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對兩列變量,其中一列是稱名變量,另一列是連續變量,適合計算其( )
A.積差相關B.斯皮爾曼等級相關
C.肯德爾和諧係數D.點二列相關
2.樣本標準差的表示符號是( )
A.QB.MO
C.σD.S
3.當自由度趨近於無窮時,χ2分布( )
A.趨近於正態分布B.趨近於t分布
C.趨近於標準正態分布D.趨近於F分布
4.對160名大學生的一個問題的態度調查中,男生中有20人回答了肯定,40人回答了否定,女生中有40人回答了肯定,60人回答了否定,女生持肯定態度人數的理論次數是( )
A.40B.35.5
C.60D.37.5
5.用數字符號'1'表示男性,用'0'表示女性,及用六位數字組成全國各地的郵政編碼等,這些變量都是( )
A.順序變量B.等距變量
C.稱名變量D.比率變量
6.每一個觀測值都加上一個常數C後,則計算得到的標準差和方差,( )
A.標準差不變,方差等於原方差加上常數C
B.標準差等於原標準差加上常數C,方差不變
C.標準差擴大C倍,方差擴大C的平方倍
D.都不變
7.五選一的選擇題100道,考生全憑猜測作答,問平均能答對多少道?( )
A.25B.50
C.20D.80
8.一組數據7 3 8 6 1 7 5,用何種集中量數作為其代表值更好?( )
A.眾數B.算術平均數
C.幾何平均數D.中數
9.存在因果關係的變量,其相關係數為( )
A.0B.1
C.0.5D.0.9
10.已知一組數據是6 9 10 10 11 14 14 16,則 的值是( )
A.8B.10.8
C.7.6D.13.5
11.以下哪個不是判斷估計量優劣的標準?( )
A.變異性B.無偏性
C.有效性D.一致性
12.概率的取值範圍是( )
A.(0,1)B.[0,1]
C.(-1,0)D.[-1,1]
13.反映樣本特徵的量數統稱為( )
A.樣本統計量B.樣本參數
C.總體參數D.總體統計量
14.單因素完全隨機設計方差分析df總為( )
A.K-1B.N-K
C.N-2D.N-1
15.同一組學生的數學成績與物理成績的關係是( )
A.因果關係B.共變關係
C.函數關係D.相關關係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
16.1904年美國人桑代克寫的______可以認為是世界上第一本有關教育與心理統計學的專著。
17.雖然隨機變量事先無法確定,但仍有其特點,即離散性、變異性和______.
18.必然事件發生的概率為______.
19.一組數據25 30 40 36 50 20的理論眾數是______.
20.標準正態分布的標準差為______.
21.4×5列聯表的自由度為______.
22.散點圖是用平面直角坐標系上的點的散布圖形來表示兩種事物之間的相關性及______.
23.自一副洗好的撲克(52張)中每次抽出一張,問抽出一張4的概率為______.
24.所謂次數分布,指的是一批數據中各個不同數值所出現的次數情況,或者是指一批數據在量尺上各______所出現的次數情況。
25.教育與心理實驗設計的基本內容包括隨機區組實驗設計、析因實驗設計和______.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26.推斷統計學
27.地位量數
28.概率的統計定義
29.點估計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
30.簡述積差相關係數的應用條件。
31.簡述方差分析的功能。
32.簡述回歸分析的主要內容。
五、簡單計算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33.1975年上海市區6歲男童的體重的平均數為19.39公斤,標準差為2.16公斤,身高的平均數為115.87釐米,標準差為4.86釐米。問身高發展與體重發展相比哪方面差異程度大?
34.在語文測驗中,四年級的平均分數28,標準差是4.8;五年級的平均分是31.60,標準差是4.0,問四年級有百分之幾的學生在五年級的平均分之上?
35.某校對高中一年級學生進行英語水平測試,測試後從中抽取的9個考生的成績為83,91,62,50,74,68,70,65,85,試對該年級考生的該次測試成績均值作區間估計。(α=0.05)
六、綜合計算題(本大題15分)
36.隨機抽取文、理兩科大學生各一組參加推理測驗,已知測驗成績服從正態分布且總體方差相等。測驗結果數據為:文科生13名,平均分數89分,標準差11分;理科生15名,平均分數80分,標準差9分。請問文理兩科大學生在這個推理測驗上的得分有無顯著差異?(α=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