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境生物攜CD47最新臨床成果新登SITC國際舞臺

2020-11-26 智通財經APP

在生物創新藥的研發與投資領域,創新藥物的研發和審評是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而創新生物藥企的內在價值,則需要可靠的臨床結果來揭開。

半年前,吉利德公司以總金額49億美元收購了專注研發CD47通路抑制劑的生物技術公司FortySeven後,全球業界意識到,針對CD47-SIRPα通路的創新療法有望成為繼PD-L1之後,腫瘤免疫領域又一片豐饒的新大陸。

而作為這一賽道內最具潛力成為同類最佳療法的TJC4(lemzoparlimab),自然就受到了全球醫藥界和國際前沿投資機構的高度關注。

今年9月,知名跨國藥企艾伯維率先與天境生物就TJC4的開發和商業化建立全球戰略合作。這項近30億美元的項目,刷新了中國創新藥企產品授權轉讓紀錄。

與此同時,明星機構也爭相來投。由高瓴資本牽頭組成的投資者財團與天境生物達成了通過私募配售(PIPE)融資4.18億美元的協議,在打破中國生物科技公司歷史獲得最大單筆投資記錄之時,也吹響了「長期價投」的號角。

如今,天境生物(IMAB.US)攜TJC4的1期劑量爬坡試驗數據亮相SITC2020大會,用亮眼的研究數據向學界展現自己的研發成果,用創新研發「裡程碑」回應全球業界和資本市場的雙重期待。

依託差異化創新實現CD47賽道「彎道超車」

對CD47進行阻斷,現已被業界公認為破壞癌細胞逃避被檢測和攻擊的最具開發前景的方法之一。而這一特性也使得CD47與PD-1一樣擁有了成為「神藥」的潛質。

據智通財經APP了解,目前全球已有超過20家生物技術公司正在開發針對CD47靶點的產品。但迄今為止,還仍未有CD47抗體藥物獲批上市。其原因在於CD47抗體藥物的研發存在一個較高的技術門檻。

由於CD47會與紅細胞進行結合,從而在治療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嚴重貧血等血液學副作用,這使得CD47抗體作為癌症治療手段的研發和臨床應用受到阻礙。

這是所有CD47賽道研發公司面臨的最大的難題。此前已有全球多家藥企的CD47項目都受到此副作用的嚴重影響,有的甚至停止了開發。

即使是全球臨床進度最快的Forty Seven,也僅僅是設計了必須先低劑量再到治療劑量的方法來減少溶血性貧血,再通過和其他藥物聯合治療來加強療效。但這並未完全解決核心問題。

天境生物之所以存在「彎道超車」的可能,在於公司用相對更佳的方式解決了CD47成藥的核心問題。

實際上,天境生物從開始布局CD47藥物研發時,就深刻意識到這個副作用帶來的嚴重挑戰,因而在其研發之初就做了差異化創新設計。

其創新之處在於,天境生物通過差異化設計和針對性的篩選發現了識別CD47抗原獨特表位的單克隆抗體。經深入研究,該表位與紅細胞膜表面特殊的糖基化修飾相關,大大降低了與正常紅細胞結合,從而避免了常見的血液系統毒性和藥代動力學上的「沉沒效應」。

而此次天境生物在SITC大會上公布的TJC4(lemzoparlimab)的I期劑量爬坡試驗數據,進一步驗證了該藥在安全性和藥代動力學方面的差異化優勢。

天境生物此次公布的是lemzoparlimab單藥治療實體瘤的初步數據(20例患者),每周給藥一次,覆蓋9個瘤種,共設置了5個劑量組:1mg/kg、3mg/kg、10mg/kg、20mg/kg和30mg/kg,包括該單藥治療的安全性、耐受性、藥代動力學(PK)、藥效學(PD)和抗腫瘤活性。

該數據首次證實 lemzoparlimab在人體中使用的安全性,在沒有任何預激給藥(Priming dose)的情況下,其從最低劑量(1mg/kg)至最高劑量(30mg/kg)範圍內均顯示出良好的耐受性,所有劑量組中均未觀察到溶血性貧血,最常見的不良事件包括疲勞、短暫性輕度貧血,患者血紅蛋白僅在第一次給藥後出現10%左右的一過性下降,且沒有劑量相關性。這與臨床前研究的表現基本一致。

