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張勇:讓大家的創意和創新像自來水一樣流淌

2020-11-27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君聯資本CEOClub」,作者張勇,海底撈董事長。

海底撈的創新大概分成兩類,第一是流程和制度類創新,第二是業務類創新,我們對這兩類創新分別給予不同的激勵方式。流程制度類創新,一般的員工或者中基層的管理人員應該是沒有能力做到的,事實上也確實如此,這麼多年大多數流程制度創新還是我拍板才行。我把流程制度已經簡化到比較少了,整個海底撈,每家店要執行的流程制度只有18個,而這18個當中,重中之重的是海底撈的各級幹部升遷管理辦法。

1、公平公正的晉升體系

海底撈的員工從一進門的那天就有一個級別:初級、中級或高級。所謂初級員工,是指一進來用一天或者一會兒時間就能學會的,比如站著發個毛巾,比如說「歡迎光臨,毛巾有點燙,小心」,比如端個菜等等,這個是初級員工。中級員工,是有一定技術含量的,比如切個菜,弄個小吃。高級員工,就是他的努力能夠決定這家店可以走多遠的這部分人,大多數是有權力接觸客戶的人。

其實這樣分是有點多餘,無論當服務員也好,還是洗碗工也好,在海底撈都是非常累的,但是對基層的員工來講,如果不給他分個級別,就失去向上走的動力,我們人為分成初級、中級和高級之後,他就有一個向上晉升的階梯,這樣他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讓他突然當一個店長,肯定當不了,但是他可以逐步地進步。

海底撈的員工採取的是計件工資制,這是怎麼來的呢?我把中國和海外做了一些比較,發現海外是小費制,一般來講員工積極性會比較高,而我們東方的管理沒有小費,員工給客人服務後卻要到管理者那裡拿錢,中間的管理成本變得非常高,而且不會精準。我沒有辦法改變客人採用小費制,但是我有辦法引進計件工資。員工如果做得好,就讓他多幹。

我們可以篩選出勤奮、善良的那部分人。這麼多年,有時候也要解決服務員之間小偷小摸的一些小問題,其中有一部分是通過商業行為把他淘汰出去了,我們應該保住的是那些符合這個社會以及我們企業價值觀的人,把他們篩選出來晉升到領班崗位上。所有的基層工作都熟練了,領班崗位就可以升成大堂,然後升成店長,這樣逐步形成了一個升遷體系。

為什麼店長想獨立開店?我們有一個獨特的薪酬體系,比如說一個店長,他的薪水是2萬塊錢一個月,他的獎金只能拿到他管這個店純利潤的0.5%,也就是說,如果他的店這個月賺100萬,他能拿5000塊錢的獎金,賺30萬他能拿1500塊錢的獎金,一個是2.5萬,一個是2.15萬,只差3500塊錢,其實不多。我讓他怎麼掙錢呢?因為企業要發展,就要開店,符合標準以後店長可以開分店,他的權利非常大,能決定在什麼地方開,相當於人事權、經營權、財務權完全集中在店長手裡。他的收入會跟分店的業績掛鈎。如果他當了五年或者八年店長,他的收益會非常高!當他收入足夠的時候,他就可以買房,在城市安家。我們有很多初中畢業的員工通過這個體系,逐步升遷到包括副總的管理崗位上。

2、讓員工有尊嚴生活的人文關懷

如果一個企業,在他的員工正當年工作的時候,沒有辦法解決他的住房、醫療,就是說沒有辦法讓他年輕力壯的時候過上相對有尊嚴的生活,而且讓他的員工老了之後,會面臨生活風險、喪失生活能力,我想這樣的企業不能說是關懷員工。我們也真實地面臨這麼一個問題,當然好在有創新,我們一直在想辦法解決這樣的問題。

建立一個公平公正的晉升體系,給員工人文關懷,是為了讓這個企業的員工把心撲在工作上面,只有把心撲在這上面,他才可能有創新。我覺得這麼多年海底撈雖然有不足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多好的地方。比如說吃火鍋的筷子很長,20年前筷子沒有這麼長,這是海底撈發明的;現在吃火鍋身上沒有味,也是海底撈解決的。可能有很多的變化,這些變化源源不斷地來自於員工。這裡面最讓我感到欣慰的是,我曾經看到過我們的員工回去休假的時候,背回他們家的花生或者地瓜給客人送過去,我覺得這也叫創新,叫服務創新,但是我還沒辦法獎勵他,也沒有辦法推廣,我總不能說讓所有員工回家都背東西來。對於這個員工來講,就是對海底撈服務工作做了一個創新。為什麼他能夠這樣做呢?我剛才講的人文主義的關懷是非常重要的,在一個企業裡面,除了公平公正的升遷體系,人文主義關懷也是可以激勵大家創新的。

