響,全球糧食供給下降。新冠疫情後通貨膨脹預期出現,需求恢復糧價或進入上行通道。

玉米種子供需結構改善,2021年或進入主糧轉基因元年。玉米種子需求量增長,供需格局偏緊。雜交水稻種子供給略寬鬆,去庫存持續。

蟲害及糧食安全背景下,國內轉基因推廣有望加速。品種審定數大幅增長,種子企業競爭加劇。糧食安全受到重視,轉基因技術應用呼之欲出。國內已建立轉基因研發體系,國內企業擁有轉基因技術自主權。

轉基因玉米進展超預期。農業部2019年12月30日公告擬批准頒發玉米與大豆的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引發市場關注。我們認為國內存在放開轉基因玉米的可能,放開轉基因符合國情,原因分析如下:

1、轉基因推行廣泛,安全性有驗證。目前,全球流通的玉米和大豆基本都是轉基因產物,多年下來未出現安全事件,國內現在放開符合大趨勢。

2、國內科研儲備充分。目前下發的轉基因玉米安全證書命名基因主要為抗蟲和抗除草劑,具備推廣商業價值。

3、國內市場倒逼政策放開。東北市場海外流入的非法轉基因玉米推廣面積已經不小,對市場形成了劣幣驅逐良幣的惡劣影響,及時放開政策限制,有利於保護國內種業大企業,從根源上保證糧食生產安全。

若國內90%玉米使用轉基因技術,市場空間有望達388億人民幣。中國作為世界上玉米產量及消費量第二大國,按照全球轉基因玉米單位價值、2018年玉米播種面積的30%(工業玉米佔比約為30%)估算,國內轉基因玉米種子的市場空間達129億人民幣,若按照90%(工業玉米+飼用玉米佔比)估算,市場空間為388億人民幣。

2021年國內飼料用糧大幅增長,國外通脹升溫,國內外糧食價格有望迎來共同上漲,受益畜禽存欄回升帶來的需求提升以及玉米庫存周期反轉,玉米和大豆等飼料 糧價格後續走勢保持樂觀。口糧與白糖雖供給較為充足,但受飼料糧需求替代、 惡劣天氣等外在因素影響,2021 年仍有較好的漲價基礎,同時轉基因政策持續推進,國內主糧轉基因或進入商業化階段。種植鏈利好因素較多,看好轉基因研發能力深厚、技術成熟的大北農、受益標的蘇墾農發。

大北農:轉基因商業化進程持續推進廣闊市場前景可期

公司轉基因種子業務持續推進,2020年6月新獲玉米DBN9858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糧食安全和玉米價格上漲共同作用下,轉基因商業化進程有望提速。公司2010年開始布局轉基因業務,先後投入9-10億元資金,經過十餘年積累,具有國內領先的技術儲備。未來轉基因技術商業化後,種業的競爭門檻提高,公司作為國內轉基因龍頭市場佔有率有望迅速提升,進一步打開盈利空間。

看好公司主營生豬養殖和飼料業務持續景氣向好,遠期作為轉基因種業龍頭發展前景廣闊。不考慮轉基因,預計公司2020-2022年淨利潤分別為20.84、23.88和21.41億元,對應EPS0.50、0.57和0.51元,對應PE分別為17、15和17倍.

蘇墾農發:糧油全產業鏈布局,未來成長可期

公司逐步完善種子、種植、糧油全產業鏈版圖,一體化優勢明顯,子公司各司其職,表現優秀。其中,大華種業突出做好品種研發;蘇墾米業突出做好穩生產、保供給、「線上+線下」拓市場,在積極拓展雀巢中國、旺旺集團、太太樂集團等知名企業客戶的同時,開拓抖音直播、微信商城等線上銷售渠道;金太陽糧油突出做好油品保供。各子公司共同發力,有望齊心助力公司鞏固龍頭地位。

預計公司2020年-2022年的淨利潤分別為7.98億元,8.42億元,9.43億元,EPS分別為0.58/0.61/0.68元。

風險提示:

農產品價格上漲不及預期;轉基因審批進度不達預期;發生自然災害的風險;種子品種推廣不達預期。

來源:

《開源證券-2021年度行業投資策略-《養殖聚焦優質產能,種植把握景氣周期》。2020-11-28;

《華泰證券-2021年度農林牧漁行業策略報告-《布局生豬後周期,把握種植鏈機遇》。2020-11-18;

《國信證券-農林牧漁2021投資策略-《放下執念,擁抱成長》。2020-11-23;

《東興證券-大北農(002385.SZ)-《養殖業務持續景氣,飼料需求持續提升》。2020-10-29;

