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奧源幹細胞團隊成功申請國內第一個幹細胞創新藥品

2021-01-07 黃石聲屏網

  由中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趙春華領銜的課題組申報的全國第一個幹細胞創新藥物——「骨髓原始間充質幹細胞」正式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臨床批件進入臨床試驗,成為我國第一個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研究的幹細胞治療藥物。在其後一年多的時間裡,課題組與中國人民解放軍307醫院合作,通過嚴密的設計組織和實施,按照SFDA要求日前圓滿完成了該新藥的Ⅰ期臨床試驗,成為目前世界上臨床研究進度最領先的幹細胞治療藥物。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國際醫學期刊Stem Cells and Development上(2006 Jun;15(3):349-57)。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治療惡性血液病最根本有效的方法,但是由於缺乏合適的幹細胞供者,供體配型不合適,使很多本來可以治癒的患者不能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近年來大量的醫學研究發現,骨髓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是一種具有免疫調節作用的細胞,國內外的研究均表明這種細胞可以抑制T細胞增殖和活化,使用該藥可大幅降低器官移植對供體配型的限制,為更多血液病患者帶來了生的希望。

  從1999年起課題組就與國際同步率先開始了我國的成體幹細胞研究,提出並制定了成體幹細胞基礎和應用研究計劃。課題組於2000年獲得國家「攀登」計劃資助開展「間充質幹細胞可塑性機制研究」,2002年又獲得了國家「863」計劃第一個「組織器官工程」重大專項的資助,開始了我國「863」計劃第一個面向幹細胞技術應用的重大研究課題。2003年成立的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組織工程研究中心,使幹細胞研究進一步向專業化、系列化、標準化邁進。

  據了解,目前該新藥已經正式獲得國家SFDA的Ⅱ期臨床試驗批件。來自北京、上海等地的13位從事血液學研究、血液病臨床診療、臨床試驗設計以及生物醫學統計分析等相關學科的權威院士、專家,對Ⅱ期臨床試驗方案進行了論證,已經最終確定了Ⅱ期臨床總體試驗方案。

  《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將「基於幹細胞的人體組織工程技術」作為生物技術領域的五大創新前沿技術之一寫入了《綱要》。21世紀將成為幹細胞研究發展的「盛世」,其臨床應用價值將會遠遠超出人們的想像。「十五」期間孕育了中國幹細胞研究的起點,「

  十一五」規劃的5年,對於中國成體幹細胞研究能否贏得世界領先尤其關鍵。充分發揮我國優勢,搶佔國際制高點,大力促進我國幹細胞再生醫學發展,需要廣大科技工作者艱苦不懈地繼續努力。


