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玻璃前的蜜蜂,「捨得之間」隧道視野效應:短視人沒有成功

2020-12-05 伊趣筆記

有過駕駛經歷的司機都知道:當自己開車駛入隧道中的時候,由於客觀環境的緣故,自己的視野也會局限於前方和後方的有限範圍內,變得非常狹窄。然而事實上,在企業管理當中,管理者也經常會面臨和汽車駕駛員一樣的困擾:由於自身眼界不高,視野有限,管理者缺乏遠見和洞察力,無法真正帶領企業走向更遠。這一困境極像隧道內的駕駛員,因此也被形象地命名為「隧道視野效應。」

很顯然,隧道視野效應的出現,對任何一位企業來說,都是極其晦氣的事情。因為這通常都意味著,企業的發展已經陷入了窘境。即使是那些當前情況還算良好的企業,也必須要做到:「唯有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遠」。

把握當下,是一個企業最基本的工作任務,但當下並不是一切。發展的要義在於未來,管理者也唯有把目光投注在更遠的地方,才能在接下來的市場競爭當中,明確企業的發展方向。旦確定了方向就應該堅定不移地去踐行目標。這就是隧道視野效應給所有大家的啟示。

當然,為了追求長遠,還要適時捨棄當下。取捨之道,總是會讓企業管理者們萬分煎熬,在面對企業當下利益與長遠發展的衝突之時,這種煎熬就更加劇烈。然而,那些頭腦清晰、態度冷靜的人,他們的目光總是能夠穿透當下,看到更遠的未來。儘管當下的捨棄總是令人十分痛心,但這份痛心也會換來更加巨大的成功。

在世界電影史上,有一部堪稱無與倫比的傳奇電影《鐵達尼號》。《鐵達尼號》的上映不僅打破了全球影史票房紀錄,還在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上,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11個獎項,其導演詹姆斯·卡梅隆也因此獲得了奧斯卡獎最佳導演獎。對卡梅隆來說,這番巨大的成功卻並非易事。

在拍攝《鐵達尼號》之前,卡梅隆也曾拍攝過許多大片,並且獲得了絕佳的票房,但他卻認為自己應該有所突破。於是,他找到電影公司,向公司老闆表示:自己打算在船上拍一部長達3小時的「羅密歐與朱麗葉」般的愛情電影。

此前,卡梅隆所拍攝的電影都是動作片,長度最多也就2個小時,至於把愛情片拍到3個小時,那更是聞所未聞。因此,老闆剛聽完就大搖其30頭。但是卡梅隆沒有退卻,而是拍著胸脯反問老闆:「之前我拍的哪部電影賺的錢少?」這下,老闆支支吾吾再也回答不上來了。

基於他過去成功的經驗,老闆選擇相信他一次,但與此同時也提出了一條要求:嚴格控制預算。卡梅隆笑著表示預算絕對不會很大,因為場景不過就是一條船罷了。

然而事實上,《鐵達尼號》每天的拍攝成本就高達25萬美金,有時候甚至超過50萬美金!才拍了僅僅一年,公司的預算就已經花完了。

這時,電影公司覺得有些吃不消了,打算立刻停止拍攝。卡梅隆這時候真正顯示出了一個男人的本色,他告訴電影公司:他決定不要拍攝這部電影的報酬,而將這筆錢繼續用於拍攝《鐵達尼號》。僅僅就是為了證明自己,他放棄了高達幾千萬美金的薪酬!看到他如此堅決,電影公司最後同意了。

上映之後的《鐵達尼號》的票房超過18億,打破全球影史票房紀錄,同時也是1997年至2010年間,票房最高的一部電影。電影大火之後,電影公司也拿出了整整1億美元的分紅,作為對卡梅隆的補償。

有句話叫做「識時務者為俊傑」,所謂的「時務」顯然不是指當時的事務,而是時代潮流變化的方向。在追求成功的路上,只有比對手看得更高、更遠,找準未來的發展方向,才能使自己取得更加矚目的成就。

找準方向之後,接下來要做的一點就是牢牢鎖定目標。很多時候,管理者即使為企業擬定了未來的發展方向,但在實際推進的過程中,也會遇到重重阻礙,甚至與企業當下的利益相互衝突,令管理者左右為難。表面上看,這種境況頗有幾分「玻璃前的蜜蜂,前途光明卻不見出處」的意味,但事實上唯一要做的就是堅持、堅持、再堅持,並且再多一分像卡梅隆那樣的勇氣與魄力,在當下與未來之間果斷取捨。

一個真正優秀的人,不僅要懂得如何獲取眼前的利益,更難得的是要懂得如何捨棄已得的利益。捨棄當下是為了能夠以小博大,攫取更為巨額的利潤。這一做法不僅不會背離企業「追求最大化利益」的根本宗旨,相反,正是對這一宗旨的絕妙貫徹。要做到這一點,企業管理者就必須在智慧和心性方面同時達標,才能真正地看得長遠,走得更遠。

