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紅色品牌,蕉嶺縣東嶺村有效銜接脫貧致富與鄉村振興

2020-12-06 中國經濟時報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記者 姜業慶□徐鋒)一個偏僻的山區貧困村,如何既在短時間內摘掉貧困帽子,又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一路狂奔?記者日前在梅州市蕉嶺縣三圳鎮東嶺村進行了相關採訪。  

  東嶺村地處蕉嶺縣西部,是廣東省著名的革命老區之一,也是蕉嶺縣十九個省定貧困村之一。2018年,東嶺村被廣東省委組織部列為第二批「紅色村」。作為對口幫扶單位,三圳鎮和廣州市南沙區南沙街道辦事處給出的脫貧發展思路是「突出本地特色,增強『輸血』『造血』,建立長效機制」,要深挖、做好、做足東嶺村的「紅色」文章,以紅色精神發展綠色經濟,走出一條別具特色的扶貧路子。

  

  「主要是看中了這裡的環境以及紅色氛圍,目前居住在此的大多是到此寫生的老師和學生.」棲舍·隱山精品民宿店的彭凌峰告訴記者,公司總共投入了近千萬元,打造了生態地球倉民宿,涵蓋住房、電影院、圖書館、茶吧等設施。

  

  引進梅州市紅土地文旅發展有限公司落戶東嶺村,精心打造提升居住環境優美、紅色氛圍濃厚、配套設施齊全的「精品民宿」是東嶺村民脫貧致富的路徑之一,目前該村有紅星客棧、地球倉民宿、三山客棧三家民宿,可提供床位33張,全面建成後可提供83張床位。2019年3月底以來,東嶺村民宿接待遊客人數達26.3萬人次。

  

  除了打造民宿,發展特色農業也是東嶺村致富的一大法寶。一直專注林下經濟的蕉嶺五福之鄉長壽食品有限公司老闆徐貽宜告訴記者,自2016年12月初被東嶺村引進來之後,通過「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發展模式,在鞏固傳統養蜂基礎上,重點在林下種植230畝和黨建扶貧產業園內種植10畝紫靈芝、金線蓮、香菇等食用菌項目,大力發展以食用菌為主的林下產業,真正變「輸血」為「造血」。目前五福之鄉長壽食品公司已經輻射帶動了東嶺、臺塘、鐵西村等6個村農戶種植珍稀食用菌(紫靈芝、金線蓮、香菇)共260畝,為63戶貧困戶解決就業問題,實現新老產業「雙輪驅動」,推進東嶺村扶貧產業發展,為村集體經濟每年增加9萬元和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實現每年人均增收約3000元。

  

  當然,前提是鞏固東嶺村的比較優勢——甜蜜產業。利用蜂業養殖的傳統優勢,發動群眾和貧困戶大力發展特色養蜂。採取「專業合作社+農戶(貧困戶)+電商平臺」的模式,成立蜂彩專業合作社,指導蜂農科學養蜂,開發蜂產品精深加工產品、蜂產品快消品等大健康產品,發展電商,延長產業鏈。今年發展養蜂3900箱,預計年產值達200多萬元。同時帶動村民特色農產品(香菇、靈芝、蜂蜜等)銷售,每年每戶可增收3000-5000元,特色民宿還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增收約10萬元(前三年10萬元、後七年12萬元),更進一步激發了鄉村內生發展動力。在民宿屋頂上引進光伏項目,年發電收益約3萬元,收益可達20多年,為本村所有貧困戶每年每人增收500元。

  

  截至2020年11月15日,三圳鎮東嶺村新時期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建檔立卡貧困戶20戶39人,(其中有勞力貧困戶10戶26人,無勞力10戶13人)全部實現「八有」達標,均有通水、通電、通寬帶網絡、通電視信號、安全住房、教育保障、醫療保障及穩定收入來源或最低生活保障,2020年度全部已實現100%脫貧和退出。

