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魯東菜不放味精和香油,味極鮮改為釀造醬油……」24日上午從8點30分至12點,來自省內的7名魯菜專家在福山區質檢分局會議室,現場對13種魯東菜標準進行審定,各項標準在專家的質疑、求證、討論中漸漸成形。
切蔥、姜、蒜精確到釐米 「標準中很多符號表述前後不一致,比如時間,有的地方用中文「分鐘」表示,有的地方則直接用英文表示……」現場,省烹飪協會副會長孫嘉祥第一個站出來,毫不留情地提出了自己發現的問題。此外還有食鹽和鹽,也應全部更換為統一的食鹽;大料和八角,名字應前後一致;與此相同的,還有料酒和燒酒,都應得到規範。
「這蔥、姜、蒜怎麼切、切成絲有多長也應該具體表述。」山東旅遊職業學院教授趙建民說,有的菜用薑片,有的則用薑絲,片多厚、絲多長要精確到釐米。還有菜的切法,第一步怎麼切,切多少應該注釋清楚。
評審專家翟振光指出,不同風味的火腿在口感上差別很大,魯菜所使用的火腿都是金華火腿,必須在標準中加以注釋。」另外,油鹽醬醋,有些用量表示模糊不清;香油和芝麻油,它是一種油,要統一名稱為「芝麻油」。
原料精確到克時間精確到分 「放少許鹽,水適量,標準中不該出現這樣模糊字眼,我建議具體定義。」評審專家王斌說,該放幾克鹽、放多少水要用數字說明。
據了解,在張吉順和王良兩位廚師大家的廚房裡,有一架天平秤,他們需要對上百種原料一一稱重。張吉順以糟溜魚片為例解釋說,「發源於福山的糟溜魚片要加什麼配料,鹽加1克還是2克,加多少適合大眾口味,這些都要精確到克,並且都需要寫到標準裡。」
「標準是唯一的,精確是基本。」審評專家陳秋說。審定完標準術語及草案中存在的一些通病後,各位專家又對13道菜品挨個進行了仔細修改。在對通天燕菜這道菜和紅燒全家福這兩道菜審定時,每道菜專家們竟修改達三十多處,用了兩個小時。
韭菜炒海腸要用韭黃炒 「不同季節韭菜口感不同,韭菜炒海腸用老韭菜還是嫩韭菜?」當討論至「韭菜炒海腸」時,烹飪大師翟振光提出這一問題,瞬間引起評審組的大討論。
「老韭菜肯定不行,吃起來塞牙!」煙臺市福山區福源大酒店經理張吉順(標準起草人)說,用嫩韭菜炒出來才好吃,海腸更不能炒老了。「用韭黃炒這道菜最好,這一點是否應在標準中註明?」翟振光的提議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同。
「拔絲蘋果也是,用鮮蘋果,但是用什麼樣的鮮蘋果呢?」魯菜特級大師郭延祥同時提出對「拔絲蘋果」這道菜的異議,「紅富士、國光……」各種蘋果各有口味,用不同蘋果做出來的拔絲蘋果口味肯定不同。「紅富士是咱煙臺最有名的蘋果,新鮮蘋果改為紅富士蘋果咋樣?」張吉順提議道,他還從頭至尾把菜的做法、紅富士口感說了一遍,弄得現場幾位人士不自覺地拿起桌子上的蘋果吃起來。 李園園
推薦閱讀
根據濱海路大貨車運行特點,交警四大隊組織警力將凌晨1:00—4:00的時間段,作為濱海路大貨車違規通行管控的重點,專門成立機動夜查小組,採取定點檢查和全路段警車流動巡查。下一步,交警部門將不定期、不定時組織針對濱海路大貨車違規通行的專項整治,最大限度消...[詳細]
1月8日上午,煙臺市公安局福山分局在全區統一開展了「110宣傳日」現場集中宣傳活動。福山公安分局政委王長君、副局長馬紅軍親自深入主宣傳會場,與民警一起參加宣傳諮詢活動,面對面解答群眾諮詢。[詳細]
今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從教育部門了解到,2018年煙臺市十大教育新聞正式對外公布。2018年,煙臺教育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深化改革為動力,補短板、提質量,優結構、強保障,各級各類教育持續健康發展,向著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加快邁進。[詳細]
新年伊始,一個利好消息給長島帶來了發展的新機遇。 1月7日上午,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工委、管委掛牌儀式在長島舉行。此舉標誌著長島的保護發展將正式按照綜試區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模式推進。 長島的生態建設布局從去年就開始構建。2018年6月19日,...[詳細]
1月8日上午,煙臺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煙臺市消防管理若干規定》。記者從會上獲悉,《煙臺市消防管理若干規定》是煙臺第一部消防管理方面的政府規章,共28條,將於2019年2月1日施行。[詳細]
1月7日上午11時,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工委、管委掛牌儀式在長島舉行。煙臺市有關領導,區工委、管委領導,縣人大、縣政協領導班子成員及「法檢」兩長,縣委各部委、縣政府部門主要負責人,各鄉鎮(街道、開發管理處)主要負責人等參加儀式。市委常委、統戰部長...[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