另外,本次臨床研究中發現,lemzoparlimab在外周血CD3 + T細胞CD47受體上的佔有率(RO)呈劑量依賴性增加。每周使用lemzoparlimab 20~30 mg/kg後,外周T細胞上CD47受體的佔有率達到最大飽和度。而此次公布的數據表明,lemzoparlimab在給藥劑量抵達30mg/kg時並未出現劑量限制毒性,因此其療效不會受到毒性限制。

這一研究結果對照其他CD47單抗顯示出優勢。本屆SITC年會上,另一CD47抗體產品也公布了單藥在實體瘤患者中使用的I期臨床數據,其不良反應包括3級貧血和血小板減少症;而研究進展最快的Forty Seven的magrolimab,此前公布的數據也有17%的患者出現3級貧血。

此外,研究還展現出lemzoparlimab單藥治療實體瘤的初步療效信號。截止到2020年11月10日,入組患者中觀察到1例部分緩解(PR)、3例病情穩定(SD)。

PR病例是接受30mg/kg劑量治療的三例患者中的其中一例。據智通財經APP了解,該例PR患者為一名74歲男性,患有黑色素瘤(肝轉移),此前經過6個月Opdivo單藥和Opdivo+Yervoy的聯合治療,經過影像學確認病情進展,入組後接受lemzoparlimab治療,在第3個周期的第一天出現疾病緩解,目前處於持續緩解階段。

當前研究觀察到的最長持續治療時間(treatment duration)為280天,入組患者接受的治療劑量療程、觀察天數及疾病進展等情況如下所示。

此前在其他CD47抗體的臨床研究中發現,CD47抗體對實體瘤的療效十分有限。儘管在項臨床試驗中僅有1例PR,但這已是迄今為止CD47抗體單藥治療實體瘤的最佳數據。至於具體的響應率數據,則需要確定劑量並擴大樣本後通過進一步臨床試驗得出。

對比目前同類CD47抗體藥物在實體瘤治療中的數據:Fortyseven的Magrolimab在20mg/kg治療實體瘤或淋巴瘤僅有5%的ORR;ALX148(高親和力SIRPα融合蛋白)在10mg/kg劑量組治療實體瘤也未觀察到響應(N=15)。

相比之下,出色的安全性以及實體瘤單藥有效性數據優勢,使得 TJC4(lemzoparlimab)成為CD47賽道內的同類最佳療法。而憑藉這一積極的臨床試驗結果,這也讓市場對該藥的未來市場潛能有了更多憧憬。

媲美PD-1 展望千億市場藍海

CD47成為腫瘤免疫治療潛在靶點的理論基礎,在於腫瘤細胞會通過高表達CD47來屏蔽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

其作用機理在於,CD47是一種在正常細胞中廣泛表達的膜糖蛋白,分子量約為50kDa。當CD47結合到巨噬細胞表面的SIRPα之後,會提供一種「別吃我」信號。當細胞表面的CD47蛋白表達水平較高時,巨噬細胞便會進行規避,從而避免對正常細胞造成「誤傷」。

因此只要阻斷腫瘤細胞中的CD47與巨噬細胞中的SIRPα的結合作用,啟動巨噬細胞對腫瘤細胞的吞噬,便可以達到抗癌的效果。

但CD47之所以被認為存在與PD-1一樣具備成為「神藥」的潛質,在於一項關鍵的研究發現。這項研究表明,CD47在多種實體瘤細胞及惡性血液瘤細胞上呈現高表達,而且其表達水平與疾病進展呈正相關。這使得CD47通路藥物在理論上可以與PD-1藥物一樣用於多類型癌症治療。

因此,在解決血液不良反應後,憑藉與PD-1相似的廣譜治療特性,CD47抗體藥物的治療市場有望達到與PD-L1市場相近的高度。

以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MDS)為例,流行病學顯示,僅在美國,MDS的新發病例平均為1.5萬例/年,死亡7000例/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新發病例則在2.1萬例/年,死亡1.1萬例/年。以此數據推算,預期美國MDS治療市場規模將達到10-20億美元。

展望CD47抗體藥物的全球市場預期。參考全球PD-1市場,2019年全球PD-1/ PD-L1市場已超過200億美元。僅默沙東、百時美施貴寶、羅氏、阿斯利康上市的四個PD-1/PD-L1產品,2019年的累計銷售額便達到224.32億美元。

而這也意味著,CD47藥物一旦成功獲批上市,其全球潛在市場也將達到20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326億元)的同等規模。

