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下半年中國糧食會漲價嗎 預測糧價怎麼走?

2020-12-06 中國質量萬裡行

日前,聯合國發布報告警告稱,共有25個國家面臨嚴重飢餓風險,世界瀕臨至少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輿論好奇,世界糧食安全岌岌可危,中國會不會受到影響?2020年下半年,預測國內糧食價格會漲價嗎?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國內主糧總供給(當年產量+上年末庫存)仍達到當年消費量的1.6倍,庫存消費比處在64%左右的高位,僅靠庫存可維持半年以上的消費需求。總的來說,我國三大主糧(稻穀、小麥、玉米)能自給自足,不用擔心短缺問題。

正因為供大於求,我國糧食受國際貿易情況影響非常有限,預計價格會保持穩定。就算出現波動,國家也有充足的手段進行調控。不過需要指出的是,我國是大豆消費大國,80%依賴於進口,因而受國際價格影響比較大。

本文來源:股城網

相關焦點

  • 種業:多因素共振 糧價漲價預期強烈 2021年進入主糧轉基因元年
    海外糧食危機風險較大,新冠疫情可能使得作物減產並引發國際貿易的萎縮。據聯合國報告《Thestateoffoodsecurityandnutritionintheworld2020》,「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導致全球飢餓人數在2020年大幅增加。今年將新增1.3億名飢餓人口,全世界將有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今年共有25個國家面臨嚴重飢餓風險,世界瀕臨至少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
  • 2020年世界蝗蟲災害這麼嚴重,今年的糧價會大幅上漲嗎?不妨進來看...
    民以食為天,糧食是一個國家穩定的重要基石,從九十年代到現在糧食價格一直穩定在一塊錢左右,無論天災人禍,還是政治動蕩,基本上沒有什麼大的波動。所以我覺得今年也應該沒什麼大的波動。至少國內的價格應該是穩定的。
  • 2020年下半年海洋災害預測
    2020年下半年海洋災害預測會商會 為進一步做好防汛救災工作,深入學習領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關於防汛救災工作的部署,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當前防汛救災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進一步貫徹落實自然資源部關於防汛救災工作的安排,近日,預報中心組織召開2020年下半年海洋災害預測會商遠程視頻會議
  • 「搬運水」的成首富,「種糧食」的混溫飽?感覺哪裡不對?
    糧價賤如水,甚至不如水而如今搬運水的搬運工都成為了首富,而我們生產種植糧食的農民卻只能混個溫飽,這不得不讓我們感覺到資本的力量顛覆了我們大眾的認知。水是我們生命必需品,糧食同樣是生命必需品,只是水就像農夫山泉所說不需要生產,是大自然饋贈給我們人類的,幾乎可以說是零成本。
  • 全球糧食危機:越南等13個產糧國叫停出口!中國3大「糧策」應對
    然而,在魔幻的2020年裡,疫情暴發、蝗災肆虐、冰川融化、野火不絕、洪水泛濫,受突發事件和極端天氣的影響,糧食短缺問題愈發嚴峻,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多次拉響警報,一場事關人類糧食安全的危機正在逼近。在大災大疫面前,生存利益大於天。那麼在這不尋常的年份裡各國採取了何種應對措施以降低糧食短缺風險?中國的「米袋子」會受到影響嗎?未來全球糧食供應前景樂觀嗎?
  • 全球糧價暴漲?聯合國:20年來最缺米的時刻
    而到了現在,氣候變化導致地球天氣越來越極端,頻繁出現的乾旱和暴雨會導致許多地方的糧食減產,從而導致糧價上漲,影響全球的糧食市場。2017年上半年,北半球可以說是經歷了最為「水深火熱」的一段時間。5月以來,美國大平原遭遇極端乾旱天氣,更是出現了遭遇了恐怖的高溫天氣,這導致小麥主產區受到嚴重影響,這也引發了近日美國小麥期貨大漲。同時漲價不只是小麥,還有最近大豆和大米。
  • 全球性糧食危機掀起國內馬鈴薯商業熱潮
    潘基文:土豆代替糧食將是全球趨勢  眼下,全球經濟被兩樣東西攪亂了神經,一個是石油,一個就是糧食,石油上周終於突破了每桶140美元大關,糧食漲價的速度也不落後,僅2007年,國際糧價就上漲了42%,聯合國預計,到今年年末,世界穀物庫存將下降到25年來的最低水平,難怪聯合國把這場糧荒比作一場無聲的海嘯,如何面對這次全球性糧食危機
  • 國際糧價飆升誘導效應不容忽視 可能衝擊中國
    國際糧價飆升可能衝擊中國  本報記者/楊光  俄羅斯禁止糧食出口,帶動國際糧價出現恐慌性飆升。作為農產品的進口大國,中國是否也會受到此輪糧價上漲的牽連,成為國內熱議的話題。對於國內小麥價格上漲的誘因,一些業內人士表示,主要原因是國內旱災等因素導致夏糧略歉收以及種植糧食的成本上漲。中國社科院農村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告訴《世界新聞報》記者,中國的小麥市場相對封閉,有關部門嚴格控制小麥進口,所以,國際小麥價格的上漲不會推動國內小麥價格繼續上漲。
  • 糧價何去何從?
