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未對成人和兒童給出不同飲用水質量建議

2020-12-08 中國網

原標題:利尿?促消化?「母嬰水」們還在忽悠

世界衛生組織就嬰兒飲水問題回應新京報:並未對成人和兒童給出不同飲用水質量建議

灣藍水天貓旗艦店上宣傳其母嬰專用水可幫助保護寶寶心臟。新京報記者 林沛青 攝

上月初,新京報《新食品》周刊調查嬰幼兒水市場亂象,揭露國內許多商家將普通瓶裝水包裝成所謂「母嬰水」概念進行炒作,誤導消費者,還打上「緩解」、「治療」等醫學用語,涉嫌虛假違法宣傳(見6月2日B14-B15版《多款「母嬰水」被指虛假宣傳炒作概念》)。

報導引發了業內關注,一些生產嬰兒水的企業參與了對產品合法性、必要性、宣傳正當性的討論。

本期「新知食」,針對國內嬰幼兒水存在的種種疑問和爭議,新京報記者採訪了權威的世界衛生組織、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等機構。且看這些機構的權威解答。

嬰兒水仍在違法使用醫學用語

在報導刊出後,實為普通礦泉水的侏羅紀「母嬰水」撤掉了其北京門店的宣傳展板,官網已沒有「緩解」、「預防」等字眼,但依然稱是「中國健康母嬰水開創者」。

而新京報記者近日繼續調查發現,眾多涉嫌虛假宣傳的「母嬰水」巋然不動,使用「利尿」、「增強免疫力」等違法療效用語的亂象依舊。

在淘寶檢索「母嬰水」搜到4300多個產品。一款叫卡茲奇的瓶裝水標榜「母嬰專用天然飲用水」,稱長期飲用可緩解寶寶便秘。更荒誕的是,淘寶銷量排名前列的瑪爾欽聖泉母嬰水,稱「可增強女性免疫力,保護嬰兒DNA遺傳信息完整性」。

灣藍水天貓旗艦店的灣藍水用大量篇幅宣傳是「最專業的母嬰用水」,依然使用「預防寶寶便秘」、「增強寶寶免疫力」、「利於消化」等違法醫學術語。而這款水的紐西蘭官網上只稱為普通礦泉水。

天貓超市裡,標稱義大利進口的「意娜天然礦泉水」稱是母嬰水,「有利尿功效」,「能中和胃酸,促進消化」,還「通過了衛生部門認定」。記者通過客服詢問是哪家衛生部門認定時,未能得到回應。

「不煮沸」的宣傳或帶給嬰兒危險

同時,灣藍水還提到嬰幼兒「常溫下可直接飲用,衝泡奶粉稍許加溫(40℃)即可,不要煮沸」;意娜天然礦泉水也稱「一般應不加熱,不要煮沸」。

但新京報記者採訪中國疾控部門和世衛組織,包括歐盟國家相關部門明確要求,使用瓶裝水調製嬰幼兒奶粉均需「像自來水一樣煮沸」。英國國家醫療服務局指出,調製嬰幼兒配方奶粉「任何時候都要使用70度以上的開水」。

專家指出,母嬰水誤導嬰兒「不加熱,不煮沸」使用,可能因殺菌問題給嬰兒帶來危險。

■ 連結

國外嬰兒水這樣宣傳自己

在美國銷量排名第一的嬰幼兒飲用水品牌Nursery(納澤兒)迄今有60年歷史,由美國飲用水巨頭DS Waters出品。與國內諸多宣稱「礦物鹽適宜」的嬰兒水相比,納澤兒實則為一款蒸餾過的純淨水,只不過加了一些礦物質以增加口感,且表明「這些礦物質含量不會對營養性產生重大影響」。

納澤兒宣傳時並沒有像國內企業那樣對其他水源進行對比,也未引用大量國外標準為自己「撐腰」,只是對處理工藝說明,稱水質符合所有適用的州和聯邦瓶裝水法規。

食品行業品牌營銷專家朱丹蓬認為,嬰幼兒水在我國正處於產品導入階段,存在魚龍混雜、倒換概念、欺詐消費者現象。政府不管、行業不理、消費者不懂,這樣「三不」情況下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小品類、冷門產品。

■ 三大焦點交鋒

焦點1

自來水、礦泉水能否給嬰幼兒喝?

