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高考成績佔比的綜評,你是要做分子還是分母?

2021-01-11 博加在線

自主招生名額的縮減,乃至在2020年被取消,真的意味著更多考生將以 「統考裸分」 或是高考成績佔85%的 「強基計劃」 為主要渠道進入我國最優秀的大學嗎?

以復旦大學為例,2019年大一新生中有24.1%(810人)是通過上海市與浙江省的 「綜合評價錄取」 方式進入學校的,遠遠超過了自主招生所佔的3.27%(110人)。在北方,2019年山東大學在山東省的新生中也有9%(200人)是通過 「綜合評價錄取方式」 入學的,已接近其全國範圍內自主招生的人數(220人)。

01什麼是綜評

對於浙江、上海地區的學生家長而言,這是他們早已再熟悉不過的 「631」 或 「三位一體」 錄取,老政策是在最終決定是否錄取考生的總成績中,統一高考佔60%,校測(面試)佔30%,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佔10%。2015年剛開始的時候就只有復交,16年開始擴大到上海9所211,18年新增浙大,19年新增上海中醫大,到今年直接把高考成績比例上調了25%,變成了二位一體(85%高考成績+15%面試成績)。

這一方式在事實上賦予了高校比 「631」 或 「541」 更大的錄取自主性。首先,考生是否能夠進入 「綜合評價」 面試環節完全與高考成績脫鉤,由高校初審或筆試直接決定。其次,考生間不再通過 「總成績」 方式競爭,而是回到「大招生池」內以降分優惠 「加持」 決定錄取與否。

至2019年高考, 「綜合評價」 錄取制度已被推廣至上海、浙江、江蘇、山東、廣東、遼寧、湖南、雲南八省市。北京外國語大學、南方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上海科技大學、上海紐約大學則已面向全國生源實施「綜合評價」招生三年以上老牌名校中,中南大學在湖南省和東北大學在遼寧省的招生計劃中已分別有40%和44%經 「綜合評價」 方式實現。在試點改革多年的浙江省,2018年 「清北復交」、浙大、中科大、國科大、港中文(深圳)與南科大九所高水平學校的招生名額中總計有41%是由 「三位一體」 錄取實現的。其中,清華大學與上海交大在浙江招生名額更是有90%以上都需經過 「三位一體」 錄取。

能看出現在的綜評已經不是原來的綜評了,初衷也變了,當時說綜評就是為了避免「一考定終身」 而現在呢?看看85%這個數字,打不打臉?歸根結底,還是拼成績,沒成績就沒戲。

0212月開始:確定綜評的性價比

綜評沒有報名數量的限制,但是想把所有綜評院校都報了其也不可能,你起碼要考慮時間和精力的問題,找準目標學校和目標專業去報。

看綜評每個學校的性價比,你需要比較目標學校目標專業綜評與普通批次的錄取均分差值來判斷,如果綜評是比裸考的錄取均分要低的,越低性價比越高,如果反過來那你就要考慮清楚,這個專業是不是不值得報?是不是走裸考會更划算?

如果沒權衡好利弊,那就要做好充當分母的準備。

因2020年高考延期,本文以往年綜合評價進程,梳理2021年招生流程:

統計綜評11所高校近三年招生計劃,除去復交本部及其醫學院會有所變動以外,其他高校名額基本穩定。

只看上海的九校,復旦、交大、同濟的綜評名額都高於普通批,其他高校反之。

說下結論:如果是目標復交的那毫無疑問必須去綜評,算上提前批,強基的名額,復交的綜評名額仍然能佔到整體的90%以上,目標其他學校的同學則可以重點觀望下專業,看看性價比高不高,不要浪費太多分數在綜評上,像上大綜評名額比普通批少了1200個,如果沒有真愛專業,建議還是謹慎選擇。

