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魚吃小魚?汽車業重組的哥德巴赫猜想

2021-01-09 搜狐網

  2009年2月9日,國務院出臺《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並於11日由國務院辦公廳下發。內容包括:培育汽車消費市場、加快老車報廢更新財政補貼、清理公路收費、政府採購自助品牌比例、促進規範汽車消費信貸、規範二手車發展、加快城市交通體系建設、完善企業兼併重組政策、支持企業研發等內容。

據悉,該規劃內容對產業振興和調整的細節給出了具體的目標,並已下發至國內數個大型汽車企業集團。

  在此次振興規劃中,國家明確要推進兼併重組取得重大進展,形成2至3家200萬輛產銷規模的企業集團,4至5家100萬輛產銷規模的企業集團,產銷規模佔市場份額90%以上的汽車企業集團數量由目前的14家減少至10家以內;鼓勵一汽、東風、上汽、長安等大型汽車企業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兼併重組;支持北汽、廣汽、奇瑞、中國重汽等企業實施區域性兼併重組。

  兼併重組將有效解決行業過剩產能問題

  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六大集團和重點企業2008年底行業產能同比增長26.5%,2009 年產能還將增長9.0%;而根據分類統計,合資企業2008年產能增長19.5%,自主品牌企業產能增長則高達40.7%。從中不難看出,原本對2008年行業增長20%的預期下,合資企業產能有序擴張,而自主品牌企業則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在需求低於預期的情況下,過剩產能難以被消化。如果假設2009、2010年銷量增長回落至12%,那麼2010年行業產能利用率也只能回升至70.0%,過剩產能的問題很有可能在2009年完全暴露出來,對自主品牌企業的衝擊尤為嚴重。

  表1:乘用車產能利用率

  

 

產能(萬)

產量(萬)

產能利用率

 

07

08

09E

07

08

07

08

行業合計

72.80

92.08

100.40

59.06

61.42

81.12%

66.70%

其中:合資品牌

48.70

58.18

61.90

39.99

42.84

82.12

73.63%

自主品牌

24.10

33.90

38.50

19.07

18.58

79.11

54.80%

  因此,此次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中明確提出「推進兼併重組取得重大進展」,這對解決行業產能過剩問題是一種有效的辦法,尤其是自主品牌企業。

  兼併重組的三種哥德巴赫式猜想

   猜想一:排名前15名企業的兼併重組

  表2:2008年銷量排名前15名的汽車企業集團

  目前已有重組兼併傳聞的企業包括:「奇瑞汽車-江淮汽車」;「長安汽車-哈飛汽車-昌河汽車」;「北汽集團-福建汽車」;「廣汽集團-長豐汽車」。除上汽、一汽、東風、北汽、廣汽幾大集團外,被兼併重組概率較大的企業還包括浙江吉利、華晨汽車、比亞迪和長城汽車。

  表3:重組完成後中國汽車行業競爭格局猜想

  按照目前的市場傳聞和國家的指導思想分析,未來中國汽車產業的競爭格局將演變為:

  上汽、一汽、東風三家將充當衝擊「200萬輛」任務的龍頭企業;長安產銷規模躍升至120萬輛,與北汽、廣汽和奇瑞的差距拉大;前十家企業市場份額變為89.32%,基本達到國家提出的「產銷規模佔市場份額90%以上的汽車企業集團數量由目前的14家減少至10家以內」的目標。

   猜想二:區域性的兼併重組

  振興規劃中明確提出「支持北汽、廣汽、奇瑞、中國重汽等企業實施區域性兼併重組」,其中北汽-福汽、廣汽-長豐、奇瑞-江淮都可視為區域性兼併重組的案例。

  中國重汽在山東省境內進行兼併重組的概率也非常大:目前山東省境內的汽車類公司除去中國重汽以外,還包括中通客車和山東凱馬,08年產銷規模分別為0.4和6.8萬輛;兩家公司都以組裝生產模式為主,中通以客車業務為主,凱馬是我國輕卡行業中排名第四的企業;如果中國重汽兼併中通客車,重汽集團的柴油機可以匹配中通大型客車,在產品和產業鏈的互補性都非常強。

