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寶寶不哭不鬧學會自主入睡,睡眠聯想真的有效,實踐起來沒難度

2020-11-27 高傲的查查

對於培養寶寶自主入睡能力這件事,很多寶媽都有這樣的無力感:看過很多教程,依然教不好一個寶寶。

在寶寶要睡覺的時候,抱著走動、搖晃哄睡,或者奶睡,仍然是很多媽媽在用的方法,甚至很多時候,寶寶需要哄半個小時以上才能入睡,這往往會令大人筋疲力盡,小孩也養成了不良的睡眠習慣。

如果哄睡這件事對你來說成為了負擔,那麼你可以試著去培養寶寶自主入睡的能力。

培養寶寶自主入睡能力是一件實踐性非常強的事情,照搬各種睡眠書籍裡面的方法不一定有用,實際生活中還需要媽媽多摸索,而書裡的方法則可以借鑑、改進。

關於自主入睡,很多睡眠專家有不同的觀點,有激進的,有溫和的,激進的有哭聲免疫法、延遲滿足法等,溫和的有抱起放下法、睡眠聯想法等。本篇文章主要介紹我個人接受度比較高,對我家寶寶也比較有效的方法:睡眠聯想法。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寶寶的睡眠特點:

父母們需要知道,剛出生的小寶寶是無法控制自己的生理行為的,也就是說,他沒有自主入睡的能力,而是需要大人的安撫(抱著搖晃、輕拍、餵奶等)才能睡著。

到了一定的年紀(大概六個月以後),大多數寶寶可以自己發展自主入睡的能力,當然這不是一個確定的時間,每個寶寶的性格不一樣,有些寶寶需要到一歲才可以自主入睡。

所以在寶寶還小的時候,媽媽需要辛苦一點,跟著寶寶的需求走,等到寶寶三個月以後,他的身體各項機能發展趨於完善,睡眠機制也慢慢成熟,這時他才具備自主入睡的能力,如果媽媽等不及讓他自己發展,則從這個時候開始引導、培養。

自主入睡是寶寶睡眠發展中的一個裡程碑,從需要人哄睡到自主入睡,相當於他從吃飯需要人餵到能自己動手吃,這個改變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需要過程引導的,所以我建議媽媽們選擇溫和的辦法,慢慢來。

以下是我用睡眠聯想法來幫助寶寶培養自主入睡能力的經驗分享:

一開始接觸「睡眠聯想」這個概念是在《嬰幼兒睡眠全書》裡面,當時不以為然,認為寶寶這麼小,怎麼可能懂得聯想。但是後面有幾件小事改變了我的看法。

一是寶寶三個月的時候,我跟寶爸吵架了,其實沒有特別當著寶寶的面吵,但是我們兩個大人的低氣壓情緒明顯影響到寶寶了,當天寶寶總是哭鬧,心情也比平時低落,由此我知道寶寶是可以接收大人傳遞的信號的。

二是關於餵奶的一個小細節,我習慣躺著給寶寶餵奶,餵奶前我會先拿一個枕頭放在寶寶頭頂上方,這是給我自己枕的,然後還會拿一塊小方巾墊在寶寶臉的下方,這是怕寶寶溢奶流到他耳朵裡。這樣做了兩三個月,有一天我發現每當我把枕頭放好寶寶就會特別興奮,當我拿起小方巾的時候他嘴巴就湊過來要吃奶了。於是我知道,他懂得我做這些動作是要給他餵奶了,我無意中給他建立了吃奶的聯想。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我抱他之前習慣把頭髮紮起來,他每次看到我扎頭髮就特別興奮;我帶他出門玩的時候,他看到我開門也會特別興奮。這些都是他由一個事物或者一件事情聯想到另一件事情的實例。

