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 | 把"卡脖子"清單變成攻堅清單 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

2020-09-18 廊坊市紀委監委網站


  上世紀九十年代,美國GPS、俄羅斯格洛納斯導航系統已完成全球組網。面對經濟實力、技術基礎比較薄弱,受國外技術封鎖等困境,黨中央實施「三步走」發展戰略,盡最大力量最大可能建設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2020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標誌著「三步走」發展戰略取得決戰決勝,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圖為6月23日,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新華社記者薛晨攝)

  「我們把美國『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比如航空輪胎、軸承鋼、光刻機,還有一些關鍵的核心技術、關鍵原材料等。」9月16日,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的這番話受到廣泛關注。

  就在一天之前,美國對華為的新禁令正式生效,晶片斷供讓人們再度感受到了「卡脖子」的切膚之痛。形勢逼人,挑戰逼人,使命逼人。早日擺脫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當前我國基礎科學研究短板依然突出,底層基礎技術、基礎工藝能力不足,在工業母機、高端晶片、基礎軟硬體、開發平臺、基本算法、基礎元器件、基礎材料等方面瓶頸仍然突出

  德國經濟學家李斯特曾提出著名的「梯子理論」,用以解釋貿易保護國的心態。「當一個人攀上高峰以後,就會把他攀高時使用的梯子一腳踢開,免得別人跟著他上來。」放入當下語境,人們很容易聯想到,已經攀上高峰的美國要「踢掉梯子」。事實也的確如此。

  三個多月前,被譽為「工科神器」的MATLAB軟體,對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關上了大門。這款軟體主要應用於工程領域的數學計算與仿真模擬,以數據分析、無線通信、圖像處理與計算機視覺、信號處理等領域見長,是理工科高校和科研機構不可或缺的研究工具。

  為何突然斷供?校方在與軟體供應商Mathworks交涉後得知,由於受到美國實體清單的限制,相關授權已被中止。

  資料顯示,我國在「小軟體」領域(如手機APP)全球第一,但在「大軟體」和基礎軟體領域則明顯落後,工業軟體等核心技術研發能力有待提升,機器人和高端自動控制系統、高檔數控工具機、高檔數控系統國產化率不足20%。

  「我國在部分關鍵領域的核心技術原始創新能力不足。」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智庫楊柯巍表示。以半導體產業為例,我國核心半導體晶片自給率不足5%,關鍵技術被國外企業壟斷。

  工信部曾對全國30多家大型企業130多種關鍵基礎材料展開調研,結果令人警醒。32%的關鍵材料仍為空白,52%依賴進口。特別是在基礎軟體領域,我國在作業系統等通用軟體及基礎晶片設計能力嚴重不足,EDA(電子設計自動化)工具基本被美國壟斷。

  如果把航空製造比作現代工業的皇冠,那麼皇冠上的明珠非航空發動機莫屬。業內公認,航空發動機領域具有系統研製能力的目前只有中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和美國。其中,美英法三國均具備成熟的民航發動機研製體系,其生產的大型客機發動機備受市場青睞,而俄羅斯和中國在大型客機發動機方面仍有一定差距。

  不可否認,當前我國基礎科學研究短板依然突出,企業對基礎研究重視不夠,重大原創性成果缺乏,底層基礎技術、基礎工藝能力不足,在工業母機、高端晶片、基礎軟硬體、開發平臺、基本算法、基礎元器件、基礎材料等方面瓶頸仍然突出,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

  「『卡脖子』到底卡在什麼地方?是技術到產品,還是科學到技術?我認為最需要解決的是科學到技術的轉化,基礎研究成果的產業化是關鍵的『卡點』。」近日,在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上,科技部負責同志在回應政協委員關於「卡脖子」問題時,表達了這樣的觀點。

   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只有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安全

  通過「長臂管轄」將特定的中國高科技企業或科研機構加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限制重要原材料、設備、開發工具與軟體出口,切斷中國高科技企業供應鏈,使目標企業陷入癱瘓——這正是美國的「慣用打法」。

  大到衛星導航系統,小到晶片,被「卡脖子」的滋味,並不好受。

  8月17日,美國商務部進一步收緊了對華為獲取美國技術的限制,將華為在全球21個國家和地區的38家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就在幾天前,一架貨機穿越海峽,機上滿載晶片,這卻是來自臺積電的最後助力。

  正如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所說:「華為把晶片設計做到了世界前列,但在晶片製造這個領域,很遺憾沒有去做,這一次可以說是一個教訓。」