相關焦點

  • 隧道視野效應:狹窄的視野無法產生超前的決策
    隧道視野效應——————每周五一起來了解>心理學效應吧———————有一個攝製組,想拍攝一部關於農民生活場景的紀錄片。村民不知道,對於攝製組來說,拍攝採摘和貯存柿子的紀錄片已經完成,而且只花了很少的成本,這部紀錄片面市後所得到的利潤,絕對不是村民能夠想像到的
  • 警惕「隧道視野效應」的短視,教育必須超越知識,讓學習賦予意義
    」對於這樣的問題,我想大多數家長都沒有考慮過吧。對於好多家長來說,孩子的頭等大事就是孩子的學習。所以,一切和學習無關的事都要排排隊靠邊站。而在家長的眼中,盯的最緊的就是孩子的考試、分數、聽話。家庭教育快餐化中的典型就是如此。快餐化的家庭教育所能帶來的,最直接的就是隧道視野效應。
  • 量子隧道效應
    在說量子隧道效應之前,我們先來看這個一個實驗,直接上圖,喜馬拉雅的文本中也有圖,假設有一條像山坡一樣高低起伏的滑道,滑道上有一個小球,小球與滑道之間沒有任何摩擦力,如果我們讓小球從A點出發開始滑落,而且出發時的速度為零,那麼小球最高能到達哪一點呢?
  • 心理學:看不清楚,想不明白,失去方向?這個心理學效應了解一下
    -1-當你的人生兩眼一抹黑,看不到任何希望,這個時候,我們到底應該安慰自己,要順其自然,要捨得放下還是無論如何都要折騰一下,乃至最後撞了南牆都不死心?現實中並沒有明確的答案,因為某些時候你放下了,但卻發現,如果當時再堅持一下,到現在就會如何如何。也許你現在還在糾結堅守的事情,到現在依然沒有結果,看不到出路。那麼,答案到底是放棄還是繼續?在多數情況下,答案是繼續!支撐這一結論的,是威克效應。
  • 量子隧道效應超光速了嗎?
    量子力學中的量子隧道效應》中,我們了解了什麼是量子隧道效應。其中講到α粒子根據量子隧道效應從原子核穿出去,那麼這個穿過屏障的速度有多快呢?根據我們所知,這個穿越過程是瞬時的,也就意味著超光速了。LEGO是發現引力波的幹涉儀,雷射束以直角向下傳送,之後再匯聚至一處。
  • 林永健被妻子吐槽摳門,五塊錢雪糕不捨得買,卻捨得富養兒子
    01林永健被妻子吐槽摳門,卻捨得富養兒子在如何教育孩子這方面,著名笑星林永健做得就非常棒,在大眾的印象中,他永遠都是春晚上的搞笑主角,喜劇裡的諧星。小眼睛、誇張的表情……雖然外貌並不出眾,但的確是個實力派。
  • 我的世界:蜜蜂大戰凋零!Jeb新寵不是吃素的,蜜蜂能挑戰成功?
    但是蜜蜂作為Jeb「新寵」,自然也不是吃素的,到底能挑戰成功嗎①、收集蜜蜂蜜蜂的活動範圍一般都是在自己的蜂巢附近,或者是有花的地方,但是如果我們單獨去靠近蜂巢收集東西的話,也有可能會被攻擊。所以說想要收集蜜蜂的話,只能連蜂箱一起搬走了,背包裡面的花也是要多備一些,因為之後我們還會經常用到花來吸引蜜蜂的走向。
  • 隧道效應暴露資本市場潛規則
    雖然聯交所沒有顯示減持價格,但如果以市價0.465港元計算,顧雛軍可能套現465萬港元。市場人士普遍認為,在此公眾對格林柯爾開始產生誠信危機的時候拋售股票,是非不得已而為之。  從來沒有遠離輿論核心的科龍電器,再度吸引了廣泛的「眼球」,自稱「一個人最大的痛苦就是被漠視」的顧雛軍現在可能無時無刻不感受到被重視的痛苦。
  • 科學網—芬蘭提出觀察肉眼可見物量子隧道效應方案
    朝演示大物體的量子隧道效應邁出重要一步
  • 納米級隧道效應器件
    在設法抑制短溝道效應的實驗中發現,當特徵尺寸逼近物理極限時,基於量子隧道效應的隧道效應器件比傳統MOSFET好。換言之,雙電子層隧道電晶體和共振隧道二極體等隧道效應器件比MOSFET更適合於納米電子學。
  • 量子隧道效應是我們日常經典世界與量子力學驚人領域之間更為奇異...
    這項發現由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的科學家領導,與先前的實驗相矛盾,這些實驗表明隧道事件的開始和結束之間經過了一段時間。量子隧道效應是我們日常經典世界與量子力學驚人領域之間更為奇異的差異之一。「如果你倚靠在牆上,那麼這堵牆會強行推回,這樣你就不會經歷它,」共同作者羅伯特桑說。「但是當你進入微觀層面時,事情的表現就完全不同了。這就是物理定律從經典變為量子的地方。「量子世界中的粒子實際上可以穿過那堵牆。
  • 放大「隧道效應」 抑制「馬太效應」
