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新研究揭示許多動物可能易受SARS-CoV-2感染

2020-09-05 生物谷

SARS-CoV-2是導致COVID-19的新型冠狀病毒。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人類並不是唯一面臨SARS-CoV-2潛在威脅的物種。他們通過基因組分析比較了這種病毒在人體中的主要細胞受體---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CE2)---在410種不同種類的脊椎動物中的作用,包括鳥類、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和哺乳動物。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8月21日在線發表在PNAS期刊上,論文標題為「Broad host range of SARS-CoV-2 predicted by comparative and structural analysis of ACE2 in vertebrates」。

圖片來自Matt Verdolivo/UC Davis

ACE2通常存在於許多不同類型的細胞和組織中,包括鼻子、口腔和肺部中的上皮細胞。在人類中,ACE2蛋白的25個胺基酸是這種病毒結合併進入宿主細胞的重要條件。
這些作者利用人ACE2蛋白的這25個胺基酸序列,並將它的預測蛋白結構與SARS-CoV-2刺突蛋白一起建模,以評估不同物種的ACE2蛋白中存在多少這樣的胺基酸。
論文第一作者、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博士後研究助理Joana Damas說,「預測具有與人ACE2蛋白相匹配的全部25個胺基酸殘基的動物通過ACE2感染SARS-CoV-2的風險最高。預測物種的ACE2結合胺基酸殘基與人類的差異越大,風險就越小。」
在可能對SARS-CoV-2敏感的物種中,約有40%的物種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列為「瀕危物種(threatened species)」,可能特別容易在人類與動物之間傳播。
論文通訊作者、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進化與生態學教授Harris Lewin說,「這些數據為鑑定有感染SARS-CoV-2風險的易感動物群體和瀕危動物群體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起點。我們希望它能激發在大流行期間保護動物和人類健康的做法。」
經預測瀕危物種將面臨風險
一些極度瀕危的靈長類物種,比如西部低地大猩猩、蘇門達臘猩猩和北部白頰長臂猿,預計通過它們的ACE2受體感染SARS-CoV-2的風險非常高。其他被列為高危的動物包括灰鯨和寬吻海豚等海洋哺乳動物,以及中國倉鼠。
貓、牛和羊等家養動物被發現具有中等風險,而狗、馬和豬被發現具有結合ACE2的低風險。這與感染和疾病風險的關係如何,需要在未來的研究中加以確定,但對於那些有已知感染性數據的物種而言,這種相關性很高。
在記錄的水貂、貓、狗、倉鼠、獅子和老虎感染SARS-COV-2的病例中,這種病毒可能使用它們的ACE2受體,或者它們可能使用ACE2以外的受體進入宿主細胞。較低的ACE2結合傾向可能轉化為較低的感染傾向,或者一旦建立了感染,在動物體內或動物之間傳播的能力較低。
由於動物有可能從人類身上感染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反之亦然。包括美國國家動物園和聖地牙哥動物園在內的研究機構都為這項研究貢獻了基因組材料,而且已經加強了保護動物和人類的計劃。
論文共同作者、美國國家動物園史密松-梅森保護學院高級研究科學家Klaus-Peter Koepfli說,「人畜共患疾病以及如何預防人畜共患疾病的傳播對動物園和動物護理專業人員來說並不是一個新的挑戰。這些新信息使得我們能夠集中精力並制定相應的計劃,以保證動物和人類的安全。」
這些作者敦促謹慎對待根據這些計算結果過度解釋預測的動物風險,並指出實際風險只能通過額外的實驗數據來確認。
已有研究表明SARS-CoV-2的直系祖先很可能起源於蝙蝠。人們已發現蝙蝠通過它的ACE2受體感染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風險非常低,這與實際實驗數據一致。
目前並不知道蝙蝠是將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直接傳播給人類,還是通過中間宿主傳播,但是這項研究支持了一個或多個中間宿主參與其中的觀點。這些數據允許科學家們著重關注哪些物種可能作為野生的中間宿主,從而協助努力控制未來在人類和動物群體中爆發的SARS-CoV-2感染。(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
1.Joana Damas et al. Broad host range of SARS-CoV-2 predicted by comparative and structural analysis of ACE2 in vertebrates. PNAS, 2020, doi:10.1073/pnas.2010146117.
2.Genomic analysis reveals many animal species may be vulnerable to SARS-CoV-2 infection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8-genomic-analysis-reveals-animal-species.html