《安信證券-蘇墾農發(601952.SH)-《銷量持續向好,龍頭地位鞏固》。2020-10-28;

相關焦點

  • 自動駕駛規模化應用在即,轉基因種植元年有望開啟丨明日主題前瞻
    ①農業部稱「十四五」糧食年產量要實現穩中有增,轉基因種植元年有望開啟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30日表示,「十四五」時期糧食產量要實現穩中有增,確保年產量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唐仁健說,明年農業農村部將繼續下達糧食麵積和產量指標。
  • 國金證券:乘轉基因政策之風 國內種業加速整合發展
    投資建議優勢品種大規模更新換代、研發速度提升以及以大農業體系為目標的平臺型公司更佔據行業主動權;建議首要關注目前擁有轉基因安全證書的隆平高科、大北農,其次關注登海種業、揚農化工、利爾化學。風險提示政策審批不及預期;品種推廣不及預期;自然災害風險;食品安全風險;糧價價格不及預期;海外農產品及種子衝擊風險。
  • 農業+轉基因概念龍頭股,國內現代種業領頭羊,種業龍頭強者恆強
    【概念題材】農業種植: 國內種業龍頭,全球種業排名第十,主要產品為雜交水稻種子、雜交玉米種子、雜交辣椒種子、蔬菜瓜果種子等等,其中雜交水稻的市佔率達到30%;17年10月,隆平高科攜手中信農業基金宣布完成收購陶氏益農巴西玉米種子業務;17年相關業務收入27.9億元,主營佔比87.6%;18年6月
  • 隆平高科轉基因雜交雙優勢,未來種業巨頭締造者-隆平高科玉米種子...
    原標題:隆平高科(000998)轉基因雜交雙優勢,未來種業巨頭締造者-隆平高科玉米種子報告來源:國泰君安本報告導讀:如若轉基因玉米放開,公司有望憑藉轉基因前瞻性技術儲備搶佔市場未來攜手巴西隆平,國內外業務協同,打造全球種業巨頭。投資要點:考慮到公司2019年業績受水稻價格下調負面影響,下調公司2019-2021年EPS分別為0.02、0.47、0.87元預測(2019-2020年前值預測為0.87、1.04元)。
  • 銀河證券農牧行業點評:關注種業技術攻關 轉基因品種或加速推進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國銀河證券◆ 2020年12月16日-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提到2021年要抓好八大重點任務。其中第五點提到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核心觀點 投資事件: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提到2021年要抓好八大重點任務。其中,第五點提到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具體內容:保障糧食安全,關鍵在於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要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加強種子庫建設。要尊重科學、嚴格監管,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
  • 轉基因玉米商業化提速 三大央企已經布局
    步伐加快  在這次關於轉基因作物種植情況的發布會上,「十三五」期間,中國將進一步聚焦轉基因發展戰略重點,其中包括以經濟作物和原料作物為主的產業化戰略,加強棉花、玉米品種研發力度,推進新型轉基因抗蟲棉、抗蟲玉米等重大產品的產業化進程。  多位種業專家認為,廖西元透露的要推進新型轉基因抗蟲棉、抗蟲玉米產業化的信息,並不是打官腔。
  • 三大主糧相關性分析
    根據卓創監測數據顯示,國內主糧市場價格長期以來較為穩定,稻米基本是獨立行情,進入2018-2019年後價格波動率略微增大。小麥與玉米呈現季節性波動率,2017年以前是此消彼長趨勢,2017作物季節之後,大致表現為同漲同跌,並且價差縮小,直到2020年價差縮小至百元/噸以內。
  • 官方嚴查非法轉基因種子,業內:獲批轉基因玉米產業化或有契機
    3月6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2020年種業市場監管工作方案》(下稱《方案》)明確提出,嚴查非法轉基因種子。該《方案》對河北、內蒙古、黑龍江、陝西、甘肅、寧夏、新疆等7省(區)進行點名,尤其提到遼寧省、吉林省,要以雜交玉米種子為重點,狠抓品種審定、基地制種和種子銷售等關鍵環節,嚴查生產主體、企業生產經營資質、品種權屬及親本來源、制種田塊轉基因成分。
  • 轉基因種業專題報告:國際轉基因種業發展歷程的啟示
    此舉給了大型企業高額投入研發轉基因技術的激勵,為轉基因技術在各行各業的研究和應用做好了鋪墊。科研突破為轉基因種子的商業化使用奠定基礎。第一個轉基因事件是 1987 年進入審批流程的西紅柿。經過 5 年的安全、環境測試,這個改變了基因序列而提高了自身硬度和保質期的西紅柿成為了美國第一個商業化的品種。
  • 資本熱逐加政策利好,國內轉基因作物能否再進一步?
