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立體幾何中的歐拉公式及其應用

2020-12-05 高中數學一點通

任意一個多面體,例如正六面體,假定它的面是用橡膠薄膜做成的。如果充以氣體,那麼它就會連續(不破裂)變形,最後可變為一個球面。像這樣,表面連續變形,可變為球面的多面體叫做簡單多面體。

簡單多面體的頂點數V、稜數E及面數F有關係V+F-E=2。這就是歐拉公式。

記憶時,可記為「1(點即為一個點)+3(面由不共線三個點確定)-2(線由兩個點確定)=2」,即「點+面-線=2」。

多面體至少有4個面、有6條稜、4個頂點。

下面給出歐拉公式的證明。

證明: 設多面體的各面為ni邊形(i=1,2,3…,F)。由於多面體的每一條稜都只屬於兩個面多邊形,故有

又由內角和定理得,多面體所有面角的總和為

另一方面,我們想像多面體表面是橡皮做的,可以把它壓成平面圖形,使其中一個為最大,其它各多邊形都包圍它的內部,如下圖。

在上圖的變形過程中,頂點數V、稜數E都沒有變化,每個多邊形雖然形狀變了但邊數沒有變化,假設最大的多邊形邊數為,那麼被包圍在它內部的頂點數為個(V-n),可見被包圍的多邊形所有內角和為(V-n)*2π+(n-2)*π,再加上最大的多邊形內角和(n-2)*π,可得

比較前述兩式得,

V+F-E=2。

下面來看一看它的一些應用。

例1, 正多面體的每個面都是正n邊形,頂點數是V,稜數為E,面數是F,每個頂點連的稜數是m,則它們之間不正確的關係是

(A)mF=2E; (B) mV=2E; (C)nF=2E; (D)V+F=2+E

分析: 選項(D)即為歐拉公式,正確。

考慮正四面體,V=4,F=4,E=6,n=3,m=3這時四個選項全部正確;

考慮正六面體(正方體)V=8,F=6,E=12,n=4,m=3, 這時只有(A)不正確。

例2 , 用相隔10度的經線和相隔10度的緯線將地球分割成若干部分,將各部分球面看成平面,得到一個凸多面體,求這個凸多面體的頂點數V、面數F、稜數E。

分析: 按此分法,共有17個緯度圈、1個北極點、1個南極點,共有18條經線,每條經線與17條緯度圈的每一圈有2個交點、與17條緯度圈檢有36個交點,這樣17條緯度圈 與18條經線共有17×36個交點,再加上兩個極點,共有

個交點。

17條緯度圈把球面分成18部分,每部分又被18條經線分成36個表面,共得18×36=648個表面,即F=648。再由歐拉公式V+F-E=2得稜數E=1260。

例3, 已知多面體的每個面都是五邊形,每個頂點出發的稜數都是3,求它的面數、頂點數、稜數。

分析: 每個面有5條邊,一共有5F條邊,得E=5F/2。每個頂點出發的稜數都是3,得E=3V/2。代入歐拉公式V+F-E=2得E=30,V=20,F=12,即所求面數F=12、頂點V=20、稜數E=30。

例4 , 以正六面體各面中心為頂點作一個正八面體,求它們的表面積之比。

分析: 如圖1,這個正八面體也可以看成由正方形底面重合的兩個正四稜錐拼接面成的幾何體,如圖2。設原來正六面體邊長為1,

表面積

點擊

得表面積之比

例5 , 求證:每個面都是同邊數的多邊形,同一點出發的稜數相等,這樣的多面體只有5種。

分析: 設從該多面體的每一頂點發出m條稜,有個V頂點,共發出mV條稜。由於每一條稜都有兩個頂點,得到mV=2E。設每一個面都是n邊形,即有n條稜,F個面,共有nF條稜,但每條稜又都是相鄰兩個面的邊,得到nF=2E。代入歐拉公式得,

當時得n=3時,得到

當時得n=4時,得到

當時得n=5時,得到

所以對應的多面體只有5種:正四面體、正八面體、正二十面體、正六面體、正十二面體。

【練習題】

練習1 , 試證不存在7條稜的多面體。

(答:用反證法。若E=7,則V+F-7=2,即V+F=9,但 V>=4,F>=4,所有只有V1=4、F1=5; V2=5、F2=4; 這是不可能的)

練習2 ,已知凸多面體的各面都是四邊形,求V-F。(答:2)

練習3 , 已知一個簡單多面體的各個頂點都有3條稜,求2F-V。( 答:4)

今天的分享結束,歡迎留言、收藏、分享、關注!