相關焦點

  • 基因組分析顯示許多動物物種可能易受SARS-CoV-2感染
    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人類不是唯一受到SARS-CoV-2潛在威脅的物種,SARS-CoV-2是導致COVID-19的新型冠狀病毒。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使用基因組分析方法,比較了人類病毒的主要細胞受體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CE2)在410種不同的脊椎動物中進行了比較,包括鳥類、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和哺乳動物。
  • PNAS:比較基因組分析顯示,多種動物可能易受SARS-CoV-2感染
    SARS-CoV-2引起的新冠肺炎CovId-19仍在全球範圍內持續流行,對數千萬生命和經濟造成了嚴重影響。前期研究推測,SARS-CoV(引起非典的冠狀病毒)和SARS-CoV-2的祖先可能起源於蝙蝠,但無論是SARS-CoV-2還是冠狀病毒的祖先,其是直接傳播給人類還是通過中間宿主進行傳播仍尚未明確。
  • Mol Biol Evol:新研究指出流浪狗可能是SARS-CoV-2大流行的起源
    自從SARS-CoV-2疫情爆發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尋找這種冠狀病毒的起源物種,以了解它如何首先從動物宿主跳躍到人類身上,從而導致當前的SARS-CoV-2疫情在全世界感染了超過兩百萬人。 已知蝙蝠攜帶許多冠狀病毒。
  • Science:新研究追蹤在巴西流行的SARS-CoV-2毒株的傳播率和起源
    2020年7月28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巴西、英國、法國和比利時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研究,旨在追蹤目前在巴西流通的主要SARS-CoV-2毒株的傳播率和起源。在這項新的研究中,這些研究人員試圖了解更多有關傳播率和SARS-CoV-2感染巴西人的特定毒株。這些研究人員指出,由於當地領導人的努力,最初為減緩這種病毒在巴西的傳播所做的努力似乎是有效的---但隨著這種病毒向該國其他地區的傳播,COVID-19疫情也在加快發展。為了了解更多關於這種病毒的信息,以及為何它能夠如此迅速地傳播,他們使用了多種工具。
  • 揭示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進入人體呼吸組織機制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在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的Jose Ordovas-Montanes博士和麻省理工學院的Alex K. Shalek博士的領導下,研究人員指出了這種病毒可能感染的細胞類型。出乎意料的是,他們還發現人體對病毒感染的主要防禦措施之一可能實際上幫助這種病毒感染這些細胞。
  • PNAS:新研究表明至少50%的SARS-CoV-2感染病例來自沒有症狀的人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在紐約市最初一波COVID-19疫情中,只有七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病毒感染病例是有症狀的。他們發現,無症狀病例極大地促進了社區傳播,在SARS-CoV-2感染的驅動力中至少佔50%。
  • 最新Nature論文揭示SARS-CoV-2病毒-人類蛋白相互作用圖譜,並鑑定...
    2020年5月3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一個由大約100名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首次合作,在受感染的人細胞中克隆並表達了29種SARS-CoV-2蛋白中的26種,隨後他們鑑定出與每種病毒相互作用的數百種人類蛋白。這些病毒-宿主蛋白相互作用對於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在人體中的產生至關重要。
  • PNAS:新研究表明開發通用新冠病毒疫苗是可行的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沃爾特-裡德陸軍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對來自超過27000名感染導致COVID-19的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進行基因序列分析後發現,自2019年12月以來,這種病毒發生了最低程度的突變,這表明一種疫苗將足以對抗全球感染。
  • PNAS:發現蝙蝠中的一種新型逆轉錄病毒不僅感染蝙蝠細胞,也能感染...