從市場競爭的角度來看,據不統計,目前全球已有超過20家公司正在開發針對CD47靶點的藥物,具體涉及單抗、雙抗、融合蛋白和小分子三類,其中有10餘款已邁入臨床研究階段。

在海外,目前走在最前列的正是吉利德從Forty Seven收購而來的Magrolimab,此外Trillium、Arch Oncology和ALX Oncology等公司的CD47相關項目也在陸續推進中;而在中國,目前國內申報臨床的CD47藥物也已多達10款。

但從研發進度來看,在當前全球範圍內,涉及CD47藥物研發的整體進度較為緩慢,絕大部分仍處在臨床前和臨床I期階段。

目前臨床進度最快的當屬Fortyseven的Magrolimab。不出意外的話,該藥將會是全球最早獲得批准上市的CD47抗體藥物。但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其並未切實解決貧血的副作用以及必須和其他藥物聯用,無法作為單藥治療,所以Magrolimab很難成為同類最佳藥物。

而正如上文提到的,在採用差異化創新設計後,TJC4(lemzoparlimab)用相對更佳的方式解決了CD47成藥的核心問題,在此次SITC大會上公布的實體瘤單藥有效性數據支撐下,TJC4有望超越Magrolimab成為賽道內的「同類最佳」

隨著近年來天境生物不斷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其隱藏在CD47研發管線背後巨大的發展潛力不斷被挖掘,這家成立僅有4年的創新藥研發公司越來越受到全球業界和資本市場的青睞。

創新研發獲業界和投資機構「雙重背書」

一直以來,天境生物都堅信「創新藥物的研發是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而在公司從創新到價值的轉變過程中,國際交流與合作一直都佔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

從成立之初到現在,天境生物與全球範圍內眾多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此外,公司在通過自主開發和引進項目構建具有高度差異化的創新產品管線的同時,還積極對外授權資產,通過合作將產品推向全球,並獲得繼續開發的資金,以形成良性循環。

2019年9月,天境生物與默沙東達成合作,開展TJC4(lemzoparlimab)和PD-1藥物Keytruda聯合用藥的臨床I期試驗。值得注意的是,天境生物是目前默沙東在CD47通路研究領域的唯一合作夥伴。

今年9月,天境生物宣布與跨國藥企艾伯維達成總價值近30億美元的戰略合作,同樣引發了全球關注。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兩家公司宣布就天境生物正在開發的CD47單抗TJC4(lemzoparlimab)達成戰略合作,艾伯維從天境獲得該藥在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以外國家或地區的開發和商業化權益。

這項交易包括1.8億美元的首付款、首筆裡程碑付款2000萬美元,後續最高可達17.4億美元的裡程碑付款,以及上市後基於全球淨銷售額的兩位數比例的分級特許權使用費。協議還授予未來雙方在CD47相關治療方案方面擴展合作的權利。

不難看出,先後與默沙東和艾伯維的強強合作,充分說明了兩家跨國同行對於天境生物在CD47研發領域的高度認可,更是驗證了公司巨大的投資潛力。

就在宣布與艾伯維合作的當天,天境生物還同時公告,已達成通過私募配售(PIPE)融資4.18億美元的協議。此次投資者財團由高瓴資本牽頭,GIC(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作為重要投資人,另外還包括多家知名的亞洲和美國生物科技投資基金。

據悉,這是過去五年全球生物科技領域最大的融資(不包括有戰略投資的融資),同時也是目前中國國內的生物科技公司歷史獲得的最大的單筆投資。這不僅將為天境生物帶來持續研發所需的資金,而且這些戰略投資者也將為公司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天境生物在一級市場大受歡迎,在二級市場同樣是投資者眼中的「香餑餑」。據智通財經APP觀察,自今年1月登陸納斯達克以來,天境生物股價一路走高,已從上市時的每股14美元一路攀升至最高47美元,成為今年股價累計漲幅最大的中國生物技術公司之一。

可見,經過長期的市場磨合,投資者已經對天境生物的投資潛力有了深刻的認知。目前隨著TJC4(lemzoparlimab)的創新研發到達關鍵性節點,天境生物正式進入到創新研發推動估值增長的良性價值釋放模式中。待未來天境生物研發管線相繼落地,公司估值也定會隨之水漲船高。

