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長得像大蚯蚓,被稱為「海中極品」,價格有點貴,炒著吃太鮮了

2021-01-16 蘋果小廚

還有一個月又要進入漫長的伏季伏漁期了。今天在市場上見到了很久難得一見的海腸,粉粉嫩嫩的樣子,要價60元一斤。雖然這種略細粉色狀的不及那種棕黑管更粗壯的口感脆,但價格相對還算公道,就買了點回家。如果見到那種粗壯的黑管,價格就要再翻一番,在一百二到一百五十元之間了。

海腸,學名單環刺螠。是我們小城的特色海產,據說它只在渤海灣出產。沒經過處理的海腸,外表光滑,軟乎乎地蠕動,象一根根放大了略幹倍的蚯蚓,肚子近乎透明,讓第一次見它的人感到異常的噁心。但如果你嘗過後,就會覺得它是人間美味,沒有任何一種海鮮能鮮過它!。人們通常稱它為「鮮之極品」、 「裸體海參」。它不光長得像裸體海參,營養價值絲不比海參遜色。一般人群均能食用,具有溫補肝腎、壯陽固精的作用,特別適合男性食用。

它的吃法有多種,可以粘過後配料涼拌,也可以做餡,還可以做燴飯,做湯,我最喜歡的吃法就是爆炒。 這次,我用新鮮的蘆筍來炒制它。做好的菜中既有翠綠的色彩,又有淡淡的粉。脆脆的蘆筍片搭配上脆脆的海腸,無需其它多餘的配料,就這麼簡簡單單,保證一口就能鮮掉眉毛!如果您再來的青島和煙威地區,在沿海千萬別錯過這個美食。

所用材料:

蘆筍6根 海腸150克 姜兩片 鹽2克 芝麻油少許

具體做法:

1準備食材。

2將攤販初步處理過的海腸進行再處理,剪掉海腸帶小毛刺的一端,清洗乾淨瀝水備用。

3蘆筍斜刀切成約1毫米的薄片,姜切成小片備用。

4鍋中油燒熱,入薑片炒香後加入蘆筍片略炒。

5加入鹽快速炒勻。

6迅速倒入海腸。

7快速翻炒至海腸鼓起。海腸要大火快炒,變鼓即刻出鍋,否則會越炒越老,失去脆嫩感,變得咬不動。

8立即關火,加入少許芝麻油調味。

9出鍋後即可享用。因海腸本身炒制時會有粘液,所以湯汁千萬不要丟棄,用它來拌麵拌飯,一個字,超級鮮!。

相關焦點

  • 民間風味:素炒海蚯蚓,一道令你恐懼的美味!
    我們附近的海邊每年到這個季節就有大量的雪蝦上市,為什麼叫白雪蝦,我問了一下漁民,每年到了下雪的時候,海水氧氣少,氣壓低,大量的雪蝦湧到渤海灣,是捕撈蝦的最後季節,蝦吃了雪花後就死,所以叫白雪蝦。其實,白雪蝦是很鮮的。但不論什麼好吃東西只要總吃就不新鮮了,白雪蝦也不例外。我們當地的人認為,真正好吃的,是從雪蝦裡挑出來的那些狗蝦和海蚯蚓。新鮮的狗蝦,肉鮮,皮厚,爪子大。
  • 像蚯蚓一樣的海鮮,女生表示不敢吃,潮汕人稱它為油筷
    鰻魚 潮汕沿海地區有一種類似蚯蚓的鰻魚,學名叫做蚓鰻,看起來長得像蚯蚓,又很像小蛇,掰直了又像一根筷子因為它長得很噁心,有些女生一看表示不敢吃。市場上油筷魚的價格很貴,因為它的產量很少,都是純野生的。蚓鰻生活在泥質淺海底,秋冬季節是產量最多的旺季,是一種罕見魚種。捕撈方法也是很古老,是漁民用工具一條條從泥沙海底撈上來的。
  • 世界「最貴」的5種海鮮,一般人吃不起第3種,吃一口都是土豪
    ,比如世界「最貴」的5種海鮮,一般人吃不起第3種,吃一口都是土豪。2、鮭兒鮭兒是指生殖器官沒有發育完全的鮭魚,據說一萬條鮭魚中才有1-2條鮭兒,也是非常稀有的海鮮生物,它是日本人最喜愛的美食之一,日本人通常會把鮭兒做成刺身,吃進口中入口即化,肉質非常細嫩鮮甜,除了它的味道美之外,價格也很美麗,一公斤的鮭兒價格高達3000元。
  • 它長得有點像蛇,但吃起來口感賊好,營養很豐富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這道菜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有吃過,夏季吃黃鱔,跟風俗沒有什麼關係,主要是這個季節的野生黃鱔在自然成長中是最肥美的,現在的野生鱔魚非常的少,養殖鱔魚倒是挺多的。野生鱔魚和人工養殖的口感也相差很多的。現在能在市場上買到野生的鱔魚少之又少,夏天吃鱔魚對我們的身體健康也有很好的滋補作用。 現在野生的黃鱔是越來越少的,大多是養殖的比較多。
  • 它是淡水魚中的「極品」,夏天最鮮美,吃豬肉不如多吃它,太香!
    它是淡水魚中的「極品」,夏天最鮮美,吃豬肉不如多吃它,太香!它就是黃骨魚,有的地方也叫黃鴨叫。肉質非常嫩滑鮮美,味道和最貴的鱖魚比起來也絲毫不遜色。黃骨魚的家常做法,一般都是紅燒,或者燉豆腐湯。今天分享的這道黃骨魚燉豆腐,非常營養鮮美,每回給家裡人燉一鍋,好吃得連湯汁都不剩。
  • 長得太像了!美國海灘擱淺成千上萬…外國網友:好汙!中國網友:好吃!
    它們學名叫美洲刺螠,體長約25釐米,全身光滑無毛,表面有細膩的肉色皮膚…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12日報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德瑞克海灘近日發現大面積的美洲刺螠,當地不少居民都被鋪滿海灘的這種東西嚇到了,感到十分膈應,太辣眼睛!
  • 海腸:長相「難堪」,膠東菜中不可缺少的鹹鮮滋味!
    若干年前,每逢退潮就會有人到海邊灘涂挖開溼潤的泥沙,尋找隱匿其中的海腸,後來因為過度捕撈,這種「趕海」的勝景難以見得,野生海腸的價格也水漲船高,從最早15元左右一斤的小海鮮搖身一變,成了能賣180元一斤的「海中珍品」。不過值得高興的是現在海腸已經能人工養殖,不僅能全年吃到,價格也有所回落。
  • 這魚被稱為「海中鵝肝」,長的嚇人,味道卻獨特
    這魚被稱為「海中鵝肝」,長的嚇人,味道卻獨特在每一個國家,美食都是離不開人們的嘴巴,更別說是一些專業的吃貨們,中國的美食博大精深,種類眾多,好吃又美味,俗話說得好,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海洋中有著非常多的美食。
  • 沙蒜:這個被台州人稱為「海卵」的小海鮮,比螃蟹還鮮!
    文章來源:橄欖畫報沙蒜,這個畫風謎之清奇的生物卻是很多人心頭的「白月光」,吃懂了它的美味就仿佛墜入一個嶺南海灣的溫柔鄉。沙蒜的美味是浸潤著鹹鮮的海水長出來的,白胖肥美,帶著吃貨視角看它還覺得晶瑩剔透,短短的觸手是美味的呼喚……沙蒜豆面的烹製過程。gif來源:紀錄片《風味人間》再多溢美之詞也不一定能美化你眼裡它「矮短粗」的模樣,沒事,大膽把它放入口中嘎吱嘎吱地嚼,那口勾舌奪心的鮮,足夠有說服力了。
  • 這魚有點奇怪,我寧可多吃它都不吃雞鴨肉,30元一斤也值得