【企業宣傳】

淘寶店鋪「百年康寧」瑪爾欽母嬰水:燒開的水無菌,但農藥、除草劑、重金屬、漂白粉無法去除。自來水礦物質缺乏,大分子團及PH值低,不利身體吸收。高礦化度礦泉水礦物質含量過多,硬度大,易損傷寶寶器髒。

灣藍水天貓旗艦店:母嬰水鈉含量更低,幫助保護寶寶心臟;鈣鎂比例好,幫助寶寶生長發育;預防寶寶和媽咪便秘。

【新京報求證】

世衛組織駐華代表中國代表施賀德:世衛《飲用水指南》並沒針對成人和兒童給出不同的飲用水質量建議,而是強調包括成年人和兒童在內的所有人都需安全的飲用水,並未推薦過一些特定產品(如嬰幼兒水)。「飲用水安全評估對兒童在內的飲用者相關風險均進行了評估考量。」所有符合指南的飲用水,對成年人和兒童都是安全、適合飲用的。

食品安全博士鍾凱:各國不同機構對嬰幼兒的用水各有建議,但推薦指標參差不齊,並未達成一致。比如鈣的限定,法國為≤100mg/l,奧地利為≤175mg/l;對硫酸鹽,法國為≤140mg/l,奧地利則為≤240mg/l;德國規定了鈉和硫酸鹽,鈣鎂指標卻沒要求。雖然各自都能找到一些依據,但最終沒能通過世衛組織專家評議,所以在世衛《飲用水指南》中並沒有提及。

實際上,這些「量身定製的指標」並沒那麼高端。比如鈣,礦泉水一般也不過是40mg/l左右,想超標還真不太容易。

焦點2

嬰幼兒需要從水中獲取營養成分?

【企業宣傳】

淘寶店鋪「百年康寧」瑪爾欽母嬰水:純淨水無營養成分,PH值在6.2-6.5之間,屬弱酸性水,帶走身體原來的微量元素。

某知名水企:完全不含礦物元素和礦物元素過高的飲用水都不適合嬰兒飲用。世衛組織規定,人體細胞在水中獲得的礦物質的量必須有一定比例:比如鈣和鎂吸收量的5%-10%必須從水中獲取。

【新京報求證】

世衛組織駐華代表中國代表施賀德:世衛《飲用水指南》並未給出特定礦物質的在飲用水中含量的最小限值。每日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對兒童在內的每一個人都很重要,但獲取這些物質的主要來源應為食物,而非飲用水。指南裡提出了水質目標,但只限定不同化學有害物質(如砷、氟化物、鉛)的最大濃度,以及糞便汙染的微生物指標。

世衛組織《飲用水指南》:沒足夠多的科學信息表明長期飲用超低礦物質含量的水會有益處或是危害,所以不做任何含量推薦。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營養評價室:嬰幼兒獲取營養素的主要渠道是母乳和配方粉,強調從水中攝取營養是一種商業炒作,嬰幼兒所需營養量只要達到嬰幼兒膳食標準就可以了。

焦點3

嬰兒水必須達到商業無菌?

【企業宣傳】

某知名水企:美、英等國均要求嬰兒飲用的水須滿足商業無菌,但目前我國已有的瓶裝飲用水標準均未採用商業無菌指標,也沒單獨考慮嬰幼兒飲用標準問題。

【新京報求證】

世衛組織《飲用水指南》:對免疫系統較弱的人群,如孕婦和嬰兒,建議格外注意減少從水中獲得感染的風險,建議飲用放在安全容器裡的煮沸的水。

美國FDA法規原文:如瓶裝水標籤上有說明或暗示是用於餵養嬰兒的,且沒有根據本章113.3(C)(3)規定進行商業殺菌,在產品標籤的主要展示板面內須醒目寫上說明:「沒有經過殺菌,按醫生的指導或標籤說明用於嬰兒配方食品」。

食品安全博士鍾凱:美國FDA這一條文並不代表要求所有嬰兒水都要符合商業無菌。它針對的實際是「食品聲稱」,也就是對企業宣傳語的限定。因此上述條款的正確理解其實是:普通瓶裝水用於嬰兒是可以的,但如果你要聲稱自己產品是嬰兒用水,那就得給你提點更高要求。而且整個條款都沒說過需要無菌。

另外,瓶裝水裡幾乎沒有營養物質,細菌在其中很難生長繁殖,市面上絕大多數瓶裝水都沒有做到商業無菌,這不是企業不負責,而是根本沒必要。

正因如此,包裝飲用水新國標主要控制的是大腸菌群和銅綠假單胞菌,連菌落總數標準都去掉了。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國際食品微生物標準委員會、國際瓶裝水協會、美國、澳大利亞和歐盟等相關標準法規中也沒對包裝飲用水的菌落進行專門控制。

