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心引力》硬傷多網友挑刺 女主角應穿尿不溼
原標題:來解剖「扯淡」的《地心引力》 《地心引力》 @華西都市報:李先生在看完《地心引力》之後,竟然開始認真地研究起太空了,還買了一套《愛因斯坦的宇宙》;同事的女兒竟然開始看《時間簡史》就為去理解電影裡所傳遞的太空知識……很難相信一部電影能引起這麼巨大連鎖反應,而上一部還要數《阿凡達》,如果說那時是全民討論3D的年代,而如今就是全民研究宇宙的年代。
-
給《地心引力》挑錯 5款天文App漫步太空
很少有像《地心引力》這樣的3D鴻篇巨製能讓我們體驗窒息般劇情和絕境中掙扎求生的無力感之後,還有盡收眼底的星際美景,影片中為我們呈現出的浩渺宇宙以及蔚藍深邃的地球,觀之令人心馳神往。與超讚的3D太空CG效果形成強烈反差的是,電影中的一些基本物理常識也被大家吐槽。
-
《地心引力》有哪些不科學的地方?
這裡就來說一說《地心引力》裡那些不符合科學常識的地方。從哈勃望遠鏡飄不到空間站影片中,俄羅斯發射了一枚飛彈摧毀一顆舊衛星,導致了一系列連鎖反應,航天飛船和哈勃望遠鏡(當時太空人們乘坐太空梭來哈勃望遠鏡這裡搞維修)被高速飛來的太空垃圾摧毀。之後兩名倖存的主角漫步到國際空間站,企圖從那裡乘坐返回艙回家。
-
真正太空人趣談"地心引力" "這是娛樂不是紀錄片"
▌本文為NASA前太空人加勒特-賴斯曼(Garrett Reisman)在問答網站Quora上就電影《地心引力》發表的評論。我打趣說,「你覺得《地心引力》怎麼樣」正在超越「你在太空裡是怎麼上大號的」,成為每個太空人最討厭的問題。 因此,為了應對這種狂轟濫炸,我試著寫了一點比較正式的影評: 【細節】「這部影片在捕捉太空行走的細節方面做得非常到位。」 首先,這是一部很不錯的電影。
-
「氣死」物理老師的《地心引力》
最近熱門電影《地心引力》和它所展示的一場驚心動魄的太空逃難引發了許多太空物理迷的吐槽,一科學神劇被認為能「氣死物理老師」,比如女主角太空行走竟然不穿成人紙尿褲,太空行走時邊聽鄉村音樂邊侃大山。許多前太空人都紛紛出聲,表示真實的太空人生活並非如此優雅。電影終歸是藝術的再創造,現實中的太空人們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
-
《地心引力》主角為何是女太空人?太空中保護隱私原來是這樣
它就是2013年上映的《地心引力》。阿方索·卡隆也因此成為首位奪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墨西哥導演。為何如此主流的好萊塢類型片,要選擇一名女性太空人作為主角?現實中女太空人在太空如何工作和保護隱私呢?今天就帶大家一同了解女太空人所不為人知的一面。
-
專家指"地心引力"偽真實:克魯尼可以不用死
11月19日,備受矚目的太空逃生電影《地心引力》在國內上映,截至今晨,該片的國內票房已接近6000萬元。儘管今日迎來了強大對手《飢餓遊戲2》,但從排片情況來看,《地心引力》本周內破億元並非難事。 《地心引力》講述了醫學工程師(桑德拉·布洛克飾)和太空人(喬治·克魯尼飾)的太空逃生故事。
-
獨家評論《地心引力》:中國天宮一號拯救美國太空人
預測:開幕片不參與威尼斯競賽,但是有望衝擊明年的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女主角(桑德拉-布洛克)、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等獎項。而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出現了多次女主角的主觀鏡頭,使得觀眾的失重感更加強烈,這無疑是一部為觀眾體驗大費苦心的作品。
-
《地心引力》現最牛中國元素 天宮一號拯救女主角
值得一提的是,IMAX版《地心引力》,將開啟新一輪的好萊塢大片熱潮。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令人震撼的太空奇觀之外,《地心引力》中的中國元素也讓觀眾記憶猶新。該片顛覆了以往好萊塢大片「美國拯救全世界」的模式,講述了一個「俄羅斯惹禍、美國遭殃、中國救人」的故事。片中出現了「史上最牛中國元素」,女太空人瑞安·斯通最後登上中國的天宮一號,並成功返回地球。這一情節令許多中國影迷為之振奮。
-
《地心引力》現中國空間站救美國太空人情節
《地心引力》現中國空間站救美國太空人情節 被詹姆斯·卡梅隆盛讚為「影史最佳太空片」的《地心引力》於昨日以2D、3D、IMAX 3D、中國巨幕全格式登陸內地院線。
-
評《地心引力》:瑰麗的太空場景,讓你身臨其境
儘管故事情節略顯單一,但片中壯美的太空場景令人震撼,女主角桑德拉·布洛克一人挑大梁的表現可圈可點,加上導演阿方索·卡隆日前來華賣力宣傳,《地心引力》或將成為本年度票房口碑獎盃皆收的神作。 除了現場接受採訪,阿方索的《地心引力》中出現大量中國元素,也難免有跟中國觀眾「套近乎「的嫌疑。除了水稻、桌球,阿方索還加了個小細節,把中國流行的回力鞋也放在拍攝現場,甚至中國空間站和神舟飛船,都成為女主角返回地球的最後「救命稻草」,神舟號的返回艙在進入大氣層時通體著火,女主角「浴火重生」安全重返地球…… 融入這麼多的中國元素,阿方索導演是想討好中國觀眾和市場嗎?
