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官呼籲多方幫扶涉罪未成年人 防治校園暴力

2020-12-08 正義網

     

  「用愛與法架起成長的階梯」廈門思明區檢察院微訪談進行中,李永軍檢察長、汪振坤副檢察長、未檢科科長在回答網友提問。

   

  「用愛與法架起成長的階梯」廈門思明區檢察院微訪談微博截圖。

  正義網北京5月29日電(見習記者 胡玉菡 通訊員 莊子 李美霖)未成年人犯罪存在哪些特點?校園暴力之痛該怎樣預防和應對?如何幫助涉罪未成年人更好地回歸社會?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檢察院檢察長李永軍日前做客正義網微訪談,圍繞上述話題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 

  記者了解到,廈門思明區檢察院於2007年建立了全省首個專辦未成年人和在校生刑事案件機構,2010年在全國率先開通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微博「未成年人檢察在線」。目前,該院已針對未成年人案件建立「捕、訴、防、矯及法律監督一體化」的辦案機制,積極開展了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先後被授予全國優秀青少年維權崗和全省十佳優秀青少年維權崗等榮譽稱號。 

  外來無業未成年人犯罪比重較大 

  未成年人犯罪一直是社會高度關注的話題。據李永軍檢察長介紹,根據相關統計,未成年人犯罪的發案率大體佔整體犯罪的10%以內,比例相對穩定。他同時強調,相對於成年人犯罪,雖然所佔比例不高,但需要全社會高度重視。 

  近年來,思明區檢察院受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數量呈現下降趨勢,但特點顯著:「第一,未成年人犯罪行為簡單、直接、殘忍,人身依附關係明顯。在涉黃、賭、黑、騙案件中,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常常扮演『小弟』等類似角色。第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中,外來無業人口所佔比重較大,而且以兩搶一盜的侵財類案件為主。」 

  如何保障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和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對於網友的這一疑惑,李永軍檢察長解釋,從事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的檢察官,必須有愛心與耐心,會對所有涉罪未成年人一樣看待。該院未檢處幹警還會研讀心理學,同時接受國家心理諮詢師培訓。 

  預防校園暴力:家長需教會孩子管理情緒 

  有網友提問,孩子處於青春期,情緒容易激動,在學校裡與同學相處,發生矛盾時,容易引發校園暴力事件,對此該如何預防和應對?  

  李永軍檢察長給出建議:孩子們若遇到他人挑釁,不能用違法的方式解決,不要以暴制暴;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應當及時向老師或家長反映;家長平時要教育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遇到事情不要衝動,冷靜思考。 

  「如果孩子犯了錯,家長也要注意批評教育的方式,不要輕易否定孩子的行為,保持一個平等對話的態度很重要,避免讓孩子產生心理陰影。」李永軍檢察長說。 

  幫扶涉罪未成年人回歸社會需各方形成合力 

  一些網友對未成年人犯罪從輕處理有不同看法,擔憂未成年人犯罪的輕刑化,會不會影響懲戒作用? 

  李永軍檢察長認為,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決定了他們的可寬恕性和可塑性。對犯罪的未成年人從輕處罰,體現了「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方針。「單單依靠刑罰處理未成年人犯罪當然不可行,還應積極探索包括社會化幫教、心理專業幹預等多種方式預防未成年人再次犯罪。」 

  幫助涉罪未成年人更好地回歸社會,預防其再次走上犯罪道路,檢察機關該如何發力?李永軍檢察長表示,深入學校開展法制宣傳,聯合學校、社區、心理諮詢機構等組成幫教小組,教育幫扶涉罪未成年人調整心態、端正生活態度、改變不良習慣、樹立法律意識,這些都能起到一定作用。 

  「建議相關部門出臺就業政策,解決外來未成年人的就業問題。在查辦涉及未成年人的共同犯罪時,對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加重處罰。」李永軍檢察長說,同時應依法封存涉罪未成年人的犯罪記錄,避免前科記錄給其回歸社會造成障礙。 

  據了解,廈門思明區檢察院早在2009年,便開始施行汙點限制公開制度。2013年,在此基礎上,該院出臺《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實施意見》。「未成年人的保護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李永軍檢察長說,挽救和幫扶涉罪未成年人,需要社會各方形成合力。

