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重申科學無國界精神 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以「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為主題,採用線上視頻與線下出席相結合的方式舉辦圖為「人類共同命運」科學對話現場。當今世界面臨哪些共性問題,如何集聚全球頂尖科技力量,讓科技成果更好地造福人類?「最強大腦」齊聚上海,帶來怎樣的科技創新新動能?讓我們一起回顧這場新冠肺炎疫情以來規模最大的科學界盛會。1 科學家有國籍,科學無國界, 任何國家的科學事業都應以維護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目的疫情之下,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還是決定來到上海。
-
關於人類共同命運,科學家這樣說
論壇 · 實錄緊隨第三屆世界頂級科學家開幕式的,是「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主題會議。鍾南山、約翰·軒尼詩、雷蒙德·斯蒂文斯、萬思瀚、謝曉亮等中外嘉賓齊聚,就各自領域的科研進展,及其與人類共同命運的關係做出闡述。
-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開幕 科技如何託起人類共同命運?
各國科學家藉助論壇平臺發表主題演講,呼籲國際合作,探討人類科技與命運發展。當今世界面臨多種共性問題,在世界頂尖科學家們看來,如何集聚全球頂尖科技力量,讓科技成果更好地造福人類?「最強大腦」齊聚上海,將帶來怎樣的科創新動能?
-
共同「抗疫」,是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最好注釋
中國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倡導者與踐行者。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正式提出了「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2013年3月23日,習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首次向國際社會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大倡議,「這個世界,各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裡,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裡,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共同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
這一世紀之問,倡導各國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呼籲國際社會從夥伴關係、安全格局、經濟發展、文明交流、生態建設等方面作出努力,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此前,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9月的第70屆聯合國大會講話中,強調各國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夥伴,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
「學習新語」習近平: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尊敬的聯合國大會主席湯姆森先生,尊敬的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先生,尊敬的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總幹事穆勒先生,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很高興在新年伊始就來到聯合國日內瓦總部,同大家一起探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時代命題。
-
聚焦共同命運 推進人類文明發展進步
聚焦共同命運 推進人類文明發展進步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今日在北京開幕 萬物並秀時節,交流互鑑盛會。 5月15日,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將於北京隆重開幕。
-
推動科技服務於人類命運共同體 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開幕
新華社北京11月8日電(記者彭韻佳、沐鐵城)面對疫情,國際合作的重要性與必然性更加凸顯,8日在京開幕的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以「信任·合作·發展」為主題,探討如何推進科學共同體建設,以廣泛的科技合作應對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 中國科協主席萬鋼表示,面對全球重大危機,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
-
六大頂尖科學家共會「人類共同命運」
羅傑•科恩伯格、麥可•萊維特、姚期智、王貽芳、謝曉亮、雷蒙德•斯蒂文斯,六大頂尖科學家共會「人類共同命運」。版權聲明:本文系看看新聞Knews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來源:看看新聞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
在威尼斯聆聽「52HZ的鯨歌」,那是人類的《共同命運》
而在當下這個網絡發達的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越發簡便,從中國中原腹地的安徽宣城涇縣到西班牙,看似遠隔千萬裡,但是經由一種最原始的造紙技術,兩個膚色、語言完全不通的人,卻能產生最根本的共鳴,這就是《共同命運》!《共同命運》是由絲路文化傳播,新鼎明影視投資出品,北京影視出版創作基金重點扶持,紀錄中國理事會協調製作的一部紀錄電影。
-
人類命運共同體與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我們將從習近平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主要內容、中國在全球化方面的主張四個方面出發,深入解讀「人類命運共同體與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這一主題。 2017年1月18日,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了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回答了人類社會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的深刻哲學問題,更加系統化、完整化地闡述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強調要從夥伴關係、安全格局、經濟發展、文明交流、生態建設五個方面出發,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這是人類道德操守的基本底線和世界文明進步的共同標準。目標共設是方向,人類命運共同體乃共同目標所遵。崇高的目標可以激發不同國家為實現共同利益而緊密合作的巨大力量。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美麗清潔的世界,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共同目標,體現了世界各國的普遍願望和美好追求。
-
汪信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三題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三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至三卷反覆強調和闡述的一個重要外交和全球治理理念,它是為了應對當代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維護和實現全人類的共同利益而提出的中國方案。同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內在要求。
-
論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生成邏輯
(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對馬克思人的本質思想的承續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是對馬克思人的本質論述的總體性推進,是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本質思想的最新成果,是通向馬克思追求的自由人聯合體的現實橋梁。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與馬克思人的本質思想有著共同的價值內核,是對馬克思人的本質思想的進一步發展。 其一,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對人的本質思想的繼承和堅持。
-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
由其殊相,構成人與人之間的民族、種族的區別;由其共相,構成人類之為人類的類存在的特性,即人類本質特性。荀子說:「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人的社會道德價值,構成與天地間其他事物在本源上的差分。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求索人類共同的本質屬性。古希臘德爾菲神廟「認識你自己」的古訓,是人類反思、認識自我的自覺。
-
中國共產黨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擔當
2017年年初,習近平主席在達沃斯和日內瓦相繼發表兩場重要演講,提出要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這是中國把握歷史規律和時代潮流,著眼人類共同和長遠利益提出的中國方案,既體現了中國政府在國際事務中的責任態度,更展示了中國共產黨對人類命運的擔當精神。 中華民族與人類文明發展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理性是在實踐基礎上不斷得以發展的。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為世界貢獻中國智慧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要實現將中國的發展機遇轉變為世界的發展機遇,將世界的機遇轉化為中國的機遇,通過睿智運用「中國智慧」、合理提出「中國方案」、正確使用「中國力量」,推動中國與世界的良性互動。 人類命運共同體將中國和世界相結合,為人類發展標出新的經緯度。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
-
牢固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
人類怎麼辦?」的時代之問,習近平總書記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繼承人類社會發展優秀成果,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解決當今世界面臨的現實問題、實現人類社會和平永續發展,提出了中國理念、中國方案。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牢固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
-
生態環境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人類可以生存與忍耐的生態環境轉變區間十分狹小,譬如氣候變暖並不會導致地球崩潰,卻可以使脆弱的「鮮活血肉」人體受到毀滅性打擊,甚至令人類社會整體消亡。人類提出保護地球的口號,但是地球完全可以像其他沒有生命的星球一樣對一切「冷眼旁觀」,因此,人類真正需要保護的是我們自己,是我們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
人類命運共同體究竟是一個什麼「體」?
▶ 2015年在以「亞洲新未來:邁向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博鰲亞洲論壇上,習近平在演講中主張「共同營造對亞洲、對世界都更為有利的地區秩序,通過邁向亞洲命運共同體,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 ▶ 2018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將「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寫入了憲法,標誌著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被確立為全黨、全國人民的集體意志和奮鬥目標 【詳細】 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核心要義 核心要義: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