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飛就是幾個小時,飛行員的內急問題,有什麼解決方法?

2020-09-05 熱點火線

在普通人看來,飛行員皆是萬裡挑一的人才,戰鬥機飛行員更是天之驕子,但本質上都是人,是人就有三急, 急起來也是不分時間的。飛機上寸金寸土,那麼飛行員們在空中一旦有了內急,可是個問題了。

這個問題對於不同的航空器來說解決的難度也是不同的,這是由航空器的體積決定的,若是較大的航空器,如中遠程客機、運輸機、轟炸機、加油機甚至飛艇,因為空間大運載量也大,那麼設計師是會儘量滿足空中人員的生理需求的。

中遠程客機,如國內見到最多的波音737系列、空客A320系列,都在機艙中設置了使用負壓式抽水馬桶,無論乘客還是飛行員使用的都是這個航空廁所,這是不分男女都可以無障礙使用的,但是由於是負壓式抽水的馬桶,如果使用者在抽水時把馬桶封嚴實了,極有可能把使用者也抽進馬桶什麼有過腸道被抽進馬桶的案例。但是在小型的通航飛機上,例如塞斯納172這樣的四座小型飛機,就不可能設置廁所了,不過由於這樣的小型飛機留空時間並不會太長,所以在空中有內急的問題並不嚴重,如果有突發情況,其實拿飲料瓶應應急就可以了。

軍用飛機就不同了,軍用飛機因為對於性能的極高要求,對於機上重量有著嚴格的要求,對於軍用飛機來說,機上結構重量是要以克來計算的,所以軍用飛機上的廁所必然不可能有民用客機上一樣豪華,往往是要求越簡單越好,沒有的話那是最好的。當然了這個問題一開始在螺旋槳時代和噴氣機早期是並不顯著的,小型飛機如戰鬥機,航程同樣不遠,滯空時間不長,飛行員稍稍克服一下就可以了。而大型遠程飛機如轟炸機,都配有航空馬桶這樣的設施,例如B-29轟炸機上就配備了航空馬桶,同樣的,無論是憋著還是用馬桶,也都不分男女。

但是由於先進渦扇發動機和空中加油技術的出現,小型的戰鬥機滯空時間已經由原本的兩三個小時,大幅延長至八九個小時,前些日子我軍蘇-30MKK極限遠航訓練中,通過空中加油,飛行員成功挑戰了10小時的遠航訓練,這種情況下對戰術飛機飛行員不僅體力和精力是巨大挑戰,同時也對飛行員的膀胱提出了巨大挑戰。

與很多人認為的紙尿褲不同,飛行員是有專門的尿褲的,我軍當年在購買蘇-30MKK的時候也連帶著購買了300套尿褲,這種尿褲內接導管,飛行員可以直接排便然後導出。但是大便問題就無法解決了,但是飛行員在遠航任務之前都需要首先調整飲食,排空腸道和膀胱,十來個小時對於小便來說或許難以忍耐,但是大便是完全可以撐到飛行結束的。

另外一個讓很多人誤會的就是蘇-27系列另外一個機型,蘇-34,很多人都以為蘇-34有巨大的駕駛室,裡面設置了廚房和馬桶,其實對於戰術飛機來說這無異於天方夜譚,其實蘇-34也只有個手持式尿壺罷了。

現在在大多數情況下,飛行員的無論男女的內急問題都已經得到解決,當然了,緊急情況比如拉肚子,這是難以預知的,不過哪怕在地面,忽然腹瀉也可能一時找不到廁所,所以對於空中就不要過分苛求了。