相關焦點

  • 高考改革研究報告:新高考如何融匯中西
    強基計劃面向全國,高考成績等級性考試成績佔85%,高校筆試面試佔15%。 綜評招生簡介 綜評招生是在浙江、上海、江蘇、廣東、山東等省市進行試點,多數高校實行的是高考成績等級性考試成績佔60%,高校筆試面試佔30%,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成績佔10%。
  • 分子分母的困惑 誰的統計數據能反映市場現狀
    來自滬深交易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03年滬深股市無論在指數、成交金額還是在股票的發行數量上都已走出低谷。而天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剛剛完成的一份報告卻發現,流通股東在2002年底前上市的1192隻A股上面共承受了94.85億元的流通市值損失。造成指數出現明顯差異的主要原因在於,上證指數和深證綜指在計算時是以總股本為權重的,而天相流通指數則採用流通股本作為權重。
  • 如何爭做分子不做分母?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今年預計有400萬的競爭對手正在努力著超越你!那麼如何讓爭當分子而非分母呢?下面我們一起看下~   一、考研報名人數持續增加   先來看一組考研報名人數和錄取人數的數據。   很多人認為「研究生遍地開花,越來越不值錢了」,而正因為研究生越來越多,所以還是本科生你更加沒有競爭力。現在,越來越多用人單位對校招的新員工在學歷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論是發自內心想要深造還是為了更好地就業,亦或是盲目跟風混學歷,更多的人都選擇了考研。
  • 上海30多所中學2020年高考喜報來了
    考生須參加統一高考和高校考核,根據綜合成績(其中高考佔比不得低於85%)由高到低順序錄取。2020年起,不再組織開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據學校官微)七寶中學朱越校長在開學致辭中介紹,2020年高考再創輝煌,陳諾和姚一楠兩位同學取得極其優異的成績;611分以上10人,全市佔比19.2%;600分以上26人,佔比10.4%;綜評上線率95.86%;清華、北大、復旦、交大錄取人數共計152人,位於全市前列。
  • 做大稅收「分子」做小土地「分母」
    ◆截至6月底,實施億元以上技改項目113個,總投資509.88億元,累計完成投資145億元,佔總投資的28.44% ◆全市工業技改投資增速9.6%,高於全省16.2個百分點,位居全省第2位 ◆全市298家企業實現動態晉檔升級今年以來,我市加大技術改造力度
  • 這道小升初數學簡便計算題,分子都是1,解題的突破口全在分母上
    這道小升初數學題是某重點一中入學分班考試數學卷的第17題,要求考生進行簡便計算,每一項都是分式,並且分子都是1,分母依次是4、12、24、40、60、84。你發現其中的規律了嗎?小升初入學分班數學考試題這道題算是一道比較難的小升初計算題了,很多小學生都不一定能做出來,能做出來的小學生都不一般,都是優秀的小學生。看了這麼久,最容易看出來的,就是這六項分式的分子都是1,太明顯了。
  • 沒有天賦硬讀書,便只能當默默無聞的分母,來襯託光芒四射的分子
    教學的時間越長,接觸的學生越多,越發相信一個樸素的事實:讀書真的是要靠天賦的!說白了,有的孩子天生是讀書的料,而有的則天生不是。這種話說出來容易招罵,尤其是會被教育專家指責,說持這種觀點的人不配當老師,是在為自己教不好一些學生找蹩腳的理由!
  • 江蘇新高考,為何「棄化學」現象明顯?
    先選學校,還是先選專業?對於復旦大學,多數人會先選學校。備註:上表以復旦大學為例,不代表所有學校的選科要求都是這樣。如,南京大學44個專業大類中,11個「化學必考」;2個專業要求「化學、生物2選1」。現行的舊高考模式:「3+X+綜評」:分文史、理工;語數外3科必考,計分;另選2門,不計分,只計等級(A+ 、A 、B+、B、C、D六個等級)。2019年起,「小高考」四門科目取消"見A加分"。
  • 直擊湖北高考評卷現場:兩次加密保障評卷安全
    通訊員沈考 攝  日前,記者隨武漢市5所高中的應屆考生、考生家長及教師等11位代表,走進我省普通高考英語科目評卷點,現場觀摩我省普通高考網上評卷工作。這也是我省首次邀請考生代表進入高考評卷現場觀摩。  今年湖北省普通高考所有科目全部實行網上評卷。評卷任務由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武漢理工大學4所高校承擔。網上評卷總量約為296.4萬份。參加評卷的工作人員共有1921人,其中評卷員1730人。評卷員中高校教師960人,佔55.5%;中學教師770人,佔44.5%。
  • 多數人很難擺脫做分母的命運,怎麼辦?
    負責任的老師經常教育不懂事的孩子要好好學習,如果不努力學習將來大概率是要吃苦受罪的。小學生往往睜著水靈靈的大眼睛,一臉疑惑;中學生沒日沒夜地刻苦做題,努力是有了,可對未來充滿疑惑;大學生早已忘記了中學的刻苦精神,整天沉醉於遊戲或類遊戲活動。