相關焦點

  • 青島國奧源:引領幹細胞研發及應用領域的新革命
    國奧源深耕幹細胞研究及應用20餘年,形成了以幹細胞研發能力為軸心的企業發展戰略。凝聚起國內外實力較強的幹細胞研發團隊,建立了長期穩固的戰略合作關係,共同推動幹細胞再生醫學臨床應用研究。除自有科研團隊之外,國奧源還與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的科研院所及國內多所大型綜合醫院、知名院校、研究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固的科研合作關係。
  • 中源協和幹細胞美容產品仍在報批,國內屬於先例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3月18日訊,中源協和(600645.SH)公司人士在券商策略會上表示,公司含有幹細胞的美容產品在國內屬於先例,目前還在做上市申請工作,尚未獲批。「我們從2013年就開始做相關的工作。」
  • 2020年國內幹細胞治療有望加速轉化
    臨床轉化新機遇 至今,我國已經有62個國家備案的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120個「幹細胞及轉化研究」重點項目,涉及國撥資金投入累計近24億元人民幣,涉及黃斑變性、脊髓損傷、移植物抗宿主病、心衰、心肌梗死、肝病、重症急性腎損傷等多種疾病。 事實上,國內開展的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遠遠超過這些。
  • 幹細胞治療重啟 哪些相關概念股或將受益?
    7月18日,天士力公告,與全球領先幹細胞研發公司MesoblastLimited籤署《投資協議》、《產品開發商業化協議》等相關協議,天士力認購其2000萬美元的普通股,並引進其兩款分別處於三期和二期臨床試驗的幹細胞產品。這兩款產品分別用於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急性心肌梗死。
  • 廣州幹細胞專利申請數全國第一!這個領域的大數據來了
    今日,廣州創新戰略研究院(廣州生產力促進中心)聯合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發布《2019廣州生物醫藥產業技術發展報告》。該報告從產業增長、創新產業鏈條、研究實力、創新成果等方面展示了廣州生物醫藥產業整體發展面貌,並對廣州生物醫藥產業的優劣勢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建議。
  • 全國首起幹細胞買賣案審判,幹細胞產業化仍面臨倫理困境
    日前,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一中院)審理的全國第一起幹細胞買賣案件將為上述行為畫上了休止符。 8月11日,上海一中院公開開庭審理並宣判了這起幹細胞買賣合同糾紛上訴案,二審改判涉案幹細胞買賣合同無效,判決幹細胞出售方返還因該合同取得的剩餘預付款。據悉,該案系全國首例幹細胞買賣案。
  • ​廣州賽萊拉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海佳:願窮盡一生...
    賽萊拉幹細胞科研團隊歷時4年成功研製出第三代無血清培養基,打破國外壟斷,解決了幹細胞產業化卡脖子問題。投身幹細胞事業11載,陳海佳從未在科研投入方面懈怠過。近五年來,賽萊拉研發總投入金額增加近六倍,從2014年的669萬元增加到2019年的3867萬元,研發總投入金額已經佔銷售總額20.66%。如今賽萊拉幹細胞授權專利數量位居全國首位,幹細胞製備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一。陳海佳說,他的夢想是自己能助推一款治療重大的難治性疾病的新藥上市。
  • 國內幹細胞療法最新進展,6大地區深入探索先行先試
    1、 深圳市先行示範拓展幹細胞領域深圳市是中央政府最新批示的首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在生物醫療領域中,深圳市始終走在隊伍的前列中。2019年9月20日,浙江成為首批委省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之一,根據合作協議,國家衛健委支持浙江省開展幹細胞和免疫細胞創新政策試點。從本次的籤約可看出,從國家層面到浙江本省,均支持幹細胞和免疫細胞等細胞治療的技術發展。浙江具代表性的企業有浙江楚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由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杭州分院引進的,由留美博士錢進、駱嚴、張可中等組成的生物科技研發團隊為主的高科技公司。
  • 「凡是收錢的,都是國家沒有批准的」 幹細胞臨床試驗破局
    自從2015年8月國家衛計委、國家食藥總局聯合發布《幹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試行)》,要求國內各地區的三甲醫院備案報送後,這一中國首個針對幹細胞臨床研究的規範性文件,正帶動新一輪的行業熱潮。由於具有再生各種組織器官和人體的潛在功能,被稱為「萬用細胞」的幹細胞,自從1968年走出實驗室,已成全球醫學研究熱點。
  • 幹細胞研究風靡諾貝爾獎 或成下一個金礦
    據美國專家預測,全球幹細胞醫療近兩年的潛在市場規模大約為800億美元,2020年前後可達4000億美元。  就國內幹細胞產業而言,業內專家一致認為,目前在存儲方面的商業模式已經成熟,在臨床應用方面也正向商業化突圍。
  • 6年了,中國的幹細胞藥物亂象為什麼仍然存在
    11月下旬,第三屆中源協和生命醫學獎頒獎,首都醫科大學王松靈教授獲獎。此前的6月7日,中源協和相關企業和首都醫科大學共同申報的「人牙髓間充質幹細胞注射液」臨床試驗獲得國家藥監局受理。中源協和2000年就進入幹細胞產業,2008年春天,中鍾曾到天津看他們正在籌辦的幹細胞醫院。
