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為源的光片顯微分析用於癌症的診斷,將同CT診斷一樣簡單

2020-12-05 江蘇雷射產業創新聯盟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TU Wien 和TU Munich的聯合研究小組,發展了一種新的顯微分析技術,以雷射為光源,可以實現更加可靠的癌症診斷結果。這一技術可以允許腫瘤在外科手術後進行3D分析,而不需要對腫瘤進行切片分析。不在需要切片,同CT診斷技術一樣非常簡單.

來自TU Wien(澳大利亞)和TU Munich(慕尼黑)的聯合研究小組,發展了一種新的顯微分析技術,可以實現更加可靠的癌症診斷結果。這一技術可以允許腫瘤在外科手術後進行3D分析,而不需要對腫瘤進行切片分析

早期的用於癌症手術的成功評估需要病理學家切取薄片進行分析,薄片的厚度大約4 m,寬度為5mm.這些薄片樣品在顯微鏡下進行分析以確定是否存在癌症細胞.這一檢測辦法只需要檢測少量的腫瘤.

超高倍顯微鏡下化學處理過的透明腫瘤,採用光片進行照射

來自TU Wien和TU Munich的聯合研究小組最近發展了一種新技術,可以對腫瘤進行3D分析,使得腫瘤變得透明化. Inna Sabdyusheva,是該項目的一名研究人員,這一研究是他論文的一部分,發展了一種化學工藝來清理乳腺癌樣品,這一工藝是基於TU Wien的科學家Klaus Becker所發展的.這一工藝可以使得癌症細胞的結構在識別的時候其結構不會發生改變.

超高倍顯微鏡 的裝置用於記錄大的樣品的組織

圖解: (a) 超高倍顯微鏡的裝置: 藍寶石雷射器(Sapphire 雷射器)單元用於螢光激發(圖中未顯示) , 一個分束器立方體 (BSC), 45 度的鍍銀鏡片 (M), 兩個光片生成單元(two light sheet generator units (LSG)),兩個線性階段(two linear stages (LS)) 來運動 LSG 單元沿著光束傳播軸(Z)來使(圖像甲)疊映在(圖像乙)的光片中心,該光片中心在生物學樣品的中心,計算機來控制工作檯的運動,運動樣品垂直通過光片 (VS),一個石英容器(QC),填充影像介質(DBE) , 探測單元包括 ×2, ×4 or ×16物鏡,該物鏡配備一個調製器(MO)用於補償折射率失配,一個鏡筒透鏡(TL)配備一個帶通濾波器(BPF)驅動輪, 和一個CMOS 相機. (b,c) 癌症樣品的記錄放大2X.

樣品在超高倍顯微鏡下進行分析,此處有一個光片,一薄層雷射束,該雷射束穿透組織.

TU Wien發展的革新性的技術獲得3D腫瘤圖像

同以往相比,可以用更少的時間,同時在檢查方面具有更強的可靠性,Hans-Ulrich Dodt說到,他是TU Wien的一名生物電子學教授,此外,這一新的3D技術同時也會提供足夠充分的關於癌症發展研究的科學信息.由於這一技術屬於首次展示癌症細胞在手術樣品中三維空間的傳播情況,對 腫瘤生物學的理解同時也會獲得顯著的進展.

人體腫瘤在經過快速的清理和超顯微術之後,利用本文的技術得到的3D組織病理學照片

病理學家Dodt的設想是,具有可以利用滑鼠來滾動瀏覽的能力,這一技術同目前採用放射學進行診斷相類似.他相信通過這一數據獲得的大量的數據可以為人工智慧協助診斷提供機會.

在不久的將來,也許計算機編程技術可以加速和簡化腫瘤的診斷,Dodt 說到.

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期刊<Scientific Reports>上.

文章來源:Sabdyusheva Litschauer, I., Becker, K., Saghafi, S. et al. 3D histopathology of human tumours by fast clearing and ultramicroscopy. Sci Rep 10, 17619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0-71737-w

