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天氣預報背後的秘密,鏡頭記錄預報員的一天(圖)

2021-01-07 閃電新聞

德州天氣預報的背後,有這麼一個群體:氣象預報員。

他們的日常——盯著雷達回波,跟著衛星雲圖,研判天氣變化,發布預報結論。

他們的狀態——地球不重啟,他們不休息,宇宙不爆炸,他們不放假。

他們全年在線,他們24小時在崗。

當暴雨來臨,他們的一天,緊張有序,忙而不亂。一起來看>>

8月14日10:00

參加全省天氣會商

8月14日14:30

研判天氣形勢,準備發布重要天氣預報

8月14日16:00

製作發布重要天氣預報

8月14日17:00

製作發布每日常規天氣預報

8月14日21:30

在應急指揮中心參加聯合調度

8月14日22:30

根據上遊天氣及降水實況

分析天氣演變,準備發布預警信號

8月14日22:56

發布雷電黃色預警信號

8月15日00:00

電話指導縣局預報預警

8月15日00:03

發布暴雨橙色預警信號

8月15日05:00

徹夜未眠,製作發布每日常規預報及雨情信息

8月15日08:00

參加中央氣象臺天氣會商

8月15日08:30

現場製作服務材料,向市領導匯報雨情

8月15日9:00

研判天氣形勢,發布未來三小時天氣預報

8月15日10:00

參加全省天氣會商

8月15日11:00

會商指導縣局

8月15日12:00

繼續製作發布雨情信息

降水開始之前,他們判斷天氣系統演變,提前發布預報預警信息。

降水開始後,他們密切跟蹤天氣形勢,每三小時發布跟蹤預報,每小時發布雨情信息。

降水結束後,他們總結天氣過程,發布天氣公告。

他們追雲測天,他們感知冷暖,他們24小時不停歇。

他們就是氣象預報員。

(德州氣象)

