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演化的一些思考.

2021-01-21 蜜碼

01

如今,網際網路帶給我們的便利,遠遠超出了我們20年前的預期。


我們可以動動手指就可以查到自己想知道的任何事情,這在一個剛剛通電的村莊裡面是無法想像的事情。

但是,你再仔細想想,好像被動接收信息的時間更多。每天大量的娛樂信息、商家廣告、狗仔八卦,快餐文化讓人變得焦躁,甚至開始迷失自我。長期以往......


我今天來談談人類演化的兩面性。


02

人類在很長很長的一段時期裡面,一直處在食物鏈中間層的位置。這個時間有多久呢?大概在六百到兩百萬年前吧。再向前推就是純種的靈長猩猩,這個就不說了,因為這段時間是用千萬年為單位計算的。

幾百萬年前,「祖先們」主要靠吃剩下的腐肉為主。那些大型食肉動物吃剩的殘羹,就是能量的來源。

此時,「祖先們」的大腦開始發育。根據邊際效益遞減原理,終於有一天,腐肉無法支撐大腦所需的能量,四肢開始「退化」,好把能量讓出來供給大腦。

腦袋好用了,「祖先們」學會了製作石器捕獵。你想一下,前腿拿著武器,只能用後腿奔跑。

為了防止其他動物的獵殺,群居、部落的時期開始了。人類一下成為了食物鏈的頂級捕食者。就好像玩鬥獸棋一樣,動物們環環相扣,沒有絕對的王者。而人類則是那個突然出現在遊戲中的頂級角色。

學會使用火種,是人類成為高級動物的標誌。我們的腸胃開始「退化」,現在吃些半生不熟的食物都可能拉肚子,更不要說是生食了。


別的動物都是經過幾百萬年的演化才站在了頂峰。大自然始終保持一種相生相剋的平衡。例如獅子越來越強壯,但羚羊奔跑的速度也越來越快、狼也開始懂得合作。而大自然對於人類的演化猝不及防,而人類本身也不知所措。


你看,似乎人類的演化總是那麼恰到好處,生而為人看起來比較幸運。而人類大腦的高度進化與針對環境的生理演化,使得人類被自己囚禁在了地球。


03

在地球還沒有出現動植物之前,全部都是以微生物的形式生存的。在各種環境的影響下,微生物們開始演化成動物或者植物。

動物們有的接近陸地,則漸漸演化成兩棲動物;而植物則會根據光照、溫度、溼度等環境的不同進行演化。

最終,動物與植物都會演化出不同的形態,以適應當地的環境。這種演化看起來是必須的,只有不斷演化才能生存。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動物與植物的不斷演化,造成了自身越來越畸形,對環境的依賴也越來越嚴重。


現代技術,使得人類的能力每天都在創造人類史上的奇蹟。過去的幾百年中,電腦讓人類的算力數億倍的提升;交通工具讓人類日行萬裡;核能工具給人類提供了無數電力等等。


可以說近幾百年是人類歷史的驕傲。但是這種發展是以屈從於環境為代價換來的。放棄了星際遠航來換取眼前的利益,究竟是誰阻擋了我探索太空的進程?


這不,最近已經出現了一些弊端。真正的人工智慧還沒有思路、太空探索無法突破太陽系,未來的人類前路一片迷霧。


碳基生物只能在地球上生存,但是人類的思想、認知早已經飛向星辰大海。

未來會以什麼樣的形式星際航行呢?矽基生命?人工智慧?還是時空隧道?這都不好說,人類文明還需要再上一個臺階才會有可能。


相對於地球40億年的歷史進程,人類的存在不過是眨眼的瞬間。相對於宇宙,我們人類又算得了什麼呢?


