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腸:長相「難堪」,膠東菜中不可缺少的鹹鮮滋味!

2020-12-05 愛吃魚尾的貓

文章來源:橄欖畫報

撈汁海腸

從鮮美的沙蒜,到爽脆的象拔蚌,這些海鮮的外形一個比一個一言難盡......作為「汙」系海鮮題材的結尾,我們決定在最後介紹這個「汙妖王」等級的海鮮,沒錯,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海腸

作為一個膠東人,對海腸的記憶可以追溯到童年時代。每逢春天,頭茬的韭菜變得翠綠而多汁,餐桌上就會多一道韭菜炒海腸。

海腸被切成小段,微微打捲兒,脆爽彈牙;韭菜好嚼辛鮮,嫩的能掐出水,兩者好像是天生良配,伴著湯汁,一盤菜能下三大碗米飯。後來偶爾逛魚市得知,海腸竟長得如此「不堪」,心裡難免有些嫌棄之情,卻又總因為它的美味敗下陣來,畢竟在「吃貨」們心中好吃可比好看重要太多。

01

長相「難堪」卻鮮美

海腸學名叫單環刺螠(Urechis unicinctus),多分布於俄羅斯、日本、朝鮮和中國等多個國家,在我國主要分布在黃海、渤海沿岸的威海、煙臺、青島等地。海腸周身柔軟,身體呈管狀,顏色為半透明的粉色

從泥沙中挖出海腸

海腸一般生長在沿海的灘涂、泥沙地帶,喜歡吃一些浮遊生物,野生海腸的季節性較強,一般只有在春季風浪較大時才能捕捉到這種「汙汙」的美味。

若干年前,每逢退潮就會有人到海邊灘涂挖開溼潤的泥沙,尋找隱匿其中的海腸,後來因為過度捕撈,這種「趕海」的勝景難以見得,野生海腸的價格也水漲船高,從最早15元左右一斤的小海鮮搖身一變,成了能賣180元一斤的「海中珍品」。

不過值得高興的是現在海腸已經能人工養殖,不僅能全年吃到,價格也有所回落。

處理好的海腸

在處理海腸的時候,我們先要把海腸的兩端剪掉,再將海腸身體裡的腎管、消化道等內臟全部擠出來。等海腸清理好就基本變成了我們菜裡見到的樣子——薄薄的、有彈性的管狀,看起來有點像加粗版的鴨腸~

02

能夠代替味精的「腸粉「

在韓劇《來自星星的你》中

女主千頌伊吃的「刺螠」就是海腸刺身

能讓人忽略海腸的醜,大快朵頤的一定是它的鮮了。新鮮的海腸脆而微甜,咀嚼的時候鼻腔裡充斥著海水浸潤過的乾淨回味。韓國人把海腸當作海中的寶物,喜歡將鮮活的海腸做成刺身,現殺現吃,直接品味它的鮮美,而在韓國對岸的山東半島,也有著關於海腸的奇妙傳說。

03

海腸怎麼吃?

海腸要怎麼吃?關於這點,膠東人特別有發言權。炒、蒸、剁餡,除了作為主料,海腸也能作為配菜提鮮。

在熱油中飛快翻炒海腸與韭菜

上文提到的韭菜炒海腸是膠東地區經典的海腸做法,據說在煙臺至今還流傳著長(腸)久(韭)有餘財的俗語。

在滾水裡汆燙好的海腸與嬌嫩的春韭菜一起炒,極其考驗廚師的手藝,炒的太生,這兩樣食材肯定會讓你腸胃不適;太老,海腸就成了」橡膠管「,韭菜也嚼不動塞牙。

炒的剛好的海腸一定是柔韌中帶著爽滑的,吃到嘴裡帶著彈性,搭配韭菜的湯汁,鹹鮮而可口。

除了炒,海腸餃子也是韭菜與海腸譜寫的另一首讚歌!把切碎的海腸加入韭菜豬肉餡中,普通的水餃即刻變得鮮香十足,咬開餃子皮,將湯汁吸入口中,五花肉的油潤與清甜的海洋滋味在舌尖交織,奇妙萬分。

比起以上兩種叫得上名的魯菜,烤海腸更有人間煙火氣。將海腸處理好,串在籤子上用炭火烤制,有些店家還會刷上辣醬料。海腸烤的又嫩又彈,趁熱從籤子上擼下來整隻塞進嘴裡,鮮、脆、甜、香,原始而簡單的美味盡在你口中。

蒸蛋、撈汁、撈飯……海腸有著太多家常和專業的做法,這種「汙汙」的海鮮,你敢吃麼?你最喜歡哪種吃法?在評論區留言告訴我們吧!