  從僅限於美國到擴展至境外,從更多涉及晶片設計環節到產業鏈上遊的軟體、設備和晶片製造,從25%的技術出口限制比例直接降至0%,涉及企業從谷歌、微軟、英特爾、高通等美國本土企業到包括臺積電等美國國外代工廠商……有分析指出,與一年前相比,此次美國對華為的限制針對性更強,且打擊力度顯著提升,將對華為產業鏈乃至國內半導體產業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員王鵬注意到,美國對華的打擊重心,正在從原來的貿易戰、經貿往來投資向科技領域轉移。「有不少美國研究機構主張,科技方面應對中國加大限制。這是未來的一個大趨勢,我們應有所準備。」

  實踐反覆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只有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可以預見,在我國經濟體量全球比重提升、部分產業觸碰發達國家核心利益領域的背景下,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加強對先進技術的封鎖,對我國技術升級進行定向打壓,風險越來越大。

  我國面臨的很多「卡脖子」技術問題,根子是基礎理論研究跟不上,源頭和底層的東西沒有搞清楚

  「我的工作是圍繞人類古基因組學,從事演化遺傳的研究,也就是通過古DNA探究『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來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80後」研究員付巧妹,在科學家座談會上向習近平總書記匯報,「經常有人問,『你的研究有什麼用』。我曾在實驗室很難維持的時候,也想過要不要去做熱門研究。希望國家進一步引導不以『有沒有用』來評價和發展基礎研究……」

  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我國面臨的很多「卡脖子」技術問題,根子是基礎理論研究跟不上,源頭和底層的東西沒有搞清楚。

  土耳其Arikan教授2008年發表的一篇數學論文,十年後燃起了5G的熊熊大火;上世紀六十年代初,蘇聯科學家彼得·烏菲姆採夫發表了一篇鑽石切面可以散射無線電波的論文,20年後美國據此造出了F22隱形戰機;上世紀五十年代,吳仲華教授提出的三元流動理論對噴氣式發動機的等熵切面計算法,奠定了當今航空發動機產業基礎……

  基礎研究的價值,可見一斑。

  對於近年來在解決「卡脖子」領域方面取得的突破,白春禮表示,項目部署方面,除了承擔國家的一些重大任務之外,中科院設立了三類先導專項,A類面向國家重大需求,B類面向世界科技前沿,C類跟企業合作,解決「卡脖子」問題。

  2018年,中科院啟動了超算系統、網絡安全、潛航器三個C類專項,2019年啟動了處理器晶片與基礎軟體、電磁測量、仿生合成橡膠、高端軸承、多語音多語種技術5個C類專項。與A、B類不同,C類注重和企業合作。

  經過兩年的攻關,成效初顯。如高性能超級計算機,在天文、海洋、藥物等領域取得了國際水平的大規模科學計算應用,在氣象預報領域,大大縮短並提前了預報時間,提高了預報精度。

  在組織模式方面,中科院強化產品導向、應用導向,形成了「研究所+企業+地方」三方面聯合攻關模式。研究所主要負責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企業主要負責工程化和產品化,地方給予配套支持。地方積極性高漲,共同推動技術攻關、產品研製和應用示範推廣一體化。高端軸承C類專項通過先進材料和技術攻關牽引產業鏈,帶動軸承鋼等企業和地方在技術改造、新建基地、研發等方面的投入超過30億元。

  「科學院本身是個科研機構,不是一個在工程化、產業化方面很強的機構,所以工作主要還是聚焦在前端,後面工程化、產業化的工作還要和企業、地方緊密結合到一起,讓科研機構、地方、企業緊密聯繫,把創新鏈和產業鏈、甚至金融鏈能夠有效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合力。」白春禮說。

   加強自主創新,提升我國產業鏈的技術含金量,掌握更多核心技術,避免他國濫用技術制裁工具

  在9月15日召開的「百度世界2020」大會上,百度自研的AI晶片百度崑崙2預發布。相比兩年前發布的中國首款雲端通用AI處理器百度崑崙1,百度崑崙2的性能大幅提升,更好地滿足了各種場景的AI計算需求。

  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強調,攻克類似晶片、作業系統這種被「卡脖子」的技術,需要長期堅持。「它們的商業價值不可能在短短幾年內就體現出來,需要我們的科技人員有雄心、有耐心、耐得住寂寞,而且有信仰。」他表示,「我們也有長期的考慮和耐心,希望把中國的這些被『卡脖子』的技術一點一點突破,最後被市場廣泛接受。」

  「如果有人擰熄了燈塔,我們怎麼航行?」7月底,華為公司CEO任正非帶隊訪問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大學,他一再拋出這個問題,又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高校的明燈照耀著產業,大學老師的純研究,看得遠、鑽得深;我們的研究實用度強,我們之間的合作,你們給我們帶來方向,照亮了我們。」

  未雨綢繆,居安思危。和華為提前布局海思的故事相似,中國民航工業從未放棄努力。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自2016年成立,就承擔起維護中國民航製造產業鏈安全的使命。其自主研製的大型客機發動機長江1000A項目正在紮實推進。