相關焦點

  • 檢察院封存涉罪未成年人檔案意義何在?
    雙方都是未成年人,雙方的家長情緒都十分激動。    辦案的鄭州滎陽市未檢部門檢察官劉鳴通過走訪了解到,張強案發前平時表現較好,在本案中屬於防衛過當,遂做出不予批捕決定,並且建議法院從輕處罰。在辦案同時,檢察官還聯繫心理諮詢師,對張強進行6次心理疏導。    類似案子還有很多,據鄭州市檢察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近三年來,鄭州市檢察機關未檢部門共受理審查起訴未成年人1022人,不起訴129人。對836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記錄予以了封存。
  • 「魯冰花」開滿城香遂昌縣檢察院5年幫扶不尋常
    法治進校園活動自學心理學做好幫扶「我們一起去給小月買個芭比娃娃,她回來看到肯定很開心。」午休時間,「魯冰花」工作室的幹警劉喬君拉上記者上街購物。小月是一名特殊智力兒童,還身患心臟疾病,2016年她成為「魯冰花」定點幫扶對象。由於無力支付高昂的治療費用,小月的病一直拖著。經多方努力,幹警們終於為小月申請到醫療救助資金。今年5月中旬,小月在杭州順利實施手術。2015年上半年,遂昌縣檢察院辦理了一起侵害未成年人案件,案子辦完後,「魯冰花」工作室有了更多思考。
  • 16歲少年涉尋釁滋事罪 東莞檢察機關這樣幫他「重啟人生」
    ,對一起未成年人涉嫌尋釁滋事罪案的嫌疑人「小洋」(化名)開展訊問、聽取意見等工作。在「小洋」監護人的陪同下,檢察官在啟航學校會見室訊問了「小洋」。檢察官就一些問題提出自己的疑問並詢問相關人員意見。「你和同伴為何去便利店打砸傷人」「將來有什麼計劃打算」……「小洋」如實一一道來。
  • 誰來保護少年的你:校園暴力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
    與之相對的是,北京、上海等人口密集地區校園暴力案件量佔比不高,案件量佔比分別為2.35%和0.48%。校園暴力與當地平均教育水平和經濟水平是否有相關關係?值得進一步思考。從案件類型看,有57.5%的校園暴力案件為故意傷害案件。故意傷害罪、搶劫罪和聚眾鬥毆罪佔據了校園暴力案件的前三名,這也與大眾普遍印象能夠聯繫起來。
  • 控制網遊時間、防治校園欺凌 未成年人保護法迎13年來首次大修
    原標題:控制網遊時間、防治校園欺凌 未成年人保護法迎13年來首次大修 來源:文化/旅遊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於10月21日首次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其中,增設「網絡保護」專章、侵害強制報告、防治校園欺凌等內容成為焦點。
  • 父親入獄,母親幾近失明,15歲女孩為何想當檢察官?
    該項目中,團省委與鄭州市金水區梓聞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簡稱「梓聞社工」)籤訂服務購買協議,首次在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簡稱「預青」工作)中引入司法社工,為普通青少年開展普法教育,針對服刑人員子女、涉罪未成年人等困境青少年實施幫教。
  •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各方共同參與
    近兩年,媒體曝出多例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案件,比如,湖南沅江12歲男童弒母案、湖南邵陽三名未成年人弒師案、中關村二小校園欺凌事件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越來越普遍地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成為嚴重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社會「頑疾」,引起了社會各方的廣泛關注。未成年人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
  • 檢察官線上線下齊發力開設家長、教師課堂 守護祖國未來
    課程圍繞家庭教育中的犯罪預防和以校園暴力、性侵害為切入點的被害預防展開,以案釋法,提醒家長朋友們從孩子言談舉止、情緒的異常變化感知可能存在的不良行為、是否遭受了性侵害或校園欺凌,引導家長早發現、早幹預,糾正不良行為、加強價值觀教育,消除易犯罪的誘導條件;闡釋被侵害後心理安撫、關心陪伴、法律維權的必要性;教授家長防欺凌、防性侵害的具體做法,建議家長們積極學習家庭教育知識,與孩子一起成長,做一名合格的監護人
  • 封存保密未成年人犯罪檔案