本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郭鐵 王叔坤 實習生 山珊 楊潔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超連結: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5-07/07/content_586035.htm?div=-1

相關焦點

  • 世衛組織呼籲各國減少成人和兒童糖攝入量
    世衛組織的一份最新指南建議,成年人和兒童應將其每天的游離糖攝入量降至其總能量攝入的10%以下。進一步降低到5%以下或者每天大約25克(6茶匙)會有更多健康益處。    游離糖是指由廠商、廚師或消費者添加到食品和飲料中的單糖(如葡萄糖、果糖)和雙糖(如蔗糖或砂糖)以及天然存在於蜂蜜、糖漿、果汁和濃縮果汁中的糖。
  • 食品企業為何總愛借「世衛組織」騙人
    ■ 一周食評  食品領域借「世界衛生組織」之名傳播的信息近年被大量轉載,絕大多數被證實為「假消息」或斷章取義的不實傳聞。  一份被轉載十餘年的「世衛組織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將油炸、汽水、加工肉食品、餅乾、冰淇淋等日常消費的幾乎所有食品列入,甚至被一些嚴肅媒體和政府部門引為權威依據。
  • [圖文]讓百姓喝上乾淨水——解讀《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微生物指標超標,很容易引發傳染性腸道疾病,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和很多國家的飲用水衛生標準,都將微生物指標放在第一位。我國原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中的微生物指標只有總大腸菌群和菌落總數兩項指標,新標準中增加的耐熱大腸菌群(糞大腸菌群)和大腸埃希氏菌兩項指標,均屬於對總大腸菌群指標的細化,如果按照標準規定的發酵法檢出這兩種微生物或按照濾膜法監測超出限值,就說明生活飲用水受到微生物的汙染。
  •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成年人和兒童糖攝入指南
    最近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了有關成年人和兒童糖攝入的指南(Guideline:Sugarsintakeforadultsandchildren)。又引起了人們對攝入過多糖分問題的關注。到底什麼是糖?哪些糖需要限制?包括水果中的糖嗎?包括果汁嗎?包括蜂蜜嗎?我日常不怎麼吃甜食,難道也會吃進來很多糖嗎?很多人都對這些問題非常困惑。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兒童和成人有何不同?來看這篇全面解讀
    兒童不是成人的縮影,早期的診療方案內容大多是來自成人病例,然而成人病例與兒童病例的表現存在著很多差異,也就自然不能充分反應兒童病例的特點。 為此,筆者與大家一道學習兩個版本的兒童冠狀病毒感染指南,並結合目前報導的病例資料及成人診療方案,解讀兒童指南與成人冠狀病毒肺炎的差異與區別,希望能夠更有針對性的為大家的臨床工作提供幫助。
  • 國際組織呼籲各國擴大對愛滋病兒童獲得抗病毒治療的機會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美國總統愛滋病緊急救援計劃,全球抗擊愛滋病,結核病和瘧疾基金,Unitaid,伊莉莎白·格拉瑟兒童愛滋病基金會,以及柯林頓醫療保健行動計劃(CHAI)共同呼籲各國擴大對愛滋病兒童獲得抗病毒治療的機會。
  •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周鍛鍊5小時
    參考消息網11月26日報導外媒稱,世界衛生組織日前在其關於體育活動有益健康的最新全球建議中指出,每周進行約5小時的體育鍛鍊可以預防疾病,並有助於避免全世界每年500萬人死亡。此外,世衛組織也沒有忘記為老年人和接受隔離的人口提供健康建議。
  • CA:腫瘤指南中康復和鍛鍊建議的系統回顧
    然而,目前腫瘤學指南中的康復建議還沒有被定性。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發起了《2030年康復》行動呼籲,推動全球獲得高質量的康復服務,將其作為非傳染性疾病患者的一項基本衛生保健服務。該倡議的目標是制定一套康復幹預措施,加強保健系統,通過提高對康復資源的認識和獲得這些資源來提供康復服務,以改善人口健康。鑑於癌症及其相關治療的急性、持續和晚期影響,世衛組織指定腫瘤學為這一行動的優先領域。
  • 衛生部:飲用水衛生宣傳周活動知識問答及宣傳海報
    我國現行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對生活飲用水水質規定了嚴格的衛生要求,即:①感官性狀良好:透明、無色、無異味和異臭,無肉眼可見物;②流行病學上安全:不含有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卵;③化學組成對人無害:水中所含的化學物質對人體不造成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遠期危害。    2.人為什麼離不開水?
  • 世界衛生組織:心血管疾病仍是人類死亡首要原因
    世界衛生組織10月27日發布了有關全球疾病狀況的最新評估報告,報告顯示,心血管疾病、傳染病和癌症是當前導致人類死亡的三大主要原因,其中死於心血管疾病的人數最多,佔全球總死亡人數的29%%。報告對全球和各個地區的疾病狀況進行了透徹的分析研究,並根據這些數據對2030年之前全球和各個地區的疾病成因進行了預測。
  • 二次供水衛生安全咋管?黑龍江擬出臺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條例
