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宇宙沙盒2》重現《流浪地球》回頂部
【PConline 雜談】新春檔期最火的電影,非《流浪地球》莫屬了。該片講述了一段人類帶著地球逃離即將毀滅的太陽系,尋找新家園的故事。影片中中涉及相當多的物理知識,想必大家恨不得打電話給物理老師詢問一番。氣味大師在這裡就給大家簡單科普兩個緊扣劇情的物理知識,開始今天的話題。
逃逸方案:影片中,流量地球計劃的第二步,是全功率開動行星發動機,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飛出太陽系。地球通過行星發動機加速的同時,利用木星的「引力彈弓效應」同時進行多重加速,以達到太陽系逃逸速度。結合物理知識,地球需要42千米/每秒的速度才能脫落太陽系,而自身公轉速度已經是30千米每秒,需要通過行星發動機和木星牽引再加速。
洛希極限:是一個距離數值,即存在大小兩個天體,小天體的質量與大天體的作用在小天體上的潮汐力相等之時,小天體與大天體之間的距離。當大小兩個天體距離小於洛希極限值的時候,潮汐力作用就會使小天體解體分散,繼而成為大天體的環,或者撞擊大天體。
看完知識點,熱衷探索求知的小夥伴很想動手演繹一番。確實,光看理論沒有多大衝擊。在影院之外的我們,可以實際體驗這一過程。在steam上有個遊戲就能模擬出電影中的某些情節,這個遊戲名為《Universe Sandbox 》,翻譯過來就是:宇宙沙盤2,Steam售價80元。這款遊戲在2015年8月24日上線,雖然距今已經三年多,不過最近一次更新卻在1月8日。
宇宙沙盤2內添加的天體,將會遵循已知的天文知識、物理理論在沙盤宇宙裡運行。該遊戲有不錯的3D特效,優化和遊戲性相比上個版本增強許多,內置許多新功能(包括撞擊功能,快捷鍵功能)。此外,宇宙沙盤2更傾向於物理性,更加符合實際(除了超出現有PC處理範圍的計算),並新增了隕石坑效果和行星表面效果。接下來小編簡單說下玩法。
進入遊戲,首先添加物體。點擊add按鈕,就會出現以下界面:在這裡可以添加行星,恆星,衛星,星系,黑洞,日常物體,太空飛行器等。點擊想要添加的物體,然後把它放在這個空間中,理論上,這個空間中可以放置的物體數量是無限的(需要電腦性能支持)。
在屏幕的左下角有四種模式(Still,Orbit,Binary,Launch),選擇不同模式可以調節各個添加的星體間的運行方式。
在Still狀態下,添加的所有物體都會不可避免的相撞,但是在這種模式下,相撞的速度無法進行調節,相撞的角度也不好調節。在這種模式下,系統會自動選擇目標和撞擊方向,比較容易操作。
Orbit是正常的環繞模式(默認模式),在這種模式下,物體會相互按一定的軌道公轉自轉,這也是模擬創建各種星系的最基本的模式。
Binary是另外一種環繞模式,在這種狀態下,所有星體會彼此互相圍繞共同質心旋轉。不同於Orbit模式的是,這種模式比較適合模擬質量相似的物體相互繞轉(在Orbit模式下,質量相似的物體放在很近的距離必定會相撞,而在這種模式下則通常不會)。
Launch模式,是一個相互撞擊的狀態。在這個狀態下玩家可以添加一個物體,去撞擊已有的物體。這個模式下,滑鼠指針變成了一個準星形態,單機後撞擊物體就會沿著準星的中心直線運動(也就像玩第一人稱射擊一樣,被撞物體相當於敵人或靶子,滑鼠指針就是準星,撞擊物體就是子彈)。只不過撞擊物體的速度和運動方向會受引力影響而改變。這是最有意思的一個模式,玩家可以在不同的狀態下用不同的物體以不同的角度和速度來便物體相互碰撞,自由度高,可玩性強(撞擊初速度速度可以在Launch Velocity裡調節)。這種模式也可以用數字快捷鍵代替。
添加物體並選擇運行模式之後,玩家可以用滑鼠調整物體狀態,從而改變遊戲進程,實現預想的結局。在宇宙沙盒2中重演《流浪地球》的驚險之旅,並非不可能。
宇宙沙盤2的配置要求也不高,CPU:Intel core 2 DUO/core i3/更高;顯卡:GTX40m(256M顯存)或更好;系統內存:2G RAM;硬碟:1G 剩餘空間,基本上是臺電腦就能玩。接下來,就給大家推薦一套無壓力爽玩,符合電影和遊戲主題的主機平臺。
2《宇宙沙盒2》遊戲推薦配置回頂部
推薦配置
推薦遊戲硬體配置