相關焦點

  • 成都氣象預報員:幾十個字天氣預報 背後是幾十張圖的分析
    原標題:成都氣象預報員:幾十個字天氣預報 背後是幾十張圖的分析   打開面前擺放著的兩個屏幕拼在一起的電腦,在徐棟夫的點擊操作下,屏幕上立刻呈現出了高空天氣圖、地面天氣圖、衛星雲圖等很多幅實時更新的監測資料分析圖。在外行看來只是五顏六色、畫著直線曲線的圖片,但從這些圖片裡,徐棟夫卻能分析天氣形成和現有的天氣狀況,並判斷未來天氣的發展趨勢。
  • 天氣預報背後的秘密
    天氣影響著人們生活的諸多方面。從古至今,有諸多如「諸葛亮巧借東風」之類的典故,人類從未停止過探索、利用天氣的步伐。天氣預報的出現,給人類的生活提供了巨大的方便,那些看似簡單的預報,實際上是複雜而尖端的現代科技的結晶。那麼天氣預報為什麼能預報天氣呢?其背後又隱藏著哪些高科技呢?
  • 青島氣象預報員畢瑋:看雲彩觀天象慧眼測天氣(圖)
    在青島市氣象臺,領班預報員畢瑋正是不分晝夜地監控氣象變遷,用多年的預報經驗和積累去摸清老天爺的脾氣,為人們提供天氣預報。  「未來三天我市多雲間晴,無強冷空氣影響,南風短時北風3-4級……」這是5日下午青島市氣象臺對外發布的天氣預報,幾段話看似簡單,出爐的過程並不簡單,需要經過收集實況資料,計算機做出數值預報,預報員對實況資料和數值預報產品進行分析,最終做出和發布預報。
  • 天氣預報背後的誤讀
    視覺中國供圖8月14日,暴雨過後雲海中的成都。視覺中國供圖有人說,沒有比夏天更讓人關注天氣預報的季節,雷電、暴雨、高溫、颱風,以及相應的城市高溫、內澇,山區泥石流、洪澇等災害,都曾無數次地在這個季節一一上演。
  • 央視《天氣預報》:5分鐘背後的30年
    明天的天氣是個秘密現在的人也許無法想像,在60年前,明天是啥天氣這件事,在普通老百姓看來還是個被嚴格管制的軍事秘密。
  • 日本「最美天氣預報員」走紅ins!難怪那麼多人愛看天氣預報了
    」「令和年間最美天氣預報員」!的天氣預報員七代目。,這年頭你還會蹲在電視機前看天氣預報嗎?但是,天氣主播這個職業,在哪個國家都是始終是存在的,而明日香真的太值得很多天氣預報員們學習啦!,每天早上都能見到這樣的美女主播, 我當然也願意打開電視看天氣預報了,此外你看那些原本很平凡的崗位能做出彩的人的背後,總是那超出一般人的用心跟努力哪。
  • 天氣預報有點不準?預報員大呼:我太難了!暴雨大風真的馬上有!
    杭州市氣象臺前幾天開媒體座談會時,鄭臺長就展示過一張杭州近15年24小時晴雨預報準確率的圖,最高2013年準確率達89.8,過去兩年準確率都在87%左右徘徊。「準確率提高1個百分點,我們都要付出極大的努力。」
  • 天氣預報怎樣做出來?暴雨預警準確率如何?媒體走近預報員
    暴雨預報預警是防汛減災的「消息樹」「發令槍」。天氣預報是怎樣做出來的,暴雨預報預警準確率怎麼樣,怎樣築牢氣象防災減災的第一道防線?最近,記者採訪了多名預測天氣發展變化、預判暴雨落區的天氣預報員們。「一畢業,極端天氣就給我上了一課,使我認識到天氣預報確實非常重要,它是人命關天的大事。」他說。「現在和1998年相比,綜合氣象觀測、數值預報、預報平臺的科技支撐等很多方面,都有翻天覆地的變化。」馬學款感慨道。「大家每天看到、聽到的暴雨預報預警等氣象預測,是預報員主要基於數值天氣預報做出的預測結果。
  • 美國天氣預報員網上直播時家中金毛入鏡,觀眾:史上最好看預報
    英國《鏡報》5月4日報導,美國福克斯電視臺天氣預報員通過網絡預報天氣時,家中的金毛闖入鏡頭搗亂。調皮的金毛打亂了主人的匯報節奏,撞歪了電腦上的氣象圖像,還賴著不走,沒想到這一次的直播卻被觀眾們認為是「史上最好看」的預報。
  • 走近天氣預報員:築牢氣象防災第一道防線
    暴雨預報預警是防汛減災的「消息樹」「發令槍」。天氣預報是怎樣做出來的,暴雨預報預警準確率怎麼樣,怎樣築牢氣象防災減災的第一道防線?最近,記者採訪了多名預測天氣發展變化、預判暴雨落區的天氣預報員們。圖①:颱風「山竹」的衛星雲圖。中國氣象局供圖圖②:風雲四號氣象衛星示意圖。
  • 觀測數據與天氣預報
    中國氣象報記者劉釗  從簡單的溫溼度計到複雜的能見度儀,從藍天中的探空氣球到大海上的浮標站,從矗立在地面的天氣雷達到遊弋於太空的氣象衛星,各種各樣的氣象觀測手段織成了一張精密的大網,忠實記錄著氣象數據。而這些寶貴的數據,正是預報員用以製作天氣預報的第一手材料。