3、務實的工作態度

務實的工作態度是保障創新的一個基礎。有些人,他可能會有很高的理論素養或者一些其他行業的成功經驗,但是到了新的企業,他可能不太接地氣,沒有辦法做一些創新。我不太相信沒有務實的工作態度會有大幅度的創新,恰恰有些創新往往是在一些小的改革方面。

比如說,大概在九幾年,我們在西安裝修店的時候,當時我不會看圖紙,就拿了個尺子和一個粉筆在那兒畫,哪個地方擺幾張桌子,桌子多長多大,人坐多寬,哪個地方放廁所,哪個地方放廚房。我正畫得起勁的時候,老阿姨走了過來,她說張大哥你畫的廁所是錯的,她說男女廁所一樣大不可以的,女同志麻煩一些,廁所應該大一點,男廁所可以小一些。

後來我觀察了一下,人流量大的地方確實很多時候女廁所都是排隊的,就這麼一個情況那麼多設計師愣是沒有解決這個問題。為什麼我能收到她這個信息?為什麼我們員工能有這個創新?是因為他們實實在在有一種務實的工作態度。我想要想保證創新的話,務實的工作態度是必不可少的。

4、匹配相應的人事、財務和經營權

劃小核算單位,管理學老師講,每個企業也在做,但是我覺得這裡面可能會出一些偏差,比如說很多地方劃小核算單位沒有給相應的權利,只是覺得劃小核算單位可以提高效率甚至可以降低成本,而相應的人事權、財務權和經營權沒有獨立給這個單位。

一個店怎麼可以沒有小金庫呢?既然管了這個店,他一定要有小金庫;沒有小金庫,他怎麼獎勵員工,有突發事故怎麼處理?都去翻流程,把流程翻完了之後,突發事件誰也不知道會演變成什麼後果。人事上,提拔什麼幹部,一定是他的權力。

有些人曾經問過我這個問題,海底撈的服務員都可以打折免單,成本怎麼控制?我不知道成本怎麼控制,但是我覺得在一個組織裡邊,每個層級、每一個人都是應該有相應權力的。我實在想不出道理,打折免單這個權力該由董事長或者店長來控制,我覺得就應該由服務員來控制,因為只有他才知道,是不是把油撒客人身上了,或者菜是不是鹹了,他有權力根據這些判斷是否打折或是免單,至於他是否會因為貪心給朋友打折給公司造成損失,這些可以事後評估。

追求一個更好的生活狀況是我們海底撈的目標,我們的服務員能掙七千八千了,可以買房子。但是他買了房子依然成不了城裡人。我覺得人是需要社交的,他一定要有朋友,一個農村來的孩子,又沒有受過教育,他在哪兒交朋友呢?唯一可能交朋友的就是海底撈的顧客,通過打折免單他可以讓一些顧客成為朋友。事實上,我們有很多服務員,也有一些很好的朋友,什么叔叔阿姨,他會認識很多人,跟這個客戶關係很好,甚至認乾爹、乾媽、乾姐姐。從這個角度上來講一下,如果他真這樣我也沒什麼意見,說實話,我們的員工在大城市沒有親戚,也沒有同學,所以也沒有什麼貪汙的動力,因此我在這塊就放得比較松。

最後總結,如果一個人身處在一個公平公正的工作環境下,他有一種務實的工作態度,又擁有相應的人事、財務和經營權力的時候,他的創意和創新會在這個組織裡面像自來水一樣源源不斷地流淌。

本文版權歸「君聯資本CEOClub」所有,若要轉載,請聯繫原出處獲取授權。

關於君聯資本CEO Club:

2001年創建伊始,「積極主動的增值服務」即是君聯資本的重要業務策略,每年舉辦的CEO CLUB活動是增值服務的重要形式之一,是CEO們交流、分享與合作的平臺,這裡已是成長期企業的智慧寶庫。君聯資本CEO Club微信號是CEO CLUB的線上平臺。