    原標題:放大「隧道效應」 抑制「馬太效應」   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中多次提出,讓人民在發展中有更多的獲得感。「十三五」規劃建議也提出,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
  • 沒有量子隧穿效應,就沒有五彩繽紛的生命
    一個微觀粒子,能夠穿透比它強得多的能量壁壘,就好像有人幫它挖了一個隧道似的,所以這種效應被科學家趣稱為隧道效應,或者稱為量子隧穿效應。                             沒有「量子穿牆術」,就沒有宇宙萬物的進化,更不可能出現生命,也不會有人間的愛恨情仇。
  • 量子隧道效應發生時,真的是瞬移嗎?超越光速了嗎?
    上期我們講到想要同時存在於各個位置,量子隧道效應可以幫你實現,至少有那麼一點。量子隧道效應就不講了上期說了,這期主要講一些別的東西。當一個阿爾法粒子逃逸原子核,這是放射性衰變最重要的機制之一,量子隧道效應也會向另一個方向發生,光子、中子、電子和阿爾法粒子也能在各種聚變和粒子捕獲現象中通過量子隧道效應進入原子核。實際上,沒有量子隧道效應恆星無法把氫轉化成重核,各種現代電子產品也要依賴量子隧道現象,包括電晶體等。但阿爾法粒子穿過屏障的速度有多快呢?
  • 你是選擇做一隻蜜蜂,還是做一隻蒼蠅
    把一個空的玻璃瓶放在窗臺上,然後把幾隻蜜蜂放進這個空瓶子裡,蜜蜂就開始了一場「有光明、無前途」的逃脫遊戲。當蜜蜂進入這個玻璃瓶的時候,實際上它是有出路的,這個出路就是玻璃瓶口。但是蜜蜂是朝著亮光飛行的,由於玻璃瓶的底是朝窗戶的,所以蜜蜂總在玻璃瓶底打轉,就在這樣徒勞的飛行中,慢慢耗盡它的生命力,直到死去。隨後,科學家又把幾隻蒼蠅放進玻璃瓶,蒼蠅跟蜜蜂不同,它沒有趨光性。
  • 沒見識,到底有多可怕——隧道效應: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傻瓜
    今天,我先給你講一個老農賣柿子的故事,然後再來說說故事背後的管理學,也就是「隧道效應」。故事:美國的一個攝製組,想拍一部關於中國農村生活的紀錄片。他們找到一位老農,說要買他1000個柿子,談好的價錢是1000個柿子給160元人民幣,相當於20美元。
  • 沒見識,到底有多可怕 ——隧道效應: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傻瓜
    今天,我先給你講一個老農賣柿子的故事,然後再來說說故事背後的管理學,也就是「隧道效應」。撰稿 | 周方舟講述 | 張家瑞拿著錢的老農卻一把拉住他們:「你們怎麼不把買的柿子帶走呢?」美國人說:「不用帶了,這些柿子你就自己留著吧。」老農驚呆了:天底下怎麼會有這樣荒唐的事呢?簡直望著美國人離去的背影,他搖了搖頭說:「哼,傻瓜!」
  • 養老業裡的「黑洞效應」
    今兒就給大家分析分析養老業的「黑洞效應」!先給幾個畫個重點:吞噬,複製,強化。這樣看起來,是不是跟養老稍微有點關係了?  用隧道學中的「黑洞效應」來看養老  隧道學中的黑洞效應,是指司機的視野錯覺:司機駛近隧道並從洞外看隧道內時,因隧道與其周圍的明暗度差異使得隧道像一個黑洞,以致發生辨認困難,難以發現障礙物。
  • 蜂群中為啥會出現成串的蜜蜂?幼蜂在做遊戲?蜜蜂智慧不簡單
    蜜蜂智慧不簡單 養過蜜蜂的朋友可能都看到過這樣的現象,比較明顯的是在我們檢查蜂群的時候,尤其是蜂群中蜜蜂非常多的時候,只要提出蜂脾,蜂脾之間往往有一部分蜜蜂,腿連著腿,一串一串的出現在兩張蜂脾之間,甚至在蜜蜂產生分蜂熱的時候也會出現,不但出現在蜂箱裡面,連在外面結團的蜜蜂也會出現。
  • 石柱中益鄉脫貧的「蜜蜂效應」
    」生動地揭示了事物之間的微妙關聯。  依靠養殖中蜂和種植特色果蔬、中藥材幫助村民直接增收;讓特色果蔬和中藥材為蜜蜂提供優質蜜源;打造「中華蜜蜂小鎮」吸引遊客,大力發展旅遊業;以產業融合與勃興,吸引勞動力回流催生勞務經濟;勞動力回流反哺產業發展……伴隨著一隻只蜜蜂的不斷振翅,中益鄉脫貧的「蜜蜂效應」開始顯現。全鄉脫貧致富的藍圖,變得日漸清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