    2019年的最後一個交易日,登海種業(002041.SZ)、隆平高科(000998.SZ)、大北農(002385.SZ)等紛紛漲停。這源於前一天,即2019年12月30日,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發布公告,公示擬批准頒發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的192個植物品種目錄。除189個轉基因棉花品種、1例轉基因大豆品種外,尤為引人關注的是兩例國產轉基因玉米品種。
  • 新年預言:2021年A股是一頭什麼牛?
    但在眾機構紛紛看好2021年A股市場,以及對牛市的預期中,也有招商證券、中金公司、申萬宏源、廣發證券等多家券商保持冷靜,看法相對謹慎,認為2021年需要降低預期收益率。當前,伴隨全球經濟開啟共振復甦進程,周期核心資產的重估將繼續展開。華泰證券:成長型順周期優於再通脹+傳統低估值「不急轉彎」基調後滬指年內第10次衝擊3400點,中遊製造為代表的成長型順周期再度佔優,大金融偏弱,再通脹漲價主線分化。
  • 2020年下半年中國糧食會漲價嗎 預測糧價怎麼走?
    日前,聯合國發布報告警告稱,共有25個國家面臨嚴重飢餓風險,世界瀕臨至少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輿論好奇,世界糧食安全岌岌可危,中國會不會受到影響?2020年下半年,預測國內糧食價格會漲價嗎?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轉基因發展駛入快車道 種業有望借其東風 關注產業龍頭
    財聯社9月10日訊,今日午後,農業轉基因板塊大幅上漲,萬向德農(600371,股吧)拉升封板,登海種業(002041,股吧)隨後漲停。農發種業(600313,股吧)、豐樂種業(000713,股吧)等大幅跟漲。
  • 袁隆平弟子:國民對轉基因一知半解-袁隆平,弟子,轉基因,一知半解...
    發展分子育種,是21世紀世界種業的共識。這也是種子企業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標識。世界種業研究已從傳統的常規育種技術,進入依靠生物技術育種的階段,提出了「向生物技術要產量」的口號。中國種業正在傳統育種基礎上,開始充分利用常規育種資源,結合生物技術手段,培育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品種。
  • 鹽鹼地也能長莊稼:年內將推廣至10萬畝 仍有2億畝空間
    6月5日,袁隆平在海水稻全國聯合插秧活動上表示,2020年中國海水稻的推廣面積將達到10萬畝。該日山東青島、濰坊、青海格爾木、浙江溫州等四地已同期啟動海水稻插秧。自2018年推廣種植以來,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的海水稻目前平均畝產達到400公斤。2019年山東東營試種的海水稻創下800公斤/畝的記錄。按照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的計劃,今年還將在全國100個縣區啟動鹽鹼地改造100萬畝。近期疫情海外主糧貿易衝擊的預期影響,國內水稻價格連續2個月顯著上漲。
  • 轉基因概念股早盤下挫 登海種業股價下跌超過4%
    據最新消息顯示,轉基因概念股早盤下挫,登海種業(002041)股價大跌超過4%,荃銀高科(300087)跌逾3%,勝利股份(000407)、羅牛山(000735)等個股也有小幅跟跌。那麼,轉基因相關上市企業都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吧。
  • 種業專題報告:轉基因玉米商業化漸近,龍頭公司共享行業擴容
    新品種培育,提出要加大轉基因棉花、玉米、大豆研發力度,推進新型抗蟲棉、抗蟲玉米、抗除草劑大豆等重大產 品產業化,在水稻、小麥等主糧作物中重點支持基於非胚乳特異性表達、基因編輯等技術的性狀改良研究。在獲得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後,進入作物種子新品種審定流程,需要進行不少於兩個生產周期的區域試驗和不少於 一個生產周期的品種試驗,該階段耗時較長,此後還需要獲得生產許可證和經營許可證。
  • 「月球棉」標記中國種業新高度
    「中棉所41」等抗蟲棉品種的成功培育讓國產棉花種業上演精彩大逆襲,市場佔有率從1999年的5%躍升至現在的95%以上。相關技術喜獲2009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棉花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基本需求物資之一,因此棉花種子得以入選。在經過多重棉花品種篩選後,「中棉所41」幸運地成為搭載的實驗種子。
  • 轉基因食品進入市民生活 專家稱或威脅糧食安全
    表情三 淡定  「高中就學過轉基因」  「轉基因的肯定不好。」20多歲的吳利兵說,「還是吃點自然的好。」吳利兵大學時學的是自動化專業,工作後做的是建築監理。  記者大喜,終於找到一個知道轉基因的市民了:「那你知不知道什麼是轉基因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