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開發出新的N-和O-糖蛋白組學分析方法

2021-01-15 科學網

研究人員開發出新的N-和O-糖蛋白組學分析方法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10 13:47:21

美國密西根大學Alexey I. Nesvizhskii研究團隊開發出新的N-和O-糖蛋白組學分析方法。該項研究成果於2020年10月5日在線發表在《自然—方法學》雜誌上。

研究人員提出了MSFragger-Glyco,一種MSFragger搜尋引擎的糖蛋白組學模式,用於快速靈敏地識別N-和O-連接的糖肽和開放式聚糖搜索。重新分析最近的N-糖代謝組學數據使得注釋的糖肽譜匹配數(glycoPSM)比以前報導的多80%。在已發布的O-glycoproteomics數據中,當搜索與原始搜索相同的聚糖時,這一方法所標註的glycoPSM的數量增加了一倍以上,而當擴展搜索以包括其他聚糖成分和其他修飾時,這一方法實現了4至6倍的增加。

 

擴大的搜索範圍還顯示了許多硫酸化和複雜的聚糖,它們仍然保留在原始搜索範圍內。MSFragger-Glyco極大地改善了譜注釋,並結合了基於索引的評分速度,從而可以全面分析糖蛋白組學數據並闡明糖基化的許多作用。

 

據悉,完整糖多肽的富集和質譜分析方法已經產生了大規模的糖蛋白組學數據集,但是解釋這些數據仍然具有挑戰性。

 

附:英文原文

Title: Fast and comprehensive N - and O -glycoproteomics analysis with MSFragger-Glyco

Author: Daniel A. Polasky, Fengchao Yu, Guo Ci Teo, Alexey I. Nesvizhskii

Issue&Volume: 2020-10-05

Abstract: Recent advances in methods for enrichment and mass spectrometric analysis of intact glycopeptides have produced large-scale glycoproteomics datasets, but interpreting these data remains challenging. We present MSFragger-Glyco, a glycoproteomics mode of the MSFragger search engine, for fast and sensitive identification of N- and O-linked glycopeptides and open glycan searches. Reanalysis of recent N-glycoproteomics data resulted in annotation of 80% more glycopeptide spectrum matches (glycoPSMs) than previously reported. In published O-glycoproteomics data, our method more than doubled the number of glycoPSMs annotated when searching the same glycans as the original search, and yielded 4- to 6-fold increases when expanding searches to include additional glycan compositions and other modifications. Expanded searches also revealed many sulfated and complex glycans that remained hidden to the original search. With greatly improved spectral annotation, coupled with the speed of index-based scoring, MSFragger-Glyco makes it possible to comprehensively interrogate glycoproteomics data and illuminate the many roles of glycosylation. MSFragger-Glyco allows identification of N- and O-linked glycopeptides using the localization-aware open search strategy of the MSFragger search engine.

DOI: 10.1038/s41592-020-0967-9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2-020-0967-9

