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視劇創作的必然選擇

2020-11-27 光明網

中國電視劇「飛天獎」是檢驗電視劇創作成果、梳理電視劇創作脈絡、展望中國電視劇創作前景的一個重要載體和平臺。「飛天獎」在將近30年的徵程中見證了中國電視劇的輝煌歷程,記錄了中國電視劇成長的艱難曲折,鐫刻著中國電視劇不斷實現審美超越和文化自覺的蹣跚步履,更昭示著中國電視劇的可能性走向與必然選擇。而本

屆「飛天獎」獲獎作品即是研究中國電視劇可能性走向的鮮活例證,粗略歸納起來,有三個方面的「必然性」。

努力實現思想真實與藝術真實和諧共振是中國電視劇的必然走向

思想真實和藝術真實是和諧統一且並行不悖的,思想真實是藝術真實的基礎,藝術真實是思想真實的升華。古往今來好的藝術作品往往是思想性與藝術性並重和相互輝映的結果,也是將真、善、美的思想高度融合併有機統一的結果,兩者之間的和諧共振是包括電視劇藝術在內一切藝術形式的最高境界。縱觀本屆「飛天獎」的獲獎作品無不是思想真實與藝術真實和諧共振的結晶體。

譬如,獲獎作品《靜靜的白樺林》、《金婚》即是典型例證,前者充分調動電視劇藝術特有的審美規律將兩代知青紮根基層、奉獻農村、成就理想的歷史真實生動而逼真地呈現出來,可以說思想的、歷史的真實是該劇震撼觀眾的基礎,電視劇本體語言的精湛運用是作品實現藝術超越的保證,兩者的和諧統一讓該劇從同類農村劇中脫穎而出。後者,在近半個世紀家庭婚姻生活的日常性中反映和洞悉婚姻的本真面貌。倘若說家庭是社會的細胞,那麼家庭生活的褶皺就是一個民族的私人日記,透過男女主人公風風雨雨的50年,折射的不僅僅是一戶家庭的悲歡離合,更是社會大風雲與家庭小氣候相互激蕩的一部社會變遷史,中國家庭的原貌和底色在思想真實與藝術真實的和諧共振中演繹得淋漓盡致。

由此可見,電視劇創作必須堅持思想真實與藝術真實的和諧,這是中國電視劇的未來,也是真正實現電視劇藝術引領與超拔作用的動力。

精準把握時代前沿脈搏與民族審美訴求是中國電視劇的必然歸宿

藝術作品是時代與民族之子。一個時代群眾的思想與趣味,決定和呼喚著藝術家及藝術本身的思想與趣味,一個時代最好的藝術作品,是特定時代的思想感情與特定民族的審美習慣雙重選擇的結果。電視劇藝術也不例外,好的電視劇藝術作品既需要特定精神生態的陽光雨露去滋潤,又擔當著滿足時代群眾思想與趣味需求的補缺功能。

如獲獎作品《潛伏》和《士兵突擊》的成功,與其說觀眾被劇中撲朔迷離的懸疑故事、引人入勝的成長故事深深吸引,不如說是被信仰的力量、信念的堅守這一帶有鮮明時代印記與民族認同的審美超越所震撼和徵服。在商業文化的浪潮中,個體生命的信仰缺失遮蔽了盛開著的理想與信仰之花。呼喚和期盼信仰的力量和信念的堅守就成了這個時代的一種集體性渴望與群體性焦慮,對「不拋棄、不放棄」精神的認同,實質上是個體生命的一種「久旱逢甘雨」的自我確證與自我救贖,而《潛伏》與《士兵突擊》帶來的正是當下最匱乏與最稀缺的思想與趣味,所以說時代與民族選擇了它們,它們滿足和補足了時代需求。

又如獲獎作品《闖關東》,該劇一方面在家族史與社會史的交織中迎合了觀眾渴慕的諸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愛國如愛家」、「苦盡甘來」等具有民族特質的審美期待與審美心理;另一方面該劇的走紅實質上是觀眾對自信、自強、不屈不撓等民族精神本質的深情回望,是中華民族集體命運的一種鏡像觀照,從中汲取的是驅動我們這個古老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寶貴的精神動力與精神資源。雖歷經戰亂、災害、遷徙等艱難險阻,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民族精神本質並沒有改變,而且依然是我們今天戰勝一切困難,走向新生的精神支柱,這抑或是《闖關東》引人注目的深層原因所在。