相關焦點

  • 立體幾何一類題的兩個秒殺公式
    立體幾何一類題的兩個秒殺公式大家好,我又回來了.歡迎關注:[1點數學]本文摘要:1. 雙半徑單交線公式及其證明2. 公共邊兩對角公式3.兩個公式的應用今天給大家介紹立體幾何中兩個公式,這兩個公式的使用條件是:存在兩個平面互相垂直.具體內容請看下面的圖片.如果你想獲得本文的文檔,請{關注}+{點讚}+{轉發},然後私信我,或者在文章後面留言.
  • 歐拉公式的證明_歐拉公式推導過程
    打開APP 歐拉公式的證明_歐拉公式推導過程 發表於 2017-11-28 19:59:14   歐拉公式的證明      這三個公式分別為其省略餘項的麥克勞林公式,其中麥克勞林公式為泰勒公式的一種特殊形式,在
  • 北洋數學講堂丨田剛院士暢談歐拉公式與計數幾何
    來自天津大學數學學院、精儀學院、智算學部、求是學部等多個院系百餘名師生慕名而來,聆聽田剛院士暢談歐拉公式與計數幾何。「什麼是正多面體?」正多面體只有五種,這是公元前300年左右古希臘數學家歐幾裡得的《幾何原本》中的著名結果。他向大家介紹了人類歷史上成就卓著的數學家歐拉。歐拉約30歲時右眼失明,60歲左右完全失明,儘管如此,他仍然靠心算完成了大量論文,成為史上最多產的數學家。他的工作使得數學更接近於現在的形態。歐拉公式被譽為最美麗的公式之一。在數學及許多分支中都可以見到很多以歐拉命名的常數、公式和定理。
  • 最美的公式——歐拉恆等式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個最美的公式歐拉恆等式要說歐拉公式,首先就得說說歐拉這位數學天才,歐拉是歷史上最多產的數學家,也是各領域(包含數學的所有分支及力學、光學、音響學、水利、天文、化學、醫藥等)最多著作的學者。
  • 「數學之王」歐拉有多神,一度被懷疑是穿越者,創造出「上帝公式」
    少年天才歐拉雖然不似高斯一般是從年少時便開始名動,卻也不能用天賦"較好"來形容。歐拉是瑞士人,生在巴塞爾,是歐拉家六子中的長子。讓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培養出萊昂哈德·歐拉這般巨擎的家庭,其實並沒有什麼與科學沾邊的底蘊。
  • 數學界最著名、最偉大、最美麗的公式之一——歐拉公式
    在我們從微積分和幾何的角度研究這個公式之前,讓我們先看看這個瘋狂的關係是從哪裡來的。歐拉公式的歷史1714年,英國物理學家和數學家羅傑·柯茨在一個公式中建立了對數、三角函數和虛數之間的關係。從柯特公式到歐拉公式我們只需要在兩邊都應用指數。
  • 科學網—帶自由邊界歐拉方程的幾何分析與先驗估計
    帶自由邊界歐拉方程的幾何分析與先驗估計
  • 風採演講——歐拉和歐拉公式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一個人物——歐拉。歐拉,瑞士數學家、自然科學家。1707年4月15日出生於瑞士的巴塞爾,1783年9月18日於俄國聖彼得堡去世。歐拉出生於牧師家庭,自幼受父親的影響。13歲時入讀巴塞爾大學,15歲大學畢業,16歲獲得碩士學位。歐拉是18世紀數學界最傑出的人物之一,他不但為數學界作出貢獻,更把整個數學推至物理的領域。
  • 歐拉公式怎麼寫_歐拉公式的意義
    打開APP 歐拉公式怎麼寫_歐拉公式的意義 發表於 2017-11-28 19:40:32   歐拉公式將指數函數的定義域擴大到了複數域,建立和三角函數和指數函數的關係,被譽為「數學中的天橋」形式簡單,結果驚人,歐拉本人都把這個公式刻在皇家科學院的大門上,看來必須好好推敲一番。
  • 最美的公式——歐拉公式
    如果把數字比作磚塊,那麼公式就是圖紙。而歐拉公式,就是其中最美麗的一份!它最令人著迷的地方,是他組成部分的簡潔:e、π、i、1、0。就是這五個平平無奇,造就了此方程:因為參與公式的數字是如此的簡單,被運用的如此的廣泛,所以在有這些數字糾纏的方程中,歐拉公式就有可能被運用。事實也確實如此。
  • 生活中的立體圖形丨七年級數學1.1
    從實物中抽象出的各種圖形統稱為幾何圖形。有些幾何圖形的各部分不在同一平面內,叫做立體圖形。有些幾何圖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內,叫做平面圖形。知識點一:常見的幾何體的特徵及分類幾何體的分類除了上圖的分類之外,還可按照(1)圍成幾何體的面有無曲面;(2)有無頂點;等等練習題1.按其形體分類又可分柱體、錐體、球體,下列圖形中,_____________屬柱體,______屬錐體,____屬球體.
