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國民士氣11章72節: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結束,世界大戰將開打

2020-12-04 聞櫻桃醉

上一節中,聞櫻桃醉記述了1746年,由歐洲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延伸到印度戰場上的法、英、印混戰。印度萬人大軍兩次被法國數百人擊潰。

次年(1747年),在佛尼斯特雷海角的兩次戰鬥中,英國艦隊大敗法國艦隊,俘獲法國所有軍艦和商船。

隨後,在1748年的哈瓦那近海戰鬥中,英國艦隊重創西班牙艦隊,迫使西班牙艦隊投降。

同年,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打出結果,奧地利與交戰國籤訂《亞琛和約》。和約承認特蕾西婭的王位繼承權,但規定奧地利必須把大部分西裡西亞割讓給普魯士,把一部分義大利領土割讓給西班牙和撒丁王國。

根據《亞琛和約》,英國將法國在北美殖民地的戰略堡壘路易斯堡歸還給法國。法國歸還在尼德蘭佔領的地區,拆毀在敦刻爾克的防禦工事,把印度的馬德拉斯和美洲的某些地區歸還給英國。

但《亞琛和約》只是一個臨時性妥協,英法爭奪殖民霸權的矛盾並沒有解決,同時又使普奧矛盾凸顯出來,奧地利女王瑪麗亞·特蕾西亞痛感丟失西裡西亞,聲稱為收復該地不惜「賣掉最後一條裙子」。和約使歐洲外交關係發生微妙變化,法國怨恨普魯士沒有履行法普瓜分奧國領地的諾言,開始與普魯士交惡;而法奧由於共同面對普魯士,長期的敵對關係開始緩解,並逐漸走向結盟。

幾年後,被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稱為「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七年戰爭」將開打。