相關焦點

  • 梅州蕉嶺東嶺村:紅色文旅助力鄉村振興
    這裡是梅州市蕉嶺縣三圳鎮東嶺村研學基地。 東嶺村地處蕉嶺縣西部,山高林密,是廣東省革命老區之一,也是蕉嶺縣19個省定貧困村之一。「怎樣才能帶領村民脫貧致富,村裡動了許多腦筋。」三圳鎮副鎮長兼東嶺村駐村第一書記徐樂說。 機遇來了。東嶺村被廣東省委組織部列為第二批「紅色村」。
  • 瞭望|尹成傑: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有效銜接」的基礎;縮小脫貧地區與非貧困地區的發展差距,是「有效銜接」的重要任務做好「有效銜接」工作,關鍵要建立健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體制機制和政策文 | 尹成傑近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決守住脫貧攻堅成果,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不留空檔,政策不留空白。
  • 梯度推進與優化升級: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研究
    做好脫貧攻堅戰與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銜接, 既要抓好梯度跟進、又要抓好優化升級, 進而提出繼續推廣脫貧攻堅形成的經驗、推進產業扶貧的優化升級、提供高質量的金融供給服務、提高農村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強對弱勢群體的社會保障力度。
  • 在希望的田野上實現鄉村振興
    圍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話題,3位省人大代表接受媒體提問,暢談履職心聲,回應百姓關切。3位代表一致表示,我省是農業大省,當前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結合自身實際加強履職盡責,紮根農業農村謀發展,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探索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推進脫貧攻堅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加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
  • 產業扶貧與鄉村產業振興有機銜接的主要政策施力點
    > 作者簡介:   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要強化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研究制定脫貧攻堅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的意見。在脫貧攻堅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交匯的特殊時期,實現二者的有機銜接,務必要瞄準產業發展的政策施力點,按照鄉村振興中產業興旺的內在要求,重點向農產品加工業、農業服務業拓展延伸,實現三產融合發展。  完善鄉村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體系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
  • ...農民日報》看貴州如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
    1月7日,農民日報刊髮長篇深度報導《只把終點當起點——看貴州如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文章全文3000多字,報導了伴隨著脫貧攻堅目標的實現,貴州的發展戰略定位也發生轉變。在中共貴州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上,「鄉村振興」取代了過去的「大扶貧」,位列貴州三大發展戰略(鄉村振興、大數據、大生態)之首。一詞之變體現了貴州翻天覆地的變化和發展重心的轉移。
  • 鄧凌月:傳承紅色文化 推動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論述的一脈相承。「全面」二字內涵豐富,既體現了鄉村振興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又指向下一階段將往擴面提質方向發力。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文化振興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
  • 探索康養產業撬動鄉村振興有效路徑
    (興雲 本報記者王松)讓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有機銜接,對於徹底打贏脫貧攻堅戰、助力農村未來發展至關重要。日前,一場有關「康養產業與鄉村振興」的大討論在黔南州惠水縣百鳥河數字小鎮大茶倉展開,探討如何將康養產業和農村三產融合發展,通過多種模式,推進農業、旅遊、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
  • 「世界長壽鄉」梅州蕉嶺縣辦中國特色絲苗米高峰論壇
    中國改革報廣東記者站6月17日訊(記者黃殿晶)為推動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創建,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在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指導下,6月15-16日,「論稻蕉嶺·一米驚人——2019中國(梅州蕉嶺)特色絲苗米高峰論壇」在素有「世界長壽鄉」的梅州市蕉嶺縣舉行。來自國內、廣東省及梅州市等地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及企業和採購商代表等300多人參加了論壇活動。
  • 「十四五」新詞典:「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作者:林萬龍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首次明確提出,要「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要深刻理解五中全會提出的這一新要求,就必須準確把握「鞏固」「拓展」「銜接」三個關鍵詞的內涵。
  • 開闢「三農」工作「新視野」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近日從2020年西鄉塘區聚焦做優現代特色農業、大力培育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今年以來,西鄉塘區堅持「三農」工作重中之重戰略地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緊緊圍繞中央、自治區和南寧市關於「三農」工作決策部署,紮實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強農業各項工作
  • 平海鎮:鋪展鄉村振興新畫卷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秀嶼區平海鎮堅持黨建引領,聚焦脫貧攻堅重點難點,下足「繡花」功夫,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讓黨的惠民政策落到實處,讓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如何「接力」? - 電子報刊
    (資料片)新華網 ■監測預警機制  ■穩定增收機制 ■社會保障機制  ■基層組織扶貧解困機制■解決相對貧困機制田恃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要求「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這為今後的扶貧工作戰略性轉移提出了新方向與新目標。
  • 淮安:發展鄉村旅遊 賦能鄉村振興
    融媒體記者 張小燕創成全國、省級鄉村旅遊重點村6家,獲批星級鄉村旅遊區52家;發揮鄉村旅遊重點村、星級鄉村旅遊區和特色鄉村旅遊資源品牌效應,吸引外來資本6億餘元;舉辦清江浦區百花節、洪澤湖國際大閘蟹節、漣水農民豐收節、盱眙龍蝦節、金湖荷花節等各具特色的鄉情鄉韻活動。
  • 翔安大宅火龍果豐收 鄉村振興脈動強勁
    國慶旅遊旺季間,鄉村振興精品示範村——大宅,正展示著翔安鄉村旅遊的風採。  循著火龍果的甜香,從島內趕來的遊客、市民絡繹不絕,在大宅紅色的人行步道上,撒下了一路歡聲笑語;年輕的女村民拎著水壺,帶著精心釀製的火龍果茶,熱情地招呼八方賓客。大宅的火龍果,每半個月即可收成一次。  「天剛亮,家家戶戶就下田採摘火龍果,今年是個豐收年。」
  • 奮力描繪鄉村振興美好藍圖
    青海省委十三屆九次全會強調,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高農牧業質量效益,實施鄉村建設行動。 鞏固脫貧成果 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發展鄉村振興,要「補針點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做好有效銜接,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確保過渡期內各項政策平穩過渡,接續推進脫貧摘帽地區鄉村振興。
  • 馮磊到蟻蜂鎮調研指導鄉村振興與鄉村教育工作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見習記者 馬景閣 通訊員 徐勝奇)近日,駐馬店市驛城區委副書記、區長馮磊深入蟻蜂鎮調研指導鄉村振興與鄉村教育工作。副區長劉瑞華,副縣級幹部方紀平等陪同調研。當日上午,馮磊一行先後來到蟻蜂鎮魯灣村魯灣小鎮、魯灣小學、龐閣小學、鄧莊小學、蟻蜂鎮中心小學,通過實地考察、聽取匯報等方式,詳細了解蟻蜂鎮魯灣小鎮建設與發展情況及蟻蜂鎮鄉村教育工作情況。在蟻蜂鎮魯灣小鎮,馮磊指出,要把「三農」問題與鄉村振興放在一起,把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要持續強有力的幫扶,在脫貧攻堅產業基礎、組織基礎上為下一步鄉村振興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 鋪展鄉村振興新畫卷——秀嶼區平海鎮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提升群眾...
    □湄洲日報記者 傅梅香 通訊員 謝慶勝 文/圖  平海鎮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強化產業支撐,4個村入股福能風電,委託國投公司投資,每年有一定的分紅,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建成8個產業扶貧基地,通過入股分紅、投工投勞、土地流轉等多種方式促增收。
  • 青平:吹響鄉村振興集結號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深刻指出,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求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顯然,推動鄉村振興成為了繼脫貧攻堅戰之後的又一項艱巨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