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PD-1會在哪? 信達、天境、康方衝在CD47的路上

2020-11-25 健康一線視頻網

PD-1抗體展現的巨大的臨床價值無疑開創了腫瘤免疫治療的新時代。

不過,留給後來者的空間似乎變得越來越小。如何避免扎堆在擁擠的紅海,在各種語境裡成為頻繁被討論的話題。

新的靶點。抗腫瘤創新藥物的研發者們尋找的是「下一個」PD-1。

今年以來,在幾筆重磅交易的加持下,曾一度徘徊在被放棄邊緣的CD47再次被推到高光之下。

仍在進行的第35屆癌症免疫治療學會年會(SITC)上,佔據國內CD47領域排頭的三家公司,信達生物、康方生物、天境生物都發布了自家CD47單抗臨床試驗的最新進展。

進擊的CD47抗體會是未來的答案嗎?

01 貧血 貧血 貧血

CD47靶向藥物的原理其實並不難理解。

CD47是一種糖基化蛋白,大量存在於人體內腫瘤細胞的表面。它有種特殊本領:當CD47與人體內巨噬細胞表面的SIRPα一結合,便會釋放出「不要吃我」的信號,躲過巨噬細胞的「免疫監視」。而巨噬細胞在識別和消除體內腫瘤細胞中發揮著非常重要作用。

就這樣,大叫著「不要吃我」的CD47可以幫助腫瘤細胞躲過了追殺。 而CD47靶向藥物的作用便是借著阻斷CD47的信號通路,讓腫瘤細胞老老實實被巨噬細胞消滅。

不過,CD47抗體並不完美。問題在於副作用。

腫瘤細胞之外,人體內紅細胞的表面同樣廣泛表達CD47。這就使得CD47靶向藥物在消滅癌細胞的同時也對紅細胞造成傷害,患者會出現嚴重貧血的副作用。無法得到有效解決的貧血症也正是此前CD47領域一直不被看好的原因所在。

成藥性不好,一度讓眾多公司在CD47領域折戟。2017年末,Tioma(現更名為arch oncology)中止了其CD47單抗Ti-061的臨床試驗;2018年新基也低調終止了其CD47 單抗CC-90002。

如何解決血液學毒性問題成了CD47抗體研發進程中繞不過的話題。此次,三家中國企業都將重點對準了產品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信達生物在此次SITC會議上以電子壁報的形式公布了其CD47單抗(IBI188,letaplimab)1a期臨床的研究成果。研究入組20例受試者設置7個劑量組,從0.1mg/kg至30mg/kg 每周給藥1次,「 letaplimab單藥使用後總體貧血發生率為15%(3/20),僅一例受試者(5%)發生3級一過性貧血,於首次給藥當天出現,第2天恢復。」對此,信達生物表示安全性數據顯示了其CD47單抗整體耐受性良好,對其「安全性充滿信心」。

康方生物同樣以壁報的形式公布了其第二代CD47單抗AK117在澳洲臨床試驗的成果。研究設置7個劑量組,從0.3mg/kg至45mg/kg,每周給藥1次,「AK117在已完成的0.3mg/kg,1mg/kg, 3mg/kg和正在進行的10mg/kg的劑量爬坡隊列受試者中均未發生藥物相關的貧血症狀,因此無需使用低劑量誘導(priming dose)。各隊列受試者對藥物耐受性良好,無劑量限制性毒性(DLT)事件發生。受試者外周血T細胞的CD47的受體佔有率(RO)在3mg/kg隊列就已經達到並維持在100%。」AK117在已經完成的所有劑量組都未發生藥物相關的貧血症狀。

天境生物則早在此前與跨國巨頭艾伯維達成近20億美元合作時便宣稱,其第二代CD47單抗(TJC4,Lemzoparlimab)在美國開展的Ⅰ期爬坡試驗中充分證實了血液學安全優勢。此次SITC上天境公布了試驗的初步結果,「在沒有任何預激給藥的情況下,Lemzoparlimab每周給藥,從最低劑量(1mg/kg)至最高劑量(30mg/kg)範圍內顯示出良好的耐受性,在所有劑量組中均未觀察到劑量限制性毒性和溶血性貧血。」安全性之外,研究成果中還表現出療效信號,「在30 mg/kg劑量組的三例患者中,一例經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失敗的患者在接受lemzoparlimab治療後確認部分緩解(PR)」。

雖然三家企業的臨床研究仍在早期階段,但攔在CD47抗體前進路上的最後障礙似乎正在一點點瓦解。

02 衝向最前列

如果貧血症最終完全被克服,CD47抗體的未來將會怎樣?