相關焦點

  • 首爾偉傲世將採用Violeds技術開發寵物癌症診斷技術
    韓國 安山--(美國商業資訊)--首爾偉傲世(KOSDAQ: 092190),全球UV LED產品和技術的創新者,該公司已採用其紫外線LED Violeds技術開發出一種用於寵物癌症早期診斷的先進概念技術,並已通過韓國蔚山大學科研團隊開展的臨床測試。首爾偉傲世研究團隊表示,寵物的癌症發病率與人類一樣高,但在癌症的早期診斷方面存在難度。
  • 血液和組織的微生物組分析可用於癌症診斷
    血液和組織的微生物組分析可用於癌症診斷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22 21:14:03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Rob Knight團隊在研究中取得進展。
  • 用於人和寵物癌症早期診斷!首爾Viosys最新概念技術
    領先的化合物半導體解決方案提供商首爾Viosys宣布,通過韓國蔚山大學科學家進行的臨床測試,該公司已開發出一種先進的概念技術,該技術利用紫外線LED Violeds用於寵物癌症早期診斷。根據首爾Viosys的研究小組稱,與人類一樣,寵物患癌症的機率很高,但在癌症的早期診斷上卻相當困難。因此,首爾Viosys正在開發一種不僅可以應用於寵物,也可以用於人類癌症診斷的技術。
  • 3D腫瘤顯微鏡可對腫瘤組織進行三維角度分析,簡化腫瘤診斷
    這項新技術可以用3D方式去除病理組織,而無需腫瘤切片,顯著提高癌症診斷的可靠性!我們建立了最佳的自發螢光激發是通過使用488 nm波長的雷射實現的。所發出的螢光通過光學帶通濾光片過濾,截止波長為550±49 nm。記錄後,對獲取的圖像進行對比度受限的自適應直方圖平衡(CLAHE)46,通過頻域47中的定向空間濾波去除條紋偽影,以及對最終清晰度進行銳化掩蓋。我們發現,按此處理步驟,可以顯著提高對比度。
  • 首爾偉傲世將採用UV LED技術開發寵物癌症診斷技術
    首爾偉傲世宣布,公司已採用其紫外線LED Violeds技術開發出一種用於寵物癌症早期診斷的先進概念技術,並已通過韓國蔚山大學科研團隊開展的臨床測試。首爾偉傲世研究團隊表示,寵物的癌症發病率與人類一樣高,但在癌症的早期診斷方面存在難度。因此,首爾偉傲世正在開發一項不僅能用於動物而且也能用於人類的癌症診斷技術。
  • 微流體用於癌症診斷:循環微RNA檢測
    2013年,密西根大學教授在2013年11月20日至22日,細胞科學與幹細胞研究世界大會上做了報告,一下為報告摘要:在美國,癌症是第二大死亡原因。大多數癌症是可以預防的,如果及早診斷治癒的概率將大大提高。
  • 端粒酶檢測新方法有望用於癌症早期診斷
    原標題:端粒酶檢測新方法有望用於癌症早期診斷   ■最新發現與創新  3月26日,青島農業大學李峰教授及其專家團隊關於單細胞水平端粒酶活性均相電化學檢測新方法的研究成果發表在權威雜誌《分析化學》上。此成果有望在癌症的早期診斷、臨床治療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
  • 「新技術」3D腫瘤顯微鏡可對腫瘤組織進行三維角度分析,簡化腫瘤診斷!價格便宜易操作
    這項新技術可以用3D方式去除病理組織,而無需腫瘤切片,顯著提高癌症診斷的可靠性!我們建立了最佳的自發螢光激發是通過使用488 nm波長的雷射實現的。所發出的螢光通過光學帶通濾光片過濾,截止波長為550±49 nm。記錄後,對獲取的圖像進行對比度受限的自適應直方圖平衡(CLAHE)46,通過頻域47中的定向空間濾波去除條紋偽影,以及對最終清晰度進行銳化掩蓋。我們發現,按此處理步驟,可以顯著提高對比度。
  • 36氪首發 | 基於病理切片進行癌症診斷,AI+數字病理分析公司...
    據創始人楊林透露,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完善公司的四條產品線,建立迪英加杭州/上海/美國研究院,及繼續開拓海外市場。關於迪英加36氪曾有過介紹,它專注於提供數字病理圖像分析工具用於癌症診斷和分級。在自主研發的高通量顯微圖像成像和處理技術及大體量數字病理影像圖庫基礎上,公司打造了病理互聯和智能病理(硬體+軟體)兩套系統,提供遠程病理圖像分析和全類比AI病理輔助診斷,涉及細胞病理、組織病理、分子病理、免疫組化;另外,一款名為「病理星球」產品能提供海量數字病理圖片用於科研和臨床。
  • 中國科學家成功獲得「反物質」,在癌症診斷等領域有應用前景
    中國科學家成功獲得「反物質」,在癌症診斷等領域有應用前景 新華網 2016-03-10 22:21 來源:澎湃新聞
