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就是活教材」這句話大家並不陌生,令人困惑的是,如何讓這一教材真正「活」起來。
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觀橋幼兒園,在學期初為孩子新建了一片小花田,滿足了他們對大自然的天然喜愛。為了讓孩子們投入到真實的遊戲狀態中,與花草蟲鳥等多種事物互動,實現新奇的發現和想法,老師們選擇退後進行觀察、傾聽和記錄。
少了刻意的引導,多了環境的「引誘」,有了身處花田的自由閒暇時光,孩子們實現了更多的可能和發展。
文章作者系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觀橋幼兒園劉璐老師
新學期,小朋友們驚喜地發現假山旁新開闢了兩片花田,增添了許多花草。出於對花草、泥土、小蟲的天然喜愛,這裡成為了他們的「新寵」遊戲基地,尋寶、製藥、繪畫,孩子們創造了許多的自由遊戲......
01 /
初遇花田
初見花田,新鮮、好奇,這裡有很多種類的花,高低錯落、顏色各異,小朋友會不停向我追問花的名稱,但這確實把對於植物不算了解的我也難倒了。
於是我們現場拍照,百度一下。菊花、紅蓼、蓖麻......我和小朋友們一同認識了不少花的品種。其中,小朋友們最感興趣的花要數個頭高高的紅蓼,與長著圓圓的、紅嘟嘟的果實的蓖麻了。
除卻花花草草,花田附近住著許多昆蟲寶寶。對於小朋友來說,是個尋寶的好地方啊。瓢蟲、蜈蚣、蜘蛛、天牛......甚至小蚊子,都能讓小朋友認真、仔細地觀察許久,展開討論,樂此不疲。或許這便是幼兒的天性,對奇妙的自然充滿著好奇與熱愛,和他們在一起,我似乎也越來越容易關注到身邊的花草蟲鳥,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02 /
蚯蚓奇遇記
美妙的清晨,一部分小朋友在附近沙池遊戲,另一部分在花叢附近玩耍。
只聽「啊!」的一聲,順著聲音快速走去,才知,小朋友發現了一條很長的蚯蚓。對於很多孩子來說,第一次看到這麼長的蚯蚓,竟認為這是條小蛇。但有個小朋友很快指出這是蚯蚓寶寶,他記得去年在幼兒園的小菜園有見到過,這也勾起了不少小朋友的回憶。
遠處的小朋友也被吸引過來,其中一個不小心踩到蚯蚓身上,蚯蚓被踩掉一小截,這可把大家心疼壞了。但大家並沒有責怪他,畢竟並非故意,事已至此。
大家發現,蚯蚓受傷後流出的是泥巴,受傷後依舊可以爬行……隨著小朋友越聚越多,圍繞蚯蚓的可愛問題不斷。一個小女孩問:「它那麼軟,是怎樣鑽進土裡的?」這個問題,我似乎也有些困惑。
不知何時,一個小朋友用一個裝滿沙土的杯子為蚯蚓建一個溫馨的家,小心翼翼地將蚯蚓放入杯中,藏到樹屋,又找來木板搭屋頂。為防止著涼,還在杯底鋪了一塊木板。
大家觀察著,卻發現蚯蚓不斷向杯外蠕動,似乎並不喜歡這裡,有人猜是因為裡面混合太多沙,有人猜是杯子太小了。
午飯時間馬上到來,可大家關注點仍在蚯蚓身上,他們想將蚯蚓帶回班養,我不忍拒絕,便將它帶到班門前。他們想到一個好主意,用一個裝滿泥土的大花盆作為蚯蚓的新家,於是從窗臺搬來,為花盆添水,當然,量的多少,總是難以控制。
小朋友為蚯蚓取名「小可愛」,我組織小朋友午餐,並建議讓「小可愛」適應下新家,餐後再來看望它,看它是否會喜歡這個新家。
這個午餐格外迅速,幾個小朋友早早到屋外看望小可愛,只聽幾聲大喊,「小可愛不見了......」出去一瞧,果真,它做了選擇,選擇了自由。小朋友有些許失望,但很快意識到或許小可愛並不喜歡這裡。「蚯蚓喜歡生活在哪裡呢?為什麼?」我們在午後討論著、思考著,這一天,關於蚯蚓的討論從未停止。
一日晨間,一個小朋友剛進屋便對我說:「老師,我想把那天看到的蚯蚓畫下來。」我起初有些許詫異,很快便是欣喜。她自行拿取紙筆,認真畫起來。很快,綠草坪、斷尾的「小可愛」、身邊的小夥伴陸續躍然紙上。我們將畫作掛起,自然吸引更多小朋友圍觀、討論,關於蚯蚓的話匣子再次打開。
相信,小朋友們與蚯蚓的故事未完待續,於是滿懷期待。
03 /
護花使者
午後,伴著秋風落葉飛舞,滿地金黃,小朋友們陸續跑到屋外,打滾、奔跑,收集喜愛的落葉。不時也會發現零星幾顆隨風吹落的紅棗,小姑娘們興奮得合不攏嘴,還不時說到「秋天還真是收穫的季節!」
可能風太大的緣故,幾個小朋友發現花田中兩支花被吹倒了,仔細一看身子已折掉。兩個小男生心疼不已,輕輕將花枝扶起,支撐著一動不動。
我們一同想辦法來救它們,我深知花已然折掉幾乎沒有直立的可能,可該盡力的還是得盡力。於是我們用繩子來進行固定,但最終還是失敗了,小朋友們安慰我:「沒關係,再想想別的辦法。」