    2020年,只剩下三個多月的時間了。最近又出現一個令人絕望的消息。這也就意味著極端氣候將對糧食生產的幹擾進一步加強。近50年的冷暖事件分析發現,厄爾尼諾與拉尼娜期間的糧食價格波動幅度進行統計,發現厄爾尼諾期間小麥價格的波幅為26.3%,而拉尼娜現象期間小麥價格波幅達到56%,遠高於厄爾尼諾期間的波幅。
  • 全球糧價指數再創近六年新高 聯合國預計年內仍將面臨上漲壓力
    來源:財聯社財聯社(上海,編輯 史正丞)訊,北京時間1月7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宣布去年十二月全球糧價指數連續第七個月上漲至107.5,再度刷新2014年11月以來的新高。從各個分項指標來看,2020年十二月肉價指數(94.3)創去年六月以來新高;乳製品價格指數(108.8)創2018年7月以來新高;穀物價格指數(115.7)創2014年6月以來新高;菜籽油價格指數(127.6)創2012年9月以來新高;糖價指數(87)較去年十一月小幅回落。
  • 大米瘋漲,8國限制糧食出口!該不該再囤一波糧!
    這不禁讓國人產生糧食是否夠吃?到底漲多少的恐慌中!大米漲價的理由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有關人士介紹,「這一輪糧價上漲除了疫情,主要原因在於一些產糧國實施了限制出口,且主要的進口國擴大了庫存採購力度等問題。」如果得不到控制,後期可能在貧窮國家(尤其疫情地區)造成糧食危機的出現。而對於疫情控制擔當的中國來說,恐慌情緒也在持續蔓延。哪怕有絕對的權威媒體表示小麥、稻穀庫存充足、糧價不會大幅度上調,但依舊在某些地方出現了搶糧囤糧的情況。
  • 2020年下半年預言,拿督鄭博見2020年14個預言
    2020年對於全球人類來說是個「災年」,無數國家人民因為一場瘟疫都生存在水深火熱之中。而這個災難竟是早被人預言過了,而他便是馬來西亞拿督鄭博見,他對2020年這一年做出過14個預言,現在已經實現了7個,還有7個可能便將成為2020年下半年預言了,下面我們便來一起看了解看看具體情況!
  • 2020年11月時政熱點分析:保障糧食安全
    2020年11月時政熱點分析:保障糧食安全 2020-11-10 16:53:20| 中公教育 2020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吉林考察時強調
  • 社科院預測2021年房價至少漲5%?!上海……
    房價牽動著萬千購房者的心,特別是進入2021年,房價走勢如何成為樓市繞不開的話題。那麼2021年房價到底怎麼走,我們一起往下看!0112月21日,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在北京發布《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20-2021)》。據《報告》顯示,預計2021全年商品住房價格同比增幅可能會下降,同比增幅維持在5%左右。
  • 全球糧價指數創近六年新高,糧食安全獲重視,種植鏈望受益
    北京時間1月8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宣布去年十二月全球糧價指數連續第七個月上漲至107.5,再度刷新2014年11月以來的新高。(來源:聯合國)FAO表示,自從去年五月以來聯合國糧價指數累積上漲達18%。
  • 遼寧省發布2020年下半年林業有害生物發生趨勢預測
    一、2020年下半年發生趨勢預測  根據各地區測報點與監測點對林業有害生物調查的數據及有關氣象資料分析,預計2020年下半年全省主要林業有害生物發生面積將會增加382萬畝,同去年比呈下降趨勢,全年預計發生面積將達到
  • 光伏玻璃:漲價之後的路該怎麼走?
    進入今年下半年以來,光伏玻璃一路走俏,產能供應也逐漸緊張。11月3日,恰逢《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修訂稿)》即將推出之際,隆基、晶科、天合、晶澳、東方日升、阿特斯6家主要光伏組件企業發出《關於促進光伏組件市場健康發展的聯合呼籲》(以下簡稱《呼籲》),劍指光伏玻璃產能缺口。
  • 全球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如何避免大饑荒?
    也許很多人會憑直覺地認為,今天科技水平如此發達,糧食還會不夠吃嗎?  2020年糧食價格上漲凌厲,多家投行預測,2021年糧價還將上漲。高盛發布研究報告認為2021年農產品市場將迎來持續多年的結構性再定價牛市行情。今年1月8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宣布去年十二月全球糧價指數連續第七個月上漲,刷新2014年11月以來的新高。
  • 糧食能不能漲價,如果口糧漲到2元一斤,對大家生活有什麼影響嗎?
    從總體來看,網友對節約糧食,持贊同態度,不得不說網友們還是很給力的,支持國家倡導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同時也體現了廣大網友的愛國熱情,以及對維護社會秩序的關切。但是在這之後有些人就想到糧食會不會漲價。然而大家都不贊成糧食漲價,因為糧食漲價會提高生活成本,這對農民來說無疑是一種諷刺,什麼都漲價了,就糧食沒漲。
  • 年內第二波漲價潮襲來
    接近年頭,2020年第二波「漲價潮」再次洪波湧起。近日,全國各地糧食、家電、建材、消費電子、輪胎等各行各業都出現了瘋漲。對於新一輪的漲價,通脹的因素是主因,但出口爆單也是推動因素之一。這一輪漲價究竟會瘋到何種程度,值得各行各業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