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的硬核科幻 宇宙沙盒2也能為你演繹

2021-01-10 太平洋電腦網

1《宇宙沙盒2》重現《流浪地球》回頂部

【PConline 雜談】新春檔期最火的電影,非《流浪地球》莫屬了。該片講述了一段人類帶著地球逃離即將毀滅的太陽系,尋找新家園的故事。影片中中涉及相當多的物理知識,想必大家恨不得打電話給物理老師詢問一番。氣味大師在這裡就給大家簡單科普兩個緊扣劇情的物理知識,開始今天的話題。

逃逸方案:影片中,流量地球計劃的第二步,是全功率開動行星發動機,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飛出太陽系。地球通過行星發動機加速的同時,利用木星的「引力彈弓效應」同時進行多重加速,以達到太陽系逃逸速度。結合物理知識,地球需要42千米/每秒的速度才能脫落太陽系,而自身公轉速度已經是30千米每秒,需要通過行星發動機和木星牽引再加速。

洛希極限:是一個距離數值,即存在大小兩個天體,小天體的質量與大天體的作用在小天體上的潮汐力相等之時,小天體與大天體之間的距離。當大小兩個天體距離小於洛希極限值的時候,潮汐力作用就會使小天體解體分散,繼而成為大天體的環,或者撞擊大天體。

看完知識點,熱衷探索求知的小夥伴很想動手演繹一番。確實,光看理論沒有多大衝擊。在影院之外的我們,可以實際體驗這一過程。在steam上有個遊戲就能模擬出電影中的某些情節,這個遊戲名為《Universe Sandbox 》,翻譯過來就是:宇宙沙盤2,Steam售價80元。這款遊戲在2015年8月24日上線,雖然距今已經三年多,不過最近一次更新卻在1月8日。

宇宙沙盤2內添加的天體,將會遵循已知的天文知識、物理理論在沙盤宇宙裡運行。該遊戲有不錯的3D特效,優化和遊戲性相比上個版本增強許多,內置許多新功能(包括撞擊功能,快捷鍵功能)。此外,宇宙沙盤2更傾向於物理性,更加符合實際(除了超出現有PC處理範圍的計算),並新增了隕石坑效果和行星表面效果。接下來小編簡單說下玩法。

進入遊戲,首先添加物體。點擊add按鈕,就會出現以下界面:在這裡可以添加行星,恆星,衛星,星系,黑洞,日常物體,太空飛行器等。點擊想要添加的物體,然後把它放在這個空間中,理論上,這個空間中可以放置的物體數量是無限的(需要電腦性能支持)。

在屏幕的左下角有四種模式(Still,Orbit,Binary,Launch),選擇不同模式可以調節各個添加的星體間的運行方式。

在Still狀態下,添加的所有物體都會不可避免的相撞,但是在這種模式下,相撞的速度無法進行調節,相撞的角度也不好調節。在這種模式下,系統會自動選擇目標和撞擊方向,比較容易操作。

Orbit是正常的環繞模式(默認模式),在這種模式下,物體會相互按一定的軌道公轉自轉,這也是模擬創建各種星系的最基本的模式。

Binary是另外一種環繞模式,在這種狀態下,所有星體會彼此互相圍繞共同質心旋轉。不同於Orbit模式的是,這種模式比較適合模擬質量相似的物體相互繞轉(在Orbit模式下,質量相似的物體放在很近的距離必定會相撞,而在這種模式下則通常不會)。

Launch模式,是一個相互撞擊的狀態。在這個狀態下玩家可以添加一個物體,去撞擊已有的物體。這個模式下,滑鼠指針變成了一個準星形態,單機後撞擊物體就會沿著準星的中心直線運動(也就像玩第一人稱射擊一樣,被撞物體相當於敵人或靶子,滑鼠指針就是準星,撞擊物體就是子彈)。只不過撞擊物體的速度和運動方向會受引力影響而改變。這是最有意思的一個模式,玩家可以在不同的狀態下用不同的物體以不同的角度和速度來便物體相互碰撞,自由度高,可玩性強(撞擊初速度速度可以在Launch Velocity裡調節)。這種模式也可以用數字快捷鍵代替。

