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機械,缺人情味……機器人客服如何告別「低水平重複」?

2020-11-27 中國新聞網

  回答機械,缺乏人情味,無法解決個性化問題

  機器人客服如何告別「低水平重複」?

  專家表示,人機互助與共存是短期趨勢,需提高機器人智能化水平,保證人工轉接渠道通暢

  閱讀提示

  在智能化趨勢下,越來越多的企業請來機器人客服「上崗」。在企業看來,機器人客服成本低,可以解決人工客服人手不足、問題類型化、重複率較高等問題。但對消費者來說,機械的、尚未完全智能化的服務是當下機器人客服的一個痛點。

  「客服像個機器人,老是重複同樣的話,還答非所問,根本解決不了問題。」日前,經常網購的北京消費者李女士對記者稱,在線上購物申請售後期間,經常被無效、重複的應答困擾,認真瀏覽頁面後才發現是機器人在應答。

  智能化趨勢下,越來越多的企業請來機器人客服「上崗」,解決人工客服人手不足、問題類型化、重複率較高等問題。但對消費者來說,遇到個性化問題,在關鍵時刻又找不到人工客服,導致權益受損。

  對此,專家表示,機器人客服在現階段尚未達到完全智能的水平,在人情味上也與人工客服相差甚遠。鑑於人機互助與共存是短期內趨勢,企業更應該重視用戶體驗,保證人工客服轉接渠道便捷、通暢。

  機器人客服正替代人工客服

  「很高興與您見面」「有什麼可以幫您的」「請點擊您想諮詢的問題」「請您耐心等待」。經常網購的顧客,對這些發自機器人客服的回覆應該並不陌生。在線上交易愈發頻繁的當下,機器人客服正在電子商務、旅遊出行、教育醫療、網遊手遊等多個領域踴躍「上崗」。

  根據2018年5月發布的《中國智能客服行業研究報告》統計,機器人客服正在以40%~50%的比例替代人工客服的工作。記者了解到,目前按年計費的客服機器人,價格少則三四千元,多則幾萬元。

  在一家提供客服機器人業務的企業報價單上,標價為3800元/年/機器人的客服能提供7x24小時智能問答、寒暄語聊、星級評價等功能;再增加4000元,可以獲得自定義轉人工、支持多機器人等功能;標價為58000元/年/機器人的客服可以提供人機協作、問句挖掘等功能。

  與需要按月發工資的人工客服相比,機器人客服在價格上有著明顯優勢。此外,24小時不知疲倦、節假日均可以提供服務、不存在人員流動問題、不會對枯燥的工作產生厭煩情緒,都讓機器人客服受到了很多企業的青睞。

  「只要在線上購物平臺提問,第一個出來解答的,往往是機器人。」李女士調侃自己是上網衝浪的「老人」,在她看來,無論找機器人客服還是找人工客服,目的都是能實實在在地解決問題。

  是服務升級還是降級

  雖然在企業看來,客服智能化已經是大勢所趨;但對消費者來說,機器人機械的、尚未完全智能化的服務仍然不利於消費。

  「機器人客服答非所問,解決不了問題。」李女士說。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江蘇軍曼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魯曼遞交了一份《關於網際網路金融服務平臺成立緊急人工客服的建議》。她表示,網際網路企業廣泛採用機器人客服是「降級」的表現:「一些平臺為了節約成本,縮減甚至取消人工客服」「客服電話打不通背後,反映的是網際網路企業服務意識的淡化」。

  魯曼說,在人工服務轉接難背後,退款難、維權難等一系列傷害消費者權益的現象頻發。

  購買了500元加油卡難退款、申請退押金受阻、未成年人擅自給遊戲充值待解決、酒店訂單無法退款、疫情反彈至行程取消要退單……7月2日,記者在新浪黑貓投訴平臺以「客服機器人」為關鍵字進行搜索,有超過9000條結果。在涉及客服機器人的投訴中,絕大多數涉及資金問題。