寶寶聽得懂大人說話,能理解大人動作裡面的含義。確認了這兩個關鍵信息之後,我就開始嘗試在晚上睡覺之前給寶寶建立睡眠聯想。

我家寶寶晚上入睡時間通常在八點左右,我會在七點鐘之後陸續將睡眠聯想的事物和事件一一安排。

七點鐘整,我開始給他洗澡,洗完澡給他做撫觸,期間會跟他說:「寶寶洗完澡就可以舒舒服服睡覺啦,媽媽給你放鬆一下等會好睡覺哦」。

撫觸做完後我開始餵奶,邊餵邊跟他說:「寶寶吃飽飽就睡覺咯」。

餵完奶我一般還會跟他玩十分鐘左右,比如讓他翻一下身,消耗一下他的體力,稍微累了會更容易入睡,等到玩得差不多了,我會帶他去拉窗簾,然後跟他說:「天黑了,媽媽拉窗簾寶寶要睡覺了,等睡醒天亮了再拉開哦」。

最後一步是抱著他一起關燈,告訴他關燈要睡覺了。

完成這些程序之後,我會打開安撫玩具的音樂和燈光,他聽著舒緩的音樂,一般十分鐘左右能睡著。

偶爾他遲遲睡不著,我還是會抱著他哄睡,一般幾分鐘也能睡著,然後我會趁著他迷迷糊糊的狀態把他放床上,期間也要告訴他:「媽媽要把你放床上了,寶寶在床上睡才舒服哦」,這樣讓他有心理準備,放下的時候才不會醒,夜裡也能睡得踏實。

夜裡他一般醒來1-2次吃奶,吃完奶繼續睡,有時半夜不知道什麼原因醒了,睜開眼看到有人在旁邊,又會自己重新睡著。

這一套睡眠聯想程序我大概做了半個月,寶寶已經開始慢慢懂得這些事情的含義了,比如晚上我拉窗簾之後,他的情緒就會慢慢安靜下來,直到打開安撫玩具,他基本知道要睡覺了,翻滾幾圈後可以自己入睡。

雖然現在寶寶還沒實現完全的自主入睡,夜裡也不是每次醒來都能立刻睡著,但是我做的這些睡眠聯想已經初見成效,我知道這些他都懂的,只是需要一點時間,我有耐心等他慢慢來。

一些建議:

一、睡眠聯想最好從寶寶出生第一個月就開始建立。

雖然說寶寶三個月以後才具備自主入睡的能力,但睡眠聯想這件事,可以提早開始做。因為睡眠聯想不是一兩天就能建立起來的,每個寶寶接收信息的快慢程度也不一樣,有的需要一兩周,有的則需要一兩個月,所以建立聯想越早開始越好,家長也要有耐心,等待改變慢慢發生。

二、睡眠聯想最好不要是單一的。

保持3-4個物件和事件比較合理,這樣就不會因為某一天這個單一的物件不在而中斷了睡眠聯想,單一的物件也容易讓寶寶形成心理依賴。

三、睡眠聯想最好是固定的。

寶寶對睡眠環境要求比較高,如果入睡時跟入睡後的環境不一樣,他中途醒來發現後會很難重新入睡,比如媽媽哄睡的時候是在客廳,但是晚上他醒來發現自己在臥室,對環境的困惑會讓他中斷睡眠。所以哄睡最好固定在一個場所,睡眠聯想的事件或者事物也最好是可以固定的,比如每天都需要做的洗澡,房間裡的窗簾,每天睡前需要做的關燈動作等等。

四、不要把餵奶當成睡眠聯想。

奶睡是一把雙刃劍,媽媽在這上面嘗到多少甜頭,就得付出多少代價,我之前就特別喜歡奶睡,方便省力,寶寶晚上醒來的次數也不多,但是隨著寶寶越來越大,他對我的依賴也越來越深,夜裡醒來的次數不降反增,令我苦惱不已。

所以晚上睡前,媽媽有必要比入睡時間提前一點餵奶,然後再開始進行睡眠聯想的程序,或者將餵奶作為其中一項睡眠聯想事件,但不能是唯一。

如果寶寶晚上吃著奶睡著了,半夜醒來很可能需要再次餵奶才能重新入睡,如果他知道媽媽就在身邊,還可能頻繁醒來要奶吃,這樣對寶寶和媽媽的睡眠都不好。所以如果可以的話,建議媽媽將奶睡拋棄,同時慢慢戒斷夜奶。

一點參考:

寶寶多大戒夜奶合適?一般一個月內的寶寶需要不定時吃奶,夜奶可能是無數次;兩三個月大的寶寶,一般夜間進食次數應控制在兩次;到了三四個月,就可以減少為一次;五個月以上,則可以完全捨棄。媽媽們可以逐漸減少夜奶的次數,以及拉長每一次餵夜奶的間隔,以此來慢慢給寶寶戒斷夜奶,把夜晚時間還給睡眠。

當然這是睡眠專家們給出的建議,但其實寶寶一歲前晚上保持一到兩次夜奶都是正常的,只要不形成依賴,不影響睡眠質量,就是良性的需求。

與自主入睡相輔相成的睡眠習慣:

一、培養規律睡眠習慣。

規律的睡眠對寶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很重要,白天和晚上的睡眠是相輔相成的,白天獲得充足的睡眠,寶寶的情緒會更穩定,晚上入睡就會更加容易;寶寶晚上睡夠了,白天玩耍會更專注投入,玩夠了、玩累了,等到小睡的時候也會更容易入睡。

家長可以根據寶寶所處月齡所需的睡眠時間,以及寶寶以往睡覺的時間點,制定出大致的睡眠時間表,比如上午小睡在9:00-10:30,下午的小睡在2:00-4:00,晚上入睡時間在8:00。具體怎麼安排,需要家長根據自己寶寶的具體情況而定。

各個年齡段孩子的睡眠時間參考:

《法伯睡眠寶典》 給出的參考範圍:

《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給出的參考範圍:

不同的育兒專家給出的參考標準不一樣,我的建議是:取高保低。拿6個月大的寶寶舉例子,上面兩張圖表中,法伯給出的標準範圍是11-13個小時,西爾斯給出的標準範圍是14-16個小時,那麼我們就爭取能睡夠16個小時,實在做不到,也要保持11個小時的最低限度。

二、養成接覺習慣。

每個人都有睡眠周期,我們每天晚上的睡眠時長是被數個睡眠周期連接起來的,從淺睡眠到深睡眠再到臨近清醒,這是一個大致的睡眠周期,成年人的睡眠周期比較長,而且在睡眠周期結束後,可以很容易地進入下一個睡眠周期。而寶寶的睡眠周期則很短,大概只有50分鐘,很多寶寶在一個睡眠周期結束後很難再次入睡,所以家長需要幫助寶寶接覺,或者引導寶寶學會自己接覺。

圖片來自《嬰幼兒睡眠全書》

自主接覺也是自主入睡中的一種,或者說是自主入睡中的一環,如果寶寶不能順利接覺,即便在最初入睡時可以自主入睡,然而睡眠總是被中斷,也達不到高質量睡眠的目的。

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都不習慣給寶寶接覺,寶寶醒了就以為他真的醒了,開始逗他玩,事實上寶寶並沒有得到充足的睡眠,一般小月齡的寶寶每次睡眠要達到45分鐘以上才是有效睡眠,是真正能夠促進身體和大腦發育的,所以給寶寶接覺非常重要。

關於接覺,要細說起來篇幅很長,這裡簡單介紹幾種方法:

1、嘗試讓寶寶自己接覺。

如果寶寶中途醒來,家長睡在旁邊的話先暫時不要動,或者裝睡,總之不要跟寶寶有眼神接觸,一般安全感較強或者低需求的寶寶可以自己重新入睡,如果他持續哭鬧了,家長再進行下一步。

2、家長安撫幫助接覺。

讓他自己接覺失敗後,家長就必須要介入了,介入的時候可以先從輕怕開始,如果輕拍還不管用,則抱起來走動,直到他重新入睡再放下。

3、提前接覺。

家長觀察到寶寶每次大概會在哪個時間點醒來,在醒來之前提前安撫。比如寶寶一個周期可以睡50分鐘,家長則可以在45分鐘的時候把他抱起來,等到55分鐘他再次進入深度睡眠之後再放下。

引導寶寶自主入睡的方法很多,家長們可以選擇溫和的方法多嘗試,同時多觀察寶寶的性格,找到最適合自己寶寶的那一種。

如果小月齡的寶寶實在不願意接受引導,那家長也要平常心看待,在寶寶睡眠這件事上不要過度焦慮,相信等他慢慢長大,總有一天他會自己學會自主入睡的。

參考文獻:

1.[美]查理德·法伯著,戴莎譯.法伯睡眠寶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美]威廉·西爾斯著,邵豔美 等譯.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M].海南:南海出版社,2019

3.劉豔華著·嬰幼兒睡眠全書[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

相關焦點

  • 活用「6大金質睡眠法」,把握黃金睡眠期,輕鬆訓練寶寶自主入睡
    莉莉(化名)的寶寶已經8個月了,仍然是個妥妥的小「睡渣」,每次入睡不是靠奶睡就得靠抱睡。奶睡相對抱睡輕鬆些,一般十分鐘便能讓寶寶入睡;可每次抱睡不花上半小時真的是難以入睡,時不時還會出現「落地醒」。每次莉莉想訓練寶寶自主入睡,可基本都以寶寶哭鬧、莉莉的不忍心中斷。
  • 為啥寶寶被抱起來走就不哭了,大人一坐下又哭不停?答案很暖心
    即便是寶寶被抱著睡著的時候,只要感知到自己坐下,寶寶似乎能時時刻刻監測到,震動模式又開啟了,寶媽實在是太難了。而這種情況並不局限於白天,有時候晚上都是如此,這樣下去,用不是半個月,寶媽的身體就吃不消了。寶寶的身體發育沒問題,可是寶媽就先支撐不住了,那麼大家也一定非常的好奇,為啥寶寶被抱起來就能停止哭鬧,寶媽坐下孩子就又開始哭呢?
  • 寶寶愛鬧夜?不睡覺?沒關係,這5招幫助寶寶快速入睡
    經常聽到很多家長抱怨寶寶晚上總是睡不著,凌晨還吵,睡不著。但是白天工作太累了,早就想休息了,不然第二天就沒精神上班了,真的很沮喪。所以今天就來說說怎麼讓寶寶安心睡覺吧。二、寶寶晚間不睡覺的原因根據育兒專家的說法,有可能是寶寶在入睡前因為過度的皮膚擾動而導致晚上不睡覺,從而導致過度興奮。還有,睡前吃太多會讓寶寶坐立不安。再者,像發燒、腹痛、咳嗽、皮疹等。也會使嬰兒難以入睡。還有,媽媽們要注意,寶寶煩躁不安,睡著後2-3小時醒來是正常的。這個時候,不要馬上接寶寶。你可以輕輕拍拍他的身體,讓他再次入睡。
  • 斯坦福研究表明:睡眠時間長的寶寶智商更高,附「哄」睡指南
    步驟一:把握寶寶入睡信號,及時安撫寶寶入睡寶寶出現了如下情況,代表寶寶困了,這時家長要及時進行「哄」睡:①寶寶出現打哈欠、揉眼睛的動作;②寶寶吸吮動作越來越不明顯,越來越慢;③寶寶開始對家長的逗樂方式或是周圍事物不感興趣;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代表寶寶過度疲倦了,下次家長要提前20~30分鐘進行哄睡:①寶寶開始產生哭鬧
  • 不哭就讓娃睡通宵?這才是最有助大腦發育的睡眠訓練!
    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只要困了就開始拼命哭,怎麼抱著哄也不管用了。從晚上八點能一刻不停地哭到凌晨兩點。曾懷疑缺鈣,做了微量元素檢查卻是正常。這位朋友在孩子的睡眠問題上遵循著一個原則,就是要順著孩子——睡著了就不弄醒她,醒著就不去刻意哄睡。聽起來這位朋友的做法很符合蒙特梭利所說的follow the child,跟隨孩子。
  • EASY育兒法實踐詳解