  • 疫情之下,曾經飽受爭議的幹細胞治療能否實現新突破?
    2016年12月,CDE(國家食藥監局藥品評審中心)發布《細胞製品研究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的徵求意見稿,明確將細胞製品列入藥品評審。2017年8月,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准諾華公司CAR-T新藥Kymriah的生物製劑許可申請,這是國際上首個獲批的CAR-T細胞療法。2017年12月,中國藥監局(CFDA)《細胞治療產品研究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出臺。
  • 國內幹細胞療法均未獲審批 警惕幹細胞騙局
    幹細胞因其再生能力往往被人們寄予「青春泉」式的魔幻期待,然而,打著幹細胞療法的幌子牟取暴利的事件也頻見輿論。近日,美國對非正規幹細胞療法的治理又一次引發了人們對這種新興的醫療技術及相關產品的關注。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表示,佛羅裡達州一家地方法院判定美國一家幹細胞公司旗下診所違法。
  • 回覽2020幹細胞進展史,幹細胞藥物及產業日趨變強
    不過在2019年底CD19 CAR-T的BLA申請未見獲批,不知道在2021年是否會有最新進展,而且對於實際應用方面不知道是否會給我們帶來驚喜。【國內幹細胞藥物研發情況】在過去兩年裡,我國國家藥品評審中心(CDE)平均每年受理6個幹細胞藥物的申請,申請的細胞藥物種類包括人肌母細胞(2018年)和肺基底層上皮細胞(2019年),其餘均為間充質幹細胞。
  • ...元人民幣A輪融資,創新3D微載體技術瞄準幹細胞治療產業化痛點問題
    「華龕生物」全稱北京華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8月,由清華大學醫學院杜亞楠教授科研團隊領銜創建,清華大學參股共建。「華龕生物」專注於解決定製化、規模化、自動化、高質量的幹細胞培養擴增工藝,為客戶提供創新性的3D細胞技術產品與服務,推動幹細胞應用領域與新藥研發領域的快速發展。
  • 幹細胞研究迅猛發展
    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顯示,又一款幹細胞新藥獲得臨床默示許可批准。該款幹細胞新藥是由青島奧克生物開發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一款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注射液獲,適應症為潰瘍性結腸炎。據悉,該款幹細胞藥物歷經8年研發,填補了國內專項藥物空白,是山東省首款獲批臨床的幹細胞創新藥物。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現狀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病因不明的結直腸慢性非特異性炎症性腸病。其治癒率低、復發性高,且病因不明,機制複雜,是世界衛生組織公認為難治性疾病之一。
  • 裴雪濤團隊利用幹細胞技術研製人工血液取得突破—新聞—科學網
    年集智攻關,建立了「人工血液」製備工藝,並通過幹細胞技術,成功製備出「人工紅細胞」。經軍地衛生和藥監權威機構檢測,該「人工紅細胞」與正常紅細胞的血紅蛋白含量、攜氧能力和滲透脆性等各項指標基本一致,是幹細胞來源、體外製備最接近臨床應用的生物科技成果,擴增率可達10萬倍以上,明顯優於以往技術水平,為規模化生產奠定了重要基礎,使我國幹細胞製備「人工血液」的研發水平進入國際一流行列。 血液是生命之源。
  • 九芝堂:「幹細胞治療腦卒中新藥臨床試驗」申請獲批 將與天壇醫院...
    中國網財經2月20日訊(記者 杜丁)昨天,九芝堂美科(北京)細胞技術有限公司收到國家藥監局藥物審評中心(簡稱「CDE」)籤發的《臨床試驗通知書》,該公司幹細胞治療腦卒中新藥臨床試驗申請獲得批准。將與北京天壇醫院開展臨床試驗通知書顯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及有關規定,經審查,2019年11月15日受理的缺血耐受人同種異體骨髓間充質幹細胞符合藥品註冊的有關要求,同意按照提交的方案開展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試驗。」據介紹,截止2020年2月19日,CDE共受理了12家企業申報的13項幹細胞研究型新藥(簡稱IND)申請,共批准6項。
  • 國內幹細胞療法均未獲得上市審批,警惕幹細胞治療「黑市」
    幹細胞因其再生能力往往被人們寄予「青春泉」式的魔幻期待,然而,打著幹細胞療法的幌子牟取暴利的事件也頻見輿論。近日,美國對非正規幹細胞療法的治理又一次引發了人們對這種新興的醫療技術及相關產品的關注。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表示,佛羅裡達州一家地方法院判定美國一家幹細胞公司旗下診所違法。
  • 心臟幹細胞研究論文造假 但幹細胞治療心臟病並非沒有希望
    根據財新網報導,目前國內已有148篇學位論文、96篇中文期刊涉及對c-kit陽性細胞向心肌細胞分化的討論。同時,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有至少50個基金項目直接關涉c-kit陽性心臟幹細胞研究。目前Piero Anversa的31 篇論文已經從醫學期刊上撤回,瑞士、英國、澳大利亞、德國等學術監察部門嚴密關切相關動態,同時在全球各地都有繼續撤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