  「客服機器人只能解決系統內已設置好的固定問題,涉及具體的、個性化的糾紛,根本沒法兒辦理,還得轉人工。」李女士表示。

  目前,雖然也有很多企業保留了人工客服通道,但想找到人工客服解決問題,並不簡單,這增加了維權的難度。

  「有些可以轉人工客服,但是需要排隊,時間長了很難等。」在一家企業的網上旗艦店,需要找客服的李女士在點擊「點此聯繫人工客服」後,被機器人告知「您前面有50+用戶正在排隊,預計您需等待一小段時間」。

  期待客服機器人更智能、更有人情味

  「科技以人為本,好的產品應該是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新的麻煩。」很多消費者表示,客服機器人應該告別「低水平重複」,變得更智能、更有溫度。

  「在客服機器人尚未完全智能化的階段,企業應該重視消費者權益,給消費者提供便捷的轉人工客服的渠道。」中國政法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趙佔領表示,隨著技術的發展,客服智能化是趨勢,但現階段仍需要通過人工客服彌補機器人客服的不足。

  趙佔領指出,如果人工渠道不暢,消費者體驗不佳,完全可以「用腳投票」;如果因不能及時聯繫到人工客服而損害了消費者自身合法權益,應注意保留好相關證據,向市場監管部門舉報或起訴。

  客服機器人產業仍在加速發展。同程藝龍助理副總裁、客服中心CEO肖玉池表示,通過布局智能化客服中心,公司的智慧機器人服務能力已經全面升級,「在線溝通更為順暢,新機器人能夠結合大數據智能分析用戶的真實訴求,快速響應用戶、服務用戶,為用戶提供最優的解決方案。」

  在業內人士看來,人機互助與共存是短期內客服領域的現實存在。據統計,在攜程,客服團隊在員工總數中的佔比仍超過30%,他們平均在5秒內接起電話,在過去20年中累計處理73億次呼入電話,幫助客戶挽回的經濟損失超過6億元。

  「客服人員是攜程的最後一道防線。」攜程集團CEO孫潔強調。目前,攜程服務平臺已具備智能分配、自動語音語義處理等技術,並輔助人工服務,提升用戶體驗。為客服團隊按計劃加薪、如期舉辦第三屆「客服節」,攜程依舊在「重倉」客服。