相關焦點

  •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奧地利如何乘勢成為一流強國
    文丨白鴉律二(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一場引發半個歐洲組成新大聯盟對抗法國的戰爭。其中法國波旁王朝與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在其中爭奪西班牙王位。1711年,奧地利的查理大公因其兄約瑟夫一世亡故而繼承奧地利、波西米亞和匈牙利王位和神聖羅馬帝國皇位,稱查理六世。他王位的繼承使英國和荷蘭改變了態度,不再支持他獲取西班牙王位的要求。
  • 近代戰爭7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普奧對決,英法爭霸,歐洲群雄混戰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它爆發於1740年至1748年之間,是繼西班牙王位繼承戰之後的又一場歐洲洲際級別的超級大混戰。這場戰爭,主要是由法國、英國、普魯士以及奧地利這歐陸四強共同演繹的結果。1740年10月,奧地利皇帝查理六世死後無嗣,便囑咐其長女瑪利亞·特蕾西亞承襲王位。
  •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歐洲利益爭奪戰,王室爭權的殘酷與血腥
    1740年10月,奧地利皇帝查理六世去世,他的長女瑪利亞·特蕾西亞繼承了王位。就這樣,名義上為王權而戰的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再次發展成全歐洲的一場利益爭奪戰。腓特烈烈二世急忙率領軍隊前去解圍,並再一次將奧地利軍隊打退。此後,奧地利再也沒有翻過身來,同年7月,潰不成軍的奧地利被迫與普魯士籤訂了停戰協定,並同意割讓西裡西亞的領土。腓特烈二世這才罷休。
  •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確立歐洲均勢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發生在1700年到1713年,這是繼威斯特法利亞和會之後,歐洲大陸上發生的較為大規模的戰爭,戰後籤訂的《烏德勒支和約》確定了歐洲大陸的均勢。 到1700年時,西班牙一直是由哈布斯堡王室統治,但是西班牙國王於170年11月1日去世,死後無子嗣。
  • 十八世紀發生的巴伐利亞王位繼承戰—「馬鈴薯戰爭」
    當時的巴伐利亞領土包含今天奧地利的一部分,到了公元十二世紀末,巴伐利亞公國的王位開始被威特爾斯巴赫家族壟斷。威特爾斯巴赫家族是德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家族。他們自1180年起統治巴伐利亞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這個家族曾經出了兩位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分別是路易四世和查理七世。
  • 17世紀中至18世紀末,歐洲錯綜複雜的王位繼承戰爭
    17世紀中至18世紀末,歐洲曾經多次發生王位繼承戰爭,這是當時歐洲強國之間政治與軍事的激烈衝突,它們是改變疆土範圍、力量對比與政治格局的重要途徑。三十年戰爭後果嚴重:奧地利失去歐陸霸權,德意志繼續分裂,法蘭西從此左右歐洲局勢。法國的這種優勢一直維持到18世紀初。18世紀前半期,先後發生了西班牙、波蘭和奧地利三國的王位繼承戰爭。當時歐洲的國際關係充分展現了它的複雜性。
  • 奧地利繼承戰爭會爆發的真正原因,看完你就會明白!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即將結束,卡爾馮哈布斯堡在這場戰爭中宣稱,西班牙的王位得到了神聖羅馬帝國及其盟友的支持。兩年前,卡爾繼承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頭銜,成為查理六世,除此之外,他還繼承了許多其他的頭銜,但他的權力寶座無疑是奧地利。帝國不過是一層薄薄的幕布,掩蓋了200多個大小不同、實力各異的德意志民族相互競爭的現實,卡爾的帝國頭銜只是為了炫耀。
  • 歐洲霸權爭奪戰爭——奧地利王位繼承戰
    歐洲各國王室之間歷來有聯姻的傳統,幾乎各個國家的王室成員都是親戚關係,這也就帶來了一個神奇的現象,每當一個國家的王室出現無嗣或斷嗣局面時,其他國家會顯得比這個國家更加著急,甚至經常會爆發由多個國家參與的,針對某個國家王位繼承權的爭奪戰爭。
  • 論國民士氣12章36節:萊比錫會戰拿破崙被多國聯軍擊敗
    上一節中,聞櫻桃醉記述了1813年歐洲戰場上俄國名將庫圖佐夫率軍出國西徵,歐洲建第六次反法同盟,以及拿破崙在德勒斯登會戰中打了他在國外作戰的最後一次勝仗。北美戰場上美軍進攻加拿大首府,放火燒毀議會和眾多民房。
  •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裡的排隊槍斃故事
    馮.華爾道將軍指揮他的騎兵,與奧地利較薄弱的右翼進入激戰,並且成功的撕開了一道缺口,但是由於投入的兵力數量不足,而且奧軍步兵源源不絕的增援,在約上午八點鐘左右封住了這一波攻勢,並且將馮.華爾道的騎兵往河岸方向壓迫。
  • 論國民士氣12章34節:《戰爭論》對1812年俄法大戰的分析
    上一節中,聞櫻桃醉記述了1812年,拿破崙大軍前後出動約70萬人遠徵俄羅斯,在佔領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後,未能繼續向前推進,而是在停留一個多月後開始撤退逃跑,在包括斯摩稜斯克會戰、波羅丁諾會戰、以及數不勝數的遊擊戰、人與自然之戰之後,70萬的拿破崙大軍只剩下3萬多人,幾乎全軍覆沒。
  • 三分鐘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間表,了解戰爭經過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至1918年),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致命和最具破壞性的戰爭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深重災難,但在客觀上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各種新式武器如飛機、毒氣、坦克、遠程大炮相繼投入戰爭,是武器發展史的重要階段。
  • 歐洲奇怪的王位繼承:為什麼歐洲國家喜歡讓外國人來當國王?
    公元1714年英國女王安娜去世,她沒有子女可以繼承王位。英國議會只能從安娜女王所在的斯圖亞特家族中挑選新國王,但是第2到第51順位繼承人都因為信奉天主教,與英國的新教不相符,失去繼承權。最終王位輪到了第52順位繼承人,德國人喬治。喬治是英王詹姆士一世外孫女的後代,從輩分上講是安娜女王的表哥,當然是八桿著也打不到的表哥。
  • 詳解七年戰爭中主要參戰方軍力對比
    普魯士軍隊在使用人力方面,有著一套很成熟的系統;在每個團所在的區內,所有成年男子都能夠得到訓練,素質最好的人能夠進入正規軍並與正規軍訓練和服役一年,其他的人則在地方守備隊接受訓練,在戰爭結束後,正規軍將被解散回家務農,但隨時等待所在團的徵召,而在地方守備隊接受訓練的則作為後備力量;但是,七年戰爭的持續時間實在太長了,因此這一系統無法為每個團提供足夠的兵員,到了1759年之後,普軍的數量和素質都已嚴重下降
  • 2034:第三次世界大戰
    【今年是一戰爆發一百周年,許多西方人士將中美比作德英。本文作者系俄羅斯專家,否定近期爆發戰爭的可能性,但認為戰火更可能在20年後燃起,屆時將以中俄為核心,結成「歐亞聯盟」。本文發表後,引發西方學界與媒體的廣泛關注。美國赫芬頓旗下《世界郵報》主編內森·加德爾斯推薦,觀察者網翻譯全文,以資讀者參考。】
  • 《超越戰爭論》發布:數學原理解讀戰爭理論
    原標題:《超越戰爭論》發布:數學原理解讀戰爭理論   八一建軍節來臨之際,東方出版社特推出《超越戰爭論——戰爭與和平的數學原理》一書。該書通過全新的科學工具,將戰爭謎底展現在世人面前。
  • 查理二世:近親繁殖的惡果毀了王朝,並使歐洲陷入戰爭
    到了39歲他死時,因為沒有繼承人,導致歐洲陷入血腥的戰爭,各國都在爭奪他的王位。當然,西班牙的查爾斯二世是故意被近親繁殖的。他的父親娶了自己的侄女,這意味著查爾斯的母親也是他的表親,他的父親也是他的叔叔。而這僅僅是個開始:西班牙哈普斯堡家族(habsburg)蓄意通婚超過200年,使他們成為歷史上最奇怪的王室成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