  • 一個真分數,分子分母同時加1,分數值分變大還是減小了 - 專注小學...
    分數的本質是除法,所以通分過程是分子分母同時乘以不為0的倍數,分數的值是保持不變的。這個是我們將分數通分的準繩。之前我們介紹過很多種分數比較大小的方法。比如說我們最常見的分母通分,找出要比較分數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數。通分成同分母的分數,由於分母變成相同,分子大的,分數也越大。我們也可以直接把要比較大小的兩個分數,同時乘以相同的倍數,把分母都去掉,也是一種比較省事的方法。
  • 上海語文成績佔比提高,傳遞了什麼信號?2030英語不再納入高考?
    上海語文成績佔比提高,傳遞了什麼信號?2030英語不再納入高考?一種觀點認為,照此趨勢,到2030年,英語很可能成為選修課,不再納入高考……外國文化因素佔比很小,主要還是科技方面的差異。沒有英語思維,想要模仿、追趕甚至超越國外科研水平何其困難?英語是所有頂級學術期刊的官方語言,要在科學技術圈混,你不懂英語,靠漢語來研發、學術交流?就猶如中世紀歐洲,你不會拉丁語一樣,科學技術不是閉門造車……我支持第一種觀點,首先,今年上海中考語文成績佔比提高,成了決定性科目,以前從未有過,估計之後會全國推廣。
  • 觀察者網:又是一年高考時,我們找一線老師聊聊新高考
    因為採取賦分制後,報考人數的多少會影響學生最終的賦分成績。就目前七選三來看,選擇物理、化學的學生人數偏少,其他科目則和以前相差不多。 Z:目前物理選科人數還是比其他科目的選考人數少很多,所以現在可能出現的情況是,實際考40分,但賦分後能到六七十分的情況,上一年高考的物理最低賦分好像是67分,遠比文科類科目的最低賦分要高。
  • 浙江英語高考成績風波 「加權賦分」該如何做到公平
    24日,考試成績發布,其中的「英語高考成績」受到質疑:很多同學成績與日常成績差距較大,成績較好的同學反而成績下降,成績相對不好的同學成績較高;滿分150,有同學出現152分的情況;作文有出現負分情況;作文分數差距較大,低的達「3-5分」,高的分數達23分左右。
  • 2017全國各地高考成績什麼時候能查詢?2017高考成績查詢時間(更新中)
    隨著錄取率的逐年提高,高考早已不是獨木橋,也跟命運沒太多關係,或許就是你認識自己、提高自己、豐富人生、結交朋友的一個特別的階段而已。走入社會前,如果你認真對待,大學會讓你更專業、更強大、更有底氣。  2017年,我省高考報名人數為41.08萬人,較2016年增加0.92萬人。
  • 這是一個分子與分母的故事:黃益平詳解中國槓桿率為什麼這麼高
    2016年政府說要去槓桿,我猜測如果要取得成績,政策目標應該是國企而不是民企。」當然,這個基本的測算是什麼都不變,就是這樣一個狀況,假如我們對一些參數做了調整,如果利率水平不一樣槓桿率水平就不一樣,但對我來說更重要的參數不是利率,而是資本產出率和股權融資佔總融資的比重。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中國經濟今天已經處在一個結構轉型的重大關口,過去的這種模式無論是哪一個方面來看都不會有問題,關鍵是未來要怎麼走,這一點是很多人關注的。
  • 外教做高考英語卷驚呼「趕上美國高考」
    在他認真答題的時候,有些中國籍或外國籍的同事,聽說他在做高考試卷,也湊過來問問感覺如何。正在和語法題較勁的亞歷克斯聳聳肩:「Difficult!」(難)「very very hard!」(非常非常難),還說「有點難以想像中國的學生要做這樣的卷子。」 60題錯4題 基本錯在文化背景理解上 地道的美國人考中國的英語高考,成績到底怎麼樣呢?
  • 天風策略:短期分子情緒佔主導 中期取決分母擴張節奏
    3、短期對分子的樂觀情緒佔主導。3月PMI顯著超出預期後,投資者對盈利觸底企穩的樂觀預期可能導致市場出現對分子的過渡演繹。但企業盈利真正底部未到。Q2、Q3由於基數原因,PPI大概率進入通縮區間,同時從信用擴張開始,到企業盈利的改善,大致需要6-9個月的時間,盈利最差的時候可能在Q2-Q3。4、盈利觸底證偽後,市場仍然是分母主導。
  • 分子都是1,分母是1開始的連續自然數相加,求這些分數的和
    上課時,我在電子白板上寫出了這樣一道小升初數學題:分子都是1,分母是依次從1開始的連續自然數相加,求這些分數的和。如下圖所示:(上課時是禁止拍照的,上圖是老師根據她們兩人的解答編輯的)教室裡還是一片安靜,沒有一個同學站起來評論這兩個同學的解答。我有些無奈,只好說,「既然這樣,那就請同學們看老師的點評吧。」首先,這是一道有規律的分式加法運算,觀察他們的分子和分母有什麼特點,很容易看出,他們的分子都是1,分母都是從1開始的相鄰自然數相加,並且每增加一個分式,分母就相應地增加一個數字。
  • 還在通分做異分母加法?這樣做更簡單,你會了嗎?
    圖1乍一看,計算式中含有的分數項非常多,倘若按照分數運算中的常規算法,分母先通分,分子相加減,最後約分化為最簡分數。估計考試時間結束,也不一定能算出答案。圖2分母乘數和被乘數從小到大依次連續,它們剛好相差1,那麼我們來試著分析一下計算式中的第一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