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歲畢業於清華大學,45歲任力學學會副理事長,他是誰,享何待遇

2021-01-19 百史爭鳴

清華大學,簡稱「清華」,是我國一所久負盛名的重點建設院校。此校是中國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技術研究的基地,被譽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

清華有著悠久的建校歷史,其前身清華學堂始建於1911年。經過多年的發展,清華大學於1952年確定為全國多科性工業大學,1978年正式確定為綜合性的研究型大學。

清華大學共設有21個學院、59個教學系和82個本科專業。其中,清華大學物理系是目前國內發展最快、最好的物理系之一。清華大學物理系自成立以來,為我國培養出諸多優秀的新型科研人才,錢偉長就是其中之一。

錢偉長是世界著名的科學家、教育家,23歲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45歲任中國力學學會副理事長。那麼,錢偉長享何待遇?

這還要從錢偉長進入清華大學學習說起。

錢偉長出生於1912年,江蘇無錫人。他的父親是國學大師錢穆的長兄,錢摯。受家庭影響,錢偉長從小就接受了較為先進的教育,他也逐漸成長為一名追求進步、有理想、有抱負的新時代青年。

錢偉長從小就表現出了驚人的學習天賦,他曾先後就讀於無錫榮巷公益學校、無錫縣立初中、無錫國學專修學校。1930年,錢偉長畢業於蘇州中學,並在高考後,同時被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和中央大學五所名牌大學同時錄取。

之後,錢偉長選擇了清華大學。其實最初,他並不打算選擇清華大學物理系,他的物理成績也並不理想。他是以物理5分、化學和數學一共20分,中文和歷史兩個100分的成績進入清華大學歷史系的。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剛剛入學的錢偉長聽聞此事後,義無反顧地轉學物理系,誓要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物理成績本不理想的他,再次展現出了驚人的學習能力。在多個老師的精心培養下,錢偉長的物理成績突飛猛進,並在1935年畢業後,成功考取清華大學研究院。

1935年底,錢偉長參加了一二九運動。在此期間,他結識了我黨成員,並開始閱讀先進書籍和馬列著作。次年,他在我黨成員的影響下,加入了抗日救國組織——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

之後,錢偉長作為新型人才,得到了組織的重點培養。他曾遠赴加拿大留學,進入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學習,並用50多天的時間便完成了《彈性板殼內稟理論》,發表於世界飛彈之父馮卡門60歲的祝壽文集內。

1942年後,錢偉長又遠赴美國,師從世界飛彈之父馮卡門,進入加州理工學院噴射推進研究所工作。多年的留學生活,並沒有改變錢偉長的愛國之心。

抗戰勝利後,錢偉長放棄了美國優渥的條件,義無反顧地回到了祖國,並應聘成為清華大學機械系教授,兼北京大學、燕京大學教授。

任職期間,他仍不斷學習,並為我國培養出諸多新型科研人才。

新中國成立後,他先後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科學院學術秘書等職。

1957年,中國力學學會成立,時年45歲的錢偉長當選副理事長。任職期間,他提倡理工合校、重視基礎學科,制定了一系列符合中國國情的教育方案、預案。

那麼,錢偉長究竟享何待遇?

1972年後,錢偉長除了致力於祖國的科研發展工作外,還十分重視教育工作,先後出任了中文信息學會理事長、上海工業大學校長等職。

1983年,錢偉長當選第六屆全國政協二號首長,一舉躋身副國級。由此可知,錢偉長享受副國級待遇。另外,作為國家科研人才的他,國家還會為其下撥一定的研究資金,因此,基本待遇還是不錯的。

2010年7月30日,錢偉長同志在上海安然逝世,享年98歲。

錢偉長同志的一生是學習的一生,革命的一生,他為祖國的現代化發展奉獻了畢生精力,就像2010年感動中國頒獎詞上形容他的話:「從義理到物理,從固體到流體,順逆交替,委屈不曲,榮辱數變,老而彌堅,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學!無名無利無悔,有情有義有祖國!」