相關焦點

  • 人是由原子組成的,人類會思考,那麼原子會思考嗎?
    也許這個宇宙中除了黑洞和中子星物質,其他都是有原子構成的,無論是沒有生命的無機物質還是具有生命特徵的各類生物,但如果要說起會思考的物種,那首選肯定是人類,或許也有其他高智商的物種也會進行簡單的思考,但複雜思考的唯有人類!
  • 讀《人類簡史》的一些思考和疑問
    第一節,《人類:一種也沒什麼特別的動物》,這一章節,把人類大腦,獸性,進化通通都結合到了一起,特別是提出一個觀點,人類在十萬年前才一躍成為生物鏈的頂端,在此之前,智人都沒有特別優於其他物種的表現,刷新了筆者的腦洞。
  • 人類是怎麼演化而來的?
    神創論VS進化論人類文明誕生之初,人類就開始思考:「人類是從哪裡來的?」,最初,受限於觀測手段,以及科學技術,人們對自然了解的並不深入,在回答人類是從哪裡來時,人們通常會認為人類是由神創造出來的,這就是神創論。
  • 專家院士校園行活動,戎嘉餘院士精彩講述「生命演化思考與啟示」
    專家院士校園行活動,戎嘉餘院士精彩講述「生命演化思考與啟示」 2020-11-30 16: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史前史的啟示:人類如何演化
    對於早期人類而言,體質上演化是顯而易見的,直至距今20萬年左右解剖學上的現代人出現,人類的物種定名才算穩定下來。人類的體質演化並沒有因此而停止,如智齒在退化、頭腦更聰明,所有這些都與文化的演化密不可分。   也正因為如此,研究者們(不局限於考古學家)就在體質演化與文化演化之間掙扎。進化論是否可以直接解釋人類的文化演化呢?
  • 人類的性慾是怎樣在人類社會化演化的過程中被異化的
    除了人類以外,其他所有動物都只是在一個特定周內產生交配欲望的,或者只有當雌性發情時雄性才會產生交配欲望,而人類的性慾卻可以隨時隨地被激發,那麼是什麼導致了人類性慾與其他動物性慾如此不同的表現呢? 我們很難找到一個具體的時點來區分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人類不僅為了繁衍而實施性行為,也為獲得性快感而實施性行為。
  • 人類的善於思考是人類進化中最大的bug
    例如銀河系,太陽系,地球圍繞太陽轉,月亮繞著地球轉,引發地球上的潮汐變化,四季循環,信風雨季,溫度升降,所有的生物都在這個循環下繁衍生息,一代又一代的加入到這個大循環中周而復始,雖然經歷了史詩般磅礴演化,但始終沒有突破地球的局限,(這個項目經過我們品牌規劃後進入高速發展)還是埃隆馬斯克的偉大夢想,他說:人類這種生物,怎麼可能只有一個星球呢
  • 賴建誠:為什麼宗教有助於人類演化
    這隱含了一個概念:宗教是幫助人類(社會)演化的一環,人類其實需要宗教。談到演化,第一個想到的應該是達爾文提出的演化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這個歸納生物在不同世代間演進過程的理論,從成形到正式出版《物種起源》相隔十多年,部分原因是達爾文在這中間請教了許多專家學者,希望能將理論建構得更完整;此外還有一個宗教上的原因,演化論徹底挑戰了上帝創造萬物的說法。
  • 文化如何決定人類的演化過程?
    本文中,所謂文化,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內容:各種工具的製作和使用,火的使用和保存,烹飪技術,社會規範和道德標準,飲食偏好,農業技術,關於各種動植物的知識等等。它是人類祖先/人類在後天學習和發現的各種知識和能力,它通過代際的傳承和積累逐漸的形成。 人類能從非洲出走,而後遍布全世界,主要是通過文化進行適應的,而較少通過生物演化。
  • 人類過去是怎麼演化的?未來會演化成永生生物嗎?
    對於人類這個群體而言,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藏在人類的演化歷程之中。人類從哪裡來?人類的出現,大約還要從1億多年前開始說起。在1億多年前的白堊紀時,此時的恐龍正處於巔峰狀態,不管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還是水裡遊的,都是恐龍的地盤。