相關焦點

  • 民航飛行員如何執飛一次航班?
    每當大家在機場候機時,看到身邊有飛行員,身著制服,拉著箱子匆匆走過時,你是否會好奇,他們都是怎麼執行一次航班飛行任務的呢?要徹底的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一下航班使如何確定的?很多人都覺得天那麼大,飛機飛得一定會很自由,想怎麼飛就怎麼飛,比開車自由多了。其實當然不是!如果你曾經見過航圖就會知道,儘管天空很遼闊,但是為了保證所有航空器安全、有序、高效地運行,我們在天空上預設了很多航線和航路。例如說,從北京飛上海,並不是我從北京一起飛就直奔著上海一條直線地飛,或者只要我願意,去新疆那邊兜一圈兜可以的。
  • 世界上飛得最快的偵察機,到底有多快?環繞地球也用不了幾個小時
    其中,擔任對地探查偵測任務的偵察機可以說是飛行速度最快的飛機了,因為在敵方領空偵查的時候,必須要有很快的速度,不然容易被防空飛彈擊中。而世界上最快的偵察機其實在上個世紀就被發明研製出來了,那就是美國的黑鳥偵察機,最大飛行速度可以達到3.35馬赫,這是什麼概念呢,一秒就能飛出去一公裡,環繞整個地球飛一圈也用不了幾個小時。
  • 在天上連續飛60多個小時是種什麼體驗?
    這次飛行中途沒有經停,總共耗時63小時25分鐘,也就是說切卡洛夫和他的小夥伴們在空中足足待了兩天半時間。哥倫比亞河是華盛頓州和俄勒岡州的州界,所以這次飛行雖然最終降落在了華盛頓州,實際上他們最遠已經飛到了位於華盛頓州南面的俄勒岡州了。也許有的朋友對空中飛行60多個小時存疑,畢竟現在的民航飛行中,最長的航線飛行也不會超過20小時,60小時實在難以想像。但是我查了很多資料,非常確定這次飛行是一次無經停的跨極地飛行。
  • 在萬米高空作戰 如廁是個技術活兒-青年參考
    解決內急前先打暗號    在空中作戰的人們也得解決生理問題,「如廁」這件小事在飛行時會帶來出乎意料的麻煩。今天,飛行員們都是往「尿袋」裡小便的。這實際上是一種密封袋,裡面裝有一些粉末。使用「尿袋」時,最關鍵的一點是要保持平穩飛行,確保不讓液體灑出來。
  • 發射幾個小時後,美國毅力號火星車突現兩次故障,有什麼影響?
    2020年是一個特殊的航天年,7月,阿聯的希望號,中國的天問一號,還有美國的毅力號相繼升空,向火星飛去,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內,地球人類向同一顆地外行星發射了三個高科技人造物,這在航天史上還是第一次。7月30日7時50分,第三個飛往火星的人造物美國毅力號成功升空,十幾分鐘後就進入了外太空,但是發射幾個小時後,遇到兩個問題,美國毅力號在發射後不久,到底出現什麼問題呢?
  • 我也很害怕 但我們有最棒的飛行員
    當時,該飛機已經安靜地飛行了近6個小時。突然一聲巨響,飛機瞬間急速轉向並開始下降,變得很難操縱。在不知發生何種故障的情況下,4名飛行員全力配合,艱難地操縱飛機繼續飛行了2個小時,並安全降落在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機場。一聲巨響,飛機發生嚴重故障在事故發生前,駕駛艙裡的4名飛行員剛做完交接工作。
  • 飛行員飛的不是飛機,是氣象!
    航校教員說過的一句話,飛行員飛的是什麼?飛的不是飛機,飛的是氣象!!!因為完美無風的氣象在現實中少之又少。大風天,乘客是如何安然無恙的抵達目的地的?來看看這段視頻吧!側風著陸是指飛機在機場跑道有側風的情況下著陸。飛機側風起降是常有的事,不過降落時是一個減速過程,控制難度比較大。
  • 空軍特級飛行員王文常——飛行,一輩子追求的事業
    王文常的5290小時來之不易,是我們殲擊機飛行員的一個極限……」2018年初春的一個清晨,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政委丁震找到王文常,告訴他一個消息:「你馬上要破紀錄了,空軍殲擊機安全飛行突破5000小時第一人!」王文常有點意外。飛行20多年,對於突破5000小時,他其實並沒有什麼概念。王文常只關注自己每年200多小時的飛行任務。
  • 1分鐘內急降一萬英尺!載62人印尼客機墜毀,已發現部分遇難者遺骸...
    不到一分鐘內急降一萬英尺當地時間9日下午,這架SJ182航班,在首都雅加達的國際機場起飛後不久,與民航局失去聯繫。該航班飛行時間原本約為一個半小時。隨後,救援人員在雅加達附近海域發現疑似機體的殘骸,海軍部隊也宣布發現飛機墜落的海域地點。據報導,失事客機上共載有62人,其中包括7名兒童和3名嬰兒。
  • 飛行員如何抗過載的問題
    在劇烈機動方向上的每個變化,飛行員都暴露於對應於幾倍於地球正常引力(1G)的加速力下。描述其如何工作的最簡單的方法是重量。重量是一個相當抽象的概念,因為我們習以為常的數字是在地面上的重量。但重量根據引力而不同,因此如果你暴露到3G環境中,例如,你的體重會增加到3倍。這意味著,如果你在地面上體重100千克,當你經受3G的力時,你的體重是300千克。