整個午後,兩個孩子一直扶著花,此時此刻,我作為一個夥伴,感受到他們滿滿的愛與責任心,不由地稱他們為「護花使者」。我呢,願做你們的守護者,守護單純善良的心,和你們一同愛這花草蟲鳥,愛廣闊的天地。
04 /
製藥
不知何時起,這裡也成為了製藥基地,採摘、研製分工明確,一氣呵成。
偶然間聽到一個小朋友說,姥姥去年摔了胳膊,至今未恢復,於是,要為姥姥製作草藥包,我瞬間感動不已。放學前她還向我展示她的藥包,用寬葉包裹著精心研製的藥物,再用花莖紮起來,很是細緻!姥姥看到後該有多感動。
萱萱在大大的手掌形葉片中包裹著給媽媽治療咽痛的藥,我覺得包著的不是藥,更是最純真的愛與關懷。想到前幾日看到的一句話,「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是有多愛你。」
採藥、製藥遊戲繼續,更多小朋友加入遊戲。製藥時,除卻石頭砸制的方法,兩個小男生也想到了更省力的滾動碾壓。
他們愈發關注到植物間的微妙差別,認真地觀察、選擇,採摘的種類更加豐富,研磨更加細緻,分成小小藥包,精緻包裹。過程中,大家討論、研究著不同的花草,根據大小、顏色、氣味等等,做著搭配,認真極了,這樣的狀態可能就是沉浸式的狀態吧。
伴隨時間推移,秋意愈濃,午後的陽光更顯可愛。花田旁,尋一角,搬來所需材料,三五夥伴愉快地開啟他們的午後遊戲。
落葉愈來愈多,因而配方加入更多落葉,相比之前,鮮花少了。從小朋友的聊天中了解到,大家儘可能撿取地上的花、草、葉,不摘花,保護我們的花田。
可愛的、善良的你們遇見秋日的花田,於此遊戲,更像是生活,發現落花殘葉的珍貴與神奇,也喚醒我的童年記憶——用喇叭花做耳環,收集很多很多的落葉做床,撿拾、摘取鮮花做美食......不禁覺得很是具有療愈力量。
05 /
花田繪畫
蓖麻、秋菊、紅蓼、牽牛……絢爛的火炬樹、蒼老的棗樹、粗壯的榆樹,加之小木橋與池塘……在暖洋洋的陽光下和諧共存,秋日花田一定是與美相關的吧!
搬來些許畫板花架,拿來喜歡的顏色,欣賞、記錄此刻的美好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小姑娘們似乎對於色彩有著天然的熱愛,認真調試著大自然的色彩,小心翼翼畫著眼中或是心中的美景。我也加入其中,欣賞美景、聊天、畫畫,如果再配一段暖暖的輕音樂再好不過,此時此刻,教育價值不必言語。
大班階段幼兒在繪畫中有意注意進一步發展,能較集中地關注觀察對象,把握整體結構和某些細微的特點與變化,深度知覺開始發展,開始有興趣地注意分辨某些明顯的前後關係,因而,增加寫生活動再好不過。
這是孩子們眼中或心中的秋日花田美景。有花有樹、有偶爾飛過的蜂,有暖洋洋的太陽、蔚藍的天空,也有沉穩的土地……
最美不過天地自然,何不在最純真的幼時悉心感受、欣賞與歌頌,定會在記憶深處留下一抹美好色彩吧。
小小花田,像是小朋友的秘密花園,埋藏心愛的寶藏,小心翼翼用葉片蓋起。幾個小夥伴小橋圍坐,聊聊她們的小秘密。
小小花田也像一個充滿未知的寶庫,可以在池塘發現不曾認識的小蟲蟲,於是樂此不疲地討論著。也會發現可以研製出紫色汁液的可愛漿果,然後躲在樹叢專心地研究很久很久。
一天,他們還撿到一支被折斷的美麗的大麗花,於是悉心照料,成為室內的一抹美好光景。
在小小的院子中,開闢一片花田,有花有樹有蟲有鳥,有泥土的清香,吸引來純真的孩子,像極了自己記憶中兒時鄰居家的向日葵田,捉蟲、和泥、做鮮花餅……可以開心地躲一天。
在這裡,有對美好的欣賞,有對未知的好奇,有對發現的驚喜,有對生命的關愛,有對花草、大地的親近與喜愛,也有對生命的思考。
幼小的生命與天地相通,這才是人本該有的模樣。兒童只是兒童,給予愛與自由,讓他們感受真實的土地、做童真的事情、探索可愛又奇妙的謎題……
結語
CONCLUSION
-
這樣的課程是如何安排的呢?孩子們的自由和閒暇是怎麼來的呢?
劉璐老師介紹,在天氣允許的情況下,每天會有兩個多小時的戶外活動,上午一小時,下午一小時。戶外活動多安排幼兒自主活動,這樣的活動通常是通過在自由遊戲中捕捉到幼兒興趣點,進而進行觀察和引導來開展的。活動具有時間和空間上的延續性,例如花田遊戲就從9月初持續到11月中旬,這樣能給到孩子們相對寬裕的時間和空間,支持孩子在自由、自主遊戲中與大自然奇妙相遇。
幼兒可以自由選擇戶外自由遊戲或戶外大區域活動,花田遊戲只是選項之一。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會有意觀察,記錄其中的關鍵經驗、有趣的發現以及延續性的學習。通過反思孩子們喜歡什麼、如何學習,老師們也思考、找尋著自然教育的價值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