此前大量的研究表明,CD47帶來的免疫逃逸與包括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乳腺癌等在內的多種腫瘤進展存在正相關關係。CD47在腫瘤中的廣泛表達使其在理論上充滿與PD-1一樣的潛力。

同時CD47抗體還可能更進一步。作為稀缺的天然免疫免疫檢查點靶點,有望與特異性免疫協同解決PD-1響應率低的痛點。隨著研究的推進,第二代CD47抗體無論作為單藥、聯合用藥還是雙抗都有超過PD-1單抗的潛力。

2020年全球PD-(L)1藥物市場規模已經超過300億美元,這意味著CD47靶向藥物未來也有著近300億美元的想像空間。如此巨大的市場潛力,如何讓人不動心。

每一點連接未來的可能性都喚起跨國巨頭們投資和關注。

2020年3月,吉利德用49億美元收購了Forty Seven公司。這家名叫47的公司正是CD47靶點的先驅,其CD47單抗Magrolimab 通過改良的給藥方案規避血液毒性。

9月,輝瑞通過購買股票的方式投資Trillium Therapeutics約2500萬美元,後者的CD47單抗TTI-621因採用IgG1亞型同樣在規避紅細胞毒性上頗有起色。

10月,另一家免疫腫瘤學公司Surface Oncology則收到了葛蘭素史克的收購意向,據稱其CD47單抗SRF231也表現出安全性優勢。

不過這並不意味MNC們無法被超越。Magrolimab雖然能夠減輕貧血副作用,但其造成紅細胞和血小板的結合導致治療應用空間受限。TTI-621不僅親和力遠不如單抗,還無法解決血小板毒性問題,造成血小板減少的副作用。

留給CD47靶向藥物優化提升的空間仍有很大。CD47領域的國內企業紛紛摩拳擦掌希望將 First in Class收入囊中。

這在2020年9月艾伯維與天境生物的合作中可窺一斑。艾伯維不僅與天境就CD47單抗達成了最高17.4億美元裡程碑付款的合作協議,還對基於lemzoparlimab開發的兩個雙特異性抗體項目表現出濃厚興趣。協議中規定艾伯維如若行使兩個雙抗的優先談判權將向天境生物支付不少於10億美元的首付款和裡程碑付款。

天境走在了前面,但沒人甘心落後。2020年10月,國內專注於CD47靶點藥物研究的宜明昂科宣布完成禮來亞洲基金領投的2500萬美元B輪融資,創始人田同樣表示其CD47劍指First in Class。

