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它爆發於1740年至1748年之間,是繼西班牙王位繼承戰之後的又一場歐洲洲際級別的超級大混戰。這場戰爭,主要是由法國、英國、普魯士以及奧地利這歐陸四強共同演繹的結果。1740年10月,奧地利皇帝查理六世死後無嗣,便囑咐其長女瑪利亞·特蕾西亞承襲王位。於是,歐洲各國圍繞著奧地利王位的繼承問題以及西裡西亞的領土爭奪問題而爆發了為期八年的群雄超級大混戰,實際上這也是一次歐洲群雄為了各自利益和爭奪歐洲霸權的超級對決。
這次戰爭,雙方不再是像之前那樣組成了反哈布斯堡或反法聯盟,因為哈布斯堡家族和法國俱已失去了過去那種獨霸歐洲的超群實力,這次歐洲格局的改變和各國勢力的重組形成了勢均力敵的兩大陣營。一方以法國、普魯士和西班牙為主,他們不承認女王瑪利亞·特蕾西亞繼承她父王的王位,另一方則以英國、奧地利和荷蘭為主,他們則堅挺瑪利亞·特蕾西亞對於奧地利王位的繼承權。於是,針對奧地利王位繼承問題的雙方立場觀點劃定後,這場由兩次西裡西亞戰爭構成的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就要娓娓拉開序幕了。
1740年12月,普魯士腓特烈二世派使者要求瑪利亞·特蕾西亞承認他對西裡西亞地區的領土主權,他就會支持瑪利亞·特蕾西亞繼承奧地利王位。瑪利亞·特蕾西亞當然不會同意這種割讓領土的無理要求,尤其是腓特烈二世在查理六世還在世時,還口口聲聲的說擁護女王登基,結果查理六世一死,腓特烈二世就立刻變臉提出了這種無恥的要求。於是被拒絕後,1741年初,普魯士迅速發兵佔領了西裡西亞,而瑪利亞·特蕾西亞也立刻發兵力圖阻擊普魯士的陰謀,不過,經過激戰,奧地利士兵戰敗了。
於是,奧地利開始立馬尋求英國和荷蘭的資助,而此時,法國也趁機想要攻佔奧地利的領土,法國便與普魯士、西班牙以及其他一些小王國聯合,攻進了奧地利的領土。然而此時,普魯士卻出現了幾次戰略性搖擺,時而擔心法國過分強大而秘密地與奧地利達成了協議退出戰爭。退出戰爭後,普魯士又開始擔心奧地利重新強大起來,於是,就又重申與法國的盟友關係,再次加入戰局打擊奧地利。
1742年5月,奧地利在查圖西茨會戰中遭到重創,瑪利亞·特蕾西亞於是決定先和普魯士議和,承認西裡西亞歸普魯士所有,這樣方能招架住來自四面八方的諸多敵軍。議和之後,普魯士便退出了戰爭,第一次西裡西亞戰爭就此正式終結。然而,普魯士的退出讓法國的壓力瞬時大增,英國和荷蘭決定開始加大資助奧地利對於法國的打擊,法國開始變得腹背受敵。與此同時,1743年和1744年兩年間,奧地利打的越來越順風順水了,不僅收復了大部分失地,也重新掌控了義大利地區,現在奧地利開始幻想著要收復阿爾薩斯-洛林和西裡西亞了。
看到這裡,反覆無常的普魯士決定再次加入戰爭來遏制奧地利的野心。1744年9月,普魯士發兵8萬先是攻下了波西米亞,隨後直逼奧地利的維也納城下。不過,這次由於普魯士孤軍深入,而法國又沒有積極的幫助他,導致普魯士被匈牙利、奧地利以及薩克森圍攻至敗北。隨後,奧地利決定一鼓作氣收復西裡西亞,哪成想在攻打西裡西亞前夕,普魯士突派6萬軍隊趁夜偷襲了奧地利的10萬大軍,導致奧地利的收復夢想破裂。而此時,由於法國資助蘇格蘭起義擾亂了英國後院,英國氣得就要跳起來了,於是決定撤銷對奧地利的援助,要求奧地利停止戰爭。不過,瑪利亞·特蕾西亞卻不肯就此善罷甘休。
1745年12月底,奧地利與薩克森3萬聯軍和普魯士2.5萬士兵展開了凱撒斯多夫會戰,奧地利方不幸失利,於是,薩克森決定退出戰爭。此時,在幾大盟友接連退出戰爭後,奧地利終於不得不就此罷手承認普魯士對西裡西亞的佔有權,至此第二次西裡西亞戰爭基本算是結束了。不過,為了各自的利益,英國、奧地利仍在和法國、西班牙作戰。此外,在海外殖民地,法國也曾一度對英國佔有優勢,然而,由於法國鋪的攤子太大,歐洲和海外兩個戰場無法同時兼顧,最終不斷被專攻海外的英國扭轉了局勢,取得了更多的優勢。
1748年,又兩三年的鏖戰後,加之俄國可能要加入英、奧聯盟一方,因此,法國決定和對手議和。和談的結果是歐洲各國承認瑪利亞·特蕾西亞對奧地利王位的繼承權,也承認普魯士對西裡西亞的擁有權。這是這場歷時八年的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的最大結果,其實,和談只是因為交戰各國都已疲憊了,大家乾脆就先停戰休養,然後再另做打算。其實各國之間的矛盾都沒有得到解決,法國和英國的殖民地利益和霸權爭奪也還沒結束,而奧地利對於普魯士吞併西裡西亞也是一直耿耿於懷。因此,幾年之後,這幾大列強之間更加激烈的戰爭就要開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