  • 為什麼說歐拉公式是世界上最美的公式?欣賞歐拉公式的美學!
    不論是高等數學還是大學物理,歐拉公式都如影隨形。因為其重要性和劃時代意義,Euler Formula(歐拉公式)有著很多了不起的別稱,例如「上帝公式」、「最偉大的數學公式」、「數學家的寶藏」等等。這個發表於公元1748年的數學公式,將三角函數與復指數函數巧妙地關聯了起來。
  • 第152期:三面角公式及其應用
    三面角公式及其應用:三面角是立體幾何的基本概念之一,是組成多面體的重要元素
  • 數值積分中的重要公式:解讀歐拉-麥克勞林公式的原理
    伯努利數伯努利將求和公式用伯努利數替代,大大簡化和方便了公式的用矩陣表示出來就是:非常明了接著偉大的歐拉繼續推進伯努利的成果,發現連續自然數任意次冪的倒數之和也和伯努利數有關,如下圖,而且還與π有關。數學家歐拉和麥克勞林根據已有的成果,設想是否能找到一個通用公式來表示自然數任意形式下的和呢?
  • 歐拉恆等式:完美的數學公式
    作為一個多產的數學家,歐拉貢獻不可估量,他提出了許多對現代數學不可或缺的概念。在歐拉的一生中,它出版了885份關於數學和其他學科的論文和書籍。即使是後來失明了,他仍然筆耕不輟。歐拉在失明之後還打趣地說:「現在我就更不會分心了。」 以勤奮著稱的歐拉,用他那驚人的記憶和心算能力彌補了視力的喪失。在歐拉一生豐碩的成果中,有一個以他名字命名的公式被譽為「上帝創造的公式」,那就是歐拉恆等式。
  • 完全搞懂傅立葉變換和小波(4)——歐拉公式及其證明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3/345196.htm  本節我們介紹歐拉公式,它是複變函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定理,同時對於傅立葉變換的理解也必不可少。我們在高等數學裡學習的傅立葉級數通常都是用三角函數形式表示的,而傅立葉變換中的一般都是用冪指數形式的,歐拉公式的作用正是把三角函數與e的冪指數聯繫到一起。
  • 歐拉公式(有關三角形的內外心距離)
    以大數學家歐拉的名字命名的公式很多,以前也講過一些。今天介紹初等幾何中的一個歐拉公式,它把三角形內、外心距離用三角形內切圓半徑和外接圓半徑表示出來。即:其中R為三角形ABC外接圓半徑,r為內切圓半徑,d為外接圓圓心O(外心)與內切圓圓心I (內心)之間的距離。如下圖所示。
  • 用汗水書寫數學界的傳奇,歐洲數學家的啟蒙老師——歐拉
    也是二十歲裡歐拉被著名學家伯努利邀請到俄國,歐拉說去也可以,但是我就要當皇家科學院的院長,然後伯努利就他生理學院院長給他了,在這期間,發明了歐拉公式。的豪言壯語,牛頓也因為蘋果掉落而想出三大定律而名聲大噪,高斯少年時就展現出數學計算的天賦,唯獨歐拉沒有什麼故事讓人印象深刻。但是縱觀每個數學領域,都可以發現歐拉的存在,有初等幾何的歐拉線,多面體的歐拉定律,還有立體幾何的歐拉轉變公式等等等等都有著他的身影。歐拉也是寫出書籍最多的數學家,一生寫下了八百多種書籍,平均每年寫800多頁。
  • 求和終結篇:歐拉-麥克勞林求和公式的拓展應用
    前一篇文章,我們了解了歐拉-麥克勞林公式的原理,它是歐拉和麥克勞林各自獨立發現的,這個公式提供了用積分求和分方法。能非常準確的計算離散形式下級數和的形式。將上式改寫成標準的公式,一次導數,二次導數,三次導數標準形式如下其中式子中的常數項為伯努利數如果將定積分的下限改為1,下圖左邊的式子就變成了右邊的樣式,且0次導數中的減號要變成加號,右邊式子的推導留給有興趣的朋友,但必須精通數學分析微積分所有知識,
  • 「數學之王」歐拉有多牛?所著論文1500餘篇,一度被當作後世穿越者
    少年天才 歐拉雖然不似高斯一般是從年少時便開始名動,卻也不能用天賦"較好"來形容。歐拉是瑞士人,生在巴塞爾,是歐拉家六子中的長子。 與齊名的其他三位數學巨人相比,歐拉的一生並不跌宕離奇,並不富有太多的戲劇性色彩,但他可以說是所以數學學者的老師,因為幾乎每一個數學領域都可以看到歐拉的名字——幾何學歐拉線、歐拉多面體定理、歐拉立體解析幾何變換公式、歐拉函數、歐拉變分法方程……,正如法國數學家拉普拉斯所言:"他是所有人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