再如以《周恩來在重慶》為代表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也是藝術家把握時代前沿脈搏與民族審美訴求的生動體現。該劇運用「宏大敘事」與「日常敘事」相融合的審美方式,於日常性和瑣碎性中,生動傳達和宣告了共產黨執政的歷史必然性和現實可能性。總之,精準把握時代前沿脈搏與民族審美訴求是中國電視劇的必然歸宿。

塑造典型人物形象與編織精美故事是中國電視劇的必然選擇

電視劇藝術天生就是人物的藝術,缺少典型人物的電視劇形同一潭死水,在觀眾的心靈湖面上不會激起半點波瀾。這裡的典型人物並非我們過往強調的高大全的人物形象,而是具有「一定的階級和傾向的代表」,是「特定時代一定思想的代表」,是普遍性與個性之間的融合與統一,他們集中體現了某種歷史的本質特徵。而且,人物是故事的歷史,這種典型人物不是被概念化、機械化地搬演,而是藉助精美的故事情節生動地、積極地且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的。

本屆「飛天獎」獲獎作品中這樣的典型人物與精美故事令人目不暇接。讓人印象最深的當數《士兵突擊》中的許三多這一人物形象。許三多是中國版的阿甘,他既有出生微寒、愚笨的一面,又有善良、勤快的一面;既有失敗、孤獨、被人忽略的一面;又有永不放棄的堅韌和執著的一面;既有悲劇的一面,又有喜劇的一面。這些多維視角即構成了許三多性格的豐富性與複雜性。更為重要的是許三多性格中的無奈、無助、庸常、責任、堅守恰恰是我們生活中某一個側面的剪影。如此看來,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許三多,許三多就有我們自己的影子,他集中代表了平民階層的成長軌跡,這樣的人物形象正是普遍抽象性與具體特殊性的統一。更為可貴的是,創作者將許三多性格的變化與故事情節的發展進行了完美的融合,將他的成長置放到父親的野蠻教育、班長的幫助、七連長的精心培養等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中去自然地表現出來,緊緊圍繞「人物是故事的歷史」這一藝術命題去創作,該劇在中國電視劇史上具有範本的意義和價值。

倘若說《士兵突擊》塑造的是一位和平時期平凡的典型人物,那麼《潛伏》刻畫的卻是國難當頭中「群雕性」的人物群像。《潛伏》中的餘則成、左蘭、翠平、地下黨廖三民等等藝術形象,他們皆是為信仰而來,又為信仰而去的,信仰的的確確構成了他們性格的主要基調。這些典型的「群雕」集中代表了特殊時代先進人物的思想傾向與精神追求,某種意義上講,具有歷史本質性的真實。而且故事設置採用大故事套小故事,大懸念裡面穿插小懸念,讓觀眾欲罷不能。敘事的重心不斷下移,在娓娓道來中裹挾著許多人生的哲理與感悟,在不知不覺中將觀眾帶入了一個個迷宮般的故事叢林中。而人物的性格就在一個接一個的懸念和曲折中逐漸活起來以至躍然於螢屏之上。

不僅如此,獲獎作品諸如《北風那個吹》中的牛鮮花、《春草》中的春草、《喜耕田的故事》中的耕田等均是中國電視劇藝術畫廊中不可多得的優秀藝術形象。所有這些,都源自創作者藝術思維與文化自覺上的探詢與創新,只有緊緊抓住典型人物和精美故事這兩個電視劇的基本要素,中國電視劇在未來的徵程才會更加步履矯健。

