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我~-
還沒看過上一期的文
空腹君可要批評你了
回復關鍵詞【燒肉】
吃飯,從來都不是一件隨便的事情。沒有什麼問題不是一頓治癒的美食可以解決的,如果有,就是兩頓。選對一家餐廳,應該像選對一條領帶👔,拎對一款包包👛,MADE MY DAY!
- 空腹君
(寫在前面的話)
【肉食者の熱血】
上一期空腹更新了新番《空腹君胃袋の旅》第1彈「日式燒肉」,為了讓你們少走彎路,空腹君還推薦了一家相當牛逼的北海道燒肉店「松岡燒肉」。終於,美食熱血番讓那些潛伏在暗夜裡的肉食者顯出了原形,藏不住的憤怒啊!一言不合就爆衫!摔爪機!如踩電門,汁液四濺!至於嘛?吃個牛肉這麼雞凍?!
嗯……(原地爆炸💥)
想當年《中華小當家》讓大家見識了會發出聖光的料理,也目睹了吃個菜就能上天的各路評委。美食熱血難道說是十一區人民的母胎G點麼?no!我大天朝的寶寶們也是不服的。牛逼的食物,大家一起吃,一起炸衫嘛!為了讓你們明白,這日式燒肉憑什麼可以讓天下食客方寸大亂,今天,空腹君就正式為你們解鎖日式燒肉的王牌🐂「和牛」,以及王牌中的ace「黑毛和牛」。
和牛「牛」在哪?該怎麼吃得入流,吃出品位?這都掰扯不明白,怎麼好意思在外面瞎咧咧說勞資吃過見過?那麼,就不要客氣了,開始吧!
【和牛の日本誕生】
▼
和牛の血統
漂亮的和牛A5
雪花牛肉≠和牛
日本的和牛(Wagyu)絕對算是世界上最昂貴的牛肉,紅肉中細細密密的布滿了白色的脂肪,仿佛雪花一樣,日本人給這樣的特徵起了一個美妙的名字叫「霜降」,英文叫大理石狀肉Marbled meat。無論是在日式火鍋店還是燒肉店,看到菜單上寫著「霜降り肉」就是雪花牛肉的意思啦。
但是,如果簡單的把雪花牛肉等同於昂貴的和牛,十一區人民該傷心了。那麼,怎樣才算是「和牛」呢?
雖然從字面意思來看,和牛就是日本牛,但事實上,現在日本人所說的和牛,是雜交牛保留下來的現代特殊品種。1901年,日本政府引入多種外國牛與原生牛進行雜交育種,在20世紀中葉確定出四個新的品種,而「和牛」這個名字,正是對於日本黑毛和種、紅毛和種、無角和種和日本短角和種的食用肉牛的統稱。
和牛「F4」
我們都知道這四種牛能出產優質的雪花牛肉,但是在日本並不是所有能產生雪花牛肉的都叫和牛。除了上述四種和牛以外,其它的牛就算是在日本飼養培育,就算也能產出雪花牛肉,但依然不能叫和牛,只能叫「國產牛」。只可惜這一標準在國際上被選擇性略過,因此雪花牛肉通常被等同於「和牛」,我天朝也並不例外-_-#
近年來,和種牛的培育也被成功引入其他國家,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也因此成為了培育和供應和牛的優質產地之一。出於防控狂牛症疫情考慮,我國目前仍然禁止從日本等國家進口牛肉,因此,國內能吃到的真正的和牛多半產自澳洲。所以,下次看到澳洲產的和牛不要隨便地圖炮好麼,人家也是正牌貨呢!不過必須承認,即使同樣有著頂級肉質,但是口感與日本產地的和牛還是有所不同。一方水土養育一方🐂嘛。
說了正牌貨,怎麼能不說說鍵盤俠最關心的冒牌貨?沒錯那就是「注脂牛肉」啦!給普通的牛肉💉脂肪形成人造紋理,就是注脂牛肉。簡直就是和牛的假臉姐妹啊!注脂用的牛肉一般是低成本的牛肉,普通牛肉的肌肉纖維緊緊貼合在一起很難打進去脂肪,因此,在注射之前需要用酶等軟化劑使得肌肉纖維鬆散,然後再用多大數百枚針頭的注射器把液體脂肪注射進去。注射進去的脂肪來自哪裡呢?大多是生產高級牛肉時廢棄不要的多餘肥脂。為了讓脂肪能夠在肌肉中形成穩定的花紋,還需要加入卵磷脂等乳化劑和卡拉膠、酪蛋白等黏著劑,再經過快速冷凍,最終形成了以假亂真的「假臉」雪花牛肉。
天然雪花牛肉是不會這麼便宜的
這種注脂牛肉在日本被稱作「成型肉」,在國內被稱作「人工雪花牛肉」,優點是價格便宜,缺點是細菌微生物易超標,而且建議全熟後再食用。只要是嚴格遵守工藝流程和規定的注脂牛肉可以合法銷售,但是不能被冒充高級雪花牛肉。不然就真的以假亂真了!
