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品行業一直流傳著一句被奉為聖經的話語「得奶源者得天下」,是否擁有優質奶源是衡量一家乳企強大實力的關鍵。
基於此,優質的上遊牧場在行業中也越來越成為「香餑餑」的存在。
11月29日,港交所消息顯示,中國上遊乳業公司優然牧業已遞交招股書,正式啟動上市程序。
資料顯示,優然牧業成立於2007年8月,是一家綜合型農牧企業,總部位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前身為內蒙古伊利畜牧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旗下涵蓋畜牧、飲料、草業三大產業。
對於此次IPO募集,優然牧業在招股書中透露,募集的資金主要用於未來兩年的投資項目包括現在以及未來的牧場的建設以及在未來兩年將進口約兩萬頭荷斯坦奶牛,還有用於運營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據招股書顯示,優然牧業營收自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依次為50.91億元、63.34億元、76.68億元、53.44億元、複合增長率為22.7%;淨利潤依次為2.78億元、6.52億元、8.02億元、7.44億元。2020年上半年,其營收與淨利潤增幅同比分別為55.5%和103.8%。
目前來看,優然牧業主要收入來自於原料奶和反芻動物養殖系統化解決方案。
據招股書披露,截止2020年6月30日,按奶牛存欄量計算和2020年上半年的原料奶產品計算,優然牧業是全球最大的原料奶提供商。
其中,作為中國最大的反芻動物精飼料供應商,優然牧業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位居第一,市場份額為6.4%。
另外優然牧業也是我國最大的苜蓿草進口商以及粗飼料供應商,按2019年主要粗飼料品類苜蓿草的銷量計算,優然牧業在中國市場佔有率第一,市場份額為3.6%。
除此之外,優然牧業在招股書中還特意點明了自己與伊利的關係。
據了解,優然牧業曾是伊利集團旗下附屬公司,直到2015年才從伊利分拆出來獨立運營,時至今日,伊利仍是優然牧業的第二大股東,佔股40%。
伊利也一直是優然牧業最大的客戶。
招股書顯示,自2017年到2020年上半年,優然牧業向伊利銷售原料奶產生的收入分別為20.53億元、23.93億元、28.45億元和30.67億元,分別佔到同期優然牧業所生產原料奶銷售額的91.8%、91.7%、92.9%及96.1%。
能夠看得出來,雖然脫離了伊利獨立運營,但是優然牧業在業務上仍很是倚重伊利。
除了對於伊利的過於依賴,對於近期的兩筆收購,優然牧業在招股書中也表現出了自己的隱憂。
據了解,2019年7月9日,優然牧場與賽科星籤訂《股份轉讓協議》,優然牧業以每股4.25元的價格收購賽科星58.36的股權,在今年的1月10日,賽科星發布公告稱:優然牧業已完成與公司股東楊文俊等79名股東無限售流通股特定事項協議轉讓股權44.783%,優然牧業變賽科星股東。
另一筆收購則是在今年的十月,優然牧業以23.1億人民幣的價格收購恆天然在山西應縣和河北玉田的兩個牧場。
然而,賽科星持續高居不下的高負債也對優然牧業的營收產生影響。
招股書中指出,截止2017年至今年上半年,賽科星分別錄得流動負債淨額為8.18億、15.04億以及17.96億元。
如此高的流動負債,如若沒有良好的經營,優然牧業很可能為今後的發展埋下了雷。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兩次收購完成之後,優然牧業將上市計劃提上了議程。
另外,天眼查顯示,2019年7月18日,因為沒有按照《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第八條規定的期限公示年度報告,優然牧業被呼和浩特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依法決定列入經營異常目錄,直至一個月之後,優然牧業才補報了當年的年度報告,並在2019年8月19日被移除經營異常目錄名單。
隨著國內乳業競爭的升級,優質奶源已經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從今年飛鶴入局原生態牧業,到越秀集團對輝山乳業的收購,再到此次優然牧業的上市,
在中國乳業行業,對奶源和牧場的爭奪從未停歇,此次優然牧業上市是否能夠得償如願還尚未可知,但其上市一旦成功,其大客戶手中就又多了一張競爭有力的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