相關焦點

  • 錢偉長:畢業於清華大學,45歲任力學學會副理事長,享何待遇
    其中,清華大學物理系是目前國內發展最快、最好的物理系之一。清華大學物理系自成立以來,為我國培養出諸多優秀的新型科研人才,錢偉長就是其中之一。  錢偉長是世界著名的科學家、教育家,23歲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45歲任中國力學學會副理事長。那麼,錢偉長享何待遇?
  • 中國空氣動力學會副理事長張新宇逝世,長期研究超聲速發動機
    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國空氣動力學會方面獲悉,中國空氣動力學會副理事長張新宇同志於2020年4月27日13:39因病去世,享年60歲。公開資料顯示,張新宇,中共黨員,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高溫氣體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空氣動力學會第七屆副理事長。
  • 「大師的大師」葉企孫:13歲考上清華,23歲享譽學界
    科學研究成就卓著  葉企孫生於上海的一個書香門第,自幼聰穎過人,1911年13歲時報考清華學堂,被錄取為第一批學生,但只讀了幾個月,就因辛亥革命回家。兩年後,重新報考,又被錄取。  1918年,葉企孫從清華學校畢業,赴美國芝加哥大學學習物理,除了專業外,他把生活細節與學習聯繫起來。
  •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李恆德逝世 享年98歲
    新京報快訊 據清華大學官方微博消息,中國共產黨黨員,我國著名材料科學家、教育家,我國核材料和金屬離子束表面改性研究的先驅者
  • 沈昌祥魏道政獲中國計算機學會終身成就獎,梅宏任理事長
    沈昌祥魏道政獲中國計算機學會終身成就獎,梅宏任理事長 澎湃新聞記者 張唯 2020-01-12 17:33 來源:澎湃新聞
  • 南方科技大學新校長薛其坤,曾任清華大學副校長,50歲時曾發諾...
    他從2005年起進入清華大學物理系工作,同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3年起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如果僅從履歷上看,1963年出生的薛其坤可謂是順風順水:35歲當教授,41歲就成為中國科學院最年輕的院士之一,50歲攻克量子世界難題,並開始擔任清華大學分管科研的副校長。  但實際上,薛其坤的科研之路並不平坦。
  • 大連醫科大學隋鴻錦教授當選中國解剖學會副理事長
    近日,中國解剖學會第十四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大學召開。大會進行了理事會改選,陸軍軍醫大學張紹祥教授當選為中國解剖學會第16屆理事會理事長,大連醫科大學隋鴻錦教授當選為副理事長,另外還有其他院校的10位教授當選為副理事長。
  • 墨跡天氣當選北京氣象學會理事會副理事長單位
    原標題:墨跡天氣當選北京氣象學會理事會副理事長單位   日前,北京氣象學會第二十一次
  • 35歲晉級教授,41歲當選院士,50歲發現諾貝爾獎級科研成果
    ;41歲成為中國科學院最年輕的院士之一;49歲提出界面高溫超導;50歲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被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楊振寧,稱為是「諾貝爾獎級別」的科研成果;52歲獲中央電視臺「科技盛典」2016年度科技創新人物稱號;53歲獲得首屆「未來科學大獎」,獎金100萬美元。
  • 李恆德院士在京逝世 享年98歲
    原標題:李恆德院士逝世  光明日報北京5月29日電 中國共產黨黨員,我國著名材料科學家、教育家,我國核材料和金屬離子束表面改性研究的先驅者、生物仿生材料的開拓者,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李恆德,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5月28日23時02分在北京逝世
  • 上海生科院上海信息中心連任上海市科學技術情報學會副理事長單位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上海生命科學信息中心繼續當選為上海市科學技術情報學會副理事長單位。  會議由第八屆上海市科技情報學會副理事長、上海信息中心主任於建榮主持,第八屆上海市科技情報學會副理事長、寶鋼情報中心主任盧斌宣讀中國科技情報學會賀信,上海市科協學術部部長潘琪和學會掛靠單位上海圖書館(上海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黨委書記葉汝強分别致辭。