    關注我:專注於嬰幼兒睡眠問題及高需求寶寶的養育每個人都想知道,如何擁有一個天使寶寶。平時乖巧不哭不鬧,放下就能睡著,從小就能一覺到天亮——讓媽媽覺得有孩子和沒孩子的生活幾乎沒有區別,依然自由又多彩!程序」育兒法,培養出一個作息規律、情緒溫和、能自主入睡的天使寶寶。
  • 生完孩子坐月子,嬰兒不哭不鬧爸媽暴怒,背後原因讓人震驚
    聯想到最近幾天,本來喜歡哭鬧的「睡渣」寶貝不哭也不鬧了,連帶去醫院拍片的時候都睡得憨甜沒有醒,虞女士對此產生了疑慮。虞女士堅持給自己的孩子純奶粉餵養,且期間沒有更換過奶粉,按理來說這樣餵養的寶寶大便應該是正常的黃色,不應該出現拉黑色便便的情況,而月嫂在回應此事時吞吞吐吐的,說是雖然記錄單上寫了黃色大便,但有給虞女士反映過孩子大便發黑的情況;虞女士卻表示沒有收到這樣的反饋,兩人各執一詞。
  • 寶寶晚上老哭不睡覺?3招養出「睡神」寶寶,比抱著轉圈管用多了
    文|秘籍君前幾天出門看見隔壁鄰居王女士,又是黑著眼眶進的電梯,一看就是沒睡好。這也難怪,她家寶寶是出了名的睡渣寶寶,一到晚上能嚎的隔壁四鄰都聽見,為了防止擾民,經常大半夜的還在小區花壇那轉悠,經常可以看見她和老公輪流抱著寶寶在哄睡。
  • 能讓寶寶立刻不哭的5S安撫法!帶娃必須會的技巧!(附詳細圖解)
    寶媽們有沒有遇到這種情況:寶寶特別愛哭,特別是剛剛出生的那一兩個星期,一檢查既不是冷了、熱了,也不是餓了、尿布溼了等等,寶寶就是愛哭。寶媽注意了,這種哭泣可能是寶寶留戀媽媽子宮的環境,因不安而哭泣,那麼,這種情況該怎麼安撫寶寶呢?今天要教寶媽的是5S安撫法,可以讓0~3個月的寶寶立即不哭。好好利用5S法,它會減少你許多崩潰時刻。
  • 寶寶睡眠倒退期,巧用方法不再「落地醒」
    第一時期:4月齡為什麼寶寶到了4個月的時候,會出現第一次倒退期呢?第一是由於寶寶學會了翻身,白天的運動量增大,大腦總是處於興奮的狀態,晚上入睡就會比較困難。第二是因為寶寶已經對抱睡等方式產生了依賴。解決方法:減少一次白天的小覺時間,有助晚上較早入睡;適度進行睡眠訓練,建議睡前儀式感(具體方法在後面會提到)。
  • 寶寶入睡困難,頻繁夜醒?那是人類進化的必然產物,父母不必焦慮
    睡覺不應該和吃飯、上廁所一樣屬於人類的本能,為什麼最需要睡眠的嬰兒自己不能獨自睡覺,而需要父母抱睡?我想從人類的進化史方面了解為什麼嬰兒會頻繁夜醒。《養育女孩》這本書給了我一個非常完美的解答。那些很容易深度睡眠,一覺到天亮的孩子,不容易發現危險,因此從人類進化優勝劣汰中,存活下來的都是時刻保持機警的孩子。看到這裡你就會明白,為什麼在小寶寶入睡的時候喜歡讓大人抱著他們並且在屋裡面溜達,因為這樣他們覺得最有安全感。
  • 三步讓孩子養成睡眠好習慣
    比如一開始幾個月,都是跟著太陽一起醒,而當時剛好是夏天(崩潰),當媽的也沒辦法再繼續睡。在4個多月的時候謎一般的學會了自己睡覺,扔床上自己玩累了就趴下睡覺,老母親感到無比的欣慰。可是好景不長,過了一個月這個技能又謎一般地丟失了。過了半歲,我一直嘗試著給端端斷夜奶,但是端端總是斷斷續續地半夜醒來,有時候拍一拍又睡著了,有時候不吃兩口就能跟我比誰更能抗,最後都是我繳械投降。
  • 寶寶總是夜醒怎麼辦?快試試這 2 種方法