相關焦點

  • 張勇稱做大海底撈是為讓員工們買房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張勇稱做大海底撈是為讓員工們買房 張勇稱做大海底撈是為讓員工們買房 生活放大鏡 09-16 22:12 【張勇稱做大海底撈是為讓員工們買房】近日,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在談及談及創業初衷時坦言,「就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張勇身家41億背後:曾獲馬雲投資 產業遠不止海底撈
    這兩天海底撈火了,這家公司的掌門人張勇也成了熱搜詞。  幫主梳理公開的資料發現,在海底撈火鍋店在全國各地擴張的同時,張勇掌舵的「火鍋帝國」已經囊括了產業鏈內完整的領域。  隨著熱錢滾滾流入,錢袋滿滿的海底撈和張家也悄悄布局多個投資領域,和行業巨頭成立合資公司、投資領域涉及視頻安防、教育、遊樂、地產等領域。
  • 她來自農村初中未畢業,卻是海底撈的貴人,幫助張勇成新加坡首富
    平常沒事的時候張勇就幹些小買賣補貼家用,倒賣過汽油,幹過麻辣燙,後來和同學合夥開了個火鍋店。 在四川開火鍋味道不地道不會有人去,而張勇是個門外漢,就是拿個菜譜現學現賣,味道可想而知,所以一開始生意冷清。
  • 海底撈張勇稱做大為了職工能買上房,新加坡老闆繼續畫餅激勵員工
    張勇的海底撈在餐飲市場上取得的成就可以說無法複製,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組織管理學訪問教授黃鐵鷹《海底撈你學不會》一書甚至讓小米的雷軍反覆研讀學習。從海底撈高質量的服務開發市場,並不斷拓展業務形成產業鏈,以及能夠用更低的成本租到場地將職工工資收入提升至同行業的最高待遇,張勇與海底撈的成功可謂令人嘆服。
  • 張勇稱做大海底撈是讓員工買得起房:賺的錢都讓自己拿去買房子了...
    9月14日,海底撈董事長張勇在一則對話節目中表示,海底撈店鋪擴張是為了讓員工都買得起房。自己當初創業就是想過上好日子,但是自己買上房了,身邊的大堂經理和廚師長還買不上,很內疚。為了讓身邊人都買得起房,火鍋店就越開越多。
  • 讓垃圾像水一樣在管道中「流淌」
    李憲坤創業15年:  讓垃圾像水一樣在管道中「流淌」垃圾分類處理設備  他和團隊研發的垃圾分類管道傳輸系統,希望「讓生活垃圾也可以像自來水、天然氣一樣,在管道中『流淌』」。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華、程依倫(署名除外) 實習生 羅煜森  最近李憲坤比較忙,幾天之內接待了幾波意向投資者,向他們介紹現代、智能的垃圾分類收集及就地資源化利用方案。
  • 海底撈直面中年危機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從價格上來說,大家一般願意花多少錢吃一頓快餐呢?我們可以簡單做個測算。而全產業鏈布局帶來的上下遊強協同效應,也是海底撈作為火鍋龍頭的核心差異化優勢之一。 關於海底撈第二曲線的探索,此時我們也許無法準確描述,但可以從張勇此前的規劃中窺探到一些細節。 在一次媒體採訪時,張勇談到對海底撈期待的時候,引用了松下幸之助講過的一句話:「我們要把人民群眾喜歡的商品做得像自來水一樣便宜,越便宜它就對企業的發展更有利。」
  • 海底撈管理客戶和員工關係的精妙之處:親緣稱呼效應
    一走進海底撈(需求面積:800-1500平方米),迎面而來的服務員立即會送上一聲「大哥、大姐」之類的稱呼。而服務人員之間也以「兄弟姐妹」論交。  這一聲稱呼,看似普通,其實蘊含著用「親緣稱呼效應」來管理客戶關係和員工關係的精妙之處。  從進化心理學的觀點來看,人類存在的最大目的就是要讓基因傳承下去。
  • 海底撈為什麼要道歉?背後的原因可能是……
    最近,國內餐飲龍頭海底撈因為漲價上了熱搜,一份16塊錢的土豆很快引起了輿論的軒然大波,隨後,海底撈回應菜品的確在原基礎上漲了6%。回應過後,沒幾天海底撈就扛不住「壓力」了。不僅宣布,菜品恢復節前價格,並且向公眾做出了道歉。眾所周知,疫情前後東西漲價是一個正常行為,再者海底撈本來相對就比較貴,在原有基礎上上浮6%,屬於尚可接受範圍。
  • 腳踏實地張勇,天馬行空逍遙子
    記者:它的本質是不是「去網際網路化」,真正變成網際網路上的水電煤?張勇:不是去網際網路化。未來是將網際網路從有形變成無形,更多是令網際網路變得「潤物細無聲」,滲透在各行各業或產業鏈各個環節的能力。我甚至不太希望用「網際網路化」這個詞,而是用技術和思想,這跟網際網路不太一樣。