便宜貨還是看得出來的好嘛-_-#
不過,生肉尚可分辨出真假,可是用調料醃製過後或者烤熟後,是很看出端倪的,此處省略一萬字,裡面的餐廳黑名單會不會太長……所以說嘛,真正能提供好肉的餐廳,肉是不用醃製就上餐桌的,客人一看便知新鮮與否,就不敢濫竽充數了。所以空腹君吃醃製的烤肉都會格外謹慎(。-_-。)。
黑毛和牛
真正の的黑毛和牛
「黑毛和牛」因為比其它和牛品種更容易形成霜降,受到市場的追捧,所以黑毛和牛的總量幾乎佔到了全部和牛的90%。許多耳熟能詳的和牛品牌如「神戶牛」「松阪牛」「仙臺牛」都屬於黑毛和種。
黑毛和牛の「美味」永遠對那些味蕾高冷的食客充滿著極度的誘惑,放入口中的瞬間,散發獨特的香味,分開成食感。肉汁中的肌甙酸類被認為是感到「美味」的關鍵元素;而大量的油酸成分,更是肉香撲鼻的秘密武器;通過類脂體的亞麻酸等散發出獨特的風味;而均一的大理石條紋(降霜),更能極佳的誘發出極其柔軟的食感。集合這些優勢於一身,這才是決定了「黑毛和牛」出眾於其它牛肉血統的制勝因素!
隔著屏幕都會飄來仙氣(☆_☆)
【和牛の等級】
▼
A4/A5都是什麼意思?
日本對和牛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有專門的評級人員為牛肉評級,只有評級合格的牛肉才能稱為和牛。決定牛肉等級的基準,是「步留等級Yield Grade」和「肉質等級Quality Grade」,這一標準被國際認可通用。A5等級的「A」是步留等級,也被理解為成品率等級,「5」是肉質等級。而最終決定肉質等級的因素有:脂肪雜交度、肉的光澤、肉的緊緻程度、脂肪的色澤和質量。這四個指標從低到高也分為1-5等級,而最終的肉質等級取決於這四個指標中的最低等級數字。四個科目取最壞單項成績為總成績的意思~還是非常嚴格的!