  • 新三板體外診斷之曠博生物:流式細胞診斷領域的領跑者
    進行螢光染色後的待測細胞會在一定氣體壓力下被壓入流動室,在鞘液的包裹下待測細胞呈單行排列,依次通過檢測區域,被螢光染色的細胞在雷射束的照射下會產生散射光和激發螢光。這兩種信號會同時被光電倍增管( PMT) 接收。接收後可轉換為電信號,再通過模/數轉換器,將連續的電信號轉換為可被計算機識別的數位訊號。
  • Bruker:質譜在醫學診斷中具有廣泛而重要的應用前景
    ,2015年Bruker隆重推出rapifleX,適合MALDI成像的高性能質譜特性:  (1) smartbeam 3D雷射技術,頻率高達10kHz  (2) 新型的光路自動校準離子源,操作人員無需工具輕鬆拆卸透鏡組件,可用溶劑淋洗,組裝後透鏡光路自動調整。
  • CT檢查對肺炎診斷是有益的嗎?
    在前發表的《我們如何診斷肺炎?》指出:我們根據臨床症狀,體徵來懷疑肺炎。那麼當懷疑肺炎後,我們需要做放射學檢查來明確診斷嗎?比如,做X光胸片,甚或CT? X光能穿透可見光不能穿透的物質。但對不同密度、厚度的物質,X光穿透效應是不同的。穿透過去後,X光帶來的螢光效應、感光效應則可以顯像。
  • 李輝:深耕計算光學顯微成像 打造生命科學研究「利器」
    超分辨顯微成像:細緻入微根據李輝介紹,結構光照明超分辨成像具有非特定螢光標記和寬場採圖等優點,在時間解析度和抑制光漂白方面優勢顯著。而他們目前擁有的DMD結構光照明器和雷射幹涉結構光照明超分辨成像系統,則是根據用戶在成本、精準度等方面不同的需求「定向」研發的。
  • Commun Biol:開發出一種用於癌症診斷的新型生物標誌物技術
    2020年7月2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Communications Bi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瑞典隆德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識別癌症生物標誌物的新方法,這種新方法能夠更加敏感、快速且有效地對癌症生物標誌物進行識別。
  • 572期-3:【企業】Illumina與諾禾致源將開發NGS生殖健康與癌症診斷平臺
    今日,Illumina與諾禾致源在美國聖地牙哥和中國北京和同時宣布,雙方已於2015年9月開始合作開發先進的基於二代測序(NGS)技術的臨床診斷平臺,主要應用於生殖健康和癌症檢測領域。Illumina與諾禾致源的合作致力於為臨床檢測市場提供最先進的整體測序方案,雙方此次合作開發的診斷平臺易於操作使用,可應用於中國產前DNA及癌症檢測市場。此次合作使Illumina先進的測序技術與諾禾致源領先的臨床應用研發體系實現了高效整合。作為協議的一部分,諾禾致源將提供核酸提取方法、文庫構建技術和數據分析軟體,Illumina將提供NGS儀器零部件和相應試劑,用於雙方的合作開發。
  • 無需抽血的微針貼片傳感器在20分鐘內診斷瘧疾
    這種液體含有多種生物標誌物,可用於多種疾病,例如瘧疾,可用於快速檢測。賴斯布朗工程學院的機械工程師彼得·利勒霍伊說,一次性貼片可以編程為檢測其他疾病,可能包括COVID-19。由Lillehoj和萊斯大學博士後研究員薛江(Xue Jiang)開發的獨立測試,在大約20分鐘內即可得出結果,並且不需要醫學專業知識或任何設備。
  • Cancer Research:轉錄組分析發現可診斷多種癌症的泛標記物
    2015年11月16日訊 /生物谷BIOON/ --在癌症的發生過程中,許多基因都會發生突變並出現功能紊亂,而越來越多的研究也發現這些發生突變的基因或可作為癌症的診斷標記或靶向治療得到進一步開發,幫助癌症的臨床診斷和治療。
  • 前沿顯微成像技術專題之:光片螢光顯微鏡 (1)
    從本周開始,我們將為大家帶來前沿顯微成像技術專題系列,和大家一起探討前沿的顯微成像技術以及他們對科研相機的相關性能要求。因此,光片顯微鏡也特別適合用於大樣品成像。在多數光片系統中,光學元件是固定的,需要移動樣品 (或使光片從xyz方向掃過樣品) 來獲得完整的3D圖像。
  • 2020年全球癌症診斷初創企業融資排行TOP 10
    簡單講癌症是指機體細胞生長和分裂不受控制時所導致的惡性增殖和轉移疾病,儘管已經研發出各種腫瘤治療方法,如放化療、免疫治療、細胞治療等,但仍未能將癌症攻克。小思根據市場上各企業已公布的融資額,梳理出2020年全球醫療器械-癌症診斷賽道融資排行TOP10,與大家分享此賽道的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