相關焦點

  • 天境生物CD47發布實體瘤I期臨床數據,觀察到響應 表現亮眼
    雖然改成線上但各企業公布的最新研發成果含金量絲毫未減。其中就以熱門免疫靶點CD47的臨床數據最為引人注目。且因其被譽為繼PD-(L)1後,下一個攻克癌症的重磅「希望」,而成為各大製藥巨頭爭相布局的新賽道。
  • 天境生物在2020年SITC年會上公布腫瘤免疫新靶點抗體TJ210/MOR210臨床前數據 | 新聞稿
    公司今天在第35屆癌症免疫治療學會年會(SITC 2020)線上大會上公布了其C5aR抗體項目TJ210/MOR210在體外和體內研究中的最新臨床前數據。補體片段C5a受體(C5aR1,CD88)是一種G蛋白偶聯受體(GPCR),研究證明其是腫瘤免疫領域的創新靶點。
  • 天境生物差異化CD47單抗TJC4獲中國NMPA批准開展臨床試驗
    2019年07月15日訊 /生物谷BIOON/ --天境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I-Mab,以下稱「天境生物」)是一家立足中國、面向全球聚焦於腫瘤免疫和自身免疫疾病治療領域的創新型生物製藥公司。
  • 天境生物(IMAB.US)宣布在SITC年會上公布TJ210臨床前研究結果
    智通財經APP獲悉,天境生物(IMAB.US)今天宣布,將於2020年11月9日至14日舉行的第35屆癌症免疫治療學會年會(SITC 2020)線上大會期間公布其TJ210項目的臨床前結果,公布的研究結果將為TJ210抗腫瘤單藥治療或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如PD-1抗體)聯合療法提供理論依據及支持數據。
  • 信達、天境、康方衝在CD47的路上
    仍在進行的第35屆癌症免疫治療學會年會(SITC)上,佔據國內CD47領域排頭的三家公司,信達生物、康方生物、天境生物都發布了自家CD47單抗臨床試驗的最新進展。進擊的CD47抗體會是未來的答案嗎?01 貧血 貧血 貧血CD47靶向藥物的原理其實並不難理解。
  • 天境生物抗GM-CSF單抗TJM2獲國家藥監局批准開展臨床...
    2019年11月15日訊 /生物谷BIOON/ --天境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境生物」)近日宣布,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已批准TJM2的臨床試驗申請,在類風溼性關節炎(RA)患者中開展臨床試驗。
  • 天境生物宣布自主研發抗GM-CSF單抗藥物TJM2在美國I期臨床完成首例...
    2019年03月20日訊 /生物谷BIOON/ --天境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稱「天境生物」)近日宣布,該公司自主研發的、針對自身免疫類和炎症性疾病的抗體藥物TJM2(TJ003234,臨床登記號:NCT03794180)在美國I期臨床試驗已進行了首例健康受試者給藥。
  • 天境生物(IMAB.US)公布其CD47單克隆抗體Lemzoparlimab的1期臨床研究結果
    智通財經APP獲悉,天境生物(IMAB.US)於今日(11月9日)在第35屆癌症免疫治療學會年會(SITC 2020)線上大會以學術海報的形式公布了其差異化優勢的CD47單克隆抗體Lemzoparlimab的1期臨床研究結果。
  • 天境生物公布新冠肺炎重症臨床研究中期結果,加速GM-CSF單抗研發...
    TJM2,又稱TJ003234,是天境生物自主研發的一種抗人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中和抗體,GM-CSF是一種在組織急性及慢性炎症中起關鍵作用的細胞因子。為確保研究結果的穩健性和數據完整性,天境生物遵循嚴格的臨床試驗方案設計原則。此次臨床研究採用的方案設計,是全球首個探索GM-CSF單抗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三臂平行試驗。
  • 天境生物宣布頂尖免疫學及血液腫瘤學專家加入公司科學顧問委員會
    上海和美國蓋瑟斯堡2020年12月1日 /美通社/ -- 天境生物(「公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IMAB)是一家處於臨床階段的生物藥公司,致力於全球範圍內創新生物藥的靶點發現、臨床開發和產品商業化。
  • 天境生物公布與艾伯維29億美元合作,為中國生物科技公司史上最大...