【步留等級/成品率等級】
所謂的成品率等級,簡單的說,某個被決定的牛肉部位中,出產好肉的比率。由牛左半部分第6-7號肋骨的「胸部最長肌肉麵積」、「牛腹肉厚度」、「皮下脂肪厚度」 和 「冷藏處理後的重量」來決定。成品率等級從高到低分為A,B,C的三個等級。日本和牛大多數為「A」等級👍。
【脂肪雜交度】
所謂脂肪雜交,指的是牛肉中的雪花(肌肉中的脂肪雜交多少)的密度與均勻度。從低到高分為1~5的五個等級。「5」表示最高質量。
【肉的光澤】
用肉眼判定,肉的顏色和光澤。從低到高分為1~5的五個等級。「5」表示最好的呈色。
【肉的緊緻程度】
用肉眼判定。肉質的管束情形。從低到高分為1~5的五個等級。「5」表示最好的管束情形,肉質極其細緻緊繃。
【脂肪的色澤和質量】
是根據質量決定的脂肪顏色和光澤的等級。脂肪的顏色,沿著牛脂肪顏色基準被判定,光澤和質量用肉眼被判定。從低到高分為1~5的五個等級。「5」表示最好的色澤和質量。
日本和牛從C1到A5,共有15個等級。越好的和牛,雪花越均勻越密集,瘦肉色桃紅到鮮紅最好,脂肪雪白為上乘。頂級日本和牛基本上霸佔著A5和A4等級。特別是A5等級的黑毛和牛,只將質量良好的穀物(玉米和稻草)作為飼料被給予重要的餵飼。脂肪和瘦肉平衡得極其好,入口即化一般的柔軟質感,有擴展為滿口的香甜肉汁的「美味」特徵,絕對的人間極品!
強迫症+_+
【和牛の名門望族】
▼
喝啤酒🍺做馬殺雞の「神戶牛」
您辛苦了🐂
「神戶牛」被評為世界上最高級的食物之一,最有名氣的牛肉貴族,身價高貴,與「松阪牛」「近江牛」並稱「三大和牛」。
並非所有神戶縣出產的牛都可以叫做「神戶牛」。首先它要出身名門望族,血統中一滴雜血也不能混入;其次,入選的牛必須是處女牛,否則吃起來會有輕微的乳臭;此外,還要經過評定,達到A5或A4等級的才有資格。口感柔嫩,入口即化,令人不忍停箸,好吃到一秒飆淚真心不誇張。
神戶牛主要飼養於的日本神戶兵庫縣的但馬地區,這是個有山有溪的地方。溪水中富含礦物質,山上生長的牧草中還夾雜著藥草。神戶牛就是如此喝「礦泉水」,吃「藥膳」長大的。可是,這還不是其美味的全部原因,神戶牛長到一定程度出現食慾減退,所以常常餵啤酒🍺以增進食慾。此外,為了幫助牛減輕精神壓力安心成長,除了放音樂,養牛人還會定期用梳子給牛做按摩,用燒酒塗抹其毛皮,據說這樣可以加強牛的血液循環,使皮下脂肪更均勻。頂級的一頭神戶牛可以賣到6位數的價格!真是厲害了word的🐂!
最頂尖の和牛「松坂牛」
肉類中の藝術品(人家只喝燒酒)
還是跟神戶牛有明顯區別的
「松坂牛」被譽為「肉類中的藝術品」。如果你問日本的燒肉店老闆,最頂尖的和牛品牌,他們會毫不猶豫的回答你,松坂牛,穩坐和牛頭牌寶座,身價第一!「松坂牛」不是指在松阪地區出生的牛,而是指從日本全國導入優秀血統的牛犢,在三重縣松阪市中心的一小片地區進行飼養的黑毛和種母牛(且必須是處女牛)。要想成為一頭合格的 松阪牛著實不易,必須經過一套嚴格的「松阪牛個體識別管理系統」 進行全程監控和管理。牛犢從買入的那天開始,就要進行編號、拍照、採集牛鼻紋,數據還要錄入管理系統。出售時還會頒發「松阪牛」身份證。
松坂牛也會像神戶牛一樣喝酒,只是人家喝的是燒酒,同時用燒酒做日常按摩,讓它每天逍遙自在快快樂樂的生活。
喝甜酒の「近江牛」
三大和牛中の小清新選手
果然更細膩
「近江牛」是指飼養於滋賀縣的黑毛和種母牛,飲用日本最大的湖泊—琵琶湖的水,飼料以麥和米糠為主,還會喝糯米做的甜酒刺激食慾,加上農民悉心照顧,肉質柔潤甜美,雪花恰到好處,與神戶牛的澎湃霸道不同,是另一種細膩甜美的口感!
【燒肉のMENU大掃盲】
▼
「燒肉行家」都喜歡點什麼?
