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大躍進」 第2頁:「人民公社化」運動 第3頁:國產第一輛轎車試製成功
大躍進
1957年9月,在中共八屆三中全會上,毛澤東認為1956年對經濟工作中過急情況的糾正是「反冒進」。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農業發展綱要十四條(修正草案)》,這實際是農業「大躍進」的綱領。會後,全國大部分省、自治區召開黨的各級幹部會議,傳達貫徹三中全會精神,積極準備掀起工農業生產的高潮。
11月13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提出了「大躍進」的口號。1958年5月召開的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是發動「大躍進」運動的一次重要會議。會議制定了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通過了第二個五年計劃,提出了一系列不切實際的任務和指標。在這之後制定的1958年國民經濟計劃的第二本帳的主要指標過高,造成了經濟工作中的急於求成和急躁冒進。
從1958年11月開始,中共中央開始糾正「大躍進」運動中的問題。中央多次提出調整經濟指標,「壓縮空氣」,並著手解決經濟工作中的問題。到1960年冬,隨著黨中央開始糾正農村工作中的「左」傾錯誤,「大躍進」運動也被停止。1962年1月召開的7千人參加的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初步總結了「大躍進」中的經驗教訓,開展了批評和自我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