海腸

產地 海腸分布於俄羅斯、日本、朝鮮和中國等多個國家。

特徵 顏色為半透明粉色,肉質略帶清甜,爽脆有彈性。

經典料理方式 海腸刺身、韭菜炒海腸、海腸水餃等。

烹飪小貼士 生海腸肉質滑膩,可以用剪刀代替菜刀剪段處理。

相關焦點

  • 青島燒烤小店盤點:烤腰筋白膜罕見 烤海腸很鮮
    王姐燒烤的烤裡脊肉串,因為醃製的時間比較長,滋味也充分進入肉塊中,電烤的滋味非常足。    烤蘑菇筋    常被五花肉冒充    蘑菇筋指的是豬膝蓋骨周圍的筋肉相連的那一塊,原來的烤肉筋指的就是烤蘑菇筋。
  • 今年海腸便宜了,趕緊吃啊!做法都給你準備好了!
    來過膠東的人都知道,煙臺有道名菜,每年春天只一季,想吃不容易,那就是韭菜海腸。春天的海腸格外鮮美,且只有膠東有。這東西長相醜陋,但是味道奇鮮,吃過的人都讚不絕口。海腸,學名單環刺螠,是生活在海邊潮間帶泥性底質或珊瑚礁區中的管狀螠蟲動物。
  • 沙蟲、禾蟲、海腸傻傻分不清楚?盤點那些可以吃的海鮮之「蟲」
    海腸:膠東半島坊間流傳的提鮮「神器」海腸,學名單環刺螠,俗名海腸、海腸子。是一種長圓筒形的環節動物,渾身無毛刺,淺黃色。分布於俄羅斯、日本、朝鮮和我國渤海灣等,是中國北方沿海泥沙岸潮間帶下區及潮下帶淺水區底棲生物的常見種,主要分布在黃海、渤海沿岸的威海市、煙臺、青島等地,山東膠東地區是我國海腸的最大產地,也有報導稱在福建廈門海域也有發現。
  • 它長得像大蚯蚓,被稱為「海中極品」,價格有點貴,炒著吃太鮮了
    今天在市場上見到了很久難得一見的海腸,粉粉嫩嫩的樣子,要價60元一斤。雖然這種略細粉色狀的不及那種棕黑管更粗壯的口感脆,但價格相對還算公道,就買了點回家。如果見到那種粗壯的黑管,價格就要再翻一番,在一百二到一百五十元之間了。海腸,學名單環刺螠。是我們小城的特色海產,據說它只在渤海灣出產。
  • 科學家發現酸甜苦鹹鮮外第六種味道:「肥」
    科學家發現酸甜苦鹹鮮外第六種味道:「肥」 2015-07-29 15:08:01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不管是饕餮大餐,還是街頭小食,想必你的舌頭已經對五種基本味覺熟悉得不能再熟悉:酸、甜、苦、鹹、鮮,恐怕哪一頓都少不了它們的佐味。
  • 味精香油不能用 韭菜炒海腸用韭黃才正宗
    「傳統魯東菜不放味精和香油,味極鮮改為釀造醬油……」24日上午從8點30分至12點,來自省內的7名魯菜專家在福山區質檢分局會議室,現場對13種魯東菜標準進行審定,各項標準在專家的質疑、求證、討論中漸漸成形。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腸,海蚯蚓
    點了油潑扇貝、辣炒蛤喇,還有別的海鮮,忘了,有一樣沒忘:海腸炒韭菜。老闆說,海腸是好東西。看菜譜上的圖片,色慾誘人,我想這海腸,很可能就是我在三亞錯過了的海蚯蚓。  海腸炒韭菜上了桌,大盤碧綠的韭菜裡,窩藏了不多的幾根海腸。不夠吃。沒嘗夠味,就沒了。  老闆倒是爽直,說海腸珍貴,現在不多了,只能炒上這麼一些。
  • 鹽城:在鹹的山河湖海間(上)
    中國產鹽的地方很多,而鹽城則將鹽升華為一種文化,甚至在飲食中都更注重鹹的魅力。蘇州是吳文化,徐州是漢文化,鹽城跟哪裡都不像,甚至不像人們通常印象中的江蘇。這裡的人們生活在東部的大海與西邊的大湖之間,既有北方的粗獷,又有南方的細膩,大湖大海交融出的湖海文化在這裡生根發芽。
  • 粽子下茅臺是什麼滋味?「醉人文」的解釋來了
    粽子鹹甜,人生百味,對酒當歌興未央。幾多悲喜,縱情片刻,山高,水長。成敗不論,只要你拼搏過、努力過,就值得用最好的酒來犒勞自己。沒有冠冕堂皇,沒有老氣橫秋——過節了,放開點!以茅臺,小任性。引箸鮮粽,品鹹甜滋味。往日又上心頭,舉玉盞,飲盡故事。須縱情,傾倒金樽,醉看風雲生。虯舟踏浪,赤水有靈,造化黔地酒鄉。醴敬屈子,銷萬古愁緒。千般春秋閒度,漢武降,滄海桑田。憶千年,杯中乾坤,醬香滿庭芳。
  • CNT目的地|鹽城:在鹹的山河湖海間(上)