第27屆「飛天獎」雖然落幕已久,但是由獲獎作品所引發的思考或許才剛剛開始。基於此,去探討和研究中國電視劇的可能走向和必然選擇,其價值與意義不可小覷。

相關焦點

  • Rain不吃老本轉型創作 看重中國中文有進步(圖)
    Rain不吃老本轉型創作 看重中國中文有進步(圖)   不吃老本轉型創作  十年前的一部《浪漫滿屋》讓Rain在亞洲人氣急升,當年的風頭絲毫不遜色於當下最熱門的金秀賢。服兵役歸來Rain並沒有吃老本,而是迅速投入到全新的創作中,今年1月推出的新專輯《Rain Effect》就是他自己親自操刀創作並製作。
  • 電視劇《愛我就別想太多》引爆下沉市場 愛情喜劇擁有廣闊創作空間
    電視劇《愛我就別想太多》已於上周收官。根據「中國視聽大數據」發布的數據,該劇連續三周在黃金時段電視劇收視率穩居省級衛視第一位。網播方面,該劇在優酷獨家上線以來,一直蟬聯站內熱度值第一名,並打破了優酷三年來的熱度值記錄,創造了優酷「熱度值」歷史新高。
  • 機器人寫電視劇你看嗎?劇本開始用電腦指揮創作
    機器人寫電視劇你看嗎?  現狀  從外國人寫  中國故事到機器人寫  國內影視劇缺乏原創,於是在此情況下,眾多影視公司開始「拿來主義」,不僅IP改編成為熱門,就連日韓劇、英美劇中出現的熱播劇,也統統拿來改編,因為這成為業內最保險的一種操作模式。在改無可改的情況下,業內開始出現不少影視公司聘請了美、英、日、韓等國的編劇,為中國創作影視劇。
  • 儲蘭蘭全新大戲啟動創作 創新傳承中國古典文化
    儲蘭蘭全新大戲啟動創作 創新傳承中國古典文化   近日,一直致力於京劇文化的傳播與京劇文化產業的經營的中國京劇藝術創新代表人物儲蘭蘭日前向媒體透露,繼之前由她參與創作,導演、主演並在北京青年戲劇節上大受好評的新京劇作品
  • 總局要求推進重大題材電視劇創作,《創造營2020》官宣教練團陣容
    1.聶辰席:圍繞重大宣傳期和宣傳節點 創作一批重大題材電視劇作品 3月13日,聶辰席同志出席國家廣電總局重大題材電視劇創作推進視頻會。
  • 他痴迷三寸金蓮,是中國血統卻一生創作英文,為了愛國不肯剃頭
    他痴迷三寸金蓮,是中國血統卻一生創作英文,為了愛國不肯剃頭辜鴻銘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呢?他是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的評獎,當時被提名的人有兩個,一個是辜鴻銘,一個是泰戈爾,最後辜鴻銘惜敗泰戈爾,後來泰戈爾幾次來中國都是住在辜鴻銘家。
  • 作家陳昌平偏愛歷史 創作人生始於漢語拼音練習
    在大連港口與口岸局主辦的這次國內著名作家大連採風活動中,有一位大連作家的小說創作讓人眼前一亮,他的作品與一般東北作家不同,字裡行間沒有特別的東北地域色彩,題材選擇也沒有明顯的工業或農業特色,這在東北作家群中算是比較特殊的。不過,從他的作品中你可以明顯聞到一種濃鬱的歷史味道,他就是陳昌平。接受記者採訪時,陳昌平談到了自己的作品,談到了自己的經歷。
  • 《黑暗塔》改編成電視劇是更好選擇
    然而無論從商業角度還是從創意的角度,本片導演尼柯萊·阿塞爾都進行了很大程度的再創作。電影將小說原本的循環敘事縮減到95分鐘,算是對小說的重組和延續,而沒有做到適當的改編。電影僅僅保留了書中的兩個主要角色,拋棄了大部分的神話背景和配角,呈現給觀眾的是一個被精簡的善惡對立的故事。
  • 傳承經典必須轉變觀念:《平凡的世界》原著粉應寬容電視劇改編
    親愛的人們啊,很多人感覺電視劇《平凡的世界》是一部農村戲,劇中的人物連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看起來非常的寒酸,場景道具沒有一點養眼的地方,作為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通過電視劇來體現,遭到年輕人的忽視,書粉的挑剔,這部經典之作,並未得到它應該有的關注。《平凡的世界》展示了黃土高坡曾經令人心酸的一段灰暗的歷史,然而那曾經的灰暗,卻無一不在更加凸顯出今日黃土高坡乃至中國的富庶!
  • 淺談:電視劇《兄弟門》的末世情懷
    在電視劇普遍追求娛樂性的當下,電視劇《兄弟門》以袁世凱復闢到日本戰敗後國民黨的專制統治這一段歷史為背景,描寫了榮家三兄弟的家族情仇和恩怨糾葛,以及他們面對時代變遷做出的不同選擇,表現了特殊時代中個體的人生悲劇,體現了濃濃的末世情懷。
  • 譚旋操刀《擇天記》歌曲創作 周筆暢白舉綱獻唱
    資深音樂人譚旋  近日,由楊曉培擔任總製片人,鍾澍佳等執導,鹿晗、娜扎等主演的2017年大型古裝青春偶像劇《擇天記》即將首播,而電視劇片尾曲  隨著感人的音樂婉轉入高潮,歌詞飽含深情道來「這一生的使命我用愛選擇結局,直到銀髮兩鬢,就算再看不清那愛的華麗。」這些與劇情緊密關聯的音樂足以激蕩人心,呈現出一個多姿多彩的情感世界。音樂漸漸收尾,歌詞中傳遞出了一份堅定的愛:「若時光重聚,若你不再是你,我一定還會愛上你。」將整部劇情溫暖的畫上了感嘆號。譚旋將電視劇的內核,用音樂娓娓道來,讓看完這部劇的觀眾,透過歌曲能夠再次回味。