  在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李巍看來,現代經濟體系中國際分工已十分深入複雜。「我們的思路應該是提升我國產業鏈的技術含金量,掌握更多核心技術,形成一種平衡,避免他國濫用技術制裁工具。歸根到底,我們需要營造鼓勵技術研發、推動技術升級的良好環境,鼓勵資源向高新技術領域聚集,創造條件讓科研人員甘坐冷板凳,安心從事技術研發,引導企業通過技術升級來謀求更大經濟收益。」

  「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必須依靠我們自己的一線科研人員自力更生。」王鵬認為,要創新人才評價機制,建立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同時應對科研人員給予更多保障和關愛,最大限度免除後顧之憂,讓他們可以專注於科研創新。

  有人說,北鬥衛星就是中國人的方向感。當年,正是為了掙脫GPS的限制,北鬥才得以立項。經過20多年的接續奮鬥,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北鬥成為全球四大導航系統之一,導航精度、技術指標毫不遜於GPS等,甚至更好。

  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生活福祉。「凡不能毀滅我的,必使我強大。」正在遏制中奮力突圍的國家脊梁,更明白這句話背後的分量。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相關焦點

  • 觀察 | 把「卡脖子」清單變成攻堅清單 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
    (新華社記者 薛晨 攝)「我們把美國『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比如航空輪胎、軸承鋼、光刻機,還有一些關鍵的核心技術、關鍵原材料等。」9月16日,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的這番話受到廣泛關注。
  • 把「卡脖子」清單變成攻堅清單
    新華社記者 薛晨 攝「我們把美國『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比如航空輪胎、軸承鋼、光刻機,還有一些關鍵的核心技術、關鍵原材料等。」9月16日,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的這番話受到廣泛關注。就在一天之前,美國對華為的新禁令正式生效,晶片斷供讓人們再度感受到了「卡脖子」的切膚之痛。形勢逼人,挑戰逼人,使命逼人。
  •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把美國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
    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地謀劃「率先行動」計劃第二階段的目標,從2021年到2030年。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表示,當前,國家科技的發展正在轉型,經濟高質量發展也需要科技高質量發展。同時還面臨著美國對中國高科技產業的打壓,希望在這方面能夠做一些工作。
  • 將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中科院集中力量聚焦國家重大領域攻關
    與非網 9 月 18 日訊,「我們把『卡脖子』的清單變成我們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近日,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了中科院「率先行動」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情況,並表示「率先行動」第二階段要把美國「卡脖子」的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包括航空輪胎、軸承鋼、光刻機等,集中全院力量聚焦國家最關注的重大領域攻關。消息一出,引發廣泛關注。
  • 中科院:將把美國「卡脖子」的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集中攻關
    南都訊 9月16日,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稱,「率先行動」計劃第二階段要把美國「卡脖子」的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集中全院力量聚焦國家最關注的重大領域攻關。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
  • 把「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
    來源:經濟日報從率先實現千公裡級的量子糾纏星地密鑰分發,到揭示非洲豬瘟病毒結構及其組裝機制,再到研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重組亞單位疫苗……近年來,充分發揮多學科綜合和建制化優勢正如白春禮所說,我們要把「卡脖子」清單變成我們的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的今天,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都更加需要創新這個第一動力。
  • 變「卡脖子」清單為任務清單,「B計劃」是科研創新必答題
    圖片來自國新辦網站「我們把『卡脖子』的清單變成我們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9月16日,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了中科院「率先行動」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情況,並表示「率先行動」第二階段要把美國「卡脖子」的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包括航空輪胎、軸承鋼、光刻機等,集中全院力量聚焦國家最關注的重大領域攻關。消息一出,引發廣泛關注。
  • 工博會觀察 | 將「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清單
    ;突破高精度時頻無縫切換技術,解決系統運行連續性難題,為實現全球系統信號的高連續性奠定基礎;突破衛星自主診斷恢復技術,實現在沒有地面支持的情況下衛星進行自主健康診斷、故障隔離和恢復功能;這些是「北鬥三號」在技術上最重要的三項突破。