    中國產鹽的地方很多,而鹽城則將鹽升華為一種文化,甚至在飲食中都更注重鹹的魅力。蘇州是吳文化,徐州是漢文化,鹽城跟哪裡都不像,甚至不像人們通常印象中的江蘇。這裡的人們生活在東部的大海與西邊的大湖之間,既有北方的粗獷,又有南方的細膩,大湖大海交融出的湖海文化在這裡生根發芽。
  • 成千上萬海腸驚現美國海灘,外國人:辣眼睛!中國人:好吃!
    成千上萬海腸驚現美國海灘,外國人:辣眼睛!中國人:好吃!基本上沒啥反抗能力,所以經常會成為海鷗,鯊魚,以及海獺的盤中餐…一般來說,這些海腸平時都生活在海底泥沙之中,這次這麼大規模集體暴露,大概是最近這裡遭遇了暴風雨,強大的風暴把它們從水下洞穴中卷了出來,順著大浪拍到了岸上…雖然長得簡單,但它身體功能齊全。
  • 韭菜八爪魚,鮮上加鮮,天生一對
    中國人琢磨幾千年的吃貨之道裡,有一個最為玄學的概念---鮮。無論提起五味「酸甜苦辣鹹」中的哪一味,人們都能在腦海中找到對應而明確地感受。偏偏是鮮味,玄妙得像風捉摸不住。你要說它寬泛無意義,可若要形容新剝蝦肉的味甜彈牙、西湖蓴菜的清新滋味,還真只有一個「鮮」字最為精準,組詞形容成「鮮甜」「鮮美」。可若要說它有精準含義,卻沒有人能咂摸著嘴說出「鮮」的滋味。
  • 老廣的味道,有多少人吃過沙蟲/海腸呢?咱們來看一下是怎樣的吧
    沙蟲也被稱為海腸,是一種比人類歷史更加久遠的一種海洋生物,今天咱們來到湛江海岸的沙灘沙蟲產區,看下沙蟲(海腸)是怎麼樣挖出來的吧。雖然說它是沙蟲,然而沙蟲並不可怕,只是長相看起來沒那麼美觀,對於當地人來說,沙蟲是家裡來客人時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超級美味,今天咱們看一下沙蟲到底怎麼做出來比較好吃吧。首先清洗沙蟲時需要用到竹籤,將沙蟲內往外翻轉,把沙蟲一邊的尾巴掐掉,這裡面是裝沙袋,衝洗乾淨即可。
  • 來自大海的海腸/沙蟲,有多少人吃過呢,獵奇的我們來看一下
    沙蟲也被稱為海腸,是一種比人類歷史更加久遠的一種海洋生物,今天咱們來到湛江海岸的沙灘沙蟲產區,看下沙蟲(海腸)是怎麼樣挖出來的吧。 雖然說它是沙蟲,然而沙蟲並不可怕,只是長相看起來沒那麼美觀,對於當地人來說,沙蟲是家裡來客人時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 教你做最簡單的藤椒魚,不用火鍋底料,椒麻清香,滋味十足不油膩
    水煮魚做法也有多種,但我心裡最愛的還是藤椒魚,湯麵上沒有油膩膩的紅油,清清爽爽,一股鮮藤椒好聞的清香的椒麻味兒,鮮、鹹、麻、辣、嫩、滑,別提多香了。今天教大家一個家常版的最簡單的藤椒魚做法,不需要繁雜的調料,更不需要豆瓣醬和火鍋底料,做法非常簡單,好吃下飯。如果家裡有老人孩子,或者是不能吃辣的朋友,可以做成番茄魚,也非常美味,做法在文章中都有寫明,喜歡的朋友繼續往下看吧。
  • 地鮮雞搭配魚鯗,夠鮮嫩!
    鯗扣土雞  點擊視頻,學習製作  主料:土雞,魚鯗  輔料:蔥,姜  調料:料酒,味精  特色特點:鮮香肉嫩  魚鯗是象山正經魚鯗,  經過醃製、曬乾等一系列工序,  去腥保鮮,鮮鹹可口。    地鮮雞配上海鮮魚,鮮香肉嫩,  奇妙滋味在線碰撞,  餐桌上有了它,減肥?不存在的。
  • 紅膏嗆蟹,看似黑暗料理的它,竟是下飯的鹹鮮本味
    在海鮮中,螃蟹又是值得說道的一味美食。從古至今,誇讚螃蟹的詩句便不在少數。《紅樓夢》中便有一回,各姐妹共聚海棠詩社,席間吃了螃蟹,眾人便作螃蟹詠,其中,黛玉寫到「螯封嫩玉雙雙滿,殼凸紅脂塊塊香」。確是深秋時節螃蟹層次豐厚,紅膏誘人的寫照。詩仙李白也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以此可見,肥美的螃蟹受人喜愛,勾人食慾。
  • 一碗小魚燉鹹菜,說盡南來北往,南甜北鹹,卻不過一個「鮮」字
    東酸西辣,南甜北鹹,浙東的鯗,皖南的臭,各地有各地的喜歡。但是,在這樣的大雪天氣,一大罐濃湯,比如是羊雜湯,那種令人垂涎欲滴的鮮味,也許沒有誰不喜歡吧?羊鮮,魚鮮,魚加羊是鮮上加鮮——漢字「鮮」就是個魚加羊。中國菜最主打的美味,就是必須含一個鮮在其內,其上加辣,加鹹,加酸,加甜。但是,只要失去了鮮,全部都會花容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