  • 天氣預報背後的誤讀|北京|藍渝|符嬌蘭|體感溫度|暴雨|氣象
    視覺中國供圖8月14日,暴雨過後雲海中的成都。視覺中國供圖有人說,沒有比夏天更讓人關注天氣預報的季節,雷電、暴雨、高溫、颱風,以及相應的城市高溫、內澇,山區泥石流、洪澇等災害,都曾無數次地在這個季節一一上演。
  •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數值天氣預報是「國之重器」 我國...
    馬學款眉頭緊鎖地坐在幾臺電腦前,忙著查閱各種資料、籤發各類天氣公報和預警信息,同時為每天早上8點雷打不動的全國天氣大會商做準備。8點整,會商準時開始,馬學款主持。中央氣象臺及山東、河南、安徽、江蘇4省氣象臺的預報員們,一同「會診」天氣變化和影響。最後,馬學款對未來幾天的天氣提出了中央氣象臺的預報意見。當天,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暴雨黃色預警。
  • 天氣預報的一句話 要演算成千上萬個數據
    8月9日,長沙市氣象臺預測第二天最高溫將達到40℃,這是長沙43年來首次預報40℃高溫。事實證明,8月10日實測氣溫為40.5℃,與歷史記錄40.6℃只相差0.1℃。  市氣象臺臺長黃柱堅回憶此次預報過程說,當時他們正是根據得到的最新天氣圖、數值預報圖、衛星雲圖等大量數據信息,分析前一天副高很強,實測氣溫達到了39℃以上,而第二天副高仍沒有減弱的跡象,再加上當時衛星雲圖上雲量很少,從而作出了10日最高溫將達40℃的結論。
  • 行走的真人氣象預報員!宋旻浩新紋身自帶天氣預報功能?
    行走的真人氣象預報員!宋旻浩新紋身自帶天氣預報功能?明星Rui 2019-03-01T13:33:00+08:00日前WINNER宋旻浩通過自己是SNS公開了這組天氣圖標照片(雖然已經刪除了),引發了許多猜測,不少粉絲好奇,這到底是紋身還是貼紙呢?
  • 天氣預報背後的高科技
    下面,就來聽聽專家介紹那些助力天氣預報準確率提升的「高科技」吧,正是它們在極端天氣到來前,為公眾通風報信,保駕護航。颱風是夏季影響我國的主要天氣現象,它雖能緩解高溫伏旱,補充淡水資源,但與之相伴的巨大風力、猛烈暴雨以及風暴潮,也給沿海地區帶來巨大災難。近幾年,藉助集合天氣預報模式及衛星觀測等技術的進步,我國颱風預測路徑誤差正在不斷縮小。
  • 天氣預報背後的誤讀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每逢暴雨或高溫預報之後,似乎總有不同的聲音出現,有的說「天氣預報越來越準,說下雨就真的下雨了」,有的卻說,「又被忽悠了,說好的暴雨為何遲遲不來」「說好的暴雨為何變成了淅淅瀝瀝的小雨?」這些爭議的背後,是否有人們認知上的差異以及主觀感受的不同,客觀上的天氣預報準確率究竟能達到何種程度,我國天氣預報的水平又如何?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 大氣科學專家稱:數值預報無法取代氣象預報員
    6月4日,在中國氣象局舉辦的直擊天氣——與科學家聊「天」活動中,大氣科學專家探討了天氣預報的準與不準。隨著時代和科技的發展,數值預報成為準與不準的關鍵,不過,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澤椿稱,數值預報不斷發展並不意味著可以替代天氣預報員。
  • 天氣預報是怎樣產生的 天氣預報怎麼形成文字數據分析
    天氣預報是怎樣產生的 天氣預報怎麼形成文字數據分析  「未來一周,我市天氣將是……」電視機內,天氣預報主持人播報著每日天氣信息,這簡簡單單幾個數字構成的天氣預報,背後其實蘊含著預報員對每天海量氣象數據的分析。
  • 記者探天氣預報出爐過程 每天數據相當於八部電影
    上百幅天氣圖+10G的氣象數據包  預報員每天需看海量信息  武漢市氣象臺預報員的一天,從早晨8時參加中央氣象臺組織的全國天氣會商開始。會商中,專家會分析各地最新的天氣形勢,提出預報意見。具體到武漢如何報,全靠本地預報員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