  趙琛

相關焦點

  • Facebook 開源聊天機器人 Blender,更具「人情味」
    FAIR 聲稱,目前可以在 GitHub 上以開源方式獲得的 Blender,是有史以來最強大的開放域聊天機器人,它比生成對話的現有方法更有「人情味」。FAIR 表示,Blender 是多年研究的巔峰之作,它將移情、知識和個性結合到一個系統中。
  • 如何提升客服水平增加轉化?古力佳教你
    在拼多多開店,我們希望能有更高的轉化率,但很多商家忽略一個環節,那就客服的作用。好的客服不僅僅是個導購,更是個銷售。試想,如果店鋪每天20個諮詢,類似機器人的客服最終只能轉化3個,而優秀客服能轉化15個,這之間的差距就是5倍。所以今天古力佳就來分享提升客服水平的4個方法。
  • 蘇寧金融科技運用知識圖譜提升「千言」客服機器人效能
    為專注好服務,蘇寧金融科技打造的「千言」智能客服機器人上線後,不斷在功能和算法方面進行優化。近日,「千言」機器人開始引入知識圖譜,強化機器人的知識構建能力,提升整體服務效能。利用知識圖譜技術可以將當前靜態無關聯的單條知識,轉換為具有一定關聯的圖結構,從而使機器人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回答問題更加精準和多樣,提升機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就技術側而言,知識圖譜使用基於NLP技術從非結構化(半結構化)數據中抽取形成的「實體-關係-屬性」三元組進行表示,應用在實體識別、關係抽取、詞語共現度、實體消歧、指代消解、句法分析、反饋自學習等環節。
  • 雲閃付人工客服電話
    視覺中國供圖等待時間長,人工客服遲遲轉接不上;答非所問,智能客服目前成功解決問題概率不高……作為用戶體驗的關鍵一環,各種「打而不通」的人工客服電話日益引起消費者不滿。如何保證客服暢通呢?專家建議,流程細化、人工智慧化是客服行業必然趨勢,但關鍵是要暢通各個平臺和多個環節的溝通,提升消費者的售後體驗;同時要保持市場的開放有序競爭,積極回應消費者的投訴,避免壟斷造成的惰性。
  • 智齒科技發布全球首款智慧客服
    與此相對應,傳統的人工客服耗費了大量人力成本,客戶等待時間過長導致客服體驗不佳。客服渠道越來越繁,接入方式越來越多,Web、微信、微博、APP等多渠道對客服人員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說上述客服難題一直存在,但還可以通過更新系統,加入功能模塊來解決的話,但對客服領域的大數據挖掘、知識更新快,客服人員回答參差不齊的窘境則需要更智慧的解決方法。
  • 盤點國內排名前十強智能客服ai電銷機器人品牌商家
    智能客服ai電銷機器人的強大功能優勢讓很多企業都讚不絕口,那麼相必很多人都對智能ai電銷機器的排名榜也是非常感興趣的,在這裡就由我來和大家分享下國內排名前十強智能客服ai電銷機器人品牌商家,供大家參考!
  • AI如何幫助航空公司客服代表加強客戶服務?
    這是因為AI加上適當的人類客服,可以將航空公司的客戶服務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上。  不過,不要將如今複雜的AI系統與聊天機器人混為一談。雖然聊天機器人可以根據預設規則和格式作出自動回應,但AI卻可以不斷學習並開始與人類客服一起工作(而不只是為人類客服工作)。
  • 國內的智能客服發展到哪一步了?這裡有份追蹤報告
    而機器人應答則在於語音接聽、文字回答、無縫轉接、批量處理等多個領域。人力服務方面主要是針對坐席排隊管理、預接入、轉接、網際網路通話的保障。最後的數據與資源統籌則是在全流程方面進行介入從而實現客戶服務質檢、實時監控、大數據分析等多項功能。
  • 我國常見的幾種機器人介紹及產業現狀分析
    中國在人工智慧技術方面與全球基本處於同一起跑線,特別是在圖像識別、語音識別、語義識別等多模態人機互動技術領域,部分已接近和達到全球領先水平。 國內一些企業通過技術推動產品迭代,憑藉智能交互和特定場景整合迅速切入人們日常生活,利用市場收益進行技術革新,已經在智能服務機器人領域有所建樹,主要集中在醫療、金融、倉儲/物流、客服等熱點領域。
  • 【GET2020】智齒科技閆鴛鴛:客服部門正在從成本中心向價值創造...
    客服行業發展的三個階段目前在過去二十年整個客服行業的發展,可以把它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服務化1.0。把它叫做熱線時代,主要是呼叫中心,這個時代主要是通過電話的方式跟用戶發生交互。第二個階段,主要是隨著技術的發展進入到網際網路時代,這個時代更多是文字的接觸,通過在線客服、機器人客服這樣的形式。
  • 告別用工荒 擎朗傳菜機器人智能表現讓人滿意