添加物體並選擇運行模式之後,玩家可以用滑鼠調整物體狀態,從而改變遊戲進程,實現預想的結局。在宇宙沙盒2中重演《流浪地球》的驚險之旅,並非不可能。

宇宙沙盤2的配置要求也不高,CPU:Intel core 2 DUO/core i3/更高;顯卡:GTX40m(256M顯存)或更好;系統內存:2G RAM;硬碟:1G 剩餘空間,基本上是臺電腦就能玩。接下來,就給大家推薦一套無壓力爽玩,符合電影和遊戲主題的主機平臺。

2《宇宙沙盒2》遊戲推薦配置回頂部

推薦配置

推薦遊戲硬體配置

CPUAMD R5 2400G內存芝奇 幻光戟 DDR4 3000 8G RGB內存主板華碩 TUF B450M-PLUS GAMING 遊戲主板顯卡Radeon Vega 11 Processor Graphics 集成顯卡機箱航嘉 MVP 阿波羅 全景側透機箱CPU散熱超頻三 東海印象RGB風冷散熱器電源航嘉 WD600K 600W金牌電源硬碟按需自選推薦CPU+主板:AMD R5 2400G+華碩 TUF B450M-PLUS GAMING

參考價格:1499元(京東商城)

處理器:AMD Ryzen 5 2400G採用了四核心八線程設計,其製造工藝為14nm,默認頻率為3.6GHz,智能超頻高達3.9GHz,二級緩存2MB,三級緩存3MB,集成GPU Radeon Vega 11,內置11個計算單元(704個流處理器)、44個紋理單元和16個ROP單元,頻率最高1250MHz。內存方面,AMD Ryzen 5 2400G支持雙通道DDR4-2933高頻率內存,最大支持64GB的容量,熱設計功耗僅為65W。這款桌面級的Ryzen 5的GPU部分性能接近GT1030,而CPU部分性能略遜i5-8400,綜合性能足夠優秀。(當然,電腦玩家或許已經在期待性能更加強大的Ryzen 2處理器了,AMD透露新一代處理器依舊可運行在AM4主板上,日後升級可以考慮。)

主板:華碩 TUF B450M-PLUS GAMING遊戲主板,堅固耐用,持久穩定的優點。豐富的拓展接口和出色的音效表現也為其加分不少。它採用了TUF組件,不但能保證主板的堅固性,還能提供更穩定的CPU供電,從而提高系統的穩定性。除了在安全係數上表現出眾外,它還擁有出眾的遊戲音效體驗,特別是DTS遊戲音效定製技術讓玩家在每種有遊戲下都能有截然不同的音效享受。

推薦內存:芝奇 幻光戟 DDR4 3000頻率 8G

參考價格:499元(京東商城)

芝奇 幻光戟 DDR4 3000頻率 8G是一款高人氣、高顏值RGB信仰燈條,高達3000 C16的規格,非常適合AMD平臺。預算充足的夥伴,可以考慮買多一條組雙通道,更有利於AMD R5 2400G,乃至Ryzen 2處理器的性能發揮。

推薦散熱器:超頻三東海印象

參考價格:199元(京東商城)

超頻三東海印象是一款優秀的RGB風冷散熱器,散熱底座採用5根φ6mm純銅超強熱管,快速吸收「芯」的熱量,沿用HDT熱管技術純銅底座,與CPU完美貼合,極致導熱,享受高性能體驗。散熱器搭配的PWM智能調速皓月PRO RGB內光圈風扇,支持華碩主板二代RGB燈效,配合推薦的主板、內存和機箱,能打造炫酷的整機光效。

推薦電源:航嘉 WD600K

參考價格:479元(天貓商城)