相關焦點

  • Glyco-DIA:定量分析O-糖蛋白的新方法
    Glyco-DIA:定量分析O-糖蛋白的新方法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1 17:21:15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Sergey Y.
  • Cell:人類結腸癌蛋白質基因組學分析揭示出新的治療策略
    這項研究強烈支持對腫瘤組織的全面特徵描述,並以此作為指導進一步研究的手段,以便開發早期的診斷策略和新的治療方法。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9年5月2日的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Proteogenomic Analysis of Human Colon Cancer Reveals New Therapeutic Opportunities」。
  • 科學家開發出新型定量蛋白質組學分析方法
    科學家開發出新型定量蛋白質組學分析方法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6 11:45:11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Joshua J. Coon、Jesse G.
  • 人血清N-連結糖基化蛋白質組學研究獲進展
    國際蛋白質組學期刊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 在線發表了由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楊福全團隊和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付巖團隊在人血清N-連結糖基化蛋白質組學研究中所取得的進展「Large-scale Identification
  • 【科技前沿】MCP報導人血清N-連結糖基化蛋白質組學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2020年2月29日(北京時間),國際蛋白質組學領域權威期刊《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在線發表了由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楊福全研究員團隊和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付巖副研究員團隊在人血清N-連結糖基化蛋白質組學研究中所取得的重要進展「Large-scale Identification of N-linked Intact
  • 9文聚焦:宏基因組學與微生物組分析方法和工具
    宏基因組學,菌株水平,絕對豐度,分析方法和工具,注釋,噬菌體。、樣本採集和生物信息分析指南(綜述)Chinese Medical Journal——[1.585]① 本綜述為醫學研究人員,特別是那些沒有生物信息學背景的研究者提供簡單易懂的微生物組學知識;② 介紹了基本概念,例如微生物群(microbiota)、
  • 研究人員開發了3D列印牛奶產品的簡單方法 | 章魚通
    信貸: SUTD新加坡技術和設計大學(SUTD)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方法,在室溫下對基於千年的產品進行直接墨水列印,同時保持對溫度敏感的養分。3 - D食品印刷是通過不同的印刷方法實現的,包括廣泛使用的選擇性雷射燒結法和熱熔爐外洩法。然而,這些方法並不總是與某些類型食物中發現的對溫度敏感的營養物相容。
  • 首屆中國計算蛋白質組學研討會在京召開
    蛋白質組學的興起帶動了質譜技術的快速發展,而質譜技術的進步則拓寬了蛋白質組學研究問題的廣度。隨著蛋白質組學的興起,特別是質譜技術的快速發展,蛋白質組學研究中產生的數據規模越來越大。
  • 賽默飛:蛋白質組學技術在病毒感染致病機制的亮點研究
    近年來,組學研究成為生命科學基礎研究領域的重點,對於病理、毒理學、藥物動力學等具有重要價值,相關高水平學術期刊大量報導了科研人員利用組學技術開展的病毒致病病理學的研究成果,也對於此次疫情的進一步研究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 復旦團隊創建精準N糖蛋白質組學分析方法
    復旦團隊創建精準N糖蛋白質組學分析方法央廣網上海9月6日消息(記者傅聞捷)近日,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和化學系教授楊芃原團隊、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賀思敏團隊以及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上海)研究員黃超蘭團隊合作,發表了基於質譜的高通量糖基化肽段分析方法pGlyco2.0,為精準
  • 蛋白質組學研究進展與趨勢
    去年在瑞士成立的GeneProt公司,是由以蛋白質組資料庫「SWISSPROT」  著稱的蛋白質組研究人員成立的,以應用蛋白質組技術開發新藥物靶標為目的,建立了配備有上百臺質譜儀的高通量技術平臺。而當年提出Human  Protein  Index  的美國科學家Normsn  G.  Anderson也成立了類似的蛋白質組學公司,繼續其多年未實現的夢想。
  • 2018年基因組學研究盤點
    目前研究表觀基因組學的研究人員不得從成千上萬個細胞中提取DNA和相關的表觀遺傳學物質來得到一份樣本,隨後他們會對樣本進行生化分析來確定表觀遺傳學物質是否存在。本文中,研究人員學習了更多內容,比如他們通過研究鑑別出了健康細胞和疾病細胞表觀基因組學的差異。
  • 食品組學:食品分析現在和未來的挑戰(3)
    因此,為了提高分析的回收率、降低檢出限、減少分析時間或基質效應,強有力的分析方法一直在不斷的發展當中。有趣的是,如今無論是開展研究還是監測項目,以及由此界定法規的檢測限和執法,方法驗證都是必須的。食品工業當中和食品分析相關的其他分析化學方法的應用包括:監控食品生產/操作鏈中的關鍵點,食品工業中加工過程的分析控制、快速在線篩選方法的開發、將研究方法轉化為常規實驗室可用的方法的驗證計劃等。
  • 食品組學:食品分析現在和未來的挑戰(5)
    根據這一食品組學研究方法,食物成分的影響結果可通過基因組學/轉錄組學/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得到,從而了解食物在分子水平上的生物活性和其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食品組學的關注點與醫學和生物科學相一致,通過充足的食物攝入量和所謂的保健食品的開發來預防疾病。從這方面來說,我們對許多物質對於人體健康影響的論斷或許太早,對於其他對健康有影響的因素也是如此,它們的具體影響依然在研究當中。
  • 青年才俊上演計算蛋白質組學頭腦風暴——記CNCP 2016新技術
    針對這個問題,鄭勇博士研究組通過以IP-MRM為基礎的方法,根據Shc1複合信號跟蹤其空間和實時變化。研究人員進一步將這種方法與生化和基因技術結合,研究組發現Shc1以特殊的方式對EGF有即時的反應,包括明顯的磷酸化和蛋白質相互作用。研究人員成功發現Shc1與一種抑制蛋白產生相互作用,是一種快速綁定蛋白基團能夠激活促有絲分裂/存活通路,蛋白複合物圍繞Shc1的裝配變化在細胞間非常顯著。
  • 靶向單細胞多組學方法,可在低深度下同時檢測蛋白表達和低豐度轉錄組
    近日,美國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所開發了一種新的多組學方法,通過將高通量靶向轉錄組學方法與蛋白質檢測相結合,可在單次試驗中同時分析約500個基因,並檢測2×104個細胞的40多種蛋白質。
  • 南土所褚海燕組綜述微生物組學的技術和方法及其應用
    因此, 該文首先介紹了微生物組學的基本概念及其發展簡史, 其次簡述了微生物組學研究的相關技術和方法及其發展歷程, 並進一步闡述了微生物組學的技術和方法在生態學研究中的應用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最後從技術、理論和應用層面闡述了未來微生物組學技術和方法發展的前沿方向, 並提出了今後微生物組學研究的優先發展領域。
  • 糖基化N-聚糖的分析方法、挑戰和展望
    在本文中,將對N-糖基化對蛋白質生物學影響進行說明,連同用於闡明蛋白質藥物的N-糖基化特徵的一系列分析技術進行介紹,並討論了糖分析方法未來的發展方向。分子生物學通過DNA、RNA、蛋白質為中心的生物學信息學技術,補充了PTM的全部功能,包括磷酸化,脂化,N-乙醯化,泛素化和糖基化-碳水化合物結構(寡糖)蛋白質形成的糖蛋白。
  • 【代謝組學】核磁共振和質譜的優缺點—針對代謝組學研究
    核磁共振和質譜的概述2. 核磁共振和質譜的技術比較1.核磁共振和質譜概述1.1 代謝組學技術概述代謝組學分析可分為靶向分析和非靶向分析。非靶向分析側重於樣本中代謝物總量(「指紋」)的代謝譜分析。 核磁共振通常用於代謝組學指紋圖譜研究。
  • 「蛋白晶片法or質譜法」蛋白質組學研究方法的選擇及比較
    (MS)是兩種適用於蛋白質組學研究的流行工具。經常會有人將兩種方法進行比較,科學上很難有一勞永逸的方法,每一種方法都有其優勢和局限,有各自的用武之地。那麼,研究蛋白質組學應該如何選擇更合適的研究方法呢?以下將從六個主要方面進行比較和推薦。近年來,高通量技術平臺的開發大大推動了蛋白質組學研究工作。這些適用於蛋白質分析和標誌物開發的平臺讓研究人員能夠在單次分析中檢測數千種蛋白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