  • 大荔顱骨:人類演化過程中形態鑲嵌的例證
    ▲大荔顱骨前面觀大荔顱骨是我國發現的保存比較完好的中更新世人類顱骨,在我國的人類化石中佔據著承先啟後的位置,特別寶貴的是它保存了幾乎完整的比大多數更新世中期標本在形態上更接近現代人的面部骨骼。這個顱骨的發現和研究使作者有可能比較全面地探索中國的人類化石與國外,特別是歐洲、非洲化石的形態比較,進而思考我國的人類演化過程、及其與舊大陸西部古人類基因交流和現代人起源等更為廣泛的問題。
  • 臺北雙年展:人類自然書寫的演化歷程
    人類書寫自然的演化歷程:起源與「神奇寶貝」具有同質性?吳明益認為,人類書寫自然的歷程很值得關注。他藉助英國作家Richard Mabey在《The Oxford Book of Nature Writing》一書的分類方法,將西方視域中的自然書寫史分為幾個階段。
  • 科普病毒展粵東西北巡展韶關站展覽啟動 看病毒和人類的演化博弈
    近日,廣東科學中心推出的《病毒——人類的敵人還是朋友?》科普主題展覽粵東西北巡展韶關站展覽在韶關市科技館啟動。展覽以歷史、現在和未來為時間軸,從客觀中立的角度闡釋病毒的相關基本概念和原理,人類與病毒的抗爭故事,以及我們如何和平共處的思考,為市民送去豐富的科普大禮包。
  • 人類演化年代圖表
    距今約200萬年前:在東非和南非出現人類新亞種——直立人,非洲直立人被稱為匠人,他們創造了阿舍利文化。距今約200—180 萬年前:直立人走出非洲大陸。距今約70萬年前:北京猿人開始在周口店龍骨山生活。
  • 8歲+看的【宇宙誕生+人類演化】
    經常有讀者問到,有沒有關於讓孩子理解宇宙誕生和人類演化的書。
  • 看病毒和人類的演化博弈!廣東科學中心科普病毒展覽15日起開放
    過去的3個多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籠罩全球,已危及整個人類社會,讓我們深刻意識到——病毒無國界。重新認識病毒,客觀全面了解病毒,掌握病毒防範的科學方法,對我們每個人而言都至關重要。為此,廣東科學中心結合當前疫情和公眾科普需求,自主研發《病毒——人類的敵人還是朋友?》
  • 科學家認為「人類的思考促使了宇宙的誕生」,這是怎麼回事?
    可是生命的演化並不能用巧合來解釋,既然宇宙出現了地球上的生命,那麼從宇宙浩瀚無邊的尺度來看,雖然生命的誕生是一件十分小概率的事情,也應該在宇宙中出現了很多次,科學家估計,在銀河系中就可能存在50萬個生物文明。這是一個讓人驚訝的數字,但是從太陽系和銀河系的關係就可以判斷,如果生命的誕生真的和我們研究的一樣,那麼在宇宙中生命雖然稀少,也不至於只有人類文明存在。
  • 塑膠袋,人類推動地球演化的發明
    這句話聽起來沒錯,有意思的是他闡述的這個演化過程:1.地球在早期的演化中產生了水和微生物,然後又進化出植物和動物。這些有機物在地殼變化中變成了大量的石油和煤炭,為將來的塑膠袋覆蓋整個地球使生物滅亡做好了原材料上的準備。2.在這演化的後期,人類出現了。
  • 先驅人首次「走進」人類演化圖譜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4月1日電 (記者張夢然)根據一項對百萬年前古蛋白序列進行的發育分析,科學家首次將先驅人置於古人類的演化圖譜中,暗示該物種類似現代人類的面部特徵,是來自人屬祖先的深層根源。
  • 人類的起源與演化
    人類的起源與演化  撰文/吳新智  在上個世紀前半葉,人們認為最早的人類是爪哇猿人和北京猿人。北京猿人的年代是根據伴隨他的動物化石來定的,這些化石當時被推斷為距今50萬年,所以北京猿人的年代就被定為50萬年以前。在此以前,最早的人類化石有歐洲的尼安德特人和海德堡人,還有亞洲的爪哇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