   猜想三:「整車——核心零部件」的兼併重組

  缺乏核心零部件是目前我國自主品牌轎車企業的通病,目前只有奇瑞、比亞迪等少數形成規模的企業具備發動機的生產能力,因此從產業層面分析,整車企業收購零部件企業的兼併重組模式最有可能產生實際價值(例如整車企業收購發動機企業的模式),但具體的投資標的目前尚無法確定。

  曙光股份、金龍汽車、銀河動力、雲內動力、全柴動力和蘇常柴A 的併購價值較為明顯。

  表4:汽車零部件類公司併購價值分析(單位:百萬元)  

  汽車產業兼併重組能否產生真正價值?

  從國際汽車產業的兼併重組歷史看,很少有成功的案例,寶馬-羅孚、戴姆勒-克萊斯勒、日產-雷諾、通用-菲亞特、福特-沃爾沃等等,除去日產-雷諾較為成功以外,其餘都以失敗而告終。通過研究這些案例,發現失敗的關鍵原因主要體現在三點:一是企業聯合後的權力難以集中;二是不同背景下的文化難以融合;三是兼併重組雙方的下遊市場難以相互補充。

  從中國汽車業的情況看,走兼併重組之路是必然的,但具體涉及到要不要重組、如何重組,還是應當保持謹慎的態度為好。

  

(責任編輯:田禹)