    如今,它們正面臨著來自另一種哺乳動物---蝙蝠---的威脅,這種威脅可能更嚴重,也更持久。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澳大利亞伯納特研究所和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揭示蝙蝠攜帶著一類導致考拉患上愛滋病樣疾病(AIDS-like disease)的致命性病毒。這一發現對於保護這種標誌性的有袋類動物具有重要意義。
  • 食品中的化合物可以阻斷關鍵的sars-cov-2酶的功能
    根據北卡羅萊納(NC)州立大學植物生物學家的一項新研究,綠茶、麝香葡萄和黑巧克力等食品或飲料中的化合物可以結合併阻斷SARS-CoV-2病毒中一種特定酶或蛋白酶的功能。NC 州立大學植物和微生物生物學教授、這項研究的相應作者說,蛋白酶對細胞和病毒的活力非常重要。
  • 新冠病毒感染性為何這麼強?除了ACE2,另一種蛋白受體也可能是...
    現在,來自兩份不同論文的新研究表明,為了有效地感染人類細胞,新冠病毒還能夠利用一種叫做神經纖毛蛋白(Neuropilin-1,簡稱NRP1)的受體,使其與S蛋白相結合促進感染——這種受體在包括呼吸道、血管和神經元在內的許多人體組織中都非常豐富。
  • Cell:通過CRISPR篩選鑑定出抵抗新冠病毒感染的基因和藥物靶標
    2020年10月31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為了確定SARS-CoV-2的新的潛在治療靶點,來自美國紐約大學、紐約基因組中心和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進行了全基因組範圍內的功能缺失CRISPR篩選,以便系統地敲除人類基因組中的基因。他們研究了哪些基因修飾使得人肺細胞對SARS-CoV-2感染更具抵抗力。
  • 新冠病毒正式命名SARS-CoV-2,國際委員會稱新冠與SARS病毒是「姐妹...
    根據ICTV冠狀病毒研究小組的論文顯示,在分類學上,SARS-CoV-2隻是與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相關冠狀病毒的另一種病毒。「雖然SARS-CoV-2並非SARS-CoV的後代,而且每一種病毒的傳入可能是由未知的外部因素促成的。但這兩種病毒在遺傳上是非常接近的,因為它們的進化歷史和特徵是相互驗證的。」
  • Sci Rep:最新研究發現!多種哺乳動物更易於被SARS-CoV-2感染 而...
    2020年10月12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倫敦大學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模擬病毒感染不同動物細胞的機制後發現,很多動物或許對SARS-CoV-2都較為易感,SARS-CoV-2是引發COVID-19的病毒。
  • 經濟學人精讀|新冠病毒:SARS-CoV-2也遵循進化規律【1】
    Covid-19SARS-CoV-2is following the evolutionary rule book段落精講請掃下方圖片二維碼查看+全文PDF加小編VX: elitezhich。It looks possible that one or other of these novel viruses will itself soon become a dominant form of sars-cov-2.
  • 全基因組CRISPR篩選揭示SARS-CoV-2感染的關鍵宿主因子
    全基因組CRISPR篩選揭示SARS-CoV-2感染的關鍵宿主因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4 21:47:50 美國耶魯大學Craig B. Wilen、博德研究所John G.
  • 研究揭示被SARS-CoV-2感染的恆河猴中血管疾病和血栓形成的原因
    研究揭示被SARS-CoV-2感染的恆河猴中血管疾病和血栓形成的原因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12 17:00:00 美國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Dan H.
  • 研究揭示癌症患者感染SARS-CoV-2後的急性免疫特徵與長期影響
    研究揭示癌症患者感染SARS-CoV-2後的急性免疫特徵與長期影響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6 16:38:45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Sultan Abdul-Jawad等研究人員合作揭示癌症患者感染SARS-CoV
  • 未感染人群體內竟存在新冠病毒特異性T細胞,SARS康復者也...
    這項研究結果表明,感染和暴露於新冠病毒會誘導持久的記憶T細胞,這可能有助於當前新冠大流行的管理以及針對COVID-19的疫苗開發提供幫助。為了對T細胞免疫有個全景認知,該團隊分析了新冠肺炎康復者、SARS康復者和未感染者的T細胞對新冠病毒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