    如果不是檢察院採取了挽救措施,周飛龍(化名)不可能走進大學校園。    家住湖南省寧鄉縣向陽村的周飛龍讀高三時,父親遭遇車禍,不幸身亡。    讓周家人惱火的是,肇事的張某逃逸無蹤,張家人閉門不出。周飛龍一氣之下,設法翻牆進入張家院內,打開了門。
  • 推動形成校園欺凌防治工作體系
    條例草案將防範學生欺凌和暴力相關工作納入規定,明確提出縣級以上政府應當建立健全預防、處理校園欺凌和暴力事件工作協調機制,推動形成政府部門、學校、家庭、社會參與的校園欺凌和暴力事件防治工作體系。學校應當健全完善防治校園欺凌和暴力工作制度,建立校領導、安保人員不定期巡查制度。
  • 構建社會支持體系全方位保護未成年人
    即堅持「最大化利用自己的資源,最大化吸收別人的資源」的理念,藉助社區、學校、相關部門等,根據每個涉罪未成年人的個性特點、犯罪原因、家庭情況、暫住地所屬區域等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幫教工作。     在途徑上,多種方式聯動。
  • 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做了定義
    這些惡性事件的存在,不僅給寧靜的校園留下了一道道傷痕,也成了擺在校園安全管理工作面前的一道刻不容緩的難題。記者了解到,從2016年開始,學生欺凌問題開始在我國受到社會廣泛關注。2016年11月,教育部等九部委發布了《關於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對防治校園欺凌問題提出了系統性的解決措施。
  • 拒絕「蜻蜓點水」,探索多層次的未成年人性教育·福建日報社數字...
    性教育夏令營初試水    前不久,為期兩天的「快樂成長」性教育夏令營在湖裡區康樂小學和湖裡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開營了。    「認識家庭的多樣性」的繪畫心理課、「保護身體權」的電影賞析教學課,認識性別的遊戲,「去除男女刻板印象」的繪本共讀,「認識校園暴力防止校園欺凌」的情景劇教學等課程一一開展。
  • 檢察官揭「問題童書」六宗罪!34萬網友在線圍觀
    廣東省深圳市檢察院檢察官王棟華不無憂慮地說。儘管上述童書在家長反映後,已經被勒令下架,但市場上仍然充斥類似的各種「問題童書」,這給人們敲響警鐘——如何保護下一代的身心健康,免遭打著「童書」名號的不良出版物荼毒?近日,深圳市部分人大代表對此發聲。檢察機關對「問題童書」立案審查深圳市檢察院第六檢察部檢察官就「問題童書」檢察公益訴訟一案在圖書市場現場取證。
  • 毫不手軟嚴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_中國婦女報<20210112期>第1版:要聞
    最高法強調,要深入實施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堅決依法嚴懲各類侵害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特別是針對未成年人的殺人、拐賣、強姦等挑戰法律和社會倫理底線的重大犯罪,該判處重刑乃至死刑的要毫不手軟。最高法要求,要深入推進家事審判改革,依法妥善審理婚姻家庭案件。加快完善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推動健全防範家庭暴力、保護人身安全的制度機制。
  • 最高檢表彰2020年度優秀辦案團隊、檢察官 我省1個集體 2名個人上榜
    記者1月14日從省檢察院獲悉,在近日召開的第十五次全國檢察工作會議上,最高人民檢察院對2020年度監督辦案成績突出的30個優秀辦案團隊和49名優秀辦案檢察官進行了通報表彰,我省檢察機關的1個團隊、2名個人榜上有名。
  • 北京900餘輕刑未成年人犯罪檔案被封存
    校園侵權案七成發生在體育課和課間休息  報告顯示,校園侵權案件的年發案量從2011年的34件上升至2013年的78件,呈現明顯上升趨勢。2007年至2013年,全市少年法庭共審理校園侵權案件419件,有440名未成年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達1300萬餘元。調查結果顯示,小學、初中階段最容易發生校園侵權案件。
  • 關於開展2020「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的通知
    嚴打在用戶評論區、群圈等互動版塊發布淫穢色情、猥褻誘導、暴力犯罪等信息行為。深入排查處置使用低俗頭像、籤名、暱稱,發布低俗內容的帳號。嚴管以課程產品、文化交流、共享作品為包裝向未成年人傳教的信息。2.深入排查整治網站平臺少兒、動畫、動漫等頻道的不良動畫動漫產品。嚴格甄別下架改編自經典動畫作品的「兒童邪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