相關焦點

  • 大魚吃小魚是天性,誰也沒說慈鯛科的親魚就一定不吃小魚!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蝦吃沙。這是一句俗語,事實上蝦也不是靠吃沙長大的,估計吃沙容易得胃結石。由於最近養魚老道一直在講七彩神仙魚和其他小型魚的繁殖,所以很多魚友一直在問,關於慈鯛科觀賞魚,大魚吃小魚的問題,養魚老道給予的解答是,因為大魚不習慣,停一段時間就好了。有些魚友就不理解了,說是別扯了,停一段時間到底是多長時間,為什麼連續七八窩了,這個大魚還是在吃小魚呢?
  • 宇宙中的大魚吃小魚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說的是海洋裡各種生物之間的食物鏈關係。茫茫宇宙中,有無數大大小小的星系,它們之間竟然也存在這樣的關係。宇宙中的恆星,比如我們熟悉的太陽,都是從星系中「孕育」出來的。天文學家發現,小星系要比大星系具有更強的「造星」能力,很多巨大的星系已經不再能「孕育」新星了。這樣說來,只有小星系中的恆星會不斷增加,巨大星系中恆星的數量就不會變化了嗎?
  • 哥德巴赫猜想被證明了
    前幾天,知乎上突然搞出了個爆炸性新聞:一個高中生宣稱自己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啥是哥德巴赫猜想?我們先從差不多是所有碰到數學系的人都會問的一個問題說起:你們學數學的為什麼要證明1+1=2?這不是吃飽了撐得麼?哭笑不得。事實上,哥德巴赫猜想作為最古老的懸而未決的數學猜想之一已經在這個世界上存在了200多年。
  • 網友揭露:大魚吃小魚的真相原來是這麼恐怖!
    不管海洋動物還是陸地動物在捕到獵物後基本不會在意動物是否死掉,直接開吃是動物界的標誌,雖然有些動物會戲弄獵物,但也基本在獵物還沒死掉的時候就開吃了!可有網友發現,自家魚缸裡養的兩條霓虹燈魚不見了!網友稱:平常魚缸裡的大魚沒有吃過小魚,每天都會餵魚食,就算隔一天沒有餵食也沒有吃過小魚。可為什麼會消失呢?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網友才發現原來大魚不吃活魚居然吃死魚!一般如果魚死了第二天小編都會清理掉,可由於霓虹燈魚體型太小,晚上死了大魚一口就能把它吃掉,自然也就找不到它了!按說大魚吃小魚是不會在乎它是否活著的,那為什麼這些魚要等小魚死掉後才吃呢?
  • 數學史上的王冠——哥德巴赫猜想
    誰也沒有想到,甚至是哥德巴赫本人也沒想到,自己無意間提出的一個問題,竟然困擾整個科學界超過200年,迄今為止,都無人能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正確性。哥德巴赫提出的猜想舉例:10=1+2+7, 101=3+7+91。然而,歐拉經過反覆的思考,即不能給出證明,也不能舉出反例,只能在給哥德巴赫的回信中說明自己無法證明,但相信哥德巴赫提出的命題是正確的。同時,歐拉對哥德巴赫猜想給出了另一種等價陳述:任一大於2的偶數都可表示成兩個質數之和。如10=3+7,100=3+97。此即為歐拉版本的哥德巴赫猜想。
  • 漫畫:什麼是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的起源說起哥德巴赫猜想的起源,就不得不提到兩個人,其中一位是業餘數學家哥德巴赫,另一位是著名的大數學家歐拉。首先讓我們來回顧一下素數的含義:所謂素數,就是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無法被其他自然數所整除的數。比如 2,3,5,7,11,13,17,19......
  • 漫畫:什麼是 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的起源說起哥德巴赫猜想的起源,就不得不提到兩個人,其中一位是業餘數學家哥德巴赫,另一位是著名的大數學家歐拉這樣一個等價版本的命題,就成為了後世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猜想的未來既然陳景潤先生已經成功證明了 「1+2」,那麼最終證明 「1+1」 豈不是手到擒來了?很遺憾,一直到50多年後的今天,哥德巴赫猜想的終點 「1+1」 還是沒有得到成功證明。
  • 哥德巴赫猜想有什麼用
    上個世紀70年代末,由於徐遲的一篇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讓陳景潤成了中國家喻戶曉的科學家,也讓哥德巴赫猜想成了在中國最著名的數學難題,激發了無數民間人士夢想成為陳景潤第二。直到今天,在中文網際網路上幾乎每一個科學探索論壇都可以見到這些被戲稱為「哥德巴赫猜想家」的人幾年如一日孜孜不倦推銷其證明的盛況。
  • 王元院士漫談哥德巴赫猜想
    1978年2月17日,《人民日報》發表了徐遲的長篇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從此,陳景潤的名字和哥德巴赫猜想一起傳遍神州大地。 近日,在一項面向公眾的活動中,數論學家王元院士發表了題為《漫談哥德巴赫猜想》的演講,並向熱衷於證明這一猜想的數學愛好者提出建議和忠告。
  • 世界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