航嘉 WD600K是一款額定功率600W的金牌電源,支持80-280V,寬幅範圍提升20%,使得寬幅電壓升級,電壓適用範圍更廣。DC-DC穩壓設計,電壓穩定性可達1%,穩壓精度提升50%,保證遊戲平臺各硬體更有效發揮各自的性能。單路45A強電流,並且滿足N卡/A卡高端旗艦顯卡供電需求,讓電競玩家在DIY各類大型遊戲中隨心所欲。它採用白金架構LLC變壓加DC-DC穩壓結構設計,典型負載效率可達92%,比普通雙管正激(85%)提升高8%。MOSFET管+同步整流,整流耗損減少約80%,待機功耗減少50%,讓用戶在使用的過程中更加節能省電。

航嘉 WD600K採用12CM靜音液壓風扇,搭配智能溫控電路設計,為用戶玩家打造靜音舒適的使用環境。外觀搭配黑色經典美學,整機外殼採用光滑設計,手感品質相當不錯。

推薦機箱:航嘉 MVP阿波羅

參考價格:699元(天貓商城)

航嘉MVP Apollo(阿波羅)是一款中塔機箱,炫酷的全景側透設計和多風扇位設計,讓RGB光效毫無保留的展現,炫彩繽紛,仿佛宇宙的璀璨星雲。機箱支持 ATX、MATX、Mini-ITX等主板,最多可裝11個RGB散熱風扇,具備極致的光效支持;還有8條拓展槽位,選購配件後還能豎插顯卡。機箱最大設計亮點是前面板與左側板為全尺寸側透玻璃,打造全側透概念設計,開放式內部空間設計具備更出色的兼容性。左右分層散熱、雙360水冷、最多可裝11個風扇的設計,玩家可打造高效率散熱系統,有助於打造高性能平臺。

結語:《流浪地球》這部科幻特效大片,有不少宇宙星跡空間的震撼美景,魔幻絢爛的光影特效讓人痴迷流連;《宇宙沙盒2》的遊戲體驗亦是如此。為了配合這種主題風格,小編也特意選擇支持RGB光效和光效展示的硬體,讓玩家獲得更沉浸的遊戲體驗。被《流浪地球》震撼的朋友,或許會喜歡《宇宙沙盒2》這款遊戲,趕緊組裝一臺光汙染主機愉快地玩耍吧!

