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機械,缺乏人情味,無法解決個性化問題
機器人客服如何告別「低水平重複」?
專家表示,人機互助與共存是短期趨勢,需提高機器人智能化水平,保證人工轉接渠道通暢
閱讀提示
在智能化趨勢下,越來越多的企業請來機器人客服「上崗」。在企業看來,機器人客服成本低,可以解決人工客服人手不足、問題類型化、重複率較高等問題。但對消費者來說,機械的、尚未完全智能化的服務是當下機器人客服的一個痛點。
「客服像個機器人,老是重複同樣的話,還答非所問,根本解決不了問題。」日前,經常網購的北京消費者李女士對記者稱,在線上購物申請售後期間,經常被無效、重複的應答困擾,認真瀏覽頁面後才發現是機器人在應答。
智能化趨勢下,越來越多的企業請來機器人客服「上崗」,解決人工客服人手不足、問題類型化、重複率較高等問題。但對消費者來說,遇到個性化問題,在關鍵時刻又找不到人工客服,導致權益受損。
對此,專家表示,機器人客服在現階段尚未達到完全智能的水平,在人情味上也與人工客服相差甚遠。鑑於人機互助與共存是短期內趨勢,企業更應該重視用戶體驗,保證人工客服轉接渠道便捷、通暢。
機器人客服正替代人工客服
「很高興與您見面」「有什麼可以幫您的」「請點擊您想諮詢的問題」「請您耐心等待」。經常網購的顧客,對這些發自機器人客服的回覆應該並不陌生。在線上交易愈發頻繁的當下,機器人客服正在電子商務、旅遊出行、教育醫療、網遊手遊等多個領域踴躍「上崗」。
根據2018年5月發布的《中國智能客服行業研究報告》統計,機器人客服正在以40%~50%的比例替代人工客服的工作。記者了解到,目前按年計費的客服機器人,價格少則三四千元,多則幾萬元。
在一家提供客服機器人業務的企業報價單上,標價為3800元/年/機器人的客服能提供7x24小時智能問答、寒暄語聊、星級評價等功能;再增加4000元,可以獲得自定義轉人工、支持多機器人等功能;標價為58000元/年/機器人的客服可以提供人機協作、問句挖掘等功能。
與需要按月發工資的人工客服相比,機器人客服在價格上有著明顯優勢。此外,24小時不知疲倦、節假日均可以提供服務、不存在人員流動問題、不會對枯燥的工作產生厭煩情緒,都讓機器人客服受到了很多企業的青睞。
「只要在線上購物平臺提問,第一個出來解答的,往往是機器人。」李女士調侃自己是上網衝浪的「老人」,在她看來,無論找機器人客服還是找人工客服,目的都是能實實在在地解決問題。
是服務升級還是降級
雖然在企業看來,客服智能化已經是大勢所趨;但對消費者來說,機器人機械的、尚未完全智能化的服務仍然不利於消費。
「機器人客服答非所問,解決不了問題。」李女士說。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江蘇軍曼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魯曼遞交了一份《關於網際網路金融服務平臺成立緊急人工客服的建議》。她表示,網際網路企業廣泛採用機器人客服是「降級」的表現:「一些平臺為了節約成本,縮減甚至取消人工客服」「客服電話打不通背後,反映的是網際網路企業服務意識的淡化」。
魯曼說,在人工服務轉接難背後,退款難、維權難等一系列傷害消費者權益的現象頻發。
購買了500元加油卡難退款、申請退押金受阻、未成年人擅自給遊戲充值待解決、酒店訂單無法退款、疫情反彈至行程取消要退單……7月2日,記者在新浪黑貓投訴平臺以「客服機器人」為關鍵字進行搜索,有超過9000條結果。在涉及客服機器人的投訴中,絕大多數涉及資金問題。
「客服機器人只能解決系統內已設置好的固定問題,涉及具體的、個性化的糾紛,根本沒法兒辦理,還得轉人工。」李女士表示。
目前,雖然也有很多企業保留了人工客服通道,但想找到人工客服解決問題,並不簡單,這增加了維權的難度。
「有些可以轉人工客服,但是需要排隊,時間長了很難等。」在一家企業的網上旗艦店,需要找客服的李女士在點擊「點此聯繫人工客服」後,被機器人告知「您前面有50+用戶正在排隊,預計您需等待一小段時間」。
期待客服機器人更智能、更有人情味
「科技以人為本,好的產品應該是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新的麻煩。」很多消費者表示,客服機器人應該告別「低水平重複」,變得更智能、更有溫度。
「在客服機器人尚未完全智能化的階段,企業應該重視消費者權益,給消費者提供便捷的轉人工客服的渠道。」中國政法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趙佔領表示,隨著技術的發展,客服智能化是趨勢,但現階段仍需要通過人工客服彌補機器人客服的不足。
趙佔領指出,如果人工渠道不暢,消費者體驗不佳,完全可以「用腳投票」;如果因不能及時聯繫到人工客服而損害了消費者自身合法權益,應注意保留好相關證據,向市場監管部門舉報或起訴。
客服機器人產業仍在加速發展。同程藝龍助理副總裁、客服中心CEO肖玉池表示,通過布局智能化客服中心,公司的智慧機器人服務能力已經全面升級,「在線溝通更為順暢,新機器人能夠結合大數據智能分析用戶的真實訴求,快速響應用戶、服務用戶,為用戶提供最優的解決方案。」
在業內人士看來,人機互助與共存是短期內客服領域的現實存在。據統計,在攜程,客服團隊在員工總數中的佔比仍超過30%,他們平均在5秒內接起電話,在過去20年中累計處理73億次呼入電話,幫助客戶挽回的經濟損失超過6億元。
「客服人員是攜程的最後一道防線。」攜程集團CEO孫潔強調。目前,攜程服務平臺已具備智能分配、自動語音語義處理等技術,並輔助人工服務,提升用戶體驗。為客服團隊按計劃加薪、如期舉辦第三屆「客服節」,攜程依舊在「重倉」客服。
趙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