部位用語(渾燒身都是寶)
日本和牛料理中的「扛把子」非「日式焼肉」莫屬,叫「焼肉」是因為直接用明火燒熟,而不是用鐵板隔著火源烤熟。日式燒肉不同於韓式燒肉,以最新鮮的肉直接呈現給客人,不需要事先過分醃製,目的是最完美的展現出肉本身的鮮美口感。而日式燒肉的主角非和牛莫屬,不論是內臟、正肉、各種不同分類部位的切割,渾身都是寶!每個部位都有自己的口感,每一種肉都下功夫配合其最適合的切割方法跟調味供應,這就是日式燒肉的高明之處。建議大家可以嘗試各種不同部位的肉,充分了解和牛的美味,找出屬於自己的喜好。當然了,為了讓多對日式燒肉懵懂的朋友們避免點菜時的尷尬(因為看不懂部位用語而糾結煩躁),空腹君就簡單推薦一些人氣部位,記住這些,再殺進燒肉店比較有氣勢哦!
日式燒肉店的菜單通常分為單選部位和套餐,套餐會涵蓋常見的部位並註明適合幾人食用,選擇起來比較省心,單點的話則需要了解各部位的名稱,其中也不乏一些稀有部位,但稀有也並不意味著價格一定高昂。
松岡燒肉 柔軟牛小排
👆人氣部位 牛小排/肩バラ
牛小排,肩バラ、カルビ(Brisket),牛肋骨周邊的五花肉,燒肉店最有人氣的部位,霜降明顯,赤身較少,脂肪香味濃鬱,口感十分柔軟香嫩。
神戶牛 上腦
👆上腦/肩ロース
肩裡脊/上腦,肩ロース(Chuck roll),也是燒肉店菜單中必有的一項部位名稱,同時也容易讓客人誤解。上腦=肩裡脊,位於肩頸部靠後,脊椎兩側的肉,肉汁很多,肌肉紋理也非常豐富,屬於燒肉的高級部位,一般切成薄片。
仙臺牛 西冷
👆西冷/サーロイン
西冷/後腰肉,サーロイン(Sirloin) ,西餐牛排中最常調理的部位,也是菜單中的高頻詞。西冷=和牛後腰肉,特點是周圍有一圈脂肪層,霜降程度非常明顯,也是燒肉中的人氣部位。
黑毛和牛 眼肉
👆眼肉/リブロース
眼肉/牛脊肉,リブロース(Ribeye),不是眼睛周圍的肉哦,而是牛脊背中部的肉,雪花分布非常細膩均衡,口感自然也是極其細膩的,可以說是和牛部位中口味最細膩的切割之一。
松岡燒肉 牛舌
👆牛舌(厚切)/タン
牛舌,タン(Tongue),同樣是燒肉店人氣單品,也是很多行家的最愛。通常有薄切和厚切兩種,厚切常常配上香蔥一起炙烤。脂肪含量較低,彈性十足又多汁,那種爽脆的口感讓人回味無窮。
在日本,大家都愛點牛舌,因為物以稀為貴。一頭牛大概有兩三百公斤,牛舌的量是很少的,只有五分之一的舌根部位是最美味的。第一道菜一定要上牛舌,因為很清香,完全不需要醃製,吃的時候只需要蘸一點點鹽和一點點香油,最多再加一點點胡椒就夠了,因為夠清淡,所以被認為是鑑別牛肉新鮮程度的關鍵部位!
【竟然可恥の餓了
衝進燒肉店
冷靜一下】
▼
排隊領取肉票
準備汁液四濺
看完上面的文字,默默的想哭,日式燒肉很好吃,就是有點貴!怎麼辦?【空腹絕贊雙人套餐298元】
【空腹獨家】長按二維碼👆領取肉票。這不是什麼狗屁硬廣,更不是軟文,空腹君只是想推薦一家真正好吃的燒肉店,哥只能幫你們到這兒了!
2016年就要過去了,約上朋友吃點高級的。周末快樂(☆_☆)
(記得點擊閱讀原文看視頻)
▼ 點擊原文,燒肉店任意門入口!
肉香不怕巷子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