  • 美國卡脖子清單變科研任務,中科院未來10年將全面實現「四個率先」
    由於中國對於個別方面的研究起步晚,所以也造成了一定的缺陷,美國的卡脖子清單對於中國確實是嚴重的影響,但是有壓力就有動力,中國人自然是不會屈服的。中科院院長白春禮表示,所謂的美國卡脖子清單將是我們的科研任務清單,我們會逐一進行突破,在未來10年內,中科院希望能夠全面實現「四個率先」,我們也將為此不懈奮鬥。
  • 被美國「卡脖子」,如何實現「從0到1」的突破?
    「我們把美國『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比如航空輪胎、軸承鋼、光刻機,還有一些關鍵的核心技術、關鍵原材料等。」9月16日,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的這番話受到廣泛關注。就在一天之前,美國對華為的新禁令正式生效,晶片斷供讓人們再度感受到了「卡脖子」的切膚之痛。形勢逼人,挑戰逼人,使命逼人。早日擺脫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 被美國「卡脖子」,如何實現"從0到1"的突破?
    「我們把美國『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比如航空輪胎、軸承鋼、光刻機,還有一些關鍵的核心技術、關鍵原材料等。」9月16日,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的這番話受到廣泛關注。就在一天之前,美國對華為的新禁令正式生效,晶片斷供讓人們再度感受到了「卡脖子」的切膚之痛。形勢逼人,挑戰逼人,使命逼人。早日擺脫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 被美國"卡脖子",如何實現"從0到1"的突破?
    新華社資料圖 才揚 攝 「我們把美國『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比如航空輪胎、軸承鋼、光刻機,還有一些關鍵的核心技術、關鍵原材料等。」就在一天之前,美國對華為的新禁令正式生效,晶片斷供讓人們再度感受到了「卡脖子」的切膚之痛。形勢逼人,挑戰逼人,使命逼人。早日擺脫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 中科院院長:把「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
    但由於科研基礎仍存在短板,在我國這些年科學技術的發展過程中,難以突破核心技術的問題非常突出。在一些關鍵技術和關鍵領域「掐脖子」,企圖限制中國崛起的趨勢。當我國通過科技創新為經濟和民生提供促進因素時,一些國家試圖在我國科技領域「掐脖子」,從我們薄弱的地方進行打壓。但我國科學家在這方面的應對,向來非常「漂亮」。
  • 中科院院長:把美國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清單,終能打翻身仗
    9月16日,中科院院長白春禮表示:把美國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被卡住脖子的滋味不好受,外國能搞的,難道中國人不能搞?瞄準目標,集智攻關,向科技廣度和深度進軍;遵循科學發展規律,培育創新土壤,科技創新必能噴湧而出。咬緊牙,拿出當年搞「兩彈一星」的精氣神,終能打翻身仗!
  • 中科院:將「卡脖子」問題和國外出口管制清單轉化為任務清單
    中新網9月16日電 卡脖子的技術領域問題下一步要攻克的難關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16日的發布會上介紹說,將在「率先行動」的第二個階段目標當中,進一步加強部署,將「卡脖子」的問題和國外出口管制的清單轉化為自己的任務清單。16日,國新辦就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 科學院善於解決卡脖子的技術問題嗎?| 郭朝暉
    關注風雲之聲提升思維層次導讀科學院擅長科學研究,但卡脖子的清單本質是技術、工程、產業問題,並不是一回事。最近,科學院的領導表態,要把美國卡脖子的技術清單變成科學院的任務清單。原因很簡單:科學院擅長科學研究,但卡脖子的清單本質是技術、工程、產業問題,並不是一回事。 殷瑞鈺院士是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曾經擔任工程管理學部主任委員。從十多年前開始,殷院士就反覆強調:科學、技術、工程和產業的不同。
  • 蓋茨反對晶片斷供,中科院痛下決心:把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清單
    把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任務事實上,蓋茨的擔心不無道理。在經過了幾年的多方磋商與博弈後,美國晶片斷供&34;的同時,也徹底給了中國了一針&34;,讓華為和中國科學家們痛下決心——集中攻堅,補足短板。我們要把美國&34;的清單變成我們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比如航空輪胎、軸承鋼、光刻機,還有一些關鍵的核心技術、關鍵原材料等,要集中我們全院的力量來做。
  • 中國科學家正愁著無從下手,美國給列出了清單,那就開幹
    圖片來自國新網本文由掌橋科研整理創作,平臺提供中外文獻檢索獲取,擁有1.3億+篇,月更新百萬篇在此階段,主要任務是把美國卡脖子的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集中全院力量聚焦國家最關注的重大領域攻關!這是一則非常提振士氣的消息!
  • 中國科學院:將「卡脖子」問題和國外出口管制清單轉化為任務清單
    近年來,中科院在解決卡脖子技術領域方面取得了諸多重要突破。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表示,項目部署方面,除了承擔國家的一些重大任務之外,科學院自己設立了先導專項,分成三類,A類先導專項面向國家重大需求,B類先導專項主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C類先導專項是跟企業合作,解決卡脖子問題。
  • 深度思考:晶片製造到底哪裡卡了脖子?
    最近,晶片「卡脖子」成了熱門話題,連中科院都搶先表態,要把卡脖子清單變成科學院的任務清單,並引來相關爭議和討論,中國第一所「晶片大學」,南京集成電路大學也在呼聲中成立……  但歸根到底,我們在晶片領域怎麼就被卡了脖子?晶片涉及從設計到應用一條相當長的鏈條,在各個環節上,究竟在哪個環節「卡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