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來源:中國銀河證券
◆ 2020年12月16日-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提到2021年要抓好八大重點任務。其中第五點提到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我們從當前國內糧食自給情況出發,分析相關品種供需情況以及對種業的需求;同時分析轉基因種子當前的進展情況,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基於上述分析,我們認為可重點關注種業企業,主要源於轉基因種子加速推進以及未來市場化帶來的規模增厚,建議關注隆平高科、大北農、登海種業、荃銀高科等。其次,我們建議關注與糧食生產、耕地相關的個股,包括蘇墾農發、北大荒等。
核心觀點
投資事件: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提到2021年要抓好八大重點任務。其中,第五點提到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具體內容:保障糧食安全,關鍵在於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要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加強種子庫建設。要尊重科學、嚴格監管,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要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規範耕地佔補平衡。要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實施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要提高糧食和重要農副產品供給保障能力。要加強農業面源汙染治理。
我國糧食基本維持自給,部分品種產需差額較大。我國水稻與小麥種源能夠做到自給自足且具有競爭力;玉米和大豆種子基本自給,但受育種及栽培等因素影響,單產與世界先進水平有較大差距。從供需層面看,大豆進口依賴度極高,玉米進口依賴度有提升趨勢。根據中國匯易統計,2020年我國玉米產量為2.39億噸,國內消費量2.96億噸,產需差額為-5700萬噸,這部分差額通過進口及庫存來彌補。20年我國玉米進口量預計為1800萬噸,同比+137%,為歷史上最高數量。20年玉米期末庫存降為1.01億噸,為2014年以來的最低點,庫消比降至34.11%。我們認為中短期內玉米供需矛盾或將持續,增加玉米進口量、提升玉米種子質地、單產水平等方面將成為關注點。
重點提及種源技術攻關,轉基因玉米種子或將加速推進。會議提到「要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加強種子庫建設……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我們認為種子作為種植業的晶片,我國種業自主創新水平依舊與發達國家有所差距。但自19年年末我國轉基因玉米種子研發開始加速推進。19年末農業部公布擬批准頒發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的192個植物品種目錄,其中包含2個與玉米相關的轉基因事件。20年7月農業部發布《2020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生產應用)批准清單》,其中包含玉米、大豆各1種。根據我國轉基因農作物商業化流程,在品種取得生物安全證書以後,還需經歷商業化許可、品種審定、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等步驟。我們認為隨著國家層面、政策層面對種業技術方面的重視,相關品種的轉基因種子商業化、市場化將加速推進,或於21年有所落地,種子行業規模或有新突破,種業相關企業值得期待。
投資建議
年末年初為政策頻出期,尤其對種植業板塊影響較大。基於會議中提到的農業相關政策,我們認為可重點關注種業企業,主要源於轉基因種子加速推進以及未來市場化帶來的規模增厚,建議關注隆平高科、大北農、登海種業、荃銀高科等。其次,我們建議關注與糧食生產、耕地相關的個股,包括蘇墾農發、北大荒等。
風險提示
農產品價格波動的風險,相關政策的風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