康方生物、信達生物、恆瑞醫藥、再鼎醫藥、金賽藥業、復宏漢霖…都衝向CD47的最前列。至於誰會在下一場獲勝,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PD-1大戰之後:CD47成為熱門靶點,吉利德、信達、天境誰能拔得頭籌?
    現在,業內不得不思考另外一個問題,下一代腫瘤免疫的種子選手在哪,誰能拔得頭籌?近日,在SITC(癌症免疫治療學會年會)2020上,信達生物、天境生物、康方生物都不約而同選擇披露最新CD47單抗臨床試驗結果。
  • 天境生物CD47發布實體瘤I期臨床數據,觀察到響應 表現亮眼
    且因其被譽為繼PD-(L)1後,下一個攻克癌症的重磅「希望」,而成為各大製藥巨頭爭相布局的新賽道。首次公布的「關鍵療效」臨床數據作為這個賽道裡備受關注的天境生物,自9月與艾伯維達成了近30億合作,更引起了業內外的廣泛討論。
  • 天境生物差異化CD47單抗TJC4獲中國NMPA批准開展臨床試驗
    2019年07月15日訊 /生物谷BIOON/ --天境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I-Mab,以下稱「天境生物」)是一家立足中國、面向全球聚焦於腫瘤免疫和自身免疫疾病治療領域的創新型生物製藥公司。
  • 天境生物攜CD47最新臨床成果新登SITC國際舞臺
    其原因在於CD47抗體藥物的研發存在一個較高的技術門檻。當CD47結合到巨噬細胞表面的SIRPα之後,會提供一種「別吃我」信號。當細胞表面的CD47蛋白表達水平較高時,巨噬細胞便會進行規避,從而避免對正常細胞造成「誤傷」。
  • 癌症免疫治療盛會進行時 信達生物、康寧傑瑞等帶來這些新療法
    在本次大會上,來自信達生物、康寧傑瑞、君實生物、天境生物、康方生物/正大天晴等多家中國公司的創新產品集體亮相,這些產品針對CD47、PD-1/L1、CTLA-4、HER2等一系列當下熱門的靶點。今日,我們將節選部分備受關注的研究做介紹。
  • pd-1抑制劑有哪些,pd-1產品三大特點
    了解pd-1抑制劑前,先來科普一下PD-1是什麼?PD-1是一種存在於T細胞表面上的蛋白,通常可以讓免疫細胞無法正常運轉,從而無法及時有效地清除人體內高微衛星不穩定性的腫瘤,這類腫瘤有數百甚至數千個突變,從而導致腫瘤全身轉移。
  • 天境生物籤百億海外權益轉讓大單 中國生物醫藥或迎「寒武紀」時代
    除了天境生物外,此前百濟神州也將自己研發的新藥向新基對外授權,還有傳奇生物也將CAR—T向強生授權,就在不久前信達生物也就PD1完成了與禮來的授權,將中國創新藥輸出給全球。天境生物創始人、名譽主席兼董事臧敬五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目前很多生物醫藥公司的創新藥會選擇與大公司進行聯合開發與商業合作,這樣能夠更有利於加速創新藥的落地。後續天境生物及艾伯維或將擴大合作,共同開發其他聯合治療方案。據了解,隨著我國近年來生物醫藥的發展,很多創新藥走出國門,向國外大公司進行授權戰略合作。
  • 信達生物的CD47是不是有點不順?
    2021年1月2日 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 發表了 Novimmune 科學家對
  • 信達生物「抗癌殺手鐧」創新PD-1單抗上市
    )上市新聞發布會舉行,由希思科臨床腫瘤學研究基金會和信達生物共同發起的「希思科-信達腫瘤免疫治療研究基金」也同步啟動,該基金將支持和鼓勵中國臨床醫生開展腫瘤治療相關的基礎研究和轉化研究。 國產PD-1單抗市場迎來新入局者 2月22日,信達生物宣布,PD-1單抗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正式上市,該藥註冊申請於2018年12月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用於治療經過二線系統化療的復發或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 天境生物(IMAB.US)公布其CD47單克隆抗體Lemzoparlimab的1期臨床研究結果
    智通財經APP獲悉,天境生物(IMAB.US)於今日(11月9日)在第35屆癌症免疫治療學會年會(SITC 2020)線上大會以學術海報的形式公布了其差異化優勢的CD47單克隆抗體Lemzoparlimab的1期臨床研究結果。
  • 臧敬五:天境生物與默沙東開展TJC4與KEYTRUDA聯合用藥研究
    2019年9月23日, 上海——天境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境生物」),一家立足中國、面向全球聚焦於腫瘤免疫和自身免疫疾病治療領域的創新型生物製藥公司,今日宣布與默沙東(美國新澤西州肯尼沃斯市)建立臨床研究合作夥伴關係。
  • 最前線丨首個國產PD-1單抗藥物銷售加速,券商上調信達生物目標價
    4月1日,生物醫藥公司信達生物-B(01801.HK)港股早盤最高漲3.67%。同日,國泰君安發布業績點評報告稱,其核心產品銷售符合市場預期,維持「謹慎增持」評級,上調目標價至34.5港元。3月31日,中信建投發布研報稱,達伯舒商業化成績優秀,給予信達生物「買入」評級,目標價41.7港元。
  • 新股前瞻︱欲分羹PD-1,康方生物科技半年「空燒」1.16億
    新股 新股前瞻︱欲分羹PD-1,康方生物科技半年「空燒」1.16億 2019年12月5日 17:27:56 智通財經網 6月份,中國生物製藥(01177)宣布旗下子公司正大天晴與中山康方生物醫藥合作
  • 信達生物刷新國產PD-1價格下限
    雖然今年不需要參與醫保談判,但信達生物的PD-1以另一種方式降價促銷。12月31日,北京康盟慈善基金會(以下簡稱「北京康盟」)官網顯示,北京康盟聯手信達生物,發起了PD-1產品達伯舒「首輪2+2,後續5+N」的救助計劃。
  • 抗癌藥PD-1廠商「火拼」
    國產PD-1抗癌藥中,君實生物擁有國內首個PD-1藥物。據其2020年半年報顯示,公司的PD-1藥物特瑞普利單抗的銷售收入為4.26億元。第二款國產PD-1藥物是信達生物的信迪利單抗,信迪利單抗同時是2019年國家醫保談判中唯一一家談判成功的PD-1抑制劑。2020年半年報顯示,信達生物旗下PD-1抑制劑信迪利單抗銷售額為9.21億元。
  • 天境生物1.5億美元拿下B7-H3單抗中國開發權
    編譯:範東東7月10日,天境生物和美國MacroGenics公司聯合宣布,雙方就enoblituzumab的開發和商業化達成獨家合作協議。天境生物獲得了該藥物在中國內地、香港地區、澳門地區和臺灣地區的開發和商業化權利。
  • 信達生物在2020年SITC線上大會公布CD47單抗IBI188(Letaplimab)單...
    本研究共設置7個劑量組,從0.1mg/kg至30mg/kg ,每周給藥1次,直至疾病進展、毒性不可耐受或其他需要終止治療的情況。 本研究共入組20例受試者,截止到2020年6月18日,結果顯示,Letaplimab完成了所有預設劑量的爬坡,最高探索劑量為30mg/kg QW,各劑量組均未發生劑量限制性毒性,整體耐受性良好。
  • 信達生物3款抗腫瘤新藥獲批臨床 靶點涉及CTLA-4、GITR和PD-1
    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網站最新公示,信達生物三款抗腫瘤新藥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包括抗CTLA-4單克隆抗體IBI310、抗GITR單克隆抗體IBI102和PD-1抑制劑信迪利單抗注射液。根據CDE官網,此次為IBI102首次在中國獲批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