    目前國內AI機器人在餐飲領域的應用,比我們想像中要廣泛的多,現在很多餐廳的迎賓接待、送餐服務以及空盤迴收等都是採用機器人去執行。擎朗機器人聯手海底撈當然,面對傳菜機器人這一產品,有人看好TA的發展前景;也有人對其唱衰,認為TA只是個吸引眼球的機器;有人認為機器人上崗,負責傳菜工作,就把人員裁掉,由機器人去替代工作,那是非常愚蠢的。
  • 智能客服入駐 Facebook,九九互動做出海遊戲先鋒 | Chatopera 讓...
    所以,挑戰比較大的是沒有歷史數據,知識庫該如何建設,並持續迭代呢?  機器學習是以數據為基礎的,也是天花板,Chatopera機器人平臺支持多種方式建設聊天機器人,越多數據,機器人對話效果也會越好。  3.1.
  • ...45期:智能客服機器人助力天貓雙11 工作量相當於8.5萬名人工客服
    44746" data-data-onerror="javascript: this.parentNode.style.display='none'; ">屏蔽刪除保留設置為封面智能客服機器人助力天貓雙11 工作量相當於8.5萬名人工客服阿里巴巴集團合伙人
  • 65歲及以上老人打人工客服,秒接通!
    圖源:東方IC  30秒快讀  1、打客服電話都是機器人接的,找不到人工客服怎麼辦?特別是家裡老人,不會講普通話怎麼辦?  2、最近,上海電信出了一個讓人忍不住點讚的服務,65歲及以上老人打人工客服,可以秒接通了!  3、智能時代,老年人處處碰壁,如何優雅地老去已經成為一個社會不得不關注的話題。  「尊敬的客戶您好,當前人工座席繁忙,您可通過自助語音或關注微信公眾號等自助渠道辦理相關業務……」對於撥打過客服電話的人來說,這句話一定是「耳熟能詳」。
  • 菜鳥聊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為什麼要通過減速機進行驅動?
    有些對機械領域不太了解的同學可能一直有個疑問,那就是為什麼不直接控制電機直接控制機器人關節運動?工業機器人的動力源一般為交流伺服電機,它由脈衝信號驅動,本身就可以實現調速,再加個減速機是不是有些多餘呢?
  • 將客戶放在第一位 達達集團客服團隊獲COPC認證
    12月17日下午,達達集團客服團隊在北京獲得國際客服行業權威的COPC顧客服務提供商標準認證。這標誌著達達集團客服團隊的服務專業化水平再上新臺階,進一步向國際先進標準邁進。達達集團客服團隊以「為每一位用戶提供快速、準確、一致的服務體驗」為核心理念,加大客服團隊投入力度,樹立團隊服務優先意識,強化團隊責任感,同時提升客服團隊服務水平和能力,及時響應和高效處理用戶提出的各類需求和突發問題,給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最終贏得更多用戶認可。
  • 潛客留資率輕鬆超60%,網易七魚售前留資機器人上線
    精準回答 降本增效  如果品牌在落地頁部署了網易七魚售前留資機器人,當全域的流量客戶進入web、小程序、H5頁面時,隨時在線恭候的機器人便會自動跳出,主動邀請前來訪問的潛客進入會話。機器人的主流程為引導訪客留下企業所需的待收集信息,如果客戶需要先諮詢業務問題,機器人會由輔助流程和問題庫進行回復,回復完成後,回到主流程繼續留資引導。  其實,日前這種客服機器人並不少見,但是能真正解決問題的卻不多。機器人常常因為無法準確的識別訪客問題,導致無法推動恰當的回答。訪客折騰一番,還是轉了人工客服,造成用戶和客服時間精力的雙向浪費。
  • 除了買買買,也康康導購機器人吧?
    今年的618京東上線了全新的AI導購機器人JOY,它沿用了京東經典的機器狗形象,可以為用戶解答618店慶相關問題。 據官方披露消息,JOY除了能回答用戶針對產品的提問外,還能和用戶簡單閒聊幾句。此外JOY還強化了自己的多輪對話能力,以便應對用戶的反覆追問。
  • 依託智能客服,打造互助、自助、自主的ICT 智能化服務平臺
    QABot,通過構建知識庫和問答匹配引擎,7*24小時響應客戶問題,對於重複問題或者知識庫已有問題,問答準確。  實際ICT業務上,主要是IKnow和人工客服(工程師)一起服務客戶,機器人主要解決簡單且重複性較高的諮詢類問題,保證答準率,提升用戶滿意度。
  • 北京電信推「尊長專席」人工客服 老人撥打可跨過機器人應答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北京電信推「尊長專席」人工客服,老人撥打可跨過機器人應答高精尖技術不應成為數字鴻溝,而應該為老年人的生活搭建起智能時代的數字橋梁。記者12月15日從北京電信獲悉,利用實名制與大數據識別等技術,老年市民撥打客服時已可跨過機器人應答環節,迅速接入「尊長專席」人工客服,獲得專屬的暖心技術服務。據介紹,該服務目前針對65歲以上市民,預計到本月底將擴大到60歲以上市民。「姑娘,別嫌棄我說話慢啊,我七十了,可能說得不太清楚,可是你看這寬帶的問題能在電話裡就解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