-
《自然》影評:《地心引力》確是大作
世界上最權威的科學雜誌之一《自然》也發影評了,這確實很少見,足以證明《地心引力》確實是大作。 國際空間站前指令長克裡斯·哈特菲爾德在他的著作《太空人的地球生命指南》一書中,把靶子對準了各種勵志書的空洞樂觀主義。他說,在太空中飛行,別理什麼「往好處想」之類的話,真正管用且必要的哲學是為最壞情況打算。
-
《地心引力》揭秘:天宮一號是真是假?
被贊為「史上最強太空片」的《地心引力》自19日在內地上映以來迅速成為熱門話題,首日入帳近3300萬無懸念成為票房冠軍。在觀眾們紛紛讚嘆優美視效的同時,有很多熱議話題也開始湧現——「內地版有刪減鏡頭」、「天宮一號的各種細節是真實還原嗎?」、「劇情有硬傷」。針對影迷們的種種疑問,我們聯繫了眾多相關人士,為這些問題一一做出解答。
-
《地心引力》遭理科生挑刺:男主角之死有違常識
《地心引力》遭理科生挑刺:男主角之死有違常識 11月19日,由墨西哥導演阿方索·卡隆執導、他和兒子喬納斯·卡隆聯合編劇的《地心引力》在國內上映,講述了桑德拉·布洛克飾演的太空人太空遇險後如何逃生回地球的故事。
-
外太空的艱難自救-簡評《地心引力》
今天把科幻電影《地心引力》看完了,感覺還挺不錯的,雖然是早年的電影,但是臨場感很強,音效也很到位,當然也有部分不傷大雅的bug,總的來說本作讓人覺得很有意思,也引人思考。之所以看本作也是因為之前看了《星際穿越》,在搜索相關內容的時候有人提到了這部《地心引力》。他對本作的評價挺高,抱著不想錯過優秀作品的想法我找到了本作。
-
"地心引力"首曝預告 克魯尼布洛克遭遇太空危機
《地心引力》海報,喬治·克魯尼飾演的太空人在外太空遭遇爆炸 Trailer Time稿件直供時光網 轉載請註明出處 時光網訊 墨西哥導演阿方索·卡隆自《人類之子》後七年磨劍的科幻驚悚新片《地心引力》即將震撼亮相。
-
好萊塢大作《地心引力》被指有違科學常識
《地心引力》劇照 被譽為「年度逆天神片」的好萊塢科幻大作《地心引力》,自19日上映以來口碑與票房都在節節高升之中。不過,該片一些表現太空環境的細節引起了網友吐槽,他們認為其中存在著違反物理定律的硬傷,「足以氣死物理老師!」
-
《地心引力》不科學? 「天宮」真沒「彌勒佛」
接下來的時間,就讓他們來告訴大家,《地心引力》的「科學度」到底靠譜不靠譜吧! Part.1 太空人的太空生活,究竟長啥樣? Q:太空人們的太空生活是什麼樣的?能聽音樂、打牌,甚至是像《地心引力》裡那樣,帶著伏特加去喝兩口麼?
-
"地心引力"六大解惑 天宮一號靠想像片尾暗喻進化論
時光網訊 被贊為「史上最強太空片」的《地心引力 中國太空人的話被處理過?他說《地心引力》的主旨是「關於我們內心的進化」,同時也無處不滲透著他對生命的思考。 片尾有彩蛋?他們得出的結論是,《地心引力》十分尊重物理原理,全片只有幾處違背常識與誇張之處。影片中最大的硬傷就是哈勃望遠鏡與國際空間站的軌道高度問題。在現實中,哈勃望遠鏡與國際空間站的軌道高度差別巨大。國際空間站在距離地球表面417公裡到420公裡的近地軌道上運行,而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軌道高度則是距離地球表面559公裡。兩者之間的軌道高度差至少超過100公裡。
-
《地心引力》:科學「硬傷」有幾多?
原標題:《地心引力》:科學「硬傷」有幾多? 打破砂鍋 近日,科幻大片《地心引力》上映,其視覺效果十分逼真震撼。那麼,《地心引力》中展現的驚險一刻在現實中真會發生嗎?請關注—— 最近,阿方索·卡隆執導的科幻大片《地心引力》成為電影院裡最熱的電影之一,電影講述了在浩淼的宇宙中,男女太空人遇險後,克服重重險情,想方設法回到地球的經歷。 影片視覺效果極其震撼,不管是太空人失重下的狀態動作表現,還是空間站爆炸後飛濺的碎片都顯得精確可信。但從科學的角度看,藝術上接近完美的《地心引力》卻有很多「硬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