    龍頭新聞訊(記者 張立)生活飲用水衛生的監管是居民飲用水安全的最後一環,也是廣大居民極為關注的問題。其中,縣級以上政府統一領導、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內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工作,將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保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監管所需費用列入財政預算,保障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和監測經費。衛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監測工作,主管城市供水工作的部門負責城市供水的日常監督管理。
  • 2020年世界衛生統計:中國人均壽命76歲,17%過早死亡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近日,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發布了《2020年世界衛生統計》,概述了全球預期壽命和死亡原因的趨勢,以及實現健康目標方面的進展,尤其是慢病和傳染病控制等重要的公共衛生目標實現情況。今天這篇文章中,我們分享這份報告的主要內容,以及其中的中國數據。1. 哪個地區人口的健康壽命最長?
  • 新《飲用水衛生標準》實施 多數瓶裝水未標pH值
    本報見習記者 王鴻哲 攝7月1日起,新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開始在全國強制實施。新標準明確規定,飲用水的酸鹼度範圍(pH值)應為6.5-8.5之間,並應在瓶身上標註,範圍適用於純淨水、礦泉水等。但12日記者調查發現,市場上瓶裝水多數並未標註pH值,而消費者更是很少有人知道此規定。
  • 2015年全球衛生統計:人口壽命增長 兒童死亡減半
    原標題:2015年全球衛生統計:人口壽命增長 兒童死亡減半  中新社北京5月14日電 世界衛生組織13日發布2015年世界衛生統計。該統計報告顯示全世界人口預期壽命較以往有所增長,兒童死亡數有較大幅度下降。   根據世衛報告,全球人口預期壽命為71歲,其中女性73歲、男性68歲。
  • 成人、兒童一天添加糖攝入量不超過...
    但也有不少學校已開始對高糖食品進行限制,海珠區、越秀區、天河區、黃埔區的部分中小學不僅小賣部已經不賣碳酸飲料和膨化食品,一些小學還會建議學生僅攜帶酸奶、飲用水、麵包回校。高糖概念模糊不清 應加強科普啟動「減糖」專項行動的背後是近年來國人對糖的消耗量居高不下,吃糖的危害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
  • 中國飲用水的質量相當於德國的處理汙水?飲用水的6大謠言你別信
    …… 這些與「水」有關的流言,單從標題上看就使人膽戰心驚,極易誤導公眾,使老百姓不知使用什麼水才算安全,並對我國飲用水質量和水環境治理失去信心。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的高速發展和人們對飲水用水安全的關注,各種與「水」相關的資訊在社交平臺上常有出現,但其中不乏流言甚至是謠言。
  • 兒童骨折與成人骨折有什麼不同?
    2兒童骨折與成人骨折有什麼不同?                                                          兒童的骨骼與成人骨骼有許多不同的特點,決定了兒童骨折的特點。
  • 中國新《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7月實施 具3特點
    中新網6月29日電 衛生部今天上午舉行中國飲用水衛生標準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有關情況。據衛生部衛生政策法規司副書記張成玉介紹,新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已於2007年1月26日由衛生部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 2007年7月1日起開始實施。
  • 2016年最新《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全文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  1 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要求、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衛生要求、集中式供水單位衛生要求、二次供水衛生要求、涉及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衛生要求、水質監測和水質檢驗方法。
  • 對比國際飲用水檢測標準,我國的有哪些不同
    水是生命賴以生存的基礎物質,我國非常重視飲用水水質檢測。與國際水質檢測標準相比,在檢測項目和限制要求上還是有所差別的。今天,讓我們一起看一看我國飲用水檢測標準和國際檢測標準有哪些不同。與國外水質標準的比較我國現行《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06)涵蓋水質指標106項,包括感官性狀和一般理化指標20項、無機物毒理指標21項、有機物毒理指標53項、消毒劑指標4項、微生物指標6項、放射性指標2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