    如果寶寶忽然開始頻繁夜醒,大多是因為生長發育引起的,比如長牙期、猛長期、大動作發育期等。這種夜醒一般只會持續 7~10 天左右,就會自己好起來,無需特殊處理。 只有夜醒現象持續 1 個月以上,並且每次都需要爸媽輔助才能重新入睡,才需要進行幹預訓練。
  • 為啥寶寶睡前總會「哭鬧」?不是不困,而是向我們傳達這3種信號
    有時候明明沒有做錯什麼,但是面對孩子不尋常的行為,也常常會嚇出一身冷汗!有些寶媽就反映說:每天晚上到了入睡前的那段時間,寶寶總會哭鬧不停,每次哄半天,但是收效甚微,自己看著心疼不說,關鍵是找不到解決方法干著急。寶寶睡前總哭鬧,難道是因為不困嗎?
  • 孩子總是不按時睡覺,規律作息養成法,讓孩子自主入睡
    但是隨著寶寶年齡增大,對新鮮事物的興趣越來越濃烈,這就導致不好管理了。尤其是對於孩子晚上總是不按時睡覺這件事,不知讓多少家長為之頭痛!那麼有沒有什麼讓孩子自己乖乖的上床睡覺的好辦法呢?首先我們需要知道孩子為什麼總是不按時睡覺!在這個問題上進行倒推反思,從而得出我們的答案。
  • 寶媽懊惱:寶寶抱著走不哭不鬧,剛坐下就開始作妖!原因找到了!
    我相信帶過孩子的寶媽都會有這麼一個印象,就是寶寶有段時間特別「奇葩」的習慣!什麼習慣呢?就是你抱著孩子走動的時候特別乖巧,讓你誤以為我孩子怎麼這麼懂事安靜啊!欣喜若狂!正想著抱累了為娘休息片刻吧!屁股往凳子上那麼輕輕一坐,瞬間打臉了!
  • 「科學養育」這9個錯誤家長經常犯,會影響寶寶睡眠!
    錯誤3:搖著寶寶睡當寶寶哭鬧不願入睡時,一些性急的媽媽往往會把寶寶抱起來搖一搖,晃一晃,或者把他放在搖籃裡搖來晃去。其實,這樣入睡有一種潛在的危險。由於小寶寶的大腦尚未發育完全,搖晃會使寶寶的大腦在顱骨內不斷晃動,造成腦部小血管破裂,顱內出血。即便沒有發生以上情況,也會讓寶寶養成不搖晃就不能入睡的壞習慣。
  • 白天叫不醒晚上不睡覺,寶寶晝夜顛倒,超過這個月齡就要改善了
    從寶寶的胃容量發展來說,出生一周內的寶寶胃容量才45-60ml,吃飽後,不能堅持很長的時間,最多2小時左右,所以晚上也會頻繁醒來吃奶。也就是說,他想睡,胃也不讓他睡。所以,剛出生幾天的寶寶無法分清白天和黑夜,會繼續按照在子宮時的睡眠規律睡眠。特別是住院期間,不是這個孩子哭就是那個孩子鬧,病房裡人員也多、聲音也雜,孩子就不會有很好的睡眠規律,晝夜顛倒是稀鬆平常的事情。
  • 寶寶不願做「伏地魔」,三個月還一趴就哭,寶媽學會引導很重要
    寶寶成長發育有一句口訣:一看二聽三抬頭、四撐五抓六翻身……執筆:安野風編輯:安野風定稿:歐陽比文三個月了還不會抬頭的寶寶,可能是在寶媽懷裡「安逸」慣了,想讓寶寶鍛鍊學會自己趴,寶寶卻不願意做「伏地魔」,往往哭給你看來抗議。
  • 「哄娃兩小時,睡眠5分鐘」,不靠譜的哄睡方式,小心害了孩子
    「哄娃兩小時,睡眠5分鐘」,尤其是這些不靠譜的哄睡方式,小心會害了孩子!1、喝奶睡覺:有的寶媽只要寶寶一哭,就把奶給寶寶喝奶,喝著奶睡覺可不是一個好習慣。臨睡時吃太多東西會造成寶寶的胃腸負擔加重,也會打亂消化液的正常分泌,這樣寶寶就會感到胃不舒服,而睡不踏實。而且對於小寶寶而言,在入睡時昏沉沉的狀態下喝奶也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容易發生嗆奶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