    這魚有點奇怪,我寧可多吃它都不吃雞鴨肉,30元一斤也值得!說起鸚鵡大家都知道,樣子很有特點,還比較聰明,會學人說話。其實在海裡面有一種魚,長得和鸚鵡很像,尤其是魚的頭部,名字叫做鸚哥魚。在沿海城市,例如廣東、福建等地,這種魚是很常見的,價格也不算貴,關鍵味道比較鮮美,是當地人們最喜歡吃的魚類之一。每次漲潮之後,市面上就有賣鸚哥魚的,有的比較大,身體是明亮的綠色,就和鸚鵡差不多,有的比較小,身體類似於粉紅色,看起來有點醜,但買的人還不少呢!小的鸚哥魚做好吃的做法就是和當地的黃豆醬一起煎。需要準備的食材有:鸚哥魚、蒜蓉、小米椒、鹽、味精、黃豆醬、料酒、生薑等。
  • 這種貝殼類食物的價格非常貴,堪比龍蝦,不知道你有沒有吃過?
    海鮮的價格一般比較高,因此人們也不會每天都食用這種食物。有一些海鮮的價格還非常的貴,例如大家都知道的龍蝦,個頭超大,但是價格也很高,很多人都沒吃過。這種貝殼類食物的價格非常貴,堪比龍蝦,不知道你有沒有吃過?除了龍蝦之外,還有一種貝殼類的海鮮價格亦非常昂貴,那就是藤壺了。
  • 明明長得很像,章魚、魷魚、墨魚和烏賊有啥區別?知道後別買錯了
    明明長得很像,章魚、魷魚、墨魚和烏賊有啥區別?知道後別買錯了導語:因為在廣東土生土長,還住在一個沿海的城市,所以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可以吃到各種各樣的新鮮的海鮮。去菜市場走一圈,滿眼都是琳琅滿目的海鮮,都是應季捕撈的,價格便宜又實惠。家裡平常也經常做清蒸海魚、西蘭花炒鮮魷魚,白灼小章魚、白灼基圍蝦、蝦蟹海鮮粥等。如果你也喜歡吃海鮮,可能會有這一個疑問,章魚、魷魚、墨魚和烏賊明明長得很像,很多時候都會傻傻地分不清,更別說很少接觸海鮮的人了,這4種海鮮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 這海鮮7元1斤,與韭菜雞蛋搭配味更鮮,8元炒1盤,全家吃開心
    天冷了,忙碌一天回到家,就想吃一口熱熱的飯菜。 雖說家裡的飯最暖,但是也要可口下飯才對得起勞累一天的自己和我們所愛的家人。前段時間,由於豬肉降價了,家裡連吃了幾天解饞的燉肉。有點膩了,換換口味用韭菜、雞蛋和裙邊貝炒了一盤菜,家人不吃燉肉也要吃它,肉嫩肥美鮮味足,一家老小吃開心!
  • 像海帶又有點像紫菜,減肥利尿潤肺生津,和冬瓜一起做湯超鮮美
    有一種海產品,叫裙帶海澡,長得有點像海帶,又有點像紫菜,沒有像海帶那麼厚的質感,也沒有海帶那麼大一塊,也沒有像紫菜那麼小,那麼薄。口感介於海帶與紫菜中間!海洋當中,可食的海藻類型很多。海藻種類豐富,很多海產品都屬於海藻種類!
  • 「它」和無花果很像,價格卻是無花果的10倍,只有當地人才能吃到
    我們會很驚訝,尤其是在植物上,兩種不一樣的植物長得相似實在是太少見了。不過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講的一種植物,它和無花果特別的相似,所以有很多人都把它當成了無花果,但是這種植物的果實要比無花果貴多,至少有10倍的差距。這種植物就是木瓜榕,很多人在第一眼看到之後,就會把它看成無花果,不過在聽完別人講解之後就會知道,這不是無花果。
  • 很多人因它而喪命,被稱為地獄的海鮮,是世界上昂貴的食材之一
    美食,顧名思義就是美味的食物,貴的有山珍海味,便宜的,有街邊小吃,美食不分貴賤,只要是自己喜歡吃的,想必都是山珍海味,一提到山珍海味,海鮮極品,在大家生活中,普遍的海鮮有,有花甲,龍蝦,魚類,扇貝,田螺,螃蟹,等等,這些都是大家生活中吃的普遍的海鮮,那還有什麼小夥伴沒吃過的海鮮嗎?
  • 這種蘑菇酷似「珊瑚」,農村稱為「掃把菌」,長得像把掃帚
    在我們這邊農村人們 口頭常稱為「掃把菌」,因長得像把掃帚而得名,全國各地稱呼有所差異:珊瑚菌,掃帚菌,掃帚蘑,刷子菌,珊瑚菇、掃把菌、刷把菌,這些都是人們對它稱呼。百度百科名稱為:掃把菇。不難看出,不管是哪種稱呼,都與它外形有關。
  • 蘆葦地一種害蟲,晚上打手電筒可捉上百斤,被稱為「天下至鮮」
    導讀:蘆葦地一種害蟲,晚上打手電筒可捉上百斤,被稱為「天下至鮮」在農村生活的小夥伴,很多人都做過打著手電筒去野外尋找美味的事。除了這些野貨,在灘涂蘆葦地裡,還有一種長得像螃蟹的「害蟲」,學名螃蜞,也是人們捕捉的美味。螃蜞又稱嘟嚕蟹,因為它特別小,只有兩個大拇指那麼大,以前人們都不屑於吃它,太小了,可以說基本沒肉。
  • 這幾種帶殼海鮮,長得像「親兄弟」,價格卻差很多,買的時候注意
    這幾種帶殼海鮮,長得像「親兄弟「,價格卻差很多,買的時候注意住在海邊的朋友真的非常幸福,海邊還有很多比較有特色的小漁村,這種大自然的生活也是令人,很多人都說沒事的時候下海抓螃蟹,晚上的時候吹著海風,這小日子過得也很滋潤,對於生活在內地,感覺吃個海鮮都是奢侈的
  • 外形像珊瑚,又像掃帚,被稱為「野生菌之花」,你認識嗎
    這世界呀最怕的就是「認真」這二字,咱住這疙瘩沒海,但我感覺若真這樣硬要一對一地比下去,那可就有點抬槓了。但你若說海裡有珊瑚,你陸地上有嗎?這個我敢回答,有啊,你看,這掃帚蘑的長相是不是與大海裡的珊瑚極像呢。它不僅長得像,它還真的叫珊瑚蘑,因外形像珊瑚一樣美麗而得名。它的根基相對粗壯,向上分支伸展,頂端呈指狀叢集,像極了海裡漂亮的珊瑚,因此,又有「野生菌之花」的美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