    從今天開始講講數學界的幾個未解難題,首先從哥德巴赫猜想開始。哥德巴赫猜想首先我要強調一下,哥德巴赫猜想想證明的,不是1+1=2。哥德巴赫猜想是一個叫哥德巴赫的18世紀的中學老師發現的,他當時給歐拉寫信,提出了這麼個猜想,幾百年過去了,一直沒有被證明,但是驗證下來,都是正確的。
  • 哥德巴赫猜想:還要「猜」多久?
    新華社北京8月20日電(記者 李斌 張景勇 鄒聲文) 徐遲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曾喚起許多中國人的科學意識,也使這一「猜想」成為當代中國最出名的一道數學題。從頂尖數學家到普通的數學愛好者,摘取這顆「數學皇冠上的明珠」,成為成千上萬中國人的夢想。    那麼,近年來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有何進展?
  • 破解「哥德巴赫猜想」的數學家
    這曾是一個舉世震驚的奇蹟:一位屈居於6平方米小屋的數學家,借一盞昏暗的煤油燈,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筆,耗去了幾麻袋的草稿紙,攻克了世界著名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創造了距摘取這顆數論皇冠上的明珠「1+1」只是一步之遙的輝煌。
  • 分析:為什麼龐加萊猜想比哥德巴赫猜想重要
    破解龐加萊猜想:為什麼比哥德巴赫猜想重要得多  新華網北京6月4日電 「比哥德巴赫猜想重要得多」——關於百年數學難題的四問  新華社記者李斌  「七大世紀數學難題」之一的龐加萊猜想,近日被科學家完全破解,而且是中國科學家完成「最後封頂」工作——中山大學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數學家
  • 那些年,我們一起猜想過的「哥德巴赫猜想」
    今天,我們一起來聽聽這位女文青講「哥德巴赫猜想」。作者 | Helen編輯 | 羅數君文 2100字 閱讀時間約 5分鐘我們是聽著「哥德巴赫猜想」長大的一輩人。我們知道「哥德巴赫猜想」是數學界的一座高峰,幾世紀以來吸引著人們攀登。
  • 《哥德巴赫猜想》手稿背後的故事
    文/慕津鋒「我們高興地向大家推薦《哥德巴赫猜想》一文。老作家徐遲同志深入科研單位寫出的這篇激動人心的報告文學,熱情謳歌了數學家陳景潤在攀登科學高峰中的頑強意志和苦戰精神,展示了陳景潤對解決哥德巴赫猜想這一著名世界難題的卓越貢獻。
  • 知否| 哥德巴赫猜想何時能解?
    但他提出的「哥德巴赫猜想」卻成為了世界三大數學猜想其一,另外兩個則是費馬大定理(整數n >2時,關於x, y, z的方程x^n + y^n = z^n沒有正整數解)和四色猜想(每個無外飛地的地圖都可以用不多於四種顏色來染色,而且不會有兩個鄰接的區域顏色相同),並且這兩個猜想已經被數學家證明完成。「哥德巴赫猜想」卻仍是世界級未解之謎。
  • 陶哲軒接近證明哥德巴赫猜想
    新聞來源:solidot五月一期的《科學美國人》雜誌上刊登了一篇文章稱,菲爾茨獎金得主、UCLA數學家陶哲軒正接近證明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猜想是指任一大於2的偶數,都可表示成兩個素數之和,如8 = 3 + 5。 它有一個弱版本「弱哥德巴赫猜想」,指大於5的奇數都可以表示成三個質數之和,如35 = 19 + 13 + 3。弱版本是哥德巴赫提出的,而強版本也就是我們所知的那個猜想,其實是歐拉給出的。
  • 劉漢青:16歲考上哈工大,一生沉迷哥德巴赫猜想,如今淪為低保戶
    劉漢青好奇之下對陳景潤的生平進行了一番了解,一下子就痴迷於陳景潤在哥德巴赫猜想方面的研究。 但哥德巴赫雖然提出了這個猜想,他自己卻無法用公式證明;不僅他無法證明,連當時赫赫有名的大數學家歐拉至死也沒能證明。 關於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內容比較多,這裡如果全部放出則將成為一片數學科普文,所以我們大致了解下這是怎麼回事就成。陳景潤在1966年的時候通過證明"1+2",確定了"陳氏定理"在哥德巴赫猜想上的地位。
  • 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到底在猜什麼?
    後者那篇著名的報告文學,讓很多人知道了有位中國數學家,用了幾大麻袋演算紙,將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往前推進了一步。但陳景潤究竟在這個領域取得了多大的進展呢?讓我們從哥德巴赫猜想本身說起。這也是現在哥德巴赫猜想的通常表述方式,其亦稱為"強哥德巴赫猜想"或"關於偶數的哥德巴赫猜想"。歐拉認為可以將這一猜想視為定理,只可惜他也無法給出猜想的證明。
  • 再談哥德巴赫猜想
    承接上我的上一篇,《哥德巴赫猜想隱藏的秘密》。昨天很湊巧,我多久沒有上「知乎」了,無聊地才一登陸上去,就被推送「哥德巴赫猜想證明」。我認真地看完了前幾段,忍不住給作者留言:「對不起,我只看到您『基於統計』這四個字,以下種種精妙的推演與計算都不需要看了……」作者很快給我回復了,吧啦吧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