  • 我們發現了海底撈總是讓消費者津津樂道的秘密...
    思考時,要像一位智者;但講話時,要像一位普通人。——戴爾·卡耐基《人性的弱點》最近,海底撈又成為了餐飲界的話題之王,得益於抖音短視頻的傳播,海底撈的番茄牛肉飯成為了消費者蜂擁到店消費的動力之一。本文2492字;需7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後細讀話題之王:海底撈最近,一個抖音視頻在網上廣為流傳,一位網友展示了自己的獨特吃法,在海底撈點一碗米飯,配上料臺上的牛肉粒和火鍋番茄底料,3塊錢就得到了一碗美味的牛肉飯,走紅後成為了最近海底撈就餐標配
  • 海底撈招股書裡藏了這幾招
    海底撈創始人張勇曾在 2015 年接受《中國企業家》的採訪時表示: 上市得有一個前提,你的企業可複製,標準化、流程化制度做的非常規範,我看不到海底撈有這種跡象。我們上市的話基本上就是騙錢,因為我們現在口碑很好,大家給的估值很高,實際你拿了人家的錢,你自己的流程化標準化做不到。
  • 和海底撈一樣的危機公關,太平洋咖啡卻遭慘罵?
    8月25日,中國火鍋界的網紅品牌海底撈被法制類媒體曝光食品安全問題:老鼠在後廚地上亂竄、打掃衛生的簸箕和餐具同池混洗、用顧客使用的火鍋漏勺掏下水道等。《法制晚報》的報導一出,媒體和網友們就炸鍋了!餐飲行業,食品安全問題是雷區,一踩就炸。然而很快,這場大危機就被海底撈的「滿分」公關輕鬆化解。
  • 傷不起的海底撈:一二線城市遭遇負增長,老闆讓出新加坡首富位
    很多網友卻發現,沒有等來報復性的消費,漲價卻在如期而至,不少餐飲企業都在靜悄悄的漲價,比如說大家所熟悉的喜茶,已經漲到了30元一杯,而海底撈的米飯,更是賣出了7元一碗,西貝的堂食、外賣也都全部上漲。相比其他餐飲企業來說,海底撈受到的影響顯然是最大的。
  • 海底撈——我的決策過程
    ,而不用擔心「突破性創新」對行業的顛覆。而漸進式創新又是行業領先者所擅長的創新模式,這樣就有利於馬太效應的形成,保證行業領先者相對於其競爭對手的優勢。(詳見《創新者的窘境》)海底撈的創新在於,在原本的評價標準(好吃)之外又加入了一個新的維度:就餐體驗。這樣的創新迎合了消費者的需求,也成就了海底撈火鍋一哥的地位。2.
  • 張勇:無人商店是偽命題 看似美好而已
    問:阿里的布局像一個拼圖,下一個整合的重點會放在哪個領域,有沒有目標企業?張勇:阿里的布局確實是一個很大的棋局。我說它是一個圍棋,必須進行長短線布局,但是最終還是得有實際,還要拿到成果,哪一個是下一個,我無法回答。最重要是所有做的事情要有結果,有進展,這是最重要的。當然整個中國零售行業、線下消費非常大,在這個裡面投資是投不完的。
  • 風清揚「天馬行空」,逍遙子「腳踏實地」,張勇表示缺一不可
    這是否意味著,在有著財務背景的張勇帶領下,阿里將進入精深細作的時代?張勇並不同意這一說法——精耕細作也許能使公司效率獲得顯著提升,但沒有辦法發生化學變化。「天馬行空,腳踏實地」這八個字缺哪個都不行,「要想未來,想一些不確定的事情,對於大的走勢要有宏觀判斷。」
  • 張磊和他的朋友們聊「價值」:做難而正確的事,而非別人都做的事
    我覺得確實有一點像是一個災難之後的重逢這種感覺。對我來講,首先就是思考了很多,特別是關於長期價值核心點的思考,有幾個總結點跟大家分享一下:第一,改變人類歷史的,往往是黑天鵝事件,概率很小,但是影響很大。另外我現在核心做的就是在早期創業這個生態裡面,特別是對技術驅動為主的創業者,我們有一個創業營的一個模式。既投資,又像聯合創始人一樣,一起幫著打造他們的業務。
  • 阿里CEO張勇:數位化時代的大趨勢是正和博弈、增量發展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張勇在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開幕式上發言阿里巴巴供圖10月20日,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在水鄉烏鎮開幕。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CEO)張勇在開幕式致辭中提出,數位化時代的商業發展催生了新商業文明。
  • 海底撈告訴我們股權分配有多重要,股權分配應該注意什麼
    2020-12-28 17:58:34 來源: 心者律師事務所 舉報   海底撈告訴我們股權分配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