相關焦點

  • 硬核科幻《流浪地球》用一句交通安全口號,完美詮釋了這一點!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你可能想像不到這樣一句富有中國特色的交通安全口號,能夠反覆出現在一個硬核科幻大片中。但《流浪地球》做到了,這部影片由郭帆執導,吳京特別出演,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趙今麥領銜主演。
  • 深觀察|從《流浪地球》看科幻電影的「硬核」在哪
    《流浪地球》劇照《流浪地球》上映後,好評和差評形成尖銳對立。無論是從科技角度,還是價值觀,抑或是專業編導,以及演員的表演和人設,都陷入了褒貶不一的評論混戰。本文無意介入這些爭議,僅談論科幻作品(小說、電影)的存在意義或者科幻作品刷存在感的理由。
  • 媒體:《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主創合影 片方供圖   《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 社論  《流浪地球》的精神內核頗為符合近年來科幻電影的發展趨勢,即不再著迷於地球毀滅,而更多探討人性與情感的複雜。  2月7日,春節檔票房大戰的第三天,作品中口碑最好的《流浪地球》直接實現票房逆襲,登頂春節檔單日票房榜首。
  • 《流浪地球》的改編:理性屬於科幻文學,感性屬於科幻電影?
    欣賞完《流浪地球》的觀眾,大多是激動的。「中國人也能把科幻電影拍好」,這是影迷的心聲,也是對《流浪地球》最有力的肯定。談到電影的成功,當然不可能繞開劉慈欣的原作。那麼,我們應該把功勞歸於出色的文本,還是導演的改編?科幻文學的影像化,到底有沒有訣竅?電影《流浪地球》,幾乎顛覆了小說的主題《流浪地球》的原作篇幅很短小,不過20來頁。
  • 從《流浪地球》到《星際穿越》,這些反直覺物理概念你能理解嗎?
    可以預見,《流浪地球》將引發一波科幻熱,特別是這種硬核科幻還將引起廣大群眾對星空和宇宙的興趣。科幻這個詞我們拆開來看——科學和幻想,硬核科幻就是以科學為基礎的幻想,軟科幻則是幻想中的科學。毫無疑問,《流浪地球》是屬於硬核科幻的,裡面很多情節的設計也是基於科學基礎,比如說太陽氦閃、引力彈弓、重核聚變等等,類似的片子還有《星際穿越》、《火星救援》、《2001漫遊太空》等等,這些片子都有物理概念上的支撐,這些概念稍稍有些反直覺,來試試看你能不能理解。
  • 影評丨《流浪地球》會不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2019-02-07 13:2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評論員 石天星大年初一,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上映。觀眾們一再確認,這是一部真正的中國硬核科幻片,甚至預測它在中國科幻電影史上將佔據裡程碑意義——"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什麼是硬核科幻片?
  • 五本硬核科幻網文,網文界的泥石流,帶你追尋宇宙星空的奧秘
    現在科幻類網文可謂良莠不齊,很少有精品。今天我給大家推薦五本硬核科幻網文,本本都是網文界的泥石流,帶你追尋宇宙星空的奧秘。一《深空之流浪艦隊》 【最終永恆】進地球是人類文明的搖籃,但人類不可能永遠生活在搖籃中。
  • 硬核科幻《流浪地球》:停止自轉的地球真能去流浪嗎?
    來源:新浪科技作者:苟利軍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天文學教授【新智元導讀】根據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上線後引發廣泛關注。雖然影片並沒有直接涉及AI,但從生命與智能更廣泛的角度說,這個話題也在新智元關注的範圍之內。
  • 《流浪地球》:理科生的科幻世界文科生真的不懂!
    對於一個「偽」科幻迷來說,沒有什麼比買上一張電影票更能向對科幻電影致敬以及表達大學時代就深埋心底對大劉的崇敬之情,更何況《流浪地球》是春節檔既賣座又叫好的影片,在朋友圈收穫如潮好評,被譽為開創了中國硬核科幻電影的新紀元。這種極具裡程碑式的評價這些年真是鮮有。
  • 能造火箭、飛機的遊戲,有堪比Mc的沙盒玩法,堪比EVE的硬核內容
    ,那麼你什麼都能在遊戲中造出來。想必很多讀者都不了解這這些知識,它們是類屬於物理中的一個知識點,在遊戲中這些知識很重要,特別是《軌道力學》,如果你不知道這方面的知識,那麼你很難深入遊戲內容,因為在遊戲的後期,所有科技都達到瓶頸以後,只能依靠玩家的技術進行宇宙飛行,而這時就用得上《軌道力學》。如果你不看這本書也可以,那麼你至少要了解霍曼轉移、引力彈弓這2個關鍵知識。如果從硬核方面來說,那麼這款遊戲的硬核程度能堪比EVE。
  • 《流浪地球》已回本,吳京到底能賺幾個億?
    而春節檔的最大黑馬,也是由一開始並不起眼、也不怎麼被院線看好的《流浪地球》創造的,可謂一波三折。 國產片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在這個春節被演繹得淋漓盡致。大年初一上映首日,《流浪地球》的排片僅為11.0%,以北京常營地區某影院數據來看,大年初一《流浪地球》全天排片僅有4場,到了大年初二飆升到16場,初三直接增加到24場。貓眼數據顯示,大年初二《流浪地球》排片佔比為17.7%、初三為24.7%,僅僅三天,全國院線排片佔比就翻了一倍。