  • 葉企孫:13歲上清華,23歲享譽學界,一生未娶,晚年淪為乞丐
    在上個世紀,有很多人才為祖國的科技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如錢學森、錢偉長等,而他們背後一個共同的老師名叫葉企孫,他13歲上清華,23歲享譽學界,晚年卻淪為一名乞丐,那麼其中有著怎樣的故事?
  • 清華大學顏寧教授,43歲依舊單身:「我不結婚,不欠誰一個解釋」
    學習歷程顏寧教授曾在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就讀,從清華大學畢業出來後,顏寧選擇出國留學深造,她來到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並在該所大學先後完成博士和博士後階段的學業。在國外求學時,顏寧也是遇到了不少的挫折,但是她咬緊牙關,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輕鬆,顏寧教授每天起早貪黑,研究論文,才讓自己能夠順利畢業。
  • 他51歲任央行行長,58歲當選天津市長,70歲退休,今年76歲
    ,今年76歲。  公開履歷顯示,戴相龍,1944年11月出生,江蘇省儀徵市人,1968年8月參加工作,1979年起任中國農業銀行江蘇省分行副處長,江蘇省豐縣副縣長,農行江蘇省分行副行長,農行副行長。
  • 初中學歷,身體殘疾,23歲自學成清華教授,他才是中國的愛因斯坦
    熊慶林繼續問:他是哪所大學的老師?每個人都看著對方。最後,一位江蘇籍的老師想了很久,慢慢地說:我哥哥有一個同鄉叫華羅庚,他在哪裡教過大學!他只上了初中,聽說他是金壇中學的一名事務員。熊慶來不禁驚嘆:一個初中畢業的人,如果能寫出這麼深奧的數學論文,那一定是個天才..他立即決定邀請華羅庚去清華大學。
  • 教育部任命一批高校校領導,再現40歲名校副校長
    1986年9月,17歲的彭剛考入北京大學政治學系,1990年7月本科畢業。當年9月,他進入清華大學社會科學系攻讀碩士學位,1993年3月畢業後留校在人文社科學院工作。 1995年9月至1998年7月,彭剛在職攻讀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學位。
  • 他畢業於清華,48歲立志建造中國首臺射電望遠鏡,被稱天眼之父
    這是南仁東生前接受採訪時說的一句話,現在已經成為了珍貴的錄像資料,2017年9月15日,在天眼一歲生日的前十天,南老先生因搶救無效永遠地離開了我們,現在每每聽到天眼的相關新聞時,人們都會想起這位頭髮花白,聲音嘶啞的老先生,這讓我想起來臧克家曾說過的一句話,有些人死了,他還活著,南仁東活在了所有中國人的心裡。
  • 14歲參加高考,23歲博士畢業,他說:高考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如果經常在西瓜視頻看科技類視頻的朋友,一定要會刷到」科技袁人袁嵐峰「,要麼被他的呆萌僵硬的肢體語言忍俊不禁,要麼被他豐富前沿的科普知識瞬間圈粉,小編就是這樣被他所吸引的。根據公開資顯示:袁嵐峰老師現在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副教授。14歲考入中科大大學,23歲博士畢業,導師為朱清時院士和楊金龍教授。
  • 他是中山大學校長,58歲副部長級,今年64歲,發表SCI論文160餘篇
    曾任華中理工大學教授、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院長、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的羅俊院士,現任中山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副部長級,今年64歲。1982年,羅俊畢業於華中工學院物理化學系,獲理學學士學位,後留校任教。1985年,他從華中工學院研究生畢業。但在當時,華中工學院沒有理論物理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羅俊到中山大學完成畢業論文答辯,由中山大學代為授予理學碩士學位。
  • 23歲與愛因斯坦比肩,僅憑初中學歷自學成清華教授,如今怎樣?
    華羅庚的語文成績也不是很好,寫字還難看,在學校的時候老師同學都不是很喜歡他。甚至他的老師還一度覺得,這個呆頭呆腦的孩子一輩子都不會有出息,希望勸他退學。不過,好在華羅庚父親的堅持下,他才順利地從小學畢業。在初中時,華羅庚的數學天賦完全的展現出來,因為他每次提交的作業都會分別用幾種不同的解法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