  • 湖北飛機山東被「劫」始末:飛行員被打強飛40公裡
    圖為:飛行員李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 記者王永勝攝  5月14日下午,總部位於荊州的湖北銀燕通航公司,一架貝爾206直升機在山東德州市夏津縣被人脅迫「飛」走。昨日,記者趕到夏津縣見到了當事飛行員李軍及機組人員,聽他們講述當天的事發經過。
  • 戰鬥機上沒有廁所,進行長時間飛行,飛行員該怎麼解決生理問題?
    飛行員作為兵種中比較高級的一類,需要經過多年的訓練以及選拔才能夠勝任,但是別看是精英中的精英,但依然逃不開吃喝拉撒睡,其中很多人都關心一點,那就是飛行員在執行長時間任務時,是怎麼解決生理問題的呢,別想歪了,我說的是大小便的問題。
  • 飛行員,危險了
    雖然翼哥在行業工作多年,也時常有這種感嘆或抱怨。但是我想說的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飛行員的高薪主要源於多年來中國民航持續快速發展,而成立航空公司,發展壯大,就要引進飛機,引進飛機一個最基本的條件必須要有一定數量的飛行員。
  • 「戀愛攻略」飛行員小哥哥撩動秘籍,讓愛衝上雲霄,還在等什麼
    ,聊一聊雲霄之上的稀有群體,荷爾蒙爆棚的飛行員小哥哥。這種職業習慣也使得他們在生活中十分嚴謹有耐心。除此以外,他們的抗壓能力在各職業的小哥哥中也非常名列前茅,早在招飛時,他們就要經過嚴苛的承壓測試,每年還有不亞於招飛難度的飛行員年檢。因此當我們遇到困難時,他們是絕不會退縮的,一定是那個站在我們身邊陪我們直面困難,一起解決問題的人。
  • 究竟和民航飛行員有什麼區別?
    對試飛員的第一印象是什麼,酷?危險?可以來看看C919首飛機長蔡俊的職業體驗。蔡俊說道:「其實從我的認識來講,民航飛行員是在手冊規定的(飛行)包線之內飛行,他所要承擔的任務就是從A到B,這樣一個運載旅客的任務。對於試飛員來說,對一款新研製的飛機進行包線的拓展,功能的試飛,後面還有很多隱藏的任務,比如我們要編寫手冊、編寫程序,最終這些手冊和程序將會提供給民航的飛行員來用。」
  • 習慣了開飛機,飛行員開車時都在想什麼
    在了解飛行員怎麼開車之前,先和大家分享一位網友的親身經歷:@宋溫暖我老公有雙證,先會的飛機,後學的汽車。有次我們走外環去機場,路新、車少、他要開車。開到一半的時候,他突然對我說:「好想壓著路中間的白線走啊。」碰到爬坡,他又和我說:「這個是個滑躍起飛的好地方。」
  • 飛行員報告:葛文墉回憶試飛法國幻影2000
    採用視頻顯示設備,不失為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看來,大視場、高清晰度、高性能的視頻顯示、記錄設備的確是飛行員的好幫手;也是飛行教員教學的好工具。我們的雙座機,有條件的,也應該安裝視頻顯示和記錄裝置(取消照相槍),這對完成任務、提高質量、保證安全都有重大作用。關於飛行試驗設備試飛基地的飛行試驗設備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揭秘:民航飛行員的真實生活到底是什麼樣?
    一部擁有帥哥靚女講述飛行員生活的《衝上雲霄》,激起無數人對於藍天的嚮往。飛行員到底什麼樣?都是高富帥、純爺們兒嗎?他們真的和TVB 的《衝上雲霄》裡演的那樣,每天光鮮地拎著小包走來走去,談談情說說愛,然後就可以有大把大把的鈔票進口袋?工資和他們的飛行高度一樣,沒有最高,只有更高嗎?
  • 曾經的軍旅硬漢 今日的天航飛行員
    每當他注視某個人時,那閃亮銳利的目光,如清泉淨澈人心,每一個見到他的人,仿佛總能感受到一股積極向上的力量,迎面而來。他就是趙世彪,一名普通但卻不簡單的飛行員。可我真沒有什麼好採訪的,每天飛行,這你知道的……其實我們很簡單的。」趙世彪機長用一個微笑,打破了採訪初始的那一點點小緊張。面前的他,眼神剛毅炯炯,微笑自信親和,言談舉止爽朗、氣度非凡。初識趙世彪是在7年前。由於工作關係,今次再見,面對面交流,方才能說對他有了一定的了解。
  • 幾招解決LED的EMC/EMI問題的方法
    可是熟悉電源電路設計的朋友們都知道,在LED電源的設計過程中,電磁幹擾EMI是個不小的難題,那麼如何能解決這個問題?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6948.htm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能夠影響到EMI/EMC的幾個因素:驅動電源的電路結構;開關頻率、接地、PCB設計、智能LED電源的復位電路設計。由於最初的LED電源就是線性電源,但是線性電源在工作時會以發熱的形式損耗大量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