  • 劉慈欣原著科幻大片《流浪地球》正在休斯頓上演,《瘋狂外星人》延期放映
    魅力休斯頓網柯燕報導  原定於大年初一2月5日起在休斯頓三家影院上映的寧浩導演,黃渤 、沈騰主演的賀歲喜劇《瘋狂的外星人》因故延期,至今沒有最新的放映日期。而備受矚目的根據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同名原著改編的電影《流浪地球》昨日起正在休斯頓影院放映中,豆瓣評分高達8.2!
  • 中國科幻元年裡程碑《流浪地球2》確認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
    對於被譽為中國科幻元年的國產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大家肯定至今仍記憶猶新。上映之初首日票即獲得1.89億人民幣,至放映結束國內累計票房為46.55億人民幣。因此太陽系已經不再適合人類生存,面對絕境,為了自救,人類提出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即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整個地球逃離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另外一個棲息之地。
  • 同樣是「硬」科幻,《流浪地球》比《星際穿越》差多少?
    在《流浪地球》之前,許多國產大片,在題材上和好萊塢電影採取迂迴戰術。為了凸顯國產文化特色,同時避開與好萊塢的直接競爭,國產大片普遍以傳統文化為特色,以武俠、功夫、奇情為賣點。諸如硬核科幻這些好萊塢擅長的領域,國產電影絕少嘗試,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電影技術上的不成熟,一方面是對這種題材類型影片的不擅長。
  • 《流浪地球》票房破31億 電影局:科幻電影裡程碑
    從前好像只有好萊塢可以拍科幻片,現在中國人也可以拍了,它為中國科幻電影打下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流浪地球》不是中國科幻電影的終點,而是一個新的開端。」喇培康回顧了中影股份與《流浪地球》的結緣,「中影股份是一家全類型、全產業鏈的電影企業,早在2012年我們就買下了劉慈欣《流浪地球》等三本小說改編權。
  • 國家電影局點讚《流浪地球》:系科幻電影裡程碑
    從前好像只有好萊塢可以拍科幻片,現在中國人也可以拍了,它為中國科幻電影打下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流浪地球》不是中國科幻電影的終點,而是一個新的開端。」喇培康回顧了中影股份與《流浪地球》的結緣,「中影股份是一家全類型、全產業鏈的電影企業,早在2012年我們就買下了劉慈欣《流浪地球》等三本小說改編權。
  • 《流浪地球2》將拍,劉德華亮相發布會引猜測,吳京能否回歸成謎
    就在11月26日,新增添了11分鐘全新內容的《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在國內進行了重新上映,讓不少當初錯過了這部展示中國硬核科幻實力電影的觀眾終於能夠體驗一把坐在電影院裡觸摸宇宙的感覺。但是一部優秀的作品總是會給觀眾一種怎麼也看不夠的感覺,《流浪地球》之所以能夠成為中國硬核科幻電影的裡程碑,就是因為郭帆導演+劉慈欣編劇+吳京的大力支持+後期團隊努力這四個元素缺一不可,多方努力共同協調,這才讓觀眾看到了中國科幻電影的未來。
  • 《三體》該拍科幻電影了,沒有這個元素,很難超過《流浪地球》
    他看起來像是好消息,自從流浪地球問世以來,中國科幻小說迎來了硬核時代三體性是劉慈欣的傑作,據說該片還贏得了前美國總裁歐巴馬的青睞,甚至還請秘書長打電話到海外催促劉慈欣續集。與流浪地球的內容相比,要想清楚地了解具體情節似乎並不容易,要知道科幻電影需要具體化,也就是說,道具要有特定的造型,而小說只需要寫,連導演都不太清楚這是什麼樣子。
  • 年初三流浪地球單日票房近1億 劉慈欣流浪地球內容簡介
    截止今天上午9點,《流浪地球》單日票房接近1億,是《瘋狂外星人》和《飛馳人生》的總和。劉慈欣流浪地球內容簡介《流浪地球》電影改編自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個太陽即將毀滅之時,人類同心協力拯救地球的故事:地球即將「墜入」木星,宇宙危機四伏,流浪地球時代中的人們只能挺身而出共同戰鬥,既為了拯救地球,也為了人類尋找新的家園。
  • 《流浪地球》改變中國科幻,卻被另一部電影改回去了?
    今年大年初一上映的電影《流浪地球》,便憑藉好劇本、經得起推敲的設定、還有給力的特效,成功為觀眾們塑造了一個未來末日環境下的地球。不過,小說把故事講完整了,該感人時感人,該燃時燃,讀者們也能獲得一段有趣的閱讀經歷。作為一本小說,這足夠了。但改成電影可是另一回事。可能鹿晗扮演的男主角恰好比較還原「青春劇」的調性,但這與科幻受眾的口味背道而馳。因為大家就想要《流浪地球》那樣的,氣氛嚴肅一點,設定考究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