    記者 | 金淼19月4日晚間,天境生物宣布同艾伯維就天境自主研發的CD47單抗在全球開發和商業化開展合作。同時,天境宣布與高瓴牽頭的投資機構達成4.18億美元的私募配售協議。兩項合作宣布之後,意味著天境生物至少可以從產業合作夥伴以及投資機構獲得近6億美元的資金。
  • 天境生物宣布將於11月出席多個重要會議
    上海和馬裡蘭州蓋瑟斯堡2020年10月28日 /美通社/ -- 天境生物(「公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IMAB)是一家處於臨床階段的生物藥公司,致力於創新生物藥的靶點發現、臨床開發和產品商業化
  • 天境生物籤百億海外權益轉讓大單 中國生物醫藥或迎「寒武紀」時代
    近日,天境生物和艾伯維共同宣布,雙方就由天境生物自主研發、用於治療多種癌症的創新型CD47單克隆抗體lemzoparlimab(TJC4)的開發和商業化建立廣泛的全球戰略合作關係,天境生物可獲得最高可達17.4億美元(
  • 天境生物籌建香港轉化醫學實驗室 與康達醫藥達合作開發共識
    針對惡性腫瘤和自身免疫疾病領域,合作開發精氨酸耗竭的創新療法 擬建轉化醫學實驗室,探索康達醫藥及天境生物自主創新產品生物標誌物研究 香港2019年2月1日電 /美通社/ -- 聚焦於腫瘤免疫和自身免疫疾病治療領域的生物創新藥研發公司天境生物科技
  • 亞盛醫藥-B:細胞凋亡最新臨床成果再登ASCO國際舞臺全球臨床開發...
    據悉,在本屆ASCO年會上,至少有來自15家已上市/正在申請上市的國內藥企的32款藥物公布了臨床數據,創歷年之最。作為日益活躍在國際學術舞臺的「中國聲音」,亞盛醫藥-B(06855)已連續3年攜多項原創新藥臨床進展亮相ASCO年會,並獲得廣泛關注。如今公司再次憑藉在細胞凋亡領域亮眼的研究結果,向學界展現自己研發成績。
  • 臧敬五:天境生物與默沙東開展TJC4與KEYTRUDA聯合用藥研究
    2019年9月23日, 上海——天境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境生物」),一家立足中國、面向全球聚焦於腫瘤免疫和自身免疫疾病治療領域的創新型生物製藥公司,今日宣布與默沙東(美國新澤西州肯尼沃斯市)建立臨床研究合作夥伴關係。
  • 一場49億美元的收購案 讓市場讀懂了天境生物(IMAB.US)的內在價值
    2019年12月9日,Forty Seven在ASH會上公布了其CD47抗體Magrolimab的最新臨床進展,對於高危MDS患者,總響應率為92%,完全緩解率為50%。但也正是如此,讓天境生物有了「彎道超車」的可能。被低估的「同類最佳」天境生物之所以存在「彎道超車」的可能,在於公司用相對更佳的方式解決了CD47成藥的核心問題。CD47蛋白的實際用途在於主導體內紅細胞的清除和平衡。
  • 天境生物獲FDA批准,評估GM-CSF阻斷抗體治療細胞因子...
    2020年04月06日訊 /生物谷BIOON/ --天境生物(I-Mab)是一家處於臨床階段的、聚焦腫瘤免疫和自身免疫疾病領域的創新生物藥公司。最新研究顯示,在重型及危重型COVID-19患者血漿中可檢測到包括GM-CSF在內的高濃度細胞因子,此類患者約佔全部患者的20%左右。根據公告,天境生物將在美國開展一項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三臂臨床研究,評估TJM2在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並伴有細胞因子風暴的重症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降低多種細胞因子水平的能力。
  • 靶向B7-H3,天境生物超億美元引進一款抗癌新藥
    ▎醫藥觀瀾/報導7月11日,創新抗體生物醫藥公司天境生物與美國天境生物將擁有該在研產品在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及臺灣地區的獨家開發及商業化的權利。根據協議條款,MacroGenics將獲得1500萬美元的首付款。此外,該公司還將有可能獲得不高於1.35億美元的潛在開發和註冊裡程碑付款。天境生物還將根據該產品在授權區域內的年度淨銷售收入支付梯度比例分成。
  • 天境生物(IMAB.US)是中國唯一...
    天境生物是一家立足於中國的全球性創新生物藥研發企業,聚焦於腫瘤免疫和自身免疫疾病領域的創新生物藥研發。2018年至今,天境生物已經通過授權和合作獲得了一定的收入。2019年10月,中國國家藥監局批准了天境生物CD73抗體TJD5的臨床試驗,用於治療晚期實體瘤。同時,天境生物/MorphoSys的CD38抗體(TJ202/MOR202)獲得了臨床批准,在中國開展2/3期臨床試驗,用於治療復發或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