CPUAMD R5 2400G內存芝奇 幻光戟 DDR4 3000 8G RGB內存主板華碩 TUF B450M-PLUS GAMING 遊戲主板顯卡Radeon Vega 11 Processor Graphics 集成顯卡機箱航嘉 MVP 阿波羅 全景側透機箱CPU散熱超頻三 東海印象RGB風冷散熱器電源航嘉 WD600K 600W金牌電源硬碟按需自選推薦CPU+主板:AMD R5 2400G+華碩 TUF B450M-PLUS GAMING
參考價格:1499元(京東商城)
處理器:AMD Ryzen 5 2400G採用了四核心八線程設計,其製造工藝為14nm,默認頻率為3.6GHz,智能超頻高達3.9GHz,二級緩存2MB,三級緩存3MB,集成GPU Radeon Vega 11,內置11個計算單元(704個流處理器)、44個紋理單元和16個ROP單元,頻率最高1250MHz。內存方面,AMD Ryzen 5 2400G支持雙通道DDR4-2933高頻率內存,最大支持64GB的容量,熱設計功耗僅為65W。這款桌面級的Ryzen 5的GPU部分性能接近GT1030,而CPU部分性能略遜i5-8400,綜合性能足夠優秀。(當然,電腦玩家或許已經在期待性能更加強大的Ryzen 2處理器了,AMD透露新一代處理器依舊可運行在AM4主板上,日後升級可以考慮。)
主板:華碩 TUF B450M-PLUS GAMING遊戲主板,堅固耐用,持久穩定的優點。豐富的拓展接口和出色的音效表現也為其加分不少。它採用了TUF組件,不但能保證主板的堅固性,還能提供更穩定的CPU供電,從而提高系統的穩定性。除了在安全係數上表現出眾外,它還擁有出眾的遊戲音效體驗,特別是DTS遊戲音效定製技術讓玩家在每種有遊戲下都能有截然不同的音效享受。
推薦內存:芝奇 幻光戟 DDR4 3000頻率 8G
參考價格:499元(京東商城)
芝奇 幻光戟 DDR4 3000頻率 8G是一款高人氣、高顏值RGB信仰燈條,高達3000 C16的規格,非常適合AMD平臺。預算充足的夥伴,可以考慮買多一條組雙通道,更有利於AMD R5 2400G,乃至Ryzen 2處理器的性能發揮。
推薦散熱器:超頻三東海印象
參考價格:199元(京東商城)
超頻三東海印象是一款優秀的RGB風冷散熱器,散熱底座採用5根φ6mm純銅超強熱管,快速吸收「芯」的熱量,沿用HDT熱管技術純銅底座,與CPU完美貼合,極致導熱,享受高性能體驗。散熱器搭配的PWM智能調速皓月PRO RGB內光圈風扇,支持華碩主板二代RGB燈效,配合推薦的主板、內存和機箱,能打造炫酷的整機光效。
推薦電源:航嘉 WD600K
參考價格:479元(天貓商城)
航嘉 WD600K是一款額定功率600W的金牌電源,支持80-280V,寬幅範圍提升20%,使得寬幅電壓升級,電壓適用範圍更廣。DC-DC穩壓設計,電壓穩定性可達1%,穩壓精度提升50%,保證遊戲平臺各硬體更有效發揮各自的性能。單路45A強電流,並且滿足N卡/A卡高端旗艦顯卡供電需求,讓電競玩家在DIY各類大型遊戲中隨心所欲。它採用白金架構LLC變壓加DC-DC穩壓結構設計,典型負載效率可達92%,比普通雙管正激(85%)提升高8%。MOSFET管+同步整流,整流耗損減少約80%,待機功耗減少50%,讓用戶在使用的過程中更加節能省電。
航嘉 WD600K採用12CM靜音液壓風扇,搭配智能溫控電路設計,為用戶玩家打造靜音舒適的使用環境。外觀搭配黑色經典美學,整機外殼採用光滑設計,手感品質相當不錯。
推薦機箱:航嘉 MVP阿波羅
參考價格:699元(天貓商城)
航嘉MVP Apollo(阿波羅)是一款中塔機箱,炫酷的全景側透設計和多風扇位設計,讓RGB光效毫無保留的展現,炫彩繽紛,仿佛宇宙的璀璨星雲。機箱支持 ATX、MATX、Mini-ITX等主板,最多可裝11個RGB散熱風扇,具備極致的光效支持;還有8條拓展槽位,選購配件後還能豎插顯卡。機箱最大設計亮點是前面板與左側板為全尺寸側透玻璃,打造全側透概念設計,開放式內部空間設計具備更出色的兼容性。左右分層散熱、雙360水冷、最多可裝11個風扇的設計,玩家可打造高效率散熱系統,有助於打造高性能平臺。
結語:《流浪地球》這部科幻特效大片,有不少宇宙星跡空間的震撼美景,魔幻絢爛的光影特效讓人痴迷流連;《宇宙沙盒2》的遊戲體驗亦是如此。為了配合這種主題風格,小編也特意選擇支持RGB光效和光效展示的硬體,讓玩家獲得更沉浸的遊戲體驗。被《流浪地球》震撼的朋友,或許會喜歡《宇宙沙盒2》這款遊戲,趕緊組裝一臺光汙染主機愉快地玩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