  • 電視劇《隴原英雄傳》今日播出
    電視劇《隴原英雄傳》今日播出每日甘肅網9月3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華靜)記者9月2日獲悉,由甘肅省委宣傳部、八一電影製片廠、甘肅表是文化傳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甘肅環江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出品的電視劇
  • 中國電視劇50年:第一部電視劇竟是直播
    從1958年播出第一部電視劇《一口菜餅子》到1976年的18年間,全國僅播出電視劇180多部。1978年到1987年的10年,電視劇總產量增至5875集,是1958年至1978年前20年的近30倍。上世紀90年代以來,進入市場化階段的中國電視劇持續高產,2007年日均生產電視劇40集,年產529部、14670集,已經成為世界第一的電視劇生產大國。今年是中國電視劇誕生50年。50年來,中國電視劇經歷了試驗階段、轉型階段以及市場化階段。上周四,隨著王剛帶有思辨性的解說,北京電視臺耗時一年多打造的20集電視專題片《電視往事》亮相。
  • 【編劇社群直播筆記】高大庸:中國電視劇編劇的困惑和思考
    從18年開始,這個行業開始整頓,兩面說,一個導致行業蕭條,但也讓大家回到創作上來,從長期來看,也許是好事。從長期來看,社會、觀眾需要好的作品,這個行業會復甦,會變得越來越好。  Q2:現在的環境比之前更艱難還是更好?  A2:那時候全國才產不到兩千集的電視劇,現在已經到一萬五六千集,這不包含網劇。對從業者來說,肯定是機會變多了。
  • 抗疫電視劇選角引熱議,韓紅本色出演概率小,但獻唱主題曲呼聲高
    最近一段時間,人們對於抗疫題材類的藝術作品十分關注,尤其是當聽聞抗疫電視劇正式開拍,在外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熱議。據悉,中國首部抗疫題材電視劇名叫《在一起》,計劃籌拍20集,每2集為1個獨立的故事,而每個故事將會講述抗疫期間各行各業的真人真事,預計將會在今年國慶前正式推出。
  • 王錚亮代表作《時間都去哪兒了》入選「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
    王錚亮代表作《時間都去哪兒了》入選「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     編者按    繼「中國夢」主題首批20首新創作歌曲在全國推廣後,最近,「中國夢」主題歌曲推廣組委會從眾多作品中又遴選出
  • 電視劇《絕境鑄劍》央視熱播
    曾獲得第十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第 31 屆電視劇「飛天獎」的革命歷史題材優秀電視劇《絕命後衛師》的總策劃袁錦貴,此次再次掌舵,是該劇創作的強大後盾;編劇錢林森曾創作出《大宋提刑官》《李小龍傳奇》《長沙保衛戰》《絕命後衛師》等眾多家喻戶曉的經典電視劇作品,以文字功底雄厚見長;導演黃文利革命題材電視劇拍攝經驗豐富,曾執導過《狼毒花》《江湖正道》《我的父親是板凳》等精品劇作,作品廣受業內外好評
  • 電視劇生物鏈
    石康賭氣似地表示:「我認為中國電視劇從市場上來看,沒有基本的價值,《奮鬥》32集一共花了1500萬元,根據收視率,全國至少每人24小時共有3000萬人從頭到尾看完了。這說明我們整個電視劇價格被低估了,它應該值更多的錢,如果它值不了更多的錢,就沒有聰明人會進入到這個行業,我們會永遠開『訴苦』大會。有人問我掙了多少錢,我說掙了80萬元。
  • 從麥奎爾的受眾理論視角分析電視劇和網劇的差異
    根據麥奎爾的研究,受眾是媒介和社會共同作用下的產物,隨著技術發展,受眾分化是必然趨勢。但極度細分並不會改變受眾出於共同的主流價值觀而對內容產生相似需求。麥奎爾對受眾和媒介關係的分析,也是對當前電視劇和網劇差異的精準預測。本文試圖從這一視角分析電視劇和網劇在內容、製作和播放模式等方面的差異。
  • 劇情創作全揭秘(圖)
    到底《越獄》是一部怎樣的電視劇,他備受推崇的秘密是什麼,接下來我們就帶著這些疑問共同走進《越獄》,看看它究竟火在哪裡。  《越獄》憑什麼「火」 之 劇情結構  《越獄》好看,究其原因,首先要歸功於出色的創意。縱覽國內外影視作品,以監獄為背景的故事很